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06-01 21: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互联网思维

探索与争鸣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蓁瓣麟;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二)西方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传播对我们构成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威胁

四种媒体。因特网的出现,以其速度快、图文并茂、吸近年我国网络技术虽有很大发展,上网人数已有引力大、信息量大等优势,迅速地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近千万人,居世界第八位,但我国在网络新闻宣传方它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像清华、北大、上海交面面临的挑战确实很严峻。一是数量少、规模小。我大等著名高校都利用网络,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阵国的网站只占世界独立域名网站的0.07%,网络信地,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讲座、共产主义思想纵横谈、反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信息总流量的0.05%,网上内容腐败问题讨论以及学生关心的学校建设等问题的研95%以上是英语信息,汉语信息只有1%左右。而美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运用因特网这个新媒体开国输出输入流量两项指标均超过85%。二是信息更展思想政治工作,从研究到实践都相对薄弱,因特网新速度慢。我国70%的新闻宣传网站的信息更新速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网站寥若晨星。江泽民在度基本上与媒体发布的周期同步,少数网站甚至落后2000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已成为于原媒体。三是访问次数少、影响力小。我国新闻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站的日均访问量,影响较大的能达到10万页次,最高利用它同我们的党和政府争夺群体、争夺青年,我们的能达到200万页次。而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要研究这种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他要邮报》等网站的日均页面访问量一般都在300万次左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信息流量的新动向,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优势地位,控制着强大的国际传播网,垄断着国际新的主动权。我们要掌握这种主动权,就必须研究因特闻发布渠道和几乎整个世界舆论。有消息称,全球广网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并寻找对策。

泛使用的奔腾3和视窗98都暗设了机关,美国可以任意窃取网上的秘密。这就使我们的信息得不到很一、因特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好的保护,信息自主权和发布权随时都可能受到侵害。现在美国的思想文化的传播,在空间、时间、数量(一)国内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加大

上已经占绝对优势。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有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是

线电视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的。多年来,我们党积累了领导量,是世界其它各国发表的信息量的100倍。美国控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经验。相对来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说,传统媒体的受众是被动的接受者,报纸登什么他生产和制作,美国电影生产总量虽然只占世界的们就看什么,广播电视播什么,他们也只能随着节目6%一7%,却占放映时间的50%以上。此外,美国在听和看。而因特网大大突破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10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多个新闻处和2000多个宣制范围,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第一手材传点,不遗余力地扩大其文化思想影响。我国的思想料,同时还可以发表议论,实际上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政治工作遇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挑战。

成为一个新闻发布员和新闻评论员。由于网民多是(三)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受到负面的影响

匿名在线交往,因此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意识形在网民中以青年人居多,占75%左右,尤其是在态以及不同年龄的人在网上的交流会呈现出相当的校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复杂性。这就给舆论导向的调控带来很大的困难。时期,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更易受网络内容的影响。网上宣传往往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使得我们的新闻许多人经常迷恋于网络,网上大量消极的、不健康的宣传处于被动。网上宣传还容易改头换面,以假乱和腐朽的思想观念,对这些涉世不深的青年人会产生真,使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甚至一些政治谎言和许多不利影响。网上英文信息占95%以上,而中文假新闻都披着新闻的外衣,在网上招摇过市,影响网信息不到1%,信息量严重失衡。发达国家通过网络民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向网民不断传播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强加

26

学习论坛2002年第6期

万 

方数据

互联网思维

于人,久而久之,网民就会对同一文化理念采取接受的态度,最后认同依赖,并同时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在网络上,由于各种信息、各种观点都是自由表达,西方的价值观念、腐朽生活方式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西方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这给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制约更加复杂

网上无形的文化通过网络宣传影响网民,而最终会变成文化市场上的有形产品。如现在的美国在线

——时代华纳,不仅是已经上网的世界最大的文化公

司,而且也成了世界最大的音乐公司。因特网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土壤。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通宵达旦地营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精神垃圾,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图书对目前传统的出版形式也提出了挑战。一家著名的网上书商,在网上有1300万种书籍,许多不健康的出版物在网上随时都可以调出阅读。而北京市最大的西单图书大厦仅有10多万种书籍。这一切都使我们的“扫黄打非”出现更复杂的局面。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受到考验西方敌对势力把社会主义中国看成眼中盯、肉中刺,从未放弃过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图谋。一方面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封锁中国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叉随心所欲地对中国制造种种谎言,蒙蔽国际社会。由于因特网传媒的特点和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渠道最畅通、最具吸引力、管理难度最大的高科技传媒形式,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因特网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有力的工具。美国正利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加紧对我国大量输出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子软件等精神产品,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美国借助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和扩张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多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接受信息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各种虚拟的或电子的共同体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对社会其他群体、机构、政党甚至政府的决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我们的网络法规尚不健全,网络文化产业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这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目前我国已有的有关法律对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起到了较大的作用,2000年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管理规定》,指出上网用户使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要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违法者将受到相应处罚。还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不得登载以下几种内容:违犯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煽动颠覆国家政

权、破坏国家统一… 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散布

淫秽色情、暴力、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九条内容。对于违犯上述规定的行为,给以相应的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还应该根据需要,结合网络这一特殊阵地,制定出更细更完善的法律法规。

三是建。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队伍。其一,要在网上开设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网站,这些网站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的渗透式教育,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和影响网络使用者的思想。运用网络宣传媒体搞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对一些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准确的内容报道出来。如果网络能在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就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其二,将先进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搬上网站。目前,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已经利用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开办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校园网站,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可以开辟网上论坛,直接与网络使用者交流思想,使之成为发表正确见解的基地。其三,要扩大覆盖面,扶持更多的新闻、宣传和文化机构以及报纸刊物进入网络,不断增加信息输出量,让中国文化在网上抢占阵地,建立起中华文明的传播基地。应该大力扩展汉语网络出版的优势,尽快建立一些权威的网上报刊,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首先查询的权威新闻源,为人们提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汉语服务。同时还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知识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为实现政治任务、政治目标来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首先努力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的特点,才能走进网络及其使用者的世界,才能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直党校)

责任编辑付钦太

二、对策探讨

面对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主动应战,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堵。即运用技术手段阻止有害信息的传入。应运用技术手段在国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的内外联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信息海关的检查过滤,从而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数据进入通道,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目前构建这样一道信息边境防火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二是防。即建立健全法律,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这是防止网络出现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网络学习论坛2002年第6期

27

万方数据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尚柏花

中共河南省直党校学习论坛

TRIBUNE OF STUDY2002(6)8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扎克·塔伊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期刊论文]-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1)2. 杨雪 如何加快审计工作转型[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2011(6)3. 陈金仓 以人为本抓党建求真务实促审计[期刊论文]-陕西审计2005(z2)4. 付代红.张建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期刊论文]-陕西审计2003(2)

5. 毛艳云.杨俊义.孙萍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机关党建工作[期刊论文]-攀登2003,22(5)

6. 克林·斯巴克斯.彭萍萍.文友校 后共产主义媒体体系的转型与政治[期刊论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4)7. 张利云.翁庆东 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石化2006(5)8. 李国营.李晨 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审计的研究[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7(31)9. 金鸣镝.刘欣 网络环境下新兴审计方式[期刊论文]-职业技术(下半月)2006(6)10. 江俊京 领导率先抓好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期刊论文]-企业导报2010(7)

引证文献(8条)

1.徐艳霞 努力开创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期刊论文]-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2.胡红林 网络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期刊论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3.谢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期刊论文]-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4.张丽萍 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影响[期刊论文]-黑河学刊 2004(05)5.卢伟杰 我院思政网发展方向的探讨[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6.李国娟 锤炼与挑战--网络对高职(高专)生道德意志的影响[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4(21)7.高杨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8.高杨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

引用本文格式:尚柏花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期刊论文]-学习论坛 200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f9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