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辨析(四)(互文、顶真、回环、层递)

更新时间:2024-01-30 08: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修辞方法辨析(四)(互文、顶真、回环、层递)

修辞方法辨析(四)(互文、顶真、回环、层递)陛下的天堂 互文 【要点】

两个或更多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相互拼合、共同地表达着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上文里省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互文。 【作用】

运用互文手法,能使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节奏明快。 【示例】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辞》) 越女侍前,齐姬奉后。(枚乘《七发》) 天不可在虑兮,道不可预谋。(贾谊《鹏鸟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

【说明】 例的意思是:(木兰)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修饰面容。 例的意思是:齐越女姬,侍奉在前后。 例的意思是:天道不可顾虑和预谋。 例秦时明月汉时关 的意思是:修筑长城以御匈奴,起于秦汉,故谓明月照临关塞的景象在秦汉时已是如此。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和关,而意义上是合指的。

例的意思是:千村万户都是薜荔人遗矢、萧疏鬼唱歌。 【辨析】

互文与对偶的区别是: 互文主要是在意义方面(参互成文, 合而见义);对偶着重于语句结构形式方面(两个相对称的结构整齐的语句)。大多数互文不是对偶;

大多数对偶也不是互文;如果又是互文,又是对偶,便是两种辞格的兼用。 顶真 【要点】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作用】

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还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示例】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阿Q正传》)

我们要造成民主风气,要改变文艺界的作风,首先要改变干部作风;要改变干部作风首先要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首先要从我们几个人做起。(周恩来《在文

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说明】

上面四个例子里,都有两个以上相同的字或词语紧挨着,一个是前句的尾,一个是后句的头,上传下接,首尾蝉联。运用顶真手法,要求能够反映客观事实相辅相成或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要单纯追求上递下接的形式,把顶真当作文字游戏。 回环 【要点】

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下句的末尾作上句的开头,这两个句子或词组,后者是前者的倒文;后一句或几句是按前一句或几句倒着念回来。这种运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修辞手法,叫做回环,又叫回文。 【作用】

加强语气,增强语言感染力,反映事物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 【示例】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苏轼《菩萨蛮》)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在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总而言之,就因为先前可以动笔,现在却只好动笔,仍如旧日的无聊的文人,文人的无聊一模一样。(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近来呀,我越帮忙,她越跟我好,她越跟我好,我越帮忙,这不就越来对劲儿了吗?(老舍《女店员》)

摔碎了泥人再重和,再捏一个你来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说明】

例后一句都是按前一句倒着念回来的,这是一种很工整的回文。例、都是用上句末尾的词作下句开头的词,又用下句末尾的词作上句开头的词,是前后词的位置颠倒,例、、都是几个句子,后者是前者的倒文。 【辨析】

回环和顶真的区别:回环是颠倒上句变下句,颠倒下句变上句,有回环往复的特点,回环的各项是甲到乙,又从乙到甲的来回穿梭关系;顶真是上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开头,有前后蝉联的特点,顶真的各项是甲到乙,乙又到丙的一直向前的关系。 层递 【要点】

按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远近、难易、深浅等差别,有层次地去叙述、表达客观事物的层级性,逐层递增,或者逐层递减,这种手法,叫层递。 【作用】

能够使要表达的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因而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分类】

层递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 递升;2. 递降。 递降 【要点】

把事物按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高到低、由重到轻、由远到近、由难到易等次序说下去,这种修辞手法叫递降,又叫阶降。 【例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w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