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执业医师临床学科历年考点训练(传染病)

一、A1题型

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中毒性脑病 B.肠穿孔 C.急性胆囊炎 D.肠出血 E.肺炎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06】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伤寒病人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结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病变第2周淋巴组织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和浆膜层可导致肠穿孔,肠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微生物,宿主,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环境,宿主

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 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0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可使易感人群发病,因其具有传染性,故称为传染病。所以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余备选答案均不准确。

3.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特异性乙型脑炎IgM抗体出现较早,病程第1周内阳性率即可达70%以上,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且准确,故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其他试验均不合适。

4.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 A.显性感染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毒携带者 E.病毒消除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隐性感染,这是儿科戊型肝炎的特点,即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5.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病原体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为典型的粪口感染,自起病前2周到其后30日有传染性,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黄疸前期,因此答案是B。

6.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A.全身症状轻

B.皮疹为全身性分布 C.呈充血性斑丘疹 D.皮疹一日内出齐 E.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5】 【正确答案】 D

7.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 A.升结肠 B.横结肠 C.降结肠 D.小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其余结肠部位相对较轻。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8.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清除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隐性感染是指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证实有感染。因此答案是C。 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霍乱肠毒素 B.霍乱内毒素 C.腺苷酸环化酶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在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霍乱肠毒素和内毒物,霍乱肠毒素是霍乱弧菌分泌的外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内毒素也是致病物质,其余则不是。 10.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型是 A.包囊 B.小滋养体 C.大滋养体 D.裂殖体 E.配子体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2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肠阿米巴病的病原,有包囊和滋养体二期,滋养体有大、小两种,小滋养体无明湿致病力,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肠壁有损伤时,肠腔内的小滋养体进入肠壁变为大滋养体。成为致病型,包囊无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无裂殖体和配子体。 11.确诊流脑的依据是 A.流行季节

B.突然发病、商热、头痛、呕吐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皮肤瘀点检菌阳性

E.脑脊液为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改变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2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确诊的依据是找到致病菌.皮肤瘀点或脑脊液涂片、血或脑脊液培养细菌阳性,均可确诊,因此答案是D。

12.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A.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D.胶质结节形成

E.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不是细菌感染,所以不具有的改变是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13.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A.淋巴道 B.血道 C.支气管

D.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E.沿组织间隙蔓延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3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来源是肺结核,通过血液循环即血道途径播散到全身。通过其他途径是不容易达到全身的。因此答案是B。 14.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包括 A.天花和鼠疫 B.狂犬病和天花 C.霍乱和副霍乱 D.鼠疫和霍乱 E.艾滋病与霍乱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3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种,其余除天花在我国已彻底消灭外,均为乙类传染病。 15.传播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E.冷沉淀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5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细胞是传染病毒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病毒常隐匿在白细胞内,输血后经活化后的病毒引起感染。

16.钩端螺旋体病确诊后,首选下列哪种抗生素 A.青霉素 B.四环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头孢菌素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5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急性传染病,治疗的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此外尚可用庆大霉素和四环素。

17.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7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显性感染是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传染病类型,因而是最易识别的,由于预防到位,而且早发现早治疗,所以所占比例最低,因此答案是C。

18.脑膜炎双球菌有不同的菌群,目前我国流行的菌群以下列哪群为主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E群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80】 【正确答案】 A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答案解析】 脑膜炎双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不同,分为13群,我国流行菌株为A群,占90%以上,B群和C群为散发菌株。 19.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疟疾 E.狂犬病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8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注射途径传播和母婴传播,因此答案是B,其他传染病均不通过母婴传播。

20.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乙脑病毒携带者 C.乙脑患者 D.蚊虫 E.野鼠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91】 【正确答案】 A, C

【答案解析】 这是道记忆题,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猪。 21.普通型流脑临床特征性体征是皮肤 A.瘀点或瘀斑 B.水疱 C.黑痂 D.斑丘疹 E.脓肿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19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普通型流脑的败血症期会出现特征性皮肤瘀点或瘀斑,其涂片可见致病菌,因此答案是A。而其他皮肤表现均不是普通型流脑的特征性皮肤改变。 二、A2题型

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一HBcIgG(+)。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一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显性感染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D.病毒携带状态 E.垂直感染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280】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隐性感染是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证实有感染。该例女孩有乙肝密切接触史,临床检验仅发现抗体阳性。无任何临床症状,所以符合隐性感染,答案为A。

2.一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此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 A.复发 B.再燃 C.重复感染 D.混合感染 E.再感染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28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者伤寒治疗好转,但尚未治愈,而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仍有伤寒杆菌,说明是该病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因此属于再燃,其他几个概念均不准确。

3.7岁儿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天,嗜睡1天,查体:体温39.5℃,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颈强(+),克氏征(+),胸腹部多个出血点,化验:WBC19×109/L,N85%。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28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患儿病史符合颅内感染.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不支持结核性脑膜炎;有明显脑膜刺激征。有皮肤出血点.化验血WBC明显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符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因此答案为B,其余3个疾病可能性很小。

4.女性,13岁,昨日进食海鲜,今晨开始畏寒、发热、腹痛,以左下腹痛为重,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每日大便8次,初为稀便,继之为黏液脓血便。此病例的诊断为 A.急性轻型细菌性痢疾 B.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本题1分】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答疑编号3940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女性患儿进食不当后突然畏寒、发热、左下腹痛、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因为有明显中毒症状,所以不符合急性轻型细菌性痢疾,无休克和意识障碍等表现,也不支持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所以答案是B。

5.女,33岁,昨晚吃街边烧烤后今晨3时突然畏寒、高热、呕吐、腹痛、腹泻,腹泻共4次,开始为稀水样便,继之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在未做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下,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轻型细菌性痢疾 B.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E.慢性迁延型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40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中年女性患者吃街边烧烤约半天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粪便出现黏液和脓血,临床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因病程很短,所以肯定为急性,若急性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则为慢性。该患者有较明显中毒症状,不符合轻型细菌性痢疾,但又无休克、意识障碍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表现,所以答案是B。 6.男,4岁,8月10日以“发热、腹泻3天,抽搐、神志不清4小时”为主诉入院。查体:BP90/60mmHg,P90次/分,T39.5℃,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不等大,颈强,心肺未见异常。化验末梢血WBC21×109/L,N90%,L10%。该患儿应立即给予 A.糖皮质激素 B.甘露醇 C.头孢菌素 D.哥拉灌肠 E.多巴胺

【本题1分】

【答疑编号39417】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该患儿为急性严重颅内感染,明显颅内高热致双侧瞳孔不等大,关键是立即降低颅内压,因此应立即给予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其余也可选用,但作用较慢。

最新执考QQ群: 770496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s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