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慧《学会感恩》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1-07 03: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会感恩》说课稿

涿鹿县五堡寄宿制小学 赵佳慧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赵佳慧,来自涿鹿县五堡寄宿制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下册《学会感恩》这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融培养健全的心智和知识传递为一体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用教材。《学会感恩》这一课由七彩镜、童心广场、直通车、资料卡四个部分组成。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围绕感恩这个主题,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环境、构筑健全人格,激发爱的情感。 学情分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但是,我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条件水平高、成长环境优越,家庭地位特殊。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

1

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利用IP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故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唤醒学生麻木心灵,培养感恩意识。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倾诉、交流、体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三维教学目标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

优越的生活条件、舒适的成长环境。这种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缺

2

少一种可贵的东西,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教学难点为:如何调动学生感恩的情愫,使他们对时代赋予的一切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情感陶冶法、测验法、活动体验法、脑力激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逐渐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节课我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分析、感悟等,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具体如下: 1.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各抒己见,培养合作精神。 3. 交流共享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上课,我先给学生讲一个有关感恩的故事。讲完后,我

3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上帝为什么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呢?”这正是这节心理课要讨论的要点,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初步了解感恩就是感谢别人给予你的恩情。

(二)倾诉心声,感恩父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父母作为切入点,播放感动中国十佳母亲熊丽的故事片段,让学生感受母亲伟大而真挚的爱!接着让学生回忆一下,平时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爱与被爱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享受爱的同时必须懂得感恩。

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 (三)亲情回报,付诸行动:

4

这一环节我准备了一个亲情小测试(出示),让学生从这个小测试中懂得做子女的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请闭上眼睛想像,天黑了,出门辛勤劳作的父母托着疲倦的身体回来了,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的皱纹深了,腰弯了。母亲的手粗了,眼睛也花了,看着他们沧桑的脸颊和疲倦的身影,此时此刻,你最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呢?”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唤回学生爱的良知,把亲情回报付诸于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四)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心理健康课上,只有亲身体验才会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出示)。假如你和你的父母在一起,遇到了火灾一样的灭顶之灾,你们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怎么办?,遇到这样突如其来的事件,也许会有同学大哭起来,也许会有同学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我会这样引导他们:“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不愿意离开父母,但你们必须接受现实,火势渐大,请马上作出决断,你和父母到底谁活下来。生A:我放弃了自己,因为我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应该用生命去回报父母。(学生流着泪说)

生B:我放弃了父母!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死了我的父母是无法活下去的,我还是把这份痛苦留给自己吧。(学生流着泪说!此时,下边已经有许多同学在流泪、抽噎。) 生3:??我这样引导:“同学们,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两个人要永远的离开了,最后想和父母说点什么,请大声喊出来吧!”学生喊完后可能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再次引导:“同学们,火光已经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已经看不清父母的脸,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一起大声呼喊‘爸爸妈妈,我爱你!’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吧!”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s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