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2000技术说明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1 03: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

技 术 说 明 书

版本:V3.0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2008年8月

密级:

文件编号:PAC-2000-1 修改日期:2008.8.1

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

技 术 说 明 书

版本:V3.00

编 制:许勇 王俊永 校 核:王慧铮 审 批:熊 敏 出版日期:2008/8

版权所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监控技术研究所

注:本公司保留对此说明书修改的权利,如产品与说明书不符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

业务联系:010-82812818 010-82812833 技术支持:010-82812834 010-82812835 传 真:010-62913124

目 录

1

概述....................................................................................................................................... 1-1 1.1 相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历程 ................................................................................... 1-1 1.2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 1-2 1.3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 .............................................................................. 1-3 1.4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 1-4 1.5 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 ..................................................................... 1-5

1.5.1 装置组成 ....................................................................................................... 1-5 1.5.2 技术特征 ....................................................................................................... 1-5 装置主要功能 ....................................................................................................................... 2-1 2.1 实时监测 ............................................................................................................... 2-1 2.2 实时记录 ............................................................................................................... 2-1 2.3 暂态记录 ............................................................................................................... 2-1 2.4 发电机内电势及功角监测 ................................................................................... 2-2 2.5 时钟同步 ............................................................................................................... 2-2 2.6 运行监视 ............................................................................................................... 2-2 2.7 数据分析 ............................................................................................................... 2-2 2.8 装置告警 ............................................................................................................... 2-3 2.9 故障自恢复 ........................................................................................................... 2-3 2.10 完善的通信功能 ................................................................................................... 2-3 相量测量装置介绍 ............................................................................................................... 3-1 3.1 相量测量装置结构 ............................................................................................... 3-1 3.2 数据采集单元(PAC-2000S) ............................................................................ 3-1

3.2.1 基本功能 ....................................................................................................... 3-2 3.2.2 硬件结构 ....................................................................................................... 3-2 3.2.3 技术参数 ....................................................................................................... 3-4 3.2.4 通道配置 ....................................................................................................... 3-5 3.3 GPS授时单元(PAC-2000G) ................................................................................ 3-6

3.3.1 概述 ............................................................................................................... 3-6 3.3.2 技术参数 ....................................................................................................... 3-6 3.4 数据集中处理单元(PAC-2000P) ......................................................................... 3-6

3.4.1 概述 ............................................................................................................... 3-6 3.4.2 技术参数 ....................................................................................................... 3-6 3.4.3 基本功能 ....................................................................................................... 3-7 3.5 装置软件 ............................................................................................................... 3-8

3.5.1 操作系统 ....................................................................................................... 3-8 3.5.2 软件结构 ....................................................................................................... 3-8 3.5.3 相量测量算法 ............................................................................................... 3-9 3.6 装置的对外通信 ................................................................................................... 3-9 3.7 装置技术性能指标 ............................................................................................. 3-10

3.7.1 主要功能指标 ............................................................................................. 3-10 3.7.2 测量精度 ..................................................................................................... 3-12

2

3

4

3.7.3 交流输入量的过载能力 ............................................................................. 3-12 3.7.4 绝缘性能 ..................................................................................................... 3-13 3.7.5 耐湿热性能 ................................................................................................. 3-13 3.7.6 电磁兼容性能 ............................................................................................. 3-13 3.7.7 机械性能 ..................................................................................................... 3-14 3.8 调试软件 ............................................................................................................. 3-15

3.8.1 通道配置 ..................................................................................................... 3-15 3.8.2 参数设置 ..................................................................................................... 3-15 3.8.3 通道校验 ..................................................................................................... 3-15 3.8.4 运行监视 ..................................................................................................... 3-15 3.8.5 数据分析 ..................................................................................................... 3-15 3.8.6 查看工作日志 ............................................................................................. 3-16 使用的算法及判据 ............................................................................................................... 4-1 4.1 PT断线 ................................................................................................................. 4-1 4.2 CT断线................................................................................................................. 4-1

第1章 概述

1 概述

1.1 相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历程

近年来,随着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工程的实施,电网规模逐步增大,电网成分构成日趋复杂。此外,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将使电力公司为充分利用现有输变电设备的能力,而造成输电线路的负载会接近稳定极限。这些都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分析、运行和控制技术提出了挑战。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被称为电力系统三项前沿课题之一。它能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监测手段,极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控水平和稳定运行水平。

国内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研究起步于1994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台湾欧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电力系统稳定监录系统,它主要用于监测系统主要断面的功角稳定运行情况、观测线路上出现的低频功率振荡现象以及记录系统受扰动后各监测点的动态过程,该系统在国内推广应用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运行经验,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电网建成功角监测系统。 ? 1995年,在南方电网组建我国第一套实时功角监测系统。 ? 1998年,开始构建华东电网实时功角监测系统。

? 2001年,国调在阳城-江苏、福建-华东联络线上安装了实时功角监测装置。

? 2001年,开始构建福建电网实时功角监测系统。 ? 2002年,开始构建四川电网实时功角监测系统。 ? 2002年,中国电科院研制的发电机内电势测试仪在华东电网徐州电厂正式投入运行。

? 2002年,中国电科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了国调中心《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编写。

? 2003年,组建东北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一期工程),中国电科院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将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PMU装置集成在同一个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中。

? 2004年,中国电科院研制的新一代PMU装置——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正式在系统中投入运行。 迄今为止,中国电科院已在国调系统、南方电网、华东电网、东北电网、华中电网、西北电网组建了多个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经验。

1-1

第1章 概述

1.2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

同步相量测量是利用高精度的GPS卫星同步时钟实现对电网母线电压和线路电流相量的同步测量,通过通信系统传送到电网的控制中心或保护、控制器中,用于实现全网运行监测控制或实现区域保护和控制。

交流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信号可以使用相量表示,相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幅值X(有效值)和相角φ,用直角坐标则表示为实部和虚部。所以相量测量就必须同时测量幅值和相角。幅值可以用交流电压电流表测量;而相角的大小取决于时间参考点,同一个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参考点下,其相角值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系统相量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参考点,高精度的GPS同步时钟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参考点。任意两个相量在统一时间参考点下测得的两个相角的“差”即为两地功角,这就是相量测量的基本原理。

设正弦信号:

x(t)=2Xcos(2?ft??) (1) 可以采用相量表示为:

X?Xej??Xcos??jXsin?=XR?jXI (2)

.由式(2)可见,相量有两种表示方法:直角坐标法(实部和虚部)和极坐标法(幅度值和相位)。交流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将输入的采样值转换到频域信号,从而得到相量值。式(1)可以用相量的形式表示出来:

2N?1?jNkX?xke?XR?jXI (3) ?Nk?0 虚 部 2? ? ? ? ? ? ? ? V= |V |? ????= V + jVi r V i θ V r 实 部

图1-1 交流信号相量图

如图1-1所示,V(t)代表变换器要处理的瞬时电压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

电压或电流可以用相量的形式表示出来。

1-2

第1章 概述

假设电力系统中的两个节点对应的电压信号分别为f1?2V1cos(2?ft)、

f2?2V2cos(2?ft??/2),其对应的相量分别为V1、V2。当t=0时刻接收到GPS系统发送的秒脉冲信号(1PPS),两节点同步电压相量如图1-2所示,在统一的坐标系中V1超前V290°。

2V1GPS 2V21PPS 1PPS O ?V1O ?V1?V2O ?V2

图1-2 同步相量测量原理

1.3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是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该装置可以进行同步相量的测量和输出以及进行动态记录。

相量测量装置的主要特点和技术关键:

a) 同步性:相量测量装置必须以精确的同步时钟信号(如GPS)作为采样过程的基准,使各个远方节点的相量之间存在着确定统一的相位关系。相量测量装置能利用同步时钟的秒脉冲信号同步装置的采样脉冲,采样脉冲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μs。

b) 实时性:相量测量装置在高速通信系统的支撑下,能实时地将各种数据传送至多个主站,并接收各主站的相应命令。

c) 高速度:相量测量装置必须具有高速的内部数据总线和对外通信接口,以满足大量实时数据的测量、存贮和对外发送。

d) 高精度:相量测量装置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测量精度,一般A/D需在16位及以上,装置测量环节产生的信号相移必须要进行补偿,装置的测量精度包

1-3

第1章 概述

括幅值和相角的精度。

e) 高可靠性:相量测量装置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以满足未来的动态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二是记录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f) 大容量:相量测量装置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存贮容量,以保证能长期记录和保存相量数据、暂态数据。

1.4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是建立在广域测量基础上的,对电力系统动态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系统。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面向电力系统动态安全监测,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在现代复杂电网中,由于动态过程的复杂性,要分析系统动态过程,往往必须分析系统多个点的动态过程。而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可以使我们分析整个系统的动态行为。系统将实现与EMS系统的结合,与EMS相互补充,逐步实现新一代的动态EMS。并将逐步实现与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联接,提高大区域电网的安全控制的适应性。最终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的控制。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由子站和分析中心站及高速通信网络组成。 a) 子站是安装在同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相量测量装置和数据集中器的集合。

子站可以是单台相量测量装置,也可以由多台相量测量装置和数据集中器构成。一个子站可以同时向多个主站传送测量数据。

子站能测量、发送和存储实时测量数据。子站能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或发电厂监控系统交换信息。

b) 分析中心站一般由主站或主站及在主站基础平台之上的高级应用工作站等组成。

主站是安装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变电站或发电厂,用于接收、管理、存储和转发源自子站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主站能接收、管理、存储和转发源自子站的实时测量数据,主站之间能交换实时测量数据。

分析中心站安装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是具有对实时相量数据进行分析处 理和存储归档,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告警等功能的主站。

分析中心站能对实时相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归档,从而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告警等功能,这不但提高了调度机构准确把握系统运行状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研究大电网的动态过程,为制订电力系统控制策略和设计、运行、规划方案提供了依据。

典型的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结构如图1-3所示。

1-4

第1章 概述

主站C 区域电网A 主站A 主站B 子站A 区域电网B 子站B 子站C 子站D 子站E 子站F

图1-3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拓扑结构图

1.5 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

1.5.1 装置组成

PAC-2000电力系统相量测量装置(PAC-2000D)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PAC-2000S)、数据集中处理单元(PAC-2000P)、GPS授时单元(PAC-2000G)构成。各个单元可单独组屏也可集中组屏,可灵活安装于变电站继保小室内。

1.5.2 技术特征

a) 高性能的硬件平台

装置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工控平台,运行稳定可靠,积木式架构利于产品的调试、现场维护和产品升级。 b) 嵌入式工控软件平台

装置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QNX(6.2.1版)作为软件平台,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装置软件系统按功能划分为一个监控及管理模块,和四个独立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文件管理、人机界面、对外通讯。各功能模块在监控及管理模块的监管下独立运行,相互之间通过共享数据区交换数据和信息。各模块可以单独升级,单个模块发生异常时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当监控模块发现某一功能模块异常时,能够自动将其杀死并重新启动该模块。 c) 安全的数据存储方案

1-5

第1章 概述

装置的操作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中,操作系统和程序保存在高可靠的CompactFlash电子卡中,数据文件一式两份同时保存在两个独立的大容量硬盘中,互为备份。采用这种数据存贮方案,一方面保证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不受硬盘故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单个硬盘发生故障时保障了测量数据不会丢失,极大地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测量数据的安全性。 d) 全面综合的监测功能

装置具备完善的实时监测、实时记录和暂态录波功能,三者既相互配合,又互不干扰,可以完整地记录电力系统的稳态、动态和暂态过程,准确捕捉各种系统扰动和异常运行状况。 e) 发电机功角及内电势测量

装置可以利用轴信号测量发电机功角和发电机内电势。也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发电机功角和发电机内电势。 f) 强大的通讯功能

装置可以同时向多个不同的主站按不同的CFG2配置文件传送实时监测数据;装置可根据主站的要求按规范格式向主站传送实时记录和暂态记录数据文件;分布式相量测量装置一个采集单元最多可以向3个数据集中处理单元发送数据。

g) 完善的事件记录功能

装置事件记录包括运行日志、异常日志、事件标识日志、暂态录波日志,每种日志记录数最多可达1000条。通过查阅这些日志,可以准确了解装置的历史运行状况,GPS信号的有效和无效状况;方便地查找电力系统的故障和扰动记录信息。

h) 人机界面友好

装置采用屏上安装式液晶显示器和鼠标键盘,与同类装置相比,人机接口非常完善,采用全汉化的图形界面,无需任何辅助工具,便可以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参数设置、定值整定、装置校验及数据分析。 i) 数据分析功能丰富

无需任何辅助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装置的人机界面对测试数据进行动态观察、跟踪分析和离线分析。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包括分相电压电流、正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发电机功角及内电势、谐波含量等。信号显示方式也很灵活,具有数值、图表、曲线和矢量图等多种方式。 j) 扩展能力强

由于装置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开放式的结构设计,因此功能扩展非常灵活方便。通过扩充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模块,便可以将装置应用于直流换流站监测、发电机运行工况监控、广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保护等领域。

k) 输入信号接口灵活

装置的输入通道可以直接测量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开关量信号。每个通道的量程可以独立配置。

1-6

第1章 概述

l) 测量通道多

相量测量装置一个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同时实现48路模拟量和16路开关量信号的同步测量,每增加一个采集单元就可增加48路模拟量和16路开关量。 m) 采样及传输速率高

装置的暂态采样速率可达4800次/秒;实时记录速率可达100次/秒;实时监测数据的输出速率可达100次/秒。 n) 测量精度高

装置采用16位A/D变换器,32位DSP进行数据处理,硬件电路无可调节元件,采用多种软件修正技术,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 o) 守时能力强,捕获GPS信号快

装置内部采用高精度晶振和守时电路,在GPS信号丢失的情况下能保证10h内采样时钟误差不大于150us。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只要捕获到一颗卫星信号便可保证走时精度。

1-7

第2章 装置主要功能

2 装置主要功能

2.1 实时监测

a) 装置可以实时测量和显示三相基波电压相量、三相基波电流相量、基波正序电压相量、基波正序电流相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系统频率、开关状态、非交流电压电流信号,以及发电机内电势和发电机功角。

b) 装置可以向主站实时传送三相基波电压相量、三相基波电流相量、基波正序电压相量、基波正序电流相量、系统频率、开关状态、非交流电压电流信号,以及发电机内电势。

c) 装置可以同时向多个主站传送实时测量数据,各主站可以配置不同的CFG2来独立选择要传送的测量数据和数据输出速率。

d) 装置可以将时钟同步状态、事件标示等信号实时传送给主站。 e) 可以接收主站提供的参考站相量信息,显示发电机组功角矢量图,监视机组的稳定储备裕度,提前预测稳定趋势,并进行报警。

2.2 实时记录

a) 装置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记录所测量的三相基波电压相量、三相基波电流相量、基波正序电压相量、基波正序电流相量、系统频率、开关状态、非交流电压电流信号,以及发电机内电势。

b) 当装置监测到电力系统发生扰动时,装置能结合时标建立事件标识,并向主站发送告警信息。

c) 装置可以监测并记录时钟的同步状态。

d) 装置可以就地显示、分析和输出实时记录数据。 e) 装置可以按照主站的要求向主站传送实时记录数据。

f) 装置记录的数据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不会因直流电源中断而丢失,不会因外部访问而删除,不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的功能。

2.3 暂态记录

a)当系统发生暂态扰动时装置可以通过高速采样记录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

b)暂态记录数据输出格式符合ANSI/IEEE C37.111-1999(COMTRADE)标准要求。

c)具有多种录波启动判据

d) 装置可以就地显示、分析和输出暂态记录数据。 e) 装置可以按照主站的要求向主站传送暂态记录数据。

2-1

第2章 装置主要功能

f) 装置记录的暂态数据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不会因直流电源中断而丢失,不会因外部访问而删除,不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的功能。

2.4 发电机内电势及功角监测

a) 装置可以通过监测发电机大轴位置信号和机端电压相量来测量发电机内电势和发电机功角。

b) 装置可以根据发电机电气参数和机端的电压相量、电流相量来计算发电机内电势和发电机功角。

2.5 时钟同步

a) 装置具有内置的GPS接收引擎,可以接收GPS定时信号,并用同步采样脉冲。

b) 具有守时电路,在失去GPS信号时仍能在长时间内维持同步采样。 c) 可接收来自其他装置的同步时钟信号和PPS脉冲信号。 d) 可向其他装置发送同步时钟信号和PPS脉冲信号。

2.6 运行监视

利用装置的人机界面,可以实时显示下列信息:

——分相基波电压相量、分相基波电流相量; ——基波正序电压相量、基波正序电流相量; ——发电机内电势和发电机功角;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系统频率; ——开关状态; ——GPS同步状态; ——系统同步时钟;

——装置各模块工作状态。 装置具有多种显示界面:

——数值显示; ——曲线显示;

——矢量图显示。

2.7 数据分析

a) 实时记录数据分析; b) 暂态录波数据分析; c) 谐波分析; d) 通道运算。

2-2

第2章 装置主要功能

2.8 装置告警

装置具有在线自检功能,在装置故障、PT或CT断线、直流电源消失、通讯异常时可以发出告警信号。

2.9 故障自恢复

装置具有自恢复电路,在正常情况下,装置不出现程序走死的情况;在因干扰而造成程序走死时,能通过自复位电路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2.10 完善的通信功能

装置可满足按不同规约、不同端口或相同端口向多个主站发送数据,同时单个采集单元可以向多个集中处理单元发送数据。

2-3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3 相量测量装置介绍

3.1 相量测量装置结构

PAC-2000D分布式相量测量装置由数据采集单元(PAC-2000S)、数据集中处理单元(PAC-2000P)、GPS授时单元(PAC-2000G)及相应的通讯设备构成。数据采集单元主要完成相电压、相电流、开关量和直流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的实时同步测量。该单元可根据情况安装于变电站小室、发电机控制室、变电站主控室等地点。数据集中处理单元完成实时数据处理、本地存储、远方通信、显示等功能。GPS授时单元接收GPS卫星信号并向数据采集单元提供秒脉冲信号和时间信息。根据现场的需求,PAC-2000D分布式相量测量装置可集中布置,也可分散布置。

系统结构如图3-1所示:

分布式PMU系统结构图GPS天线同轴电缆GPS卫星调试后台机GPS信息处理单元光纤...数据采集单元1数据采集单元2数据采集单元3数据采集单元n网络交换机通信专网数据集中处理单元远方调度主站图3-1 PMU系统结构图

3.2 数据采集单元(PAC-2000S)

数据采集单元直接通过GPS天线接收GPS信息或接收GPS授时单元提供的信

3-1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息同步内部采样脉冲,实现对被测量的同步采集,实时处理并将结果传送给数据集中处理单元。

3.2.1 基本功能

3.2.1.1 相量测量

测量三相基波电压、三相基波电流、正序量值、开关状态,在发电厂还应能测量发电机内电势、发电机功角。

3.2.1.2 暂态录波

可以手动启动暂态录波也可以根据设定条件自动启动暂态录波。

3.2.1.3 装置自检

装置实时检查运行状态,如出现PT/CT断线、装置异常、GPS信号异常、通信异常等情况,则在本地通过状态指示灯告警,同时向数据集中处理单元发出告警信息。

3.2.1.4 参数整定

可在当地通过调试软件修改装置参数,也可根据数据集中处理单元的命令来修改装置参数。

3.2.1.5 对外通信

a) 通过LAN2网口接收调试软件的命令,执行通道设定、校验等任务。 b) 以100次/秒的速率向数据集中处理单元传送采集的实时数据。

c) 按一定的格式向数据集中处理单元传送暂态录波数据。

3.2.2 硬件结构

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模拟量变换插件、CPU插件、开关量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出插件、电源插件共计五种插件。

3-2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具体插件布置如3-2所示。

AI1AI2AI3AI4CPUANTENNADI1DO1PWRLAN1GPSTXINGPSPPSINLAN2GPSRXOUT

图 3-2数据采集单元结构图

图 3-3数据采集单元指示灯说明

数据采集单元前面板包含以下指示灯: a) ADC-数据采样指示灯,正常应常亮;

b) LPPS、GPPS-GPS同步指示灯,正常时应每秒同时闪烁; c) WORK-装置工作灯,正常应每秒闪烁; d) PWR-电源指示灯,正常应常亮。

3.2.2.1 模拟量变换插件

模拟量信号插件采用高精度的测量级变换器。每个插件可以接入12路模拟

3-3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量。模拟量信号形式可以为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3.2.2.2 CPU插件

CPU插件采用了16位AD转换芯片和先进的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可同时处理48路模拟量信号、16路开关量输入信号和8路开关量输出信号。CPU板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经过运算得到与标准时间误差在±200ns的同步采样脉冲信号,保证各个采集通道采样的同步性。

3.2.2.3 开关量输入插件

开关量输入信号插件可以接入110V~220V直流信号,每个插件可以同时接入16路开关量输入信号。

3.2.2.4 开关量输出插件

开关量输出信号插件可以提供常开/常闭、自保持/普通各种结点类型,每个插件最多可提供8路开关量输出信号。

3.2.3 技术参数

a) 额定参数

额定电源电压:直流110/220V。 b) 功率消耗

——直流电源回路:小于40W;

——交流电压回路:不大于0.1VA/相; ——交流电流回路:当额定电流为5A 时,小于1VA;当额定电流为1A 时,不大于0.2VA。 c) 额定交流数据

——交流电压:相电压57.7V;

——交流电流:相电流5A 或1A,保护或测量CT; ——额定频率:50Hz。 d) 交流回路测量范围

——交流电压:0~120V;

——交流电流:测量回路0~2In,保护回路0~20In。 e) 直流回路测量范围

3-4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直流电压:0~48V;

——直流电流:0~20mA。 f) 采样速率 4800sps。 g) 开入通道

——数量:16 路;

——接入电平:24VDC-220VDC(装置可提供24VDC)。 h) 开出通道

——8 路开出;

——自保持继电器结点与非保持继电器结点可任意配置。 i) GPS接口

——光纤接口

●3路,包括秒脉冲输入、串口信息输入和GPS配置信息输出。 ● 接口类型为多模,ST 型,波长820nm; ——BNC接口

● 1路,用于直接接入GPS天线。 j) 网络接口

2路,10M/100M。 k) RS232接口 2路。 l) 结构尺寸

高度6U、宽度19 英寸,标准机架式结构。

3.2.4 通道配置

采集单元有4块模拟量输入板,每个模拟量输入板可接入12路模拟量,整个采集单元共可接入48路模拟量。

采集单元的通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根据电厂、变电站的需求有如下三种典型配置:

a) 500kV变电站典型配置

可接入24路电压信号和24路电流信号。 b) 220kV变电站典型配置

可接入6路电压信号和36路电流信号。 c)电厂典型配置

可接入2台机的电压、电流、励磁电压、励磁电流信号、内电势测试仪输出信号。

3-5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3.3 GPS授时单元(PAC-2000G)

3.3.1 概述

GPS授时单元选用高档GPS OEM模块作为装置核心,为采集单元提供统一的时钟基准。GPS 授时单元与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光纤连接方式。每个GPS授时单元最多可提供6 路GPS 光纤信号输出,同时供给6 套数据采集单元使用。GPS授时单元支持级联扩展连接方式。

3.3.2 技术参数

a) 工作电源

110VDC 或220VDC。 b) 输出接口

——6路秒脉冲输出; ——6路时间信息输出。 c) 输入接口

——GPS天线接口; ——1路秒脉冲输入;

——1路时间信息输入。 d)结构尺寸

高度1U、宽度19 英寸,标准机架式结构。

3.4 数据集中处理单元(PAC-2000P)

3.4.1 概述

数据集中处理单元接收来自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完成实时数据处理、本地存储、远方通信等功能。该单元采用工业级低功耗高性能处理器,内部缓存256M。

3.4.2 技术参数

a) 工作电源

110VDC 或220VDC。 b) 输入接口

——4路10M/100M网络接口;

3-6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3.7.2 测量精度

3.7.2.1 交流输入量的测量范围

a) 交流电压:0~2.0Un;

b) 交流电流:0~10In。

3.7.2.2 测量误差

a) 电压幅值: 0.2%

幅值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幅值测量误差?幅值测量值?实际幅值满刻度值?100%

b) 电流幅值:0.2%

幅值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幅值测量误差?幅值测量值?实际幅值满刻度值?100%

c) 功率:0.2%

功率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功率测量误差?功率测量值?实际功率值满刻度值?100%d) 频率:

测量范围:45Hz~55Hz; 测量误差:不大于0.005Hz。 e) 绝对相角:

——50±0.1Hz时,角度测量误差不大于0.1°; ——50±1Hz时,角度测量误差不大于0.2°;

——50±3Hz时,角度测量误差不大于0.5°。

3.7.3 交流输入量的过载能力

a) 交流电压:

——1.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1.4倍额定电压,允许10s; ——2倍额定电压,允许1s。

3-12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b) 交流电流:

——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 ——10倍额定电流,允许10s; ——4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规定1.2倍额定电流,允许连续工作;2倍额定电流,允许时间为1s。

3.7.4 绝缘性能 3.7.4.1 介质强度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按GB/T 7261-2000中19.3规定的部位,装置能承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000V,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

3.7.4.2 绝缘电阻

装置的绝缘性能满足DL/T 478-2001中4.10的要求。

3.7.4.3 冲击电压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电源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输出触点回路对地,以及回路之间,能承受GB/T 7261-2000中19.4.3规定的电压等级为5kV的冲击电压。

3.7.5 耐湿热性能

装置的耐湿热性能满足DL/T 478-2001中4.11的要求。

3.7.6 电磁兼容性能 3.7.6.1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 14598.9-2002中第4章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的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3.7.6.2 快速瞬变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 14598.10-1996中4.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快速瞬变

3-13

第3章 集中式相量测量装置

干扰试验。

3.7.6.3 脉冲群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 14598.13-1998中3.1.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1MHz和100kHz的脉冲群干扰试验。

3.7.6.4 静电放电抗扰度

装置能承受GB/T 14598.14-1998中4.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静电放电试验。

3.7.7 机械性能 3.7.7.1 振动(正弦)

a) 振动响应:装置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试验。

b) 振动耐久:装置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耐久试验。

3.7.7.2 冲击

a) 冲击响应:装置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响应试验。

b) 冲击耐久:装置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久试验。

3.7.7.3 碰撞

装置能承受GB/T 14537-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碰撞试验。

3-14

第4章 分布式相量测量装置

3.8 调试软件

调试软件与数据采集单元配合使用。该软件可安装于笔记本或台式机上,通过固定的网口与数据采集单元交互。通过使用调试软件,用户可对数据采集单元进行整定与调试、以数字或图形的形式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单元测量的量值、可以启动数据采集单元暂态录波,将录波数据上传至笔记本或台式机并进行分析。调试软件的运行环境为WIN98、WIN2000或WINXP。

3.8.1 通道配置

通道配置用于配置各模拟通道、开关量通道的信息。 a) 模拟通道配置包括变比、通道名称、通道转换系数。 b) 开关量通道配置包括通道名称。

3.8.2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用于配置本地参数、启动判据及其它选项信息。

3.8.3 通道校验

与标准信号源相配合,软件可以对模拟量输入通道进行通道校验,也可对开关量输出进行传动试验。

3.8.4 运行监视

用户可以通过“运行监视”实时监视基波正序电压电流相量、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发电机的内电势、分相基波相量、开关量通道的状态、GPS卡的同步状态及通讯状态信息等。

3.8.5 数据分析

用户可以对数据采集单元传送过来的实时记录和暂态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3-15

第4章 分布式相量测量装置

3.8.6 查看工作日志

数据采集单元工作时会将一些状态信息,如GPS卫星状态、暂态录波信息等写入工作日志供日后查询。用户可通过调试软件从数据采集单元调用并查看该工作日志。

3-16

第5章 使用的算法及判据

4 使用的算法及判据

4.1 PT断线

以下两种判据一种成立时判为PT断线。 判据一:以下a、b需要同时成立:

a)零序电压二次侧幅值 > 10.156V。

b)额定值5ACT,IA 、IB 、IC 3相电流的二次值幅值都大于1 A; 额定值1ACT, IA 、IB 、IC 3相电流的二次值幅值都大于0.2 A。

判据二:以下a、b需要同时成立:

a)正序电压二次侧幅值 < 5.89V。

b)额定值5ACT,正序电流二次侧幅值 > 1 A;

额定值1ACT,正序电流二次侧幅值 > 0.2 A。

4.2 CT断线

满足以下判据时判为CT断线:

a) 额定值5ACT,零序电流二次侧幅值 > 0.5A;

额定值5ACT,零序电流二次侧幅值 > 0.1A。

b) 额定值5ACT,IA 、IB 、IC 3个电流的二次侧幅值至少有一个小于1 A;

额定值5ACT,IA 、IB 、IC 3个电流的二次侧幅值至少有一个小于0.2 A。 c) 正序电压大于 80% 额定电压。

4-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监控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2

业务联系:010-82812818 010-82812833 技术支持:010-82812834 010-82812835 传 真:010-62913124

网 址:http://www.epri.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w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