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听课手册(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3 05: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

专题十六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命题点一 自然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1[2015·四川卷]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

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图16-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

图16-1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2[2014·全国卷Ⅱ]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

16-2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图16-2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 考点透析 地理事物或现象 地球公转 1月 1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时间较短 昼夜长短 日出、日落方位(极 昼、极夜地区除外) 等温线 气压带、风带 对流层厚度(北半球) 我国的锋面活动 北印度洋洋流 我国的降水 我国的河流 雪线(北半球) 鱼汛 动物迁移 (北半球) 候鸟 长颈鹿 驯鹿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全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南移 变小 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 逆时针方向流动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 降低 带鱼汛 南迁 由热带草原迁向热带雨林 向针叶林带迁移 7月 7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时间较长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全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北移 变大 江淮准静止锋 顺时针方向流动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大部分进入汛期 上升 墨鱼汛 北迁 由热带雨林迁向热带草原 向苔原带迁移 我国东部雨带 推移规律 我国的主要灾害 ■ 新题预测

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江淮地区产生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9月雨带迅速南移,10月雨带结束 寒潮:9月至次年5月。台风:夏秋季节。沙尘暴:冬春季节。倒春寒:3—5月。赤潮:夏季严重。地质灾害:夏季较多 图16-3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1~3题。

图16-3

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3.能调整全球水热分布的是( ) A.热力环流 B.季风环流 C.低纬环流 D.大气环流

命题点二 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

3[2015·江苏卷]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图16-4为新疆某地冬、夏牧

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6-4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4[2015·重庆卷]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

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 考点透析

1.不同季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差异

(1)长芦盐场的晒盐时间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

(2)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夏秋季蓄水,冬春季放水,以调节河流的径流量。

(3)在天山地区,夏季牧民在水草丰美又比较凉爽的海拔3000米以上的夏季牧场放牧,冬季回到相对温暖的海拔1000~2000米的冬季牧场。

(4)西北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此时太阳辐射最强)。 (5)在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夏季使用比较方便。

2.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

(1)水稻在温带季风区春种秋收;在亚热带季风区一年两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播秋收。

(2)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次年夏季收获。 (3)玉米春季或夏季播种,秋季收获。 (4)棉花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5)许多水果在秋季成熟。 3.科学考察活动的季节性

(1)极地科学考察:应选择在极昼、气候较温暖的时期。

(2)高山科学考察:应避开雨季和冬季,选择天气状况比较好的季节。 ■ 新题预测

大豆喜暖热、多雨。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国家大豆耕作时间分布表。据此回答4~5题。

4.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 A.美国、巴西、阿根廷 B.澳大利亚、巴西、中国 C.印度、秘鲁、新加坡 D.南非、俄罗斯、乌克兰

5.影响三国大豆生产周期中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地形 D.降水

专题十六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 考点归纳总结

例1 (1)A (2)B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与洋流的分布状况。图示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区域正是南半球的西风带所在的位置,属于西风漂流所在的区域,故在此按图示航行方向航行,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第(2)题,主要考查地球绕日公转的地理意义。帆船返回青岛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都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极昼地区昼长为24小时;在非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内,当地日出均为东北方向;对于北半球而言,昼长夜短,日出均在当地地方时6时以前。此日青岛距太阳直射点的距离较春分日时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物影较短。

例2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 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6月的地质灾害次数最多,其次是8月、5月、7月、9月等。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

例3 (1)C (2)A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在四条线路中选择时应考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因素,③线路沿途水源条件较好,这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点确定,故应选该线路。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图中冬牧场海拔低,夏牧场海拔高,据此可知草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条件,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所以A项正确。

例4 (1)A (2)D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风带的变化。寒露时节即10月8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已经进入深秋,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已经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阿留申低压;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天气寒冷程度增强。第(2)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渭河平原既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商品棉产地之一。其他三地均不是我国的棉花产地。

新题预测

1.B [解析] 图示上升流出现在非洲大陆的东侧,且表层洋流由南向北流,说明北印度洋此时吹偏南风。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项正确。

2.C [解析] 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离岸风影响形成的,A项错误;此时洋流是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B项错误;该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夏季洋流性质不同,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C项正确;该地洋流为上升流,D项错误。

3.D [解析] 热力环流是由局部下垫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不会影响到全球;季风环流主要影响大陆东岸,不能影响全球;低纬环流主要影响低纬地区,不能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包括低、中、高纬环流,影响全球的大气运动。

4.A [解析] 读表格,根据大豆种植月份判断,甲国位于北半球,乙、丙两国在南半球,故A项正确。

5.A [解析]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热量的需求不同,所以热量是决定作物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A项正确;土壤、地形、降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B、C、D项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