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习作二》滕州四实小

更新时间:2023-11-07 0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习作 2

一、教学目标

1.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爱意,并记下过程及感受,与老师、同学分享,用习作表达自我、与人交流,懂得爱需要表达,学会感恩。

2.进一步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能够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丰富内心感受。 3.能有序记录事情过程,注意叙事过程清晰完整,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真情实感。

4.主动修改习作、交流习作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生活,有意识、有目的地丰富内心感受;有序记录事情过程;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动作表现人物真情实感。

难点:观察生活,有意识、有目的地丰富内心感受。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借助活动记录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有序记录。 2.在有序记录事情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借鉴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叙事方法。在丰富内心感受这一阶段,重点从学生是否能抓住一处说具体,是否让人物活起来、场景动起来等方面进行评价,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此次习作在习作一训练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在叙事过程完整的同时能够做到有序、有重点、有感受。)

3.评价重视在习作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态度,尤其鼓励观察细致、叙述完整、感受深刻的表达。

4.重视推进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作后认真修改,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学生:

在活动记录表的指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意或谢意,并作简要记录。 教师:

1.发起体验活动,设计体验活动记录表,提醒学生多种形式搜集素材,可以根据提示完成活动,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方式。

2.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交流感受,激发欲望

1、同学们,上周我们开展了“大声说出你的爱”这一活动,相信大家在活动中一定深有感触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在活动中的感动、收获。

2、回忆经历,畅谈感受。

(1)拿出活动记录表,说说自己的表达方式,此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幸福、甜蜜、害羞??)重点说出总体感受,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感受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2)在整个活动中你认为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怎样的?比如:有趣、感人、意外、惊喜等。推进交流细节。

3、组织调动习作愿望。

这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当你长大以后,尤其是离开家,回忆起来一定是别于一番滋味。这样美好的一段,值得我们用笔记录下来,收入我们成长的行囊里。我倡议,记录难忘的经历,记录温馨的情感,把它写成一篇习作,反复修改,我们全班同学的作文结集成一本书,大家共同编写,共同取书名,最后我们每人一天把它带回家和父母共同分享,好不好?

(二)交流经历,取材构思 1、抓住心理变化,调动深入思考。

其实我们好多时候的感受可能不是单一的,是复杂的,也可能是变化的,仔细想一想你在表达前,表达后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感受如何?(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真实感受,比如自己是如何准备的,遇到哪些困难,心情怎样,又是如何克服的等等,以便拓宽思路,表达真实情感。)

2、指导观察要有意识、有重点,按需择取习作素材。 你们的感受一定跟父母当时的反应有关。(板书:反应)

(1)说一说当时父母的反应是怎样的?(惊喜、诧异、无动于衷、激动??) (2)你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再现父母的反应。如果学生表达不够到位,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借鉴写法。

(以上是教学重点中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回顾、交流,把习作素材具体化。)

3、如何将这次活动有条理地记下,让别人看地清楚明白?

浏览本单元叙事性文章《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想一想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描写细节、人物的写法有哪些在本次习作中你可以尝试使用?(小组内商量)

回忆自己这段经历,想一想自己在表达前、表达中、表达后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爸爸或妈妈的反应如何,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记下自己向父母表达爱的过程,写清楚明白。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这是解决教学目标及重点中言之有序的问题。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回顾、整理,让习作素材有序化)

4、闭上眼睛再次构思,头脑中出现活动过程,哪一部分是你感受最深的?是准备过程?是表达过程?还是克服困难的过程?细细回忆,让最有感触的瞬间活起来,想好后写下来,题目可以是《大声说出我的爱》,也可以自拟。

(这是解决详略得当的问题。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整理,让习作素材主次分明。)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下笔成文,一气呵成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帮助后进学生将过程写完整、具体,写出内心感受。)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下笔成文,一气呵成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帮助后进学生将过程写完整、具体,回顾内心感受。

2.发现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从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书写等方面去发现),点评鼓励。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四)作后评改,交流分享

1.自主修改

把习作读给自己听,进行初次修改。

出示评改要求: (1)是否做到文从字顺,过程完整;能否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动作、语言等再现父母的反应、自己的感受。 (2)找出一处细致描写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瞬间,如果没有,尝试着改一处。 2.佳作赏评(推荐或自荐有代表性的习作)

(1)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记,点评时说一说你认为哪处好,好在哪里,哪处还需要修改。(着重引导学生按照过程是否完整具体、父母的反应、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具体等方面进行点评。)

(2)展示最成功的一处,欣赏精彩。(如习作命题、开头、结尾或活动过程、人物刻画、心理感受等方面)

3.再次自我修改或合作修改,共同提高。

静心思考,结合评议,想一想还可以从哪地方修改自己的习作,争取让自己再多一处亮点。

(五)课外延伸,体验快乐

1.将习作集成册《大声说出我的爱》。

2.轮流将《大声说出我的爱》带回家,请父母欣赏,分享习作的快乐,将爱延续。 七、板书设计

大声说出我的爱

表达过程:表达前 表达中 表达后 感受:幸福 甜蜜 害羞? ?

反应:惊喜 诧异 无动于衷 激动? ? 八、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组织体验活动。这是一次叙事类习作,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的表述,融入真情实感是写好习作的关键。因此在习作前,我组织了体验活动,提出活动要求,提示活动方式,唤起了每个学生“我要做”的积极性。并指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留心观察生活”,为本次习作打下良好的体验基础。

2.立足课堂,有意识、有目的地丰富内心感受。课中指导学生回忆最深的感受,感受怎

样变化的,选取最感兴趣的一点细细回忆,让人物动起来,让瞬间活起来,指导过程中抓住一点层层推进,既打开了思路,又让学生有章可循,逐步达到“言之有物”。

3.读写结合。在单元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在本次习作中巧妙地运用阅读中习得的方法,借助习作有目的地进行了写法训练,强化运用。

不足之处:有少数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稍有欠缺,表达虽然清楚,但不够具体,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表达人物感受的能力有待加强。教师课堂上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耐心指导。

教学建议:要注意成功组织体验活动,有目的地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有实感才能抒真情;要注意单元整合教学,阅读教学要关注学表达,学习叙述的顺序,学习塑造人物、表达真情实感的写法,这样习作课上有针对性的使用,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附:活动记录表

大声说出你的爱 当然知道, 太阳出来时, 雪人就会融化。 心里还是忍不住难过, 我要赶在雪化之前, 热情地拥抱你, 大声告诉你: 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亲爱的同学们: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恐怕数也数不清吧?你一定还记得,起床时准备好的早点,放学后精心搭配的晚餐,下雨时撑起的雨伞??当你们与同伴嬉戏欢笑的时候,你们的父母也许正匆匆忙忙往家赶,淘米,洗菜,煮饭??当你们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候,也许你们的父母还在洗衣,拖地,刷碗??你们是否曾想过要对父母表示感谢?请加入我们的活动,怀着最真实的情感,用语言和行动向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表达爱意和敬意吧!

一、活动时间:周六、周日 二、活动要求:

1、向父母表达你的爱,并且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

2、根据提示选择一项方式设计活动,表达爱意,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 3、根据提示简要填写体验活动记录表。

我的表达方式(面对面直接表达、通过书信或纸条、短消息、打电话、送礼物等): 大 声 说 出 我 的 爱 体验 活动 记录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细节:

教案设计教师:

王守华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枣庄市特级教师、教学能手 滕州市学科带头人、十佳明星教师 首届滕州名师

我的心理活动(表达前、表达时、表达后) 我的准备过程: 活动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父母的反应(表达时、表达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9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