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14 04:17: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作为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风险管理成为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就中国目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现状来讲,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功,但仍然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银行业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给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银行业;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逐渐在经济活动中扮演者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当然,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银行业在运转的过程中必须想办法屏蔽各种外来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一度陷入困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漏洞,需要更多的有力措施来指导此项工作。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现状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认识,并对其问题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最有用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保证银行业的整体发展。

一、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概述

从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五级分类制度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针对于贷款工作而言,我国自01年开始实行五级分类制度,旨在更为客观的针对贷款风险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具体而言,此五级分类制度的分为正常、关注、刺激、可疑及损失这五个梯次,其中后三梯次被划分为不良贷款。我国从04年来是全面推行此五级分类制度,从实践的结果看,这种层级较为分明的风险监督制度更加符合银行业的发展,是银行可以更为准确的认识到资产信用风险的具体层次,从而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准。 (二)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得到逐渐推广

近年来,通过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及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验,为使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步深入,银行开始对其内部组织的框架结构,信息系统建设,业务流程等多种工作为内部评价体系的推广做好铺垫工作。当然,随着我国银行内部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现在该工作范围已经扩展到授权管理、客户贷款管理、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授信项目管理等多个部门工作的具体方面,很好的降低了银行业因为自身不良操作而造成的各种风险。不过此项工作要做到更为理想化的状态还需要日后的继续努力。

(三)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继续降低

根据银监会2011年的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负债总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所有者权益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减少1904亿元,不良贷款率1.77%,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19万亿元,同比增加2461亿元,拨备覆盖率278.1%,同比提高60.4个百分点。可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及相应的不良贷款率持续降低,风险控制能力较好。

此外,从货币政策来看,2011年,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明显收紧,社会资金面全面紧张,很多企业都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必然对企业的投资产生较 大的负面影响。从产业政策来看,2011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房地产、两高一剩、节能减排等行业的调控力度,相关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短期内不可避免的受 到影响。从政府的投资能力来看,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够得到的信贷资金支持将非常有限,这将极大的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甚至部分已经上马的项目都面临缺乏后续资金而停工的危险。这将极大的影响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应该有进一步的活动,找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一击破,最终得到整体提升。 二、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看,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风险管理技术不先进

其一,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主要采用贷款风险度量法来进行此类风险的控制巩固走。所谓贷款风险,主要是指贷款本息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贷款风险度则是用概率来衡量贷款风险程度,其影响因索有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贷款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是将信用风险评估做以定量分析。不过与国际推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该方法的概念与条件概率的定义不服,有低谷信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用风险的嫌疑;其二,在信用评级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我国银行普遍采用打分法,此种方法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其三,此种方面只能涵盖单项贷款风险,对于组合风险不能完全屏蔽,这些都是的导致信用管理风险工作还不到位的基本问题。

其二,市场风险管理方面

在市场风险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国银行业在市场风险管理技术的引进及开发上比较缓慢,在运用上也做不到位。更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准相比,此项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跟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对应工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不强。相对来讲,国外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做得较为扎实,很多理论体系相对比较健全,但是运用到我国银行也的风险管理中就应该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中国人固有的模仿思想,其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效果上,没有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国际较为先进的标准化风险计量统计工具及计量方法在我国得到相应的引进,但是推广力度不够所以其风险依然存在。

其三,操作风险管理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只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直到08年9月,银监会才公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该指引在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计摄操作风险的方法。指引指出:在实施新资本协议初期,我国大型银行计量操作风险以标准法为主。尽管标准法的方法沦直观简明,用其计算的风险资本便于同业之间比较等优点。但是,国际上大型活跃的商业银行都已采用内部计量法计量操作风险。内部计量法以内部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并利用外部数据进行情景分析,考虑到了低频高危的“尾部”风险特征,同时把内部控制质量和业务经营环境等定性因素考虑在内。另外,实证研究表明,高级计量法的风险敏感程度较离,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相结合得较紧密, 同时也赋予了商业银行在计量资本上很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二)风险管理组织没有完全建立

商业银行并未建立真正有效的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依据巴慕尔委员会的观点,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含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系统和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 风险管理战略等工作由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而风险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管理的审计稽核则应该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依据巴塞尔委员会时风险管理组织的规定,审计部门应该就以下问题进行审计:银行是否有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积极参加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控制和程序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银行是否配备了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执行风险管理工作等。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董事会下设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管理职能得到了实施,但是审计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稽核审查职能却没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而且,基层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缺失。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集中与分散”的问题。“集中与分散”涉及很多方面,如业务经营涉及的的区域、行业、 客户等。该原则应用到风险锋理组织构架中,就是要解决风险管理职能的集中分散。一般来讲,风险管理职能要在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合理配置,既要保证总行对风险的集中管理,同时还要赋予基层分支机构一定的风险管理职能。但是,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看,风险管理职能过度集中于总行,分行机构的风险管理职能相对缺乏。由于分支机构是直接接触客户和市场的,对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特别是信用风险)更加敏感,所以分支机构应该有一定的风险管理职能。

(三)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银监会予2O07年7月3日,公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该办法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神,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做了详细规定。各主要商业银行基本按照此规定,对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做了详细披露。此办法虽然遵循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定量披鼹的方面,距离巴塞尔协议还有一定差距。以操作风险为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定性披露银行认为合格的操作风险资本评估方法;简述银行采用的高级计量法(AMA),以及银行测量方法中考虑的相关内部凶素和外部因素。如果部分使用AMA,披露采用的各种方法的范围和覆盖范围;定量披露使用AMA法的银行,使用保险前、后的操作风险资本耍求。但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仅仅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髂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并对本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ad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