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观潮》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更新时间:2024-01-31 07: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观潮》教师

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2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生动细腻的词语、生动的比喻紧紧地抓住大潮的声音、景象两个方描写,逼真的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段。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新设计

一、听潮水声,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什么是潮?在哪里观潮?潮怎样?)我们来听听潮水的声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p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