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二模(第一遍校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04: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2014.5)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淤滩(yū) 恣睢(suī) 诘难(jié) 锲而不舍(qì) .... B.慰藉(jiè) 拂晓(fó) 炽热(chì) 吹毛求疵(cī) .... C.瘠薄(jǐ) 狡黠(xiá) 颓唐(túi) 引颈受戮(jǐng) .... D.执拗(niù) 迸射(bèng) 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 水波粼粼 芸芸众生 万恶不赦 略胜一筹 B. 不可名状

一泄千里 沧海桑田 断壁残垣

C. 怒不可遏 五彩斑斓 根深缔固 骇人听闻 D. 因地臵宜 通霄达旦 睡眼惺忪 义愤填膺 3. 按课文原句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A.可怜后主还祠庙, 。(杜甫《登楼》) B.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C.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D.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E.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F.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G.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

亲爱的祖国》)

4.永远的战士——朱彦夫的事迹感人至深,2014年3月31日,国家授予朱彦夫“时代楷

模”称号。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参考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60字左右)(4分) 1947年,朱彦夫入伍,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战争中,他十次负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只有0.3。1957年至1982年,他主动放弃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颁奖词示例: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2012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

60字 60字 5. 名著阅读。(共5分)

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A.“这孺子”指的是 ;请简述“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3分)

B.从简述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这员“大将”是一个 的人。(2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6.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B.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C.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D. 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30字左右)(2分) (30字)

(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年且九十 ②甚矣,汝之不惠 ..9. 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汝心之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衾拥覆 ..D.其如土石何? 蹲其身,始与台齐 ..

10.“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里借“孀妻遗男”表现了人们对愚

公 (四字短语)精神的感动和支持,这种写法是 。(2分) (三)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①②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高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听之可以解烦忧,涤昏秽,旷神怡情,

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

【注释】①樛:弯曲向下。②鬖髿(sān suō):比喻草木枝叶下垂貌。宜乎:怪不得。

11.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一处停顿。(2分)

听之可以解烦忧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反也。

13. 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2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遥看齐州九点烟 (16分)

①相传,唐代诗人李贺曾登上千佛山向北眺望,看到远处山峦叠起,或绿秀峻拔,或碧如屏风,或巍然盘陀,或岚烟缭绕,山势各异,各具情态,魅力无限,有感而发写下了“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千古名句。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山多。齐烟九点,如今一般是指自千佛山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山头。

②济南的齐烟九点 不像七十二名泉那样名扬天下, 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③齐烟九点静立城中,形成了济南青山入城、城中有泉的独特地理景观。其海拔较低,多为200米以下的小丘陵,正是这些并不伟岸的山峰,才使得济南有起有伏,在柔情似水的城市风貌中多了几分阳刚之美。匡山、粟山、马鞍山、药山,在济南市区西北部;标山、凤凰山、鹊山位于市区北部;华山、卧牛山地处市区东北。从千佛山向北环顾,黄河如带,群山如佩,黄河的线条、山体的轮廓,在碧空的映衬下,犹如一幅幅动态的水墨画。 ④齐烟九点每一座山的命名都可以称得上是世俗风情与历史积淀相融合的典范。 ⑤ 。如匡山,原名筐山,据《山东通志》载:“山石方隅,皆如筐形,故名。”杜甫诗中有“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句子,后人据此将山名改为匡山。粟山,取“沧海一粟”名之,形容其微小如同沙砾。马鞍山,其状中凹,形同马鞍,著名的齐晋“鞍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卧牛山,犹如黄牛偃卧。凤凰山,宛如凤凰展翅。标山的两个山头,就似烟波浩渺的湖水之中的标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标山记》中曰:“盖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其像在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支荷花骨朵,华不注其实就是“花骨朵”的转音。 ⑥还有些山是因美丽传说而得名。如鹊山,传说此山是先秦名医扁鹊炼丹的地方。李白曾作《泛鹊山湖三首》描绘了鹊山一带“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的湖光山色,这是现存描写鹊山的最早诗篇。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不仅绘出了当时鹊山、华山的秀美景色,而且成为展示济南悠久历史的宝贵资料。传说药山以前还盛产半夏、远志、千头菊、菌陈、柴胡、生地等多种中药材,有鹤发童颜的仙人在此居住。

⑦齐烟九点地处泰山余脉,北临黄河,地质因素的复杂多样,成就了齐烟九点独具魅力

的景观。其土质结构复杂,有棕壤、褐土、潮土、砂黑土、水稻土、风砂土等六种;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花岗岩、耐火粘土以及铜、钾等,特别是石灰岩品位高、储量..大;地表植被多样,春归桃杏绽放,梨花如烟;夏日茂林修竹,流水潺潺;秋时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来苍松劲柏,魅力不减,四季中任何时节,到山间看一看,都能放牧心灵,..感到神清气爽,怡然惬意。

⑧齐烟九点,蕴含着济南的历史和文脉,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古城平添了一城山色和无穷灵气!

14. 文章结尾段说“齐烟九点,蕴含着济南的历史和文脉,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古城平添

了一城山色和无穷灵气!”阅读全文,说说齐烟九点“独特的魅力”表现在哪里。(3分)

15. 认真阅读文章第⑤段,联系上下文在段首画线处,填写能概括语段内容的语句。(写在下...

面相应的横线处)(2分) .......

16.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 、 的说明方法,请从你所填写中说明方法中选择一种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 ....标山的两个山头,就似烟波浩渺的湖水之中的标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标山记》中曰:“盖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

17.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济南“齐烟九点”的独特魅力。

B.文章首段引用李贺的诗句,生动描摹齐烟九点的美景,引出说明对象,语言富于文化韵味,生动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第②段“ ”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不但??而且??”。

D.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主要”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加点词语“任何”突出强调了齐烟九点植被的多样所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景观。

18.在济南,不仅山名是世俗风情与历史积淀融合的典范,街巷名亦是如此。阅读下面这则材

料,在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街巷名称,用心体会济南街巷名称的丰富内涵。(只填序号....即可)(4分) ..

古街巷的名称是认识古街巷的一把钥匙,小小的名称标示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渊源。济南的一些街名十分生活化、通俗化,充满了人情味。细长条的巷子,就叫“ ”;拐了个大弯儿的,就叫“ ”??是这般大村大俗、形象而实在。济南的街名不仅有俗,亦有雅,可谓大俗大雅。源出《兰亭序》,曲水流觞的文化聚会,“ ”就是江北少有的钟灵毓秀之地;蛟龙腾跃、有凤来仪,这条古代赶考秀才文庙祭拜孔子的必经之路,叫做“ ”??济南许多老街旧巷的名称,一如其悠久的历史,极具韵味,老街古巷,汩汩清泉,它们是济南的老城血脉。 街巷名称备选: A.曲水亭街 B.起凤街 C.轱辘把子街 D.竹竿巷

(二) 沙原隐泉 余秋雨(18分) ①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②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③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只管爬。 ④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夕阳下的绵①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A)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满眼皆是畅快。 ⑤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B)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⑥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阴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 ⑦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再稍用力,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 ⑧来不及多想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丛丛水草, 。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⑨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⑩——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注解】①黛赭:红里透黑的颜色。黛:青黑色;赭:红褐色。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有删改) 19.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用优美深邃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爬沙原观隐泉的游历,描绘了鸣沙山 和月牙泉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的人生感悟。(4分)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曲线A句。 ....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B. 第⑤段画线B句中作者用“莽撞”“怪异”来形容初见月牙泉的感受是否合适?为什么?

21. 请揣摩作者第⑥段写富春江,雁荡山,虎跑、九溪的匠心所在。(3分)

22. 阅读⑧段,根据语境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展现月牙泉的美景。(2分)

丛丛水草, 23.作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的山水”,请结合文章一处具体语句,谈谈你所体会到的人文感悟。(3分) 所选语句: 人文感悟:

四、作文(5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目光因你而停留”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基础得分 书写加分 创新得分 总分

座号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画曲线A句。 ....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B. 第⑤段画线B句中作者用“莽撞”“怪异”来形容初见月牙泉的感受是否合适?为什么?

21. 请揣摩作者第⑥段写富春江,雁荡山,虎跑、九溪的匠心所在。(3分)

22. 阅读⑧段,根据语境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展现月牙泉的美景。(2分)

丛丛水草, 23.作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的山水”,请结合文章一处具体语句,谈谈你所体会到的人文感悟。(3分) 所选语句: 人文感悟:

四、作文(50分)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目光因你而停留”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基础得分 书写加分 创新得分 总分

座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2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