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地理教学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2 2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课 题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整体把握高二学年的地理学习 高二年级 科 目 地理 教 师 李娜娜 重点提示地理在整个高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高二是过度的一学期,地理是怎样过度的,并且如何学好高二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构建,以及读图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讲授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完成师生互动。 【课堂导入】 从你们走进高一时,老师对你们讲过什么?回忆一下,是否有老师这样说过,高一是最重要的,因为高一是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要想在高中学有所成,必须要打好基础,就像你想要修建一座楼房,请问没有地基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行!所以高一的学习很重要。那么这个学期开始了,也就是走进了高二的学习,你们说高二重要吗?为什么重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之后讨论一下,之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学生回答之后,总结答案如下: 首先,高二年级是衔接高一和高三之间过渡的一年,高一年级还是新生,对学校的各方面学习和工作都还在磨合期。高二年级学业加重又面对新高考,高考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目标摆在眼前,高三的主要任务是复习,所有的新课在高二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结束,因此高二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质量,也就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绩,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很多在高一时候,中等成绩或者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月考,期中期末考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成绩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而不少原来成绩优异的同学,慢慢的变成了差生! 【新课讲授】 目录是一本书的灵魂,指导着学习的步骤,体现了整本书的主题,如果从全面把握一本书的内容,从目录入手,所以作为整个学期的第一课,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必修三的重点与框架。下面请同学将书翻到目录,阅读目录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本学期要学习几章内容? 找出其共性(共同点)。 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学习? 总结学生的答案:本学期的总共有五章内容,共同点在每章中都围绕着区域进行,基本上每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案例,所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来学习。 为什么必修三要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高一我们所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要把高一和高二联系在一起,就要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高二的地理学习中。 必修3总共5章。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重点 1、概念 2、区域特征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遥感,GPS,GIS) 1、遥感:(RS)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全球定位系统:(GPS) 3、地理信息系统:(GIS) 4、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重点 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西北地区范围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 7、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演化: 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作用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地区 3、热带雨林分布 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5、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6、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7、亚马孙雨林开发下 8、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我国山西省为例) 重点 1、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策略 4、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5、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重点 1、流域 2、河流水系的组成 3、田纳西河 4、河流开发要考虑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开发: 5、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下 6、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7、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8、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各种农业类型 重点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3、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珠江三角洲)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的两个阶段: 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重点 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西气东输工程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5、西气东输的影响 第二节:产业转移(东亚为例) 重点 1、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主要包括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 2、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堂总结】 对于整体的必修三我们的学习将从这些方面着手,请同学们下课仔细研读课本上的案例,并且预习第一张的第一节,填写知识梳理。 教学反思 对于整个课堂的时间把握还有所欠缺。 课堂内容偏多,且比较整体化,学生在理解上相对较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x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