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小学一训三风

更新时间:2023-05-17 01: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向阳小学教师誓词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我立志把心灵献给学生,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

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的首要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掌握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简单说,教育就是为每个人提供“生活的通行证”。1990年世界全民会议对基础教育所下的定义是:“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为充分的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算和解题)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包含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终身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的价值观、学校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组织的学校观、追求优质和卓越超越平庸的教育

质量观等丰富内涵。

提出这一办学理念的目的有二:

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为每个不同的个体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是为每个学生的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体现学校教育的服务功能,既为每一个学生的服务,也对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尽责。

校训:求真知 做新人

求真知

“求真知”关键就在一个“真”字上。求真知,就是要学习真知识、真本领、真道德。陶行知老先生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求真者,有人格魅力。“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如果培养真人的人本身不具备真人的条件,他就不可能塑造出真人。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博学者,有学识魅力。教师要有真知灼见;要有真才实学”。

最后,教师应该是一个善教者,有智慧魅力。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但怎么琢,有讲究。稍有失手,不仅不成器,更成渣!每位教师都应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要对学生今天的快乐成长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负责。

教人求真,要求教师用真知去引领学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以真善去熏陶学生,以真爱去感召学生,因为只有真知才能引领真知,

只有真情才能唤发真情,只有真善才能培育真善,只有真爱才能激发真爱。

教人求真要求教师要做到一、二、三、四、五。

一颗爱心:热爱学生之心;

两种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三个追求:对高尚人格魅力、人文教育修养和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

四点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会做人的德育观,全面和谐的教育观,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教育的办学观;

五项能力:信息存取、合作交往、反思教育、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做新人

《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小学阶段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奠基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赋予了学生发展更新的要求我们认为,学生应该是一个尚德者,能够去伪存真;学生应该是一个乐学者,充满求知欲望;应该是一个善学者,具有求学睿智;应该是一个健体者,培育健康身心。引领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地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点亮人生的起点,为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校风:德行日进 众善兼长

“德”指道德、品质、思想和价值观念。“行”指人的行为、行动、实践和所做的事情。“德行”广泛理解为为人处世的观念和好的行为状态。“德行日进”,要求学生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等方面,每天都进步,每天都有收获。要求教师在师德上、业务上,知识上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每天有收获,天天有发展,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众善兼长”,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普遍较高。要求老师德才兼备,可为人师,可为世范。

教风:学高身正 铸魂启智

学高身正: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成为典范。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博学广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应该时

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身先士卒,为人师表。

铸魂启智:浇花浇根,教书教人,铸才铸魂。我们希望中兴小学每一位师生都要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锻造和培养崇高的精神品质,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循循善诱,开启学生的智慧,挖掘自身和学生的智慧潜能,使教师个人和每个学生都能有

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前途。

学风:乐学 善思 明礼 守纪

“乐学善思”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充分说明了乐学的重要性和学贵精思之理。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博学多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乐学善思”正是学生“责任”的最好体现,也是人生发展之必需。新课程标准提出:只有从兴趣出发,让乐趣充溢学习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求知,才可拥有创新思维和鲜活的创造力。“业不止,学无涯”。 我们只有倡导了“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学生才能求实奋进,才能拼搏进取。

明礼,从广义上讲,就是“讲文明”;狭义上,就是“明晓规矩”。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学者颜之说:“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修,心有礼则泰。”将明礼作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守纪,即遵守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遵守纪律,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0z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