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电子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买文具 重难1课时 学习水平 识理运记 解 用 √ 课 时 点 点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期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教学目标 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正确的认.读.写小数,会用小数表示一些钱数。 √ √ √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通过观察---找一 找 ---- 操作活动 教学媒体 钱币,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 创境激疑。 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当我们在购物付款时都涉及到钱,请大家想想大家认识的货币单位有哪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2、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3、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 ?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文我们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朋友呀? 二.互动解疑。 1.出示“书橱”里陈列文具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1)这个书架上陈列着哪些学习用具?(2)请同学们相互说说每种物品的单价是多少?(3)指名说说每种物品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2.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二页,动笔填一填每种文具的单价,同桌相互检查核对。 3.认识小数。 学生理解了标价牌上的小数的意义后观察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告诉学生像这些标价有一个小数点的数就称为小数。 用小黑板出示:像3.50,1.06,16.85,8.00、、、、、这样的数都

学生活动

是小数。 观察比较下面这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3.5和3.1 引导:都有一个小点点,这个小点就叫做小数点。 4.让学生尝试读小数,然后师范读。引导:读小数时小数点左方的要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 数字的来读。 5.读一读。 0.02 0.34 10.33 8.05 20.00 4.132 6.写小数。 2元5角( )元 8角( )元 12元5分( ) 三、启思导疑。 小数的意义:整数部分是几就表示几元,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几就表示几角,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几就表示几分。读小数时应注意:小数点左方的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方的只能一个数一个数的读。 四、实践运用。 1.完成试一试中的练习。 2.用学具中的钱币表示物品的单价,然后用小数表示出来。【1】按老师的要求活动。【2】两人为一组,一位同学摆出纸币,另一位同学读出是多少,再用小数表示钱数,同桌相互检查。 3.完成练一练的习题。 4.填一填。 3元6角 7角6分 5分 12元 ———元 -------元 ——元 -------元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 体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货比三家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理运记 解 用 √ √ √ √ √ √ 点 点 学习水平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经历比较小数的教学目标 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比较。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后运用练习来巩固。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 一、创境激疑。 1.复习。出示小黑板:填一填。 2元6角8分( )元 6元1分( )元 3角6分( )元 14元8角5分( )元 9元( )元 4元5角( )元。 1.86元表示( )元( )角( )分 3.50元表示( )元 ( )角( )分 10.08元表示() 元( ) 角( )分 2.读小数。 5.4读作:---- 7.82读作: ------ 3.96读作:----- 11.53读作:------- 二.互动解疑。 1.出示奇奇文具店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哪些文具,他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2.出示丁丁文具店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哪些物品相同,那些物品不同。 3.出示豆豆文具店的插图,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店里卖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4.比较三个店中哪一个店的文具盒最便宜。 如:4.90和5.10 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

学生活动

生1:5元比4元多。 生2: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让学生根据三家文具店的情景图提数学问题并解答。 活动要求:每2人为一组,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来解答,同学之间相互检查。 6.指名说说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7.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题,相互说说你的比较方法。 8.完成试一试中的第2题。先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怎样比较,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三.启思导疑。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1)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 (2)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3)整数部分和小数点后第一位数都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后第二位数,第二位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四.实践运用。 1.在○里填上“>”“<”或“=”。 0.75元○1.42元 7.45 ○ 7.40 9.70 ○ 9.00 5.07 ○4.04 3.56 ○ 7.83 4.92 ○ 4.95 2.完成练一练的1.2题。计算。 35×8 = 81÷3 = 210÷3 = 83×2 = 45÷3= 75÷5 =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取 了哪些新知识?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买书 课 时 1课时 重难点 点 学习水平 识理运记 解 用 1.结合买书的情景,探索没有进位和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 √ √ 教学目标 自算法的过程。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观察—操作活动 √ √ √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 创境激疑。 师出示小黑板:星期六,淘气和 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笑笑买了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52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自主解答。 刚才同学们帮笑笑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在买书的时候淘气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二. 互动解疑。 1.师出示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从图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2.根据获得的信息编一道数学题目。 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⒊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⒒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列式,请列好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列法。) 生1:3.2+1.5= 生 2:11.5+3.2= 为了帮助淘气解决买书的问题,大家都正确的列出了

学生活动

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 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 请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 小组讨论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征?小数加法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三.启思导疑。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四.实践运用。 1.完成试一试中的练习。 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 2.森林医生。 3.5 12.6 27.9 + 4 +3.2 - 1.2 ---- ______ ________ 3.9 15.8 26.7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看看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共同点,能给我们学的内容取一个名字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体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寄书 课 时 1课时 重难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学习水平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教学目标 决的简单问题,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中的进位和退位√ √ 问题。 2.能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 突破重点 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主要以观察,讨论,估算,尝试难点设想 操作活动来进行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1. 出示小黑板完成下列练习。 单价标 饭 青菜 肉片 炒蛋 汤 鱼片 1.9元 (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钱? (2)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钱? (3)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鱼片要多少钱? 学生活动 1.00元 0.5元 1.60元 1.00元 0.4元 2.同学们真棒很快就算出了多少钱,根据单价表,你友在还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今天我 们进一步的来学习有进位的小数加减法。 板书:寄书。 二、互动解疑。 1.让学生观察寄书的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在做什么? 2.师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板书,让学生根据信息提数学问题。 3.要计算寄两本书一共多少钱?应如何列式计算呢?

4.先估一估大约需付多少钱?小组内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5.探索计算方法。 师板书 : 元 角 1 . 6 12 . 8 14 . 4 6.让学生独立计算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 三、启思导疑 。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1.小数点要对齐。2.哪一位上的数想加满十时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四、实践运用。 1、完成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第2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中的习题。 3、森林医生。 9.6 29.6 4.6 + 2.5 + 3.7 + 2.5 ------ ------ ------- 11.1 60.3 7.1 五.总结评价。 看来同学们收获真不少,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教学 体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森林旅游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教学目标 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的培养 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通过观察---数学游戏的 活动来巩固练习。 √ √ √ √ 教学媒体 挂图 记分卡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前一节课我们学了一个什么知识点? 今天我们进一步的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算法,板书:森林旅游。 同学们你们想去游玩吗?我们要去森林游玩,我们要准备那些东西呢? 二.互动解疑。 1.出示蓝猫商店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中陈列着哪些物品,给每种物品表出它的名称。 2.让学生说说每种物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3.笑笑现在有20元钱,她想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帽子, 不知道钱够不够?请同学们帮帮笑笑,算一算她 的钱够吗?先独立计算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根据情景图提数学问。 活动要求: (1)每两人为一组,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服务员进行一问一答的活动。 (2)“服务员”每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时给服务员加1分,这里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每提出一个问题,服务员解答后。顾客发现服务员的失误的并被对方认可,顾客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学生活动

(4)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的时间为10分钟积分达到10以上的可获荣誉称 号。或诚信服务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卡。 服务员(5分) 顾客(5分) 问题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得分 情况 4.同桌进行活动。 5.活动小结。 (1)各小组汇报最后得分情况。评出“优秀服务员”和“诚信顾客”。 (2)小组提供富有新颖的问题,让大家共同分享,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 (3)分析。总结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领悟什么问题用估算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用口算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用笔算解决。 三、启思导疑。 数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四、实践活动 1.完成课本第15页的“实践活动”的第1题,第2题“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与“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开支情况”的实践活动。 2.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并分享实践活动的成功体验。 3、用数学日记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独特的发现或对调查现状的感受及节省开支建议。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体验到了什么?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轴对称图形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认识对称轴和轴对称图 形,能够辨别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它们的 √ 对称轴。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 突破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课件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独立回答,全班交流。 导入:这些不同形状的图片有共同特点——都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互动解疑 1、折一折 剪一剪(出示教材12页的剪纸图) (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出各组的方法。 (3)分组汇报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4)学生动手实践:独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5)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 √ 学生活动

师:像黑板上展示的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启思导疑 1、猜一猜、剪一剪(教材12页的图)全班交流 2、利用教材附页中的图2,学生剪一剪 3、归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对称轴。 四、实践运用 1、看一看、说一说(教材13页的图) ( )是轴对称图形 ( )不是轴对称图形。 小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看它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图案是否完全重合。 2、教材14页试一试1、3 五、总结评价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中线对折两边(或上下)的图案能完全重合。 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中线。 教 学 心 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平移和旋转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 √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与 旋转的现象,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教学目标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 √ 在活动中把握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平移距离的理解,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与旋转后的图形。 图片、课件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出示四幅画面,让学生进行观察。 (1)缆车滑行 (2)国旗徐徐上升 (3)直升机的螺旋桨的旋转 (4)大风车旋转 2、师:这四种物体的运动都一样吗?如果让你给它们 分分类,可以怎么分? 同桌两人互相讨论交流意见。 师:像缆车的滑行、 国旗的徐徐上升,这样的运动, 我们叫做“平移”;像螺旋桨的旋转、大风车的旋转,这 样的运动,我们叫做“旋转”。 板书:平移、旋转 二、互动解疑 1、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 在判断之前先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一下物体运动的方向,再说出是什么运动。 2、说一说。 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移或旋转? 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 3、做一做。 提供给大家一根线和一块橡皮,你能不能做一个平移

运动?能不能做一个旋转运动?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说说怎么做的? 三、启思导疑 1、蚂蚁搬食物的故事。 两只小蚂蚁在外面找食物,它们找到很多好吃的东西 就把它放在一个篮子里,两人一起往家搬。到了家后, 前面的那只蚂蚁说它走的路长,后一只蚂蚁不高兴了, 于是它们发生了争吵。 2、师:他们到底怎么样呢?请你们帮它们说说理看, 到底谁有道理呢? 3、提问:如果食物的上面站着一只蚂蚁,那么它又走了一格呢? 假如这只蚂蚁站在食物的其他位置上,那么这时候又 走了几格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也就是说无论站在哪里,都移动了8格。 4、小结:看一个图形移动了多少格,只要数其中的 一个点移动了几格就可以了。 四、实践运用 1、移一移,说一说。书本第19页第1题。 2、填一填。 要求学生再次体验通过图形上一点来观察图形平移过 程的策略。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策略, 才能事半功倍。 3、画一画。 这是本单元要落实的一个教学目标,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个能提高效率的合理的画图步骤。 五、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的现象? 板书设计: 平移:过期的升降、缆车的运动、蚂蚁寻找食物?? 旋转:水龙头的开关、吊扇、汽车方向盘?? 教 学 心 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教学目标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新授课 镜子中的数学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 √ √ √ √ 1、了解镜子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了解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画出对称图形。 一面镜子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谁来讲一讲猴子捞月的故事。为什么猴子捞不到月亮?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水中的倒影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类现象,镜子中的数学。 二、互动解疑 我们做个游戏:老师当镜子。 老师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提起左腿,提起右腿,用左手蒙住 眼;用右手蒙住眼。 从刚才的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启思导疑 老师举右手,你就出举左手;老师提左腿,你就提右腿。镜子内外方向相反,但镜子中的物体和镜子外的物体是一模一样的。 课本17页,练一练。 四、实践应用 画出镜子中的另一半图形。

五、总结评价 本课你学到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像与实物相反; 镜子中的数学 你抬左手,镜子中的像抬右手; 你抬右脚,镜子中像抬左脚。 教 学 心 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欣赏与设计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1、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 移、 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图案 的美,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 √ √ √ √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画出一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后得到的新图形。 图片、课件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不知道同学有没有注意观察图案的特征? 出示一些简单图案,让学生观察。 提问:这些图案都有什么特征? (1)图案的特征:每个图案都是由几个相同的图形组合成的; (2)图案的制作:只要图案中的1个图形,然后把这个图形进行复制或重复印制。 二、互动解疑 1、教师说明:这些美丽的图案看起来复杂,其实是由很简单的图形构成的,那么是怎样制作成的呢? 2、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 三、启思导疑 1、分别出示4个图案,师: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征?想想它是怎样得到的? 2、看书第23页,观察4幅图,说一说每幅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并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 3、提问:这4幅图中哪幅图是对称的?小组讨论。集体验证。

四、实践运用 1、画一画,书上第24页(1)(2)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原有图案的构图特征,即它是由哪一个图形,经过怎样变化后得到的。 2、课本第25页“练一练”1 3、课本第25页“练一练”2 与同桌说一说设计方案,然后画出对方的设计。 4、实践活动 收集图案,小组交流,然后画出一个基本图形,确定图形变化的方案,最后完成一幅图。 5、课本第26页“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 我们已经欣赏了一些美丽的图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丽、和谐,最独特。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美丽的图案是由简单的图案平移或旋转组成的。 教 学 心 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复习课 整理复习 课 时 1课时 重难学习水平 识理运点 点 记 解 用 √ √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对称现象,发展学生 教学目标 的空间观念。 2、空间知觉的建立与培养。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 √ 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事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导入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一下。 板书课题:对称、平移和旋转 举例说明: 1、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 什么叫平移? 3、什么叫旋转? 汇报: 1、一个图形沿着一条中线对折后,两边或上下的图案完全重合的叫轴对称图形。 2、中线叫对称轴。 3、国旗的升降,电缆车的运动叫平移。 4、吊扇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的运动叫旋转。 二、专项训练 1、下例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把箱子搬上汽车 把瓶子的盖子旋起 ( ) ( ) 用螺丝刀固定螺丝 挑东西下楼梯 ( ) ( ) 2、下面的图形或文字,是轴对称的打“√”,不是轴对称的打“×”

( ) ( ) 天 的 吕 ( ) ( ) ( ) 3、填空 (1)物体的运动形式一般有( )和( )两种。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3)火车的移动时( )运动,风车的运动是( )运动,用钥匙开门是( )运动。 (4)在0、3、8、1、2、10、11这几个数中,是对称图形的有( ),其中左右对称的有( ),上下对称的有( ),既是上下对称,又是左右对称的有( )。 三、总结评价 1、对照专项训练,讲评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平移和旋转等概念。 2、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还要质疑什么?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平移 旋转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找规律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教学目标 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发展抽象思维。 突破重点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中探究运算顺序。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1、口算练习。。 10×4 = 30×3 = 2×200 = 50×2 = 300×3 = 12×3 = 4×2 = 23×4 = 2、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 使学生明确: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把多位数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面填上0. 二、互动解疑 1、出示第一组算式。 5×1 = 5×10 = 50×10 =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出示第二,三组算式: 3×2 = 12×4 =

学习水平 理运√ √ √ √ √ √ √ √ √ 学生活动

3×20 = 12×40 = 30×20 = 120×40 = 3、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启思导疑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填上几个0. 四、实践应用 1、口算. 5×4 = 1×6 = 3×4 = 5×40 = 1×60 = 30×4= 50×40 = 10×60 = 30×40 = 120×8= 2、脱式计算. 18+12×30 50×30–100 500-25×10 (32+18)×20 40×40-40 60×(35+ 21) 3、解决问题. 苹果: 24元/箱 梨: 30元/箱 ( 1 )、买20箱苹果需要多少钱? ( 2 )、买30箱梨需要多少钱? ( 3 )、一共需要多少钱?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住新房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结合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探索、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方√ √ 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重点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出计算方法。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1、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0×20 = 50×30 = 600×20= 12×40 = 130×20 = 2、谈话导入 前不久,小红家搬进了新房,今天,我们来和小红一起住新房,并在住新房的过程中,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互动解疑 1、看情境图。 共12层 每层14户 问题:这栋楼能住多少户? 列式:14×12 2、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12 = 10 + 2 14 = 10 + 4 14×10 = 140 14×2 = 28 12×10 = 120 12×4 = 48 140 + 28 = 168 120 + 48 = 168

学习水平 理运√ √ √ √ √ √ √ √ √ √ 学生活动

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1 4 × 1 2 2 8???14×12 用十位上的“1”乘14的积是 1 4 0???14×10 140,末尾的0只起占位作用, 1 6 8???28 + 140 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 引导学生掌握更好的用竖式进行计算。 三、启思导疑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的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四、实践应用 1、用竖式计算。 23×13 = 14×22 = 32×21 = 34×12= 2、脱式计算。 14×12×10 (27+33)×15 (89-77)×12 3、一共需付多少元门票钱? 幼儿园的11位老师带45位小朋友参观动物园。 成人票:16元 儿童票:8元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强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方法。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电影院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 √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和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发展抽思维。 突破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评价,质疑,寻求最佳的计算方法。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1.独立计算下面各题. 16×11 = 12×14 = 32×21 = 44×12 =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它与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 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它。 二、互动解疑 1、观察课本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有500名同学看电影。 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要列什么样的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列式:21×26 或 26×21 3、估算结果。 21 → 20 26 → 25 20×25=500,够了。 4、探索笔算方法:

学习水平 理运√ √ √ √ √ √ √ 学生活动

算法一: 26×20 = 520 算法二:21×20 = 420 26×1 = 26 21×6 = 126 520 + 26 = 546 420 + 126 = 546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 2 6 × 2 1__ 2 6 + 5 _2___________ 5 4 6 三、启思导疑 掌握用竖式计算进位乘法的方法: 对应位值要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实践应用 1、列竖式计算。 23×15= 36×24= 45×32= 56×48 = 27×16 = 2、在○里 填上<,> 或=。 48×27○1000 1500○21×66 21×25○30×21 38×41○1600 420○24×18 42×29○30×40 3、有550名学生参加春游,租了12辆车,每辆车限坐48人,够坐吗?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练习课 练习一 重课 时 一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并增强估教学目标 算意识与估算能力。 √ 3、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突破重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练习,以练为主。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专项训练 1、口算。 20×6= 35×20= 23×30= 20×18= 31×30= 50×80= 50×20= 25×60= 说一说怎样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算式? 2、选数填空。 (1)先让学生填一填。 ( ) × ( ) =800 ( ) × ( ) =3500 ( ) × ( ) =2800 (2)教师引导归纳得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学习水平 理运 √ √ √ √ √ √ 学生活动

( ) × ( ) =80 想:( ) × ( ) =8 1× 8 = 8 ( 10 ) × ( 80 ) =800 2×4 = 8 ( 20 ) × ( 40 ) =800 3、判断对错。 54×24 =4526( ) 37×84 =318( ) 12×35 =442 ( ) 35×70 =2450 ( ) 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 4、有10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方法一: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 方法二: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 5、3瓶饮料15元。 每人一瓶,36人要付多少元? 分析: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6瓶多少钱? 15÷3=5(元) 5×36=180(元) 6、脱式计算。 (25+38)×15 (48+52)÷2 125 ×8 ×3 (62+12)×38 (59+187)÷3 25× 8× 9 三、评价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小结 计算乘法时,一定要牢记乘法口诀。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复习课 整理与复习(一)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3、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突破重点 以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积极性,主动性。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导入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单元,内容有元、角、分与小数;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 今天,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看一看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帮助? 二、专项训练 (一)小数 1、在○里填上﹥、﹤或=。 1.8元○2.3元 2.49元○2.93元 3.0元○3.5元 0.1元○0.09元 8.0元○8.0元 7.3元○7.30元 2、用竖式计算。 元 角 元 角 元 角 0 . 4 1 . 2 6 . 4 + 0 . 5 + 3 - 0 .6 (二)乘法。

学习水平 理运√ √ √ √ √ √ √ √ √ 学生活动

1、口算。 20×16 = 99×10 = 21×20 = 60×7= 30×33 = 90×80 = 18×40 = 32×10 = 50×3= 12×30= 2、用竖式计算。 76×14= 125×8= 38×18= 432÷6 = 560÷5 = 3、脱式计算。 25×24+125 23×24–58 850–30×18 32+16×27 (三)解决问题。 1、买体育用品 羽毛球拍:每个19.80元 羽毛球:每筒12.70元 乒乓球拍:每个13.50元 乒乓球:每筒5.60元 跳绳:每副8.60元 毽子: 每个1.90元 (1)买一个乒乓球拍和一筒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2)一个羽毛球拍比一个乒乓球拍贵多少元? (3)小青有20元,可以买些什么?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王老师要打印一份10页的稿件,每页26行,每行28个字,这份稿件有多少个字? 三、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小结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复习课 第三单元复习 重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2、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增强估算意√ √ 识与估算能力。 3、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突破重点 以练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导入 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 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学生活动 √ √ √ √ √ √ √ √ 理运学习水平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看成与 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另一个两位数不变,然后再相乘求出积。 二、专项训练 (一)认真想一想,填一填。 1、18×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80×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和是( )。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 )位数。 4、( )×( )=900 ( )×( )=1800 ( )×( )=2400 ( )×( )=1260 5、在○里填入﹤、﹥、﹦。 15×6○16×5 280×4○28×40 78○17×3 96+127○100×2 50×6○50×60 28×19○30×19 (二)计算题。 1、口算。 50×20 = 27×20 = 33×30 = 40×70 = 15×20 = 125×8= 7×70= 7×700 = 4.3+0.7= 160×2= 2、用竖式计算。 64×18 = 28×13 = 43×29 = 52×42 = 27×72= 3、脱式计算。 75×13÷5 132+27×18 45×(28+37) 64×80-1550 (三)解决问题。 书包:35元 台灯:28元 小床:190元 1、1000元够买5张小床吗? 2、买26盏台灯和一张小床一共需要多少钱? 3、张老师买32个书包,付给售货员1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小结 一定要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学习水平 重难点 点 识理运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记 解 用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 √ √ 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 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 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 1、什么是面积 教学目标 √ √ √ √ 突破重点 结合情景图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进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难点设想 的实践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媒体 挂图 附页2的图6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境激疑 学生活动 1、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长,你还知道周长的含 义吗? 2、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面积。 板书:什么是面积 3、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互动解疑 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1)师: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对面积的理解。 (2)师引导下汇报得出: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4)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附页2的图6中的两个图形进行比较。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三、启思导疑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板书):引导下说出:用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面积更好些,因为这种方法更准确。 四、实践运用。(小黑板出示) 1、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2、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 3、在下面的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那么大。 五、总结评价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 2、师:课后完成教材第41页的第4题:哪个图案面积大? 教学心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教学 目标 学习水平 重难点 点 识理运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记 解 用 1、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 √ √ 2、体会cm2、dm2、 m2等面积单位。 √ √ √ √ √ 2、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 3、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大小,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2突破重点 引导下学习厘米→ 总结学法 → 自学并同桌交流学习分米、米难点设想 2 →引导下汇报,并加以点拨 → 练习。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方格透明纸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境激疑 1、师:请你说出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面积也有单位,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量一量来认识面积单位。 板书: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 3、师:读了这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厘米2 (1)让学生独立用不同的格子量一量数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 (2)在组内进行交流。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4)师:两个答案怎么不一样呢? 引导下说出:格子大小不一样,需要统一单位。 (5)讲授: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厘米2。 1厘米2(1cm2),读作1平方厘米 (6)说一说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cm2?

学生活动

(7)要求用1cm的方格纸量数学封面的面积。 2、引导学生总结认真1cm2的方法: 用格子量物体→认识面积单位→说出1cm2的物体→量物体。 3、要求学生用以上方法来自学面积单位dm2、m2。 三、启思导疑 1、指名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板书: (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厘米(1cm2),读作1平方厘米 (2)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分米,1分米(1dm2)读作1平方分米。 (3)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米,1米(1m),读作1平方米。 四、实践运用(小黑板展示)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是5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6 。 (3)练习本的面积约是 。 (4)单人床的面积约是 。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教材第44页,第2小题) 3、先估计面图形的面积,再剪下附页2中的1cm2的面积单位,量一量。 (教材第44页第3小题)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你还没有掌握? 教学心得

22222222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3、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教学目标 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水平 重难点 点 识理运记 解 用 √ √ √ √ √ √ √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 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 √ √ 突破重点 独立根据自学提纲自学→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下汇报得出计难点设想 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公式→运用公式解题。 教学媒体 挂图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境激疑 1、师:什么是面积:怎样测量图形的面积? 2、师:你能估计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 (展示情景图) 3、师:怎样检验估计结果是否正确呢? 引导说出用1cm2的小方格测量。 板书: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二、互动解疑 学生活动 1、出示自学提纲: (1)用1cm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情景图中的3幅图。 (2)把结果记下表,观察发现了什么规律? (3)用1cm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教材46页试一试中的正方形,推出计算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自学完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指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边的关系)

三、启思导疑 1、师: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告诉边的长度,怎样求面积?(引导下说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周长计算公式有什么区别? 四、实践运用 1、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单位:m) 21 24 15 ?? 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3、小红的床长18分米,宽10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大不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你还没有掌握? 教学心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学习水平 重难点 点 识理运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记 解 用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 √ √ √ 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 √ √ √ √ 4、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2、认识公顷、千米2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 22突破重点 利用情景图通过自学→讨论→汇报→引导得出1米=100分米,22再找出规律,从而,推出1分米=100厘米,通过自学和讨论,初难点设想 步认识公顷、千米2。 教学媒体 挂图 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师: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2、师: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通过铺地面来研究。 板书: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 3、展示情境题: 小明家有一块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地面损坏了,需要多少块面积是1分米2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师:你能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吗? 二、互动解疑 1、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需要多少块面积是1分米的方砖才能修补好? 2、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做法 引导汇报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米2,一横行里有10个1分米2,有10行,共100分米2。

所以:1米2=100分米2 需要100块1分米2的方砖 4、展示1m2=(100 )dm2 25m2=(2500)dm2 三、启思导疑 1、师:观察1米2=100分米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下说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近率是100 2、展示:1分米2=(100)厘米2 3、自学1公顷有多大?1千米2有多大? 4、板书: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1公顷=10000米2 1千米2=100公顷 四、实践运用(小黑板展示) 1、填空 2米2=( )分米2 3分米2=( )厘米2 500厘米2=( )分米2 4000分米2=( )米2 3000米2=( )公顷 20分米2=( )厘米2 2、妈妈买来一块花布,长30分米,宽6分米,这块花布的面积是多少? 3、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是32厘米,宽且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 4、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五、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你还没有掌握? 教学心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练习课 面积:练习二 课 时 1课时 学习水平 重难点 点 识理运记 解 用 √ √ √ √ √ √ √ √ 1、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面积的 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情境引入→先让学生归纳整理复习知识→巩固练习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境激疑,导入课题 师:今天是笑笑过生日,小淘气怎么没来吗?他正在忙什么呢?我们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课件)原来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看到小淘气铺地砖的情境,猜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对《面积》这部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板书: 面积:练习二 二、温故旧知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整理出的关于面积的知识。 2、小组同学相互补充、完善并系统地、完整地整理出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完整再现。 4、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板书: 板书:(1)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 1厘米2(1cm2)读作1平方厘米 1分米2(1dm2)读作1平方分米 1米2(1m2)读作1平方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学生活动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4)长方形和正方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长方形的宽=面积÷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温故运用 1、选择适当的单位填空 ①一根跳绳长约2( ) ②一间卧室的面积约是22( ) ③一张报纸的面积约是21( ) ④教室的门高有约是2( ) ⑤一支铅笔长约18( ) ⑥正方形手帕面积大约400( ) 2、填一填 2米=( )厘米 700分米 =( )米 3000厘米 =( )分米 40分米=( )米 150厘米=( )分米 2米 =( )厘米 3、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6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直行9分,被洒水的地面是多少平方米? 4、把两边长分别为6cm和3cm的正方纸片拼成右边的图形,求所拼成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222222 5、完成课本“练习二”第3、4、7、8、9、10题。 四、总结评价 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那些新的收获?哪些知识你还没有掌握? 6cm 3cm 教学心得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分一分 ( 一) 课 时 1课时 重难点 点 识理运记 解 用 √ √ 学习水平 1、结合具体情境及动手操作,出不理解分数的意义 √ √ √ 教学目标 2、会用折纸涂色等简单的方式,表示分数。 3、借用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 √ 逻辑思维能力。 突破重点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难点设想 识。 教具 图形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疑。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吧?喜欢不喜欢花果山的那些小猴子,想不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告诉你们吧,它们在忙着分果子,为什么要分果子呢?原来它们秋天储藏的果子到现在已经剩的不多了,怕不公平,就决定分开吃。 现在只剩下16个苹果了,有8只猴子来分,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才公平呢? 师总结:每只猴子分到的苹果同样多——都是两个,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二、互动解疑 师:其中有一只老猴子很爱孩子,就吃了一个留下一个。过了几天,老猴子拿出留下的那个大苹果对两只特别瘦小的猴子说:“你们分开吃吧”。两只小猴子都想多吃一点,你争我抢打得不可开交,妈妈说“还是我来分吧”。 师:看,老猴子把一个苹果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每只猴子得到这个苹果的一半。他们还争吗?为什么? 2.师: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你会表示一半吗? 讨论交流 三、启思导疑 小结:一半,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 1份可以用来表示。也可以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2

中的一份。 3.操作,巩固对1的认识 21 2 课本53页,涂一涂,分别涂出它们的 小结:我们学会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你会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吗? 4.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折一折。 前面我们学过,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涂出其中的1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那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 2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什么呢? 1 生:表示这个物体的。 4 师:继续操作涂出这个正方形的5.小结:板书,像234 , , . 444 113,,...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44 6.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几部分组成 ? 3(3是分子,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4是分子,读作:4四分之三) 讲述:分子在上面,分母在下面。因为母亲疼爱孩子,总是不辞辛苦的背着孩子。 7.出示课本54页几幅图:要求学生读出分数并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8.看板书,小结。 四、实践运用 1.课本55页习题,以智慧闯关的形式出现,使学习在高潮中结束。 2.调查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五、总结评价 1.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说一说生活中用到分数的小故事。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分一分(二) 课 时 1课时 重难点 点 识理运记 解 用 学习水平 1、结合“颁奖典礼”的具体情境,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 教学目标 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经历思考、创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分析 √ √ √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重点 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难点设想 知识。 教学媒体 实物操作,图形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疑。 1、出示由9个小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纸,学生拿 出同样的大正方形纸片,把小方块分别涂上红、黄、蓝3种颜色。 (1)红色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2)黄色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3)蓝色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2、引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 3、板题:分一分(二) 二、互动解疑 1、剪一剪 每个小组一张正方形纸,小组合作将小正方形完全剪开,边剪边思考: (1) 把图案中的小正方形完全剪开后3种颜色的小正方块分 别占9个小正方块的几分之几? (2)图案剪开后与剪开前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2、观察生活找分数。 出示几何图形拼成的图案,说说每种图形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3、出示情境图(P59试一试)

(1)独立思考:可以把图中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2)小组交流:用分数表示图中的一部分。 (3)完成课本填空。 4、分数接龙: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接龙,以小组评比。 三、启思导疑 1、创作分数 用各种图形拼出喜爱的图案,并说出每种图形的个数占所有图形个数的几分之几? 2、回顾刚才我们所得到的分数,再比较上节课所学的分数,1你对或者你对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问题? 3(明白这里的一份不仅仅能表示“1”个) 四、实践运用 1、指导学生分别完成课本57页“练一练”中的1—3题。 (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订正) 11312、回顾练一练中的三道题,说说这里的,,,分别3452表示这里的几朵花?几个球?几只鸭?几枝铅笔?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先想一想,然后来讲给大家听。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比大小 课 时 1课时 重难点 点 识理运记 解 用 学习水平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 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教学目标 √ √ 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 √ 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突破重点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掌握。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挂图、彩笔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设激疑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 你们知道分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 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板题:比大小 二、互动解疑 1、有两个一样的正方形,都平均分成了4份。请同学们 涂一涂,折一折,使涂色后的图形能分别表示二分之一和四 分之一这两个分数。再比一比谁的土色部分多? 2、分别圈出下面两堆桃子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再比 比它们的大小。 3、 比一比,米尺的二分之一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哪段长? 三、启思解疑 1、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 识它们吧! 112323563 ,,,,,,,,。 243455678 2、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再比比他们的大小, 分小组试试看,同时思考你们是怎样比大小的? 3、汇报交流时教师板书: 13231323 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和。<;<。 44554455

112233311 分子相同的分数:和;和;,和。>; 2435458242233>;>。 355856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和。不会比较。 673、观察板书,小组讨论:用简洁的一句话分别说说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是怎样比较的。 (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时就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四、实践运用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1323 和;和。如: 4455 3131 ○ ○ 4444 31 ○ 44 2、完成58页试一试和59页练一练的题目。 五、总结评价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 教 学 体 会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吃西瓜 重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难识点 点 记 解 用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 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教学目标 √ √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 √ 意识。 突破重点 通过创设吃西瓜这一情景分一分、看一看、算一算来突破。 难点设想 教学媒体 圆纸片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一、创境激疑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31643 472854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 学生活动 理运学习水平 3411 ○ ○ 6642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 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 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 板题:吃西瓜 二、互动解疑 1、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23帮他算一算吗?+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88

(2)动手操作活动。 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圆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拿出猪八戒第一次吃掉的份数,再拿出第二次吃掉的份数,看看一共吃了几份? 232?3(5) 师板书:+== 8888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23?2(1)根据回答板书:-== 88885 (3)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8师兄够吗? 三、启思导疑 观察我们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发的过程,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实践运用 1、出示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做。(特别注意一个减数是1的情况,引导学生明白1就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五、总结评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同学听听。 2、还有什么疑问? 教 学 体 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x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