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药理学形考任务四(20-26章)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任务四:试题库1

1. 沙丁胺醇不良反应有

A. 偶见手指震颤,过量致心律失常 B. 心悸、心律失常、惊厥等

C. 偶见咽痛、气管刺激、气管痉挛 D. 抑制糖代谢 E. 抑制水盐代谢

2. 色甘酸钠可用于哮喘,部分是由于 A. 增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 增加组织胺释放

C. 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多种刺激因子、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D. 抑制低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增加5-HT的释放

3. 关于 沙丁胺醇的正确论述是

A. 稳定肥大细胞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B. 拮抗气管平滑肌上的H1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D. 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E. 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哮喘发作 4. 糖皮质激素抗哮喘的主要作用不是通过 A. 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 抑制组织胺和5-HT的释放 C. 降低支气管对刺激的高反应性 D. 抑制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抑制H1受体

5. 沙丁胺醇临床上以喷雾剂给药,主要用于 A.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预防哮喘

6. 二丙酸倍氯米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

D. 临床上吸入用于顽固性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 E. 慢性阻塞性肺病

7. 西咪替丁临床上用于治疗 A. 十二指肠溃疡 B. 胃溃疡

C. 反流性食管炎

D.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E. 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8.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 A.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B. 甲硝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C. 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 D. 甲硝唑+四环素+胶体铋剂 E. 米索前列醇+四环素+胶体铋剂

9.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不包括 A. 胃泌素抑制剂 丙谷胺 B.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C. M1受体拮抗剂 哌仑西平 D.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E. 胃舒平

10. 奥美拉唑是通过抑制H+、K+-ATP酶,而抑制 A. 组胺释放 B. 胃酸分泌 C. M受体 D. 胃溃疡

E. 十二指肠溃疡

11. 奥美拉唑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 A.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癌症

B.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萎缩性胃炎

C.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 萎缩性胃炎 D. 皮疹、眩晕、嗜睡、失眠 E. 萎缩性胃炎

12. 有关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长期大剂量用药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B. 一般剂量应用数日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C. 替代疗法应用生理剂量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D. 特大剂量应用数日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E. 单一大剂量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13. 氢化考的松、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比较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 A. 泼尼松较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但对糖代谢影响较大 B. 泼尼松较氢化可的松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小

C. 地塞米松较氢化考的松和泼尼松抗炎作用强,但对糖代谢的影响大 D. 地塞米松的作用时间是氢化可的松的1/4 E. 地塞米松的作用时间是泼尼松的3倍

1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叙述是不正确的是 A. 严重中毒性感染需大剂量用药

B.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维持量用药 C. 替代疗法给与生理剂量

D. 维持量无论药物的时效长短均要隔日晨给药

E. 维持量根据药物的时效长短、分为每日晨给药和隔日晨给药 15.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临床上不用于 A. 甲亢的内科治疗

B. 甲状腺手术的术前准备 C. 甲状腺危象

D. 甲亢 131I放疗的辅助用药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16.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受 A. 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调节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调节 D. 肾上腺素和性激素调节

E. 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

17.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分别通过 A. 环氧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B. 过氧化物酶和脂氧酶催化

C. 过氧化物酶和蛋白水解酶催化 D. TXA2合成酶和环氧酶催化 E. 蛋白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18. 硫脲类的不良反应不含 A. 长期应用刺激甲状腺肿

B. 用药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C. 急躁、震颤 D. 粒细胞缺乏症

E. 皮肤瘙痒、药疹、厌食和呕吐 19.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诱发乳酸酸中毒 B. 恶心、呕吐 C. 口中异味 D. 低血糖 E. 头疼

20. 对于瑞格列奈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 B. 作用不依赖β细胞功能 C. 关闭ATP依赖的钾通道

D. 促进钙内流,增加胰岛素分泌 E.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21.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低血糖 B. 过敏反应 C. 胃肠道刺激 D. 脂肪萎缩 E. 胰岛素耐受

22. 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正确的是 A. 降糖作用不依赖胰岛功能 B. 对正常人降糖作用不明显

C. 特别适用于对胰岛素耐受的肥胖患者 D. 也适于伴有高血脂的糖尿患者 E. 增加胰岛功能

23. 有关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

B. 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控制的2糖尿病 C. 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和胰岛素耐受 D. 糖尿病伴重症感染及全胰腺切除患者 E. 纠正胞内缺钾

24. 关于胰岛素的制剂分类和给药正确的论述是

A.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静脉 B. 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皮下

C.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口服 D.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皮下 E. 以上都不是

25. 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不通过 A. 抑制葡萄糖吸收

B. 抑制糖异生、增加糖酵解 C.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D. 促进胰岛素分泌 E. 促进摄取葡萄糖摄取

26. 有关抗菌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菌药就是抗生素

B. 抗菌药就是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

C. 抗菌药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抗菌药和抗菌抗生素 D. 抗菌药就是抗肿瘤抗生素

E. 抗菌药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 27.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是指

A. 指药物浓度超过MIC的2~3 倍以上时,其杀菌活力达到最大状态的一类药物 B. 指药物浓度超过MIC的1~2倍以上时,其杀菌活力达到最大状态的一类药物

C. 指药物浓度超过MIC的4~5 倍以上时,其杀菌活力未能达到最大状态的一类药物 D. 指药物浓度超过MIC的4~5 倍以上时,其杀菌活力达到最大状态的一类药物 E. 增加药物剂量则对t>MIC 影响极大的一类药物

28. 药理学研究中衡量化疗药安全性与药效学之间剂量距离的指标是 A. ED95/LD50 B. LD5/ED50 C. ED95/ LD5 D. ED50/ LD50 E. LD50/ ED50

29. 化疗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疗药是用于肿瘤治疗的化学药品

B. 化疗药是用于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治疗的化学药品 C. 化疗药是用于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治疗的的化学药品

D. 化疗药是用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治疗的的化学药品 E. 化疗药是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的总称 30. 不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异烟肼、乙胺丁醇 C. 环丝氨酸 D. 万古霉素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31. 应高度重视的青霉素不良反应是 A. 皮肤过敏

B.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C. 过敏性休克 D. 赫氏反应 E. 青霉素脑病

32. 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异常 B. 血象异常 C. 过敏性休克 D. 伪膜性肠炎 E. 肾功能衰竭

33. 万古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 A.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B. 革兰氏阳性菌严重感染 C. 抗菌药引起的二重感染

D. 甲氧西林耐药菌和其它耐药菌感染及二重感染 E.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34. 关于1代到4代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B. 第2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尿道感染和菌血症

C. 第3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治疗全身严重感染

D. 第4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属特殊使用管理类别。 E. 第3代、第4代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35. 关于青霉素G的抗菌谱,不正确的是 A.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 B. 梅毒螺旋体 C. 放线菌

D. 少数革兰氏阴性杆菌 E. 甲氧西林耐药菌

36. 庆大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A. 铜绿假单胞菌 B. 肺炎杆菌 C. 放线菌属 D. 结核杆菌 E. 肠球菌

37. 针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磺胺类药, 后者是磺胺增效剂

B. 前者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 后者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C. 二者合用抗菌作用不变 D. TMP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 E. 二者合用药效增强

38. 有关氟喹诺酮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 仅用于呼吸道感染 B. 仅用于泌尿道感染

C. 可用于全身不同系统的感染 D. 只可用于内脏厌氧菌感染

E. 仅用于用于结核及军团菌感染治疗 39. 关于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胃肠道反应

B. 胆汁淤积、转氨酶升高 C. 软骨损害 D. 伪膜性肠炎 E. 过敏反应

40. 不用青霉素G治疗的感染是 A. 放线菌病 B. 梅毒螺旋体病

C. 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 D. 耐药金葡菌感染 E. 气性坏疽

41. 头孢菌素类分为4代,从1代到4代的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更强 B. 肾毒性越来越轻或无肾毒性 C. 更易引起二重感染 D. 细菌更容易对其耐药 E. 抗菌谱更广

42. 氟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胃肠道反应 B. 神经兴奋 C. 皮肤过敏 D. 肾损害 E. 软骨损害

D. 神经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35. 有关利福平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用药后体液为砖红色 B. 可拮抗维生素B6的代谢

C. 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结核病和麻风病 D.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E. 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发挥抗菌作用 36.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共性不包括 A. 口服吸收差

B. 抗菌谱广、作用强 C. 药动学性质优良 D. 不良反应轻

E.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37. 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异常 B. 血象异常 C. 过敏性休克 D. 伪膜性肠炎 E. 肾功能衰竭

38. 青霉素G杀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 A. 转移酶和激活聚糖酶 B. 合成酶和激活 转肽酶 C. 转肽酶和激活 自溶酶 D. 聚糖酶和激活 转移酶 E. 自溶酶和激活 合成酶 39. 磺胺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肾损害、核黄疸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心动过速

40.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慢性骨髓炎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C.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D. 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 E. 腹腔和盆腔厌氧菌感染 4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包括 A. 链霉素 B. 林可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奈替米星 E. 庆大霉素

42. 红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A. 耐药金葡菌、淋球菌、弯曲杆菌和军团菌 B. 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和布氏杆菌 C. 支原体、放线菌和螺旋体 D. 结核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E. 立克次体、衣原体、奴卡菌和阿米巴原虫 43.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不包括

A. G-菌、G+球菌 B. 万古霉素耐药菌 C. 衣原体、支原体

D. 结核杆菌、军团菌及部分厌氧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44. 万古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 A.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B. 革兰氏阳性菌严重感染 C. 抗菌药引起的二重感染

D. 甲氧西林耐药菌和其它耐药菌感染及二重感染 E.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45.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B. G—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炎、骨髓炎腹膜炎、菌血症 C. 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的肠球菌心内膜炎 D. 与羧苄西林合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也可用于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 46. 下列抗菌药不属于红霉素类的是 A. 阿奇霉素 B. 麦迪霉素 C. 罗红霉素 D. 林可霉素 E. 克拉霉素

47. 关于1代到4代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B. 第2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尿道感染和菌血症 C. 第3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治疗全身严重感染

D. 第4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属特殊使用管理类别。 E. 第3代、第4代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48. 头孢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二至四代有二重感染 C. 凝血障碍

D. 神经抑制或兴奋

E. 饮酒后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49. 青霉素G不可用于 A.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D.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心内膜炎 E. 疏松结缔组织炎、丹毒、猩红热 50. 多粘菌素B主要缺点是 A.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B. 有严重的肾毒性

C. 静注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D. 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 E. 全身给药毒性大

任务四:试题库3

1. 氨茶碱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2. 二丙酸倍氯米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

D. 临床上吸入用于顽固性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 E.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关于 沙丁胺醇的正确论述是

A. 稳定肥大细胞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B. 拮抗气管平滑肌上的H1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D. 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E. 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哮喘发作 4. 平喘药的分类是

A.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药、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B. 二丙倍氯米松、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C.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D. 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和氨茶碱 E.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扎鲁司特 5. 沙丁胺醇不良反应有

A. 偶见手指震颤,过量致心律失常 B. 心悸、心律失常、惊厥等

C. 偶见咽痛、气管刺激、气管痉挛 D. 抑制糖代谢 E. 抑制水盐代谢

6.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包括

A. 胃肠刺激、心律失常、惊厥等 B. 胃肠刺激 C. 诱发过敏反应 D. 头疼、头晕 E. 肾损伤

7.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 A.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B. 甲硝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C. 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 D. 甲硝唑+四环素+胶体铋剂 E. 米索前列醇+四环素+胶体铋剂

8. 西咪替丁为胃壁细胞上哪种受体阻断剂 A. M1 B. 胃泌素 C. PGE2 D. 质子泵 E. H2

9. 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头晕、头痛、嗜睡、皮疹和抗雄激素样作用 B. 偶见心动过缓、肝肾功能损伤 C. 腹泻、乏力 D. 偶见精神紊乱 E. 口干、口苦

10.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选用 A. 甲硝唑 B. 奥美拉唑 C. 氢氧化铝 D. 克拉霉素 E. 阿莫西林

11.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不包括 A. 胃泌素抑制剂 丙谷胺 B.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C. M1受体拮抗剂 哌仑西平 D.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E. 胃舒平

12. 氢化考的松、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比较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 A. 泼尼松较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但对糖代谢影响较大 B. 泼尼松较氢化可的松对水盐代谢的影响小

C. 地塞米松较氢化考的松和泼尼松抗炎作用强,但对糖代谢的影响大 D. 地塞米松的作用时间是氢化可的松的1/4 E. 地塞米松的作用时间是泼尼松的3倍

13. 有关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长期大剂量用药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B. 一般剂量应用数日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C. 替代疗法应用生理剂量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D. 特大剂量应用数日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E. 单一大剂量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14. 糖皮质激素减解除或减轻过敏症状是由于 A. 减少PGE2的产生

B.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过敏介质产生 C. 抑制炎症 D. 抑制瘙痒

E. 减少TXA2生成

15. 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 促进物质代谢,增加产热 C. 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D. 抑制糖的分解 E. 维持机体生长发育

16. 碘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剂量用于甲状腺危象, 小剂量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B. 心动过速 C. 替代治疗

D. 甲状腺功能减退 E. 呆小症

17.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 A. 抑制过氧化物酶,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 促进T3 转化为T4

C. 抑制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抑制甲状腺增生

D. 防止甲亢治疗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E. 抑制碘的活化和酪氨酸碘化与偶联 18.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分别通过 A. 环氧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B. 过氧化物酶和脂氧酶催化 C. 过氧化物酶和蛋白水解酶催化 D. TXA2合成酶和环氧酶催化 E. 蛋白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19. 对于瑞格列奈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 B. 作用不依赖β细胞功能 C. 关闭ATP依赖的钾通道

D. 促进钙内流,增加胰岛素分泌 E.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20. 有关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

B. 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控制的2糖尿病 C. 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和胰岛素耐受 D. 糖尿病伴重症感染及全胰腺切除患者 E. 纠正胞内缺钾

21.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 降低血糖,增加脂肪合成 B. 减少肾血流,增加心脏功能 C. 增加蛋白质合成 D. 促进生长 E. 降低血脂

22.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诱发乳酸酸中毒 B. 恶心、呕吐 C. 口中异味 D. 低血糖 E. 头疼

23. 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正确的是 A. 降糖作用不依赖胰岛功能 B. 对正常人降糖作用不明显

C. 特别适用于对胰岛素耐受的肥胖患者 D. 也适于伴有高血脂的糖尿患者 E. 增加胰岛功能

24. 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不通过 A. 抑制葡萄糖吸收

B. 抑制糖异生、增加糖酵解 C.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D. 促进胰岛素分泌 E. 促进摄取葡萄糖摄取

25. 对于罗格列酮,以下哪个叙述不正确 A. 为胰岛素增敏剂 B. 减少葡萄糖吸收 C.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D. 改善血脂紊乱 E. 缓解胰岛素耐受

26. 化疗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任务四:试题库6

1. 氨茶碱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2. 色甘酸钠可用于哮喘,部分是由于 A. 增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 增加组织胺释放

C. 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多种刺激因子、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D. 抑制低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增加5-HT的释放 3. 沙丁胺醇不良反应有

A. 偶见手指震颤,过量致心律失常 B. 心悸、心律失常、惊厥等

C. 偶见咽痛、气管刺激、气管痉挛 D. 抑制糖代谢 E. 抑制水盐代谢

4. 沙丁胺醇临床上以喷雾剂给药,主要用于 A.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预防哮喘

5. 平喘药的分类是

A.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药、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B. 二丙倍氯米松、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C.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D. 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和氨茶碱 E.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扎鲁司特 6. 二丙酸倍氯米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

D. 临床上吸入用于顽固性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 E. 慢性阻塞性肺病

7. 奥美拉唑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 A.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癌症

B.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萎缩性胃炎

C.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 萎缩性胃炎 D. 皮疹、眩晕、嗜睡、失眠 E. 萎缩性胃炎

8.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不包括 A. 胃泌素抑制剂 丙谷胺 B.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C. M1受体拮抗剂 哌仑西平 D.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E. 胃舒平

9.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选用

A. 甲硝唑 B. 奥美拉唑 C. 氢氧化铝 D. 克拉霉素 E. 阿莫西林

10.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论述正确的是

A.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 B.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奥美拉唑 C.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阿莫西林

D.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E.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甲硝唑 11. 奥美拉唑临床上用于治疗

A.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B. 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C. 胃酸过多

D. 食道炎、结肠炎 E. 食道癌

1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叙述是不正确的是 A. 严重中毒性感染需大剂量用药

B.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维持量用药 C. 替代疗法给与生理剂量

D. 维持量无论药物的时效长短均要隔日晨给药

E. 维持量根据药物的时效长短、分为每日晨给药和隔日晨给药 13. 有关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长期大剂量用药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B. 一般剂量应用数日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C. 替代疗法应用生理剂量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D. 特大剂量应用数日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E. 单一大剂量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14.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 替代疗法、严重感染 B. 局部抗炎

C. 自身免疫性疾病 D. 休克、血液病 E. 高血压

15. 碘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 A. 发热、皮疹、严重者喉头水肿 B. 慢性毒性如口腔灼烧、眼睛刺激等 C. 诱发甲亢或甲减

D. 唾液分泌增加,血管神经性水肿 E. 引起心动过速

16.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受 A. 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调节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 C.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胰岛素调节 D. 肾上腺素和性激素调节

E. 肾上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 17. 碘剂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剂量用于甲状腺危象, 小剂量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B. 心动过速 C. 替代治疗

D. 甲状腺功能减退 E. 呆小症

18. 甲状腺激素临床不用于 A. 呆小症

B. T3抑制试验 C. 单纯甲状腺肿

D. 防止甲亢治疗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19. 对于瑞格列奈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 B. 作用不依赖β细胞功能 C. 关闭ATP依赖的钾通道

D. 促进钙内流,增加胰岛素分泌 E.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20. 对于罗格列酮,以下哪个叙述不正确 A. 为胰岛素增敏剂 B. 减少葡萄糖吸收 C.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D. 改善血脂紊乱 E. 缓解胰岛素耐受

21. 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不通过 A. 抑制葡萄糖吸收

B. 抑制糖异生、增加糖酵解 C.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D. 促进胰岛素分泌 E. 促进摄取葡萄糖摄取

22. 瑞格列奈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视觉异常 B. 低血糖 C. 嗜睡

D. 皮肤过敏反应 E. 胃肠道反应

23. 有关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论述是 A. 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

B. 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控制的2糖尿病 C. 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和胰岛素耐受 D. 糖尿病伴重症感染及全胰腺切除患者 E. 纠正胞内缺钾

24.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诱发乳酸酸中毒 B. 恶心、呕吐 C. 口中异味 D. 低血糖 E. 头疼

25.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低血糖 B. 过敏反应 C. 胃肠道刺激 D. 脂肪萎缩 E. 胰岛素耐受

26. 不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异烟肼、乙胺丁醇 C. 环丝氨酸 D. 万古霉素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7. t>MIC 是

A. 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 B. 血药浓度未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 C. 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 持续的时间 D. 血药浓度达到MIC 持续的时间 E. 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28. 有关抗菌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菌药就是抗生素

B. 抗菌药就是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

C. 抗菌药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抗菌药和抗菌抗生素 D. 抗菌药就是抗肿瘤抗生素

E. 抗菌药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 29. 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指

A. 药物发挥抗菌作用以后的其它效应

B. 抗菌药的浓度降低到有效浓度以下,仍能发挥其它效应 C. 抗菌药的浓度降低到有效浓度以下,仍具有抗菌作用效应 D. 药物发挥抗菌作用的有效浓度降低,但仍能发挥其它效应 E. 化疗药浓度降到有效浓度以下,仍具有抗菌效应 30. 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是 A. 大环内酯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四环素及氯霉素类 D. 林可霉素类

E. 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

31. 关于青霉素G的抗菌谱,不正确的是 A.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 B. 梅毒螺旋体 C. 放线菌

D. 少数革兰氏阴性杆菌 E. 甲氧西林耐药菌

32. 关于1代到4代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B. 第2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尿道感染和菌血症 C. 第3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治疗全身严重感染

D. 第4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属特殊使用管理类别。 E. 第3代、第4代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33. 针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磺胺类药, 后者是磺胺增效剂

B. 前者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 后者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C. 二者合用抗菌作用不变 D. TMP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 E. 二者合用药效增强

34.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B. G—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炎、骨髓炎腹膜炎、菌血症 C. 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的肠球菌心内膜炎

D. 与羧苄西林合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也可用于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 35.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共性不包括 A. 口服吸收差

B. 抗菌谱广、作用强 C. 药动学性质优良 D. 不良反应轻

E.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36.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不包括 A. G-菌、G+球菌 B. 万古霉素耐药菌 C. 衣原体、支原体

D. 结核杆菌、军团菌及部分厌氧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37. 关于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胃肠道反应

B. 胆汁淤积、转氨酶升高 C. 软骨损害 D. 伪膜性肠炎 E. 过敏反应

38. 磺胺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肾损害、核黄疸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心动过速

39. 头孢菌素类分为4代,从1代到4代的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更强 B. 肾毒性越来越轻或无肾毒性 C. 更易引起二重感染 D. 细菌更容易对其耐药 E. 抗菌谱更广

40. 下列抗菌药不属于红霉素类的是 A. 阿奇霉素 B. 麦迪霉素 C. 罗红霉素 D. 林可霉素 E. 克拉霉素

41. 不用青霉素G治疗的感染是 A. 放线菌病 B. 梅毒螺旋体病

C. 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 D. 耐药金葡菌感染 E. 气性坏疽

42. 有关氟喹诺酮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 仅用于呼吸道感染 B. 仅用于泌尿道感染

C. 可用于全身不同系统的感染 D. 只可用于内脏厌氧菌感染

E. 仅用于用于结核及军团菌感染治疗 43. 红霉素的临床适应症不包括

D.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心内膜炎 E. 疏松结缔组织炎、丹毒、猩红热

35. 关于头孢菌素代属,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头孢氨苄、头孢噻吩为第一代 B. 头孢替安、头孢克洛为第三代 C. 头孢噻肟、头孢哌酮为第三代 D. 头孢吡肟、头孢唑兰为第四代 E. 头孢孟多、头孢呋辛为第二代 36. 头孢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二至四代有二重感染 C. 凝血障碍

D. 神经抑制或兴奋

E. 饮酒后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37. 有关利福平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用药后体液为砖红色 B. 可拮抗维生素B6的代谢

C. 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结核病和麻风病 D.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E. 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发挥抗菌作用 38. 关于青霉素G的抗菌谱,不正确的是 A.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 B. 梅毒螺旋体 C. 放线菌

D. 少数革兰氏阴性杆菌 E. 甲氧西林耐药菌

39. 红霉素的临床适应症不包括 A. 耐药金葡菌感染

B. 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C. 军团菌病

D.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生殖系统感染 E. 二重感染

40. 氟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胃肠道反应 B. 神经兴奋 C. 皮肤过敏 D. 肾损害 E. 软骨损害

41. 多粘菌素B主要缺点是 A.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B. 有严重的肾毒性

C. 静注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D. 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 E. 全身给药毒性大

42. 头孢菌素类分为4代,从1代到4代的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更强 B. 肾毒性越来越轻或无肾毒性 C. 更易引起二重感染 D. 细菌更容易对其耐药 E. 抗菌谱更广

4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共性不包括

A. 口服吸收差

B. 抗菌谱广、作用强 C. 药动学性质优良 D. 不良反应轻

E.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44.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慢性骨髓炎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C.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D. 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 E. 腹腔和盆腔厌氧菌感染

45. 不用青霉素G治疗的感染是 A. 放线菌病 B. 梅毒螺旋体病

C. 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 D. 耐药金葡菌感染 E. 气性坏疽

4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包括 A. 链霉素 B. 林可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奈替米星 E. 庆大霉素

47. 针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磺胺类药, 后者是磺胺增效剂

B. 前者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 后者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C. 二者合用抗菌作用不变 D. TMP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 E. 二者合用药效增强

48. 关于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论述错误的是

A. 对金葡菌(包括耐药金葡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B. 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抗菌活性

C. 对大多数厌氧菌都有良好抗菌作用 D. 对立克次体和阿米巴原虫药作用

E. 对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及多数放线菌有抗菌作用 49. 磺胺嘧啶不用于治疗 A. 脑膜炎、中耳炎 B. 弓形体病 C. 尿路感染

D. 金葡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E. 奴卡菌病

50. 有关氟喹诺酮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 仅用于呼吸道感染 B. 仅用于泌尿道感染

C. 可用于全身不同系统的感染 D. 只可用于内脏厌氧菌感染

E. 仅用于用于结核及军团菌感染治疗

任务四:试题库8

1. 二丙酸倍氯米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

D. 临床上吸入用于顽固性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 E. 慢性阻塞性肺病

2. 沙丁胺醇临床上以喷雾剂给药,主要用于 A.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预防哮喘

3. 平喘药的分类是

A.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药、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B. 二丙倍氯米松、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C.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D. 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和氨茶碱 E.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扎鲁司特 4.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包括

A. 胃肠刺激、心律失常、惊厥等 B. 胃肠刺激 C. 诱发过敏反应 D. 头疼、头晕 E. 肾损伤

5. 糖皮质激素抗哮喘的主要作用不是通过 A. 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 抑制组织胺和5-HT的释放 C. 降低支气管对刺激的高反应性 D. 抑制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抑制H1受体

6. 关于色甘酸钠的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是

A. 偶见手指震颤,过量致心律失常。吸入可的松 B. 心悸、心律失常、惊厥等。吸入倍米松

C. 偶见咽痛、气管刺激、气管痉挛。 吸入少量沙丁胺醇 D. 抑制糖代谢。吸入抗生素 E. 抑制水盐代谢。吸入抗炎药 7.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 A.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B. 甲硝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C. 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 D. 甲硝唑+四环素+胶体铋剂 E. 米索前列醇+四环素+胶体铋剂 8.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选用 A. 甲硝唑 B. 奥美拉唑 C. 氢氧化铝 D. 克拉霉素 E. 阿莫西林

9. 西咪替丁临床上用于治疗

A. 十二指肠溃疡 B. 胃溃疡

C. 反流性食管炎

D.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E. 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10.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不包括 A. 胃泌素抑制剂 丙谷胺 B.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C. M1受体拮抗剂 哌仑西平 D.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E. 胃舒平

11.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论述正确的是

A.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 B.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奥美拉唑 C.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阿莫西林

D.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胃黏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E. 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甲硝唑

1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叙述是不正确的是 A. 严重中毒性感染需大剂量用药

B.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维持量用药 C. 替代疗法给与生理剂量

D. 维持量无论药物的时效长短均要隔日晨给药

E. 维持量根据药物的时效长短、分为每日晨给药和隔日晨给药 13.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是由于

A. 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 B. 减少PGE2的产生 C. 减少缓激肽产生 D. 收缩血管 E. 扩张血管

14. 糖皮质激素在抗炎的同时,对机体的不利反应是 A. 胃肠道反应 B. 头晕

C. 炎症组织瘢痕

D. 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可致感染扩散和伤口愈合延迟 E. 头疼

15. 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 促进物质代谢,增加产热 C. 增加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D. 抑制糖的分解 E. 维持机体生长发育

16. 碘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 A. 发热、皮疹、严重者喉头水肿 B. 慢性毒性如口腔灼烧、眼睛刺激等 C. 诱发甲亢或甲减

D. 唾液分泌增加,血管神经性水肿 E. 引起心动过速

17.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分别通过 A. 环氧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B. 过氧化物酶和脂氧酶催化 C. 过氧化物酶和蛋白水解酶催化

D. TXA2合成酶和环氧酶催化 E. 蛋白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催化

18. 大剂量的碘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后果是 A. 使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

B. 使T3、T4不能和甲状腺球蛋白解离,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 使碘不能活化

D. 使活化碘不能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 E. 抑制碘的摄取

19.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低血糖 B. 过敏反应 C. 胃肠道刺激 D. 脂肪萎缩 E. 胰岛素耐受

20.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诱发乳酸酸中毒 B. 恶心、呕吐 C. 口中异味 D. 低血糖 E. 头疼

21. 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正确的是 A. 降糖作用不依赖胰岛功能 B. 对正常人降糖作用不明显

C. 特别适用于对胰岛素耐受的肥胖患者 D. 也适于伴有高血脂的糖尿患者 E. 增加胰岛功能

22. 关于阿卡波糖叙述正确的是

A. 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B. 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改善血脂紊乱 C. 可缓解胰岛素耐受 D.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E. 为胰岛素增敏剂

23.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 降低血糖,增加脂肪合成 B. 减少肾血流,增加心脏功能 C. 增加蛋白质合成 D. 促进生长 E. 降低血脂

24. 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不通过 A. 抑制葡萄糖吸收

B. 抑制糖异生、增加糖酵解 C.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D. 促进胰岛素分泌 E. 促进摄取葡萄糖摄取

25. 关于胰岛素的制剂分类和给药正确的论述是

A.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静脉 B. 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皮下

C.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口服 D. 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 餐前 15min、0.5h、1h和早餐或晚餐前1h皮下 E. 以上都不是

26.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是指

A. 杀菌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的一类药物 B. 调整药物剂量对杀菌活力影响不大的一类药物

C. 杀菌活力在很小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的一类药物 D. 杀菌活力与药物浓度关系不大的一类药

E. 杀菌活力在很大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的一类药物 27. 不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A. 庆大霉素

B. 异烟肼、乙胺丁醇 C. 环丝氨酸 D. 万古霉素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8. 有关抗菌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菌药就是抗生素

B. 抗菌药就是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

C. 抗菌药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抗菌药和抗菌抗生素 D. 抗菌药就是抗肿瘤抗生素

E. 抗菌药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生素 29. 化疗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疗药是用于肿瘤治疗的化学药品

B. 化疗药是用于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治疗的化学药品 C. 化疗药是用于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治疗的的化学药品

D. 化疗药是用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治疗的的化学药品 E. 化疗药是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药的总称 30. 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是 A. 大环内酯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四环素及氯霉素类 D. 林可霉素类

E. 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

3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共性不包括 A. 口服吸收差

B. 抗菌谱广、作用强 C. 药动学性质优良 D. 不良反应轻

E.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32. 氟喹诺酮类抗菌谱不包括 A. G-菌、G+球菌 B. 万古霉素耐药菌 C. 衣原体、支原体

D. 结核杆菌、军团菌及部分厌氧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33. 磺胺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肾损害、核黄疸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心动过速

34. 不用青霉素G治疗的感染是 A. 放线菌病 B. 梅毒螺旋体病

C. 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

D. 耐药金葡菌感染 E. 气性坏疽

35. 青霉素G杀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 A. 转移酶和激活聚糖酶 B. 合成酶和激活 转肽酶 C. 转肽酶和激活 自溶酶 D. 聚糖酶和激活 转移酶 E. 自溶酶和激活 合成酶

36. 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异常 B. 血象异常 C. 过敏性休克 D. 伪膜性肠炎 E. 肾功能衰竭

37. 头孢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过敏反应

B. 二至四代有二重感染 C. 凝血障碍

D. 神经抑制或兴奋

E. 饮酒后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38. 应高度重视的青霉素不良反应是 A. 皮肤过敏

B.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C. 过敏性休克 D. 赫氏反应 E. 青霉素脑病

39. 红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A. 耐药金葡菌、淋球菌、弯曲杆菌和军团菌 B. 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和布氏杆菌 C. 支原体、放线菌和螺旋体 D. 结核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E. 立克次体、衣原体、奴卡菌和阿米巴原虫

40. 关于1代到4代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B. 第2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尿道感染和菌血症 C. 第3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治疗全身严重感染

D. 第4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属特殊使用管理类别。 E. 第3代、第4代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41. 氟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胃肠道反应 B. 神经兴奋 C. 皮肤过敏 D. 肾损害 E. 软骨损害

42. 多粘菌素B主要缺点是 A.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B. 有严重的肾毒性

C. 静注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D. 有严重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 E. 全身给药毒性大

43. 针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磺胺类药, 后者是磺胺增效剂

B. 前者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 后者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C. 二者合用抗菌作用不变 D. TMP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 E. 二者合用药效增强 44. 磺胺嘧啶不用于治疗 A. 脑膜炎、中耳炎 B. 弓形体病 C. 尿路感染

D. 金葡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E. 奴卡菌病

45.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慢性骨髓炎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C.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D. 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呼吸道感染 E. 腹腔和盆腔厌氧菌感染 46. 红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 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B. 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 C. 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 D. 抑制DNA多聚酶 E.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47.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B. G—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炎、骨髓炎腹膜炎、菌血症 C. 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的肠球菌心内膜炎 D. 与羧苄西林合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E.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也可用于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 48. 青霉素G不可用于 A.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D.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心内膜炎 E. 疏松结缔组织炎、丹毒、猩红热 49. 关于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的是 A. 胃肠道反应

B. 胆汁淤积、转氨酶升高 C. 软骨损害 D. 伪膜性肠炎 E. 过敏反应

50. 有关利福平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用药后体液为砖红色 B. 可拮抗维生素B6的代谢

C. 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结核病和麻风病 D.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E. 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发挥抗菌作用

任务四:试题库9

1.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包括

A. 胃肠刺激、心律失常、惊厥等 B. 胃肠刺激 C. 诱发过敏反应 D. 头疼、头晕 E. 肾损伤

2. 平喘药的分类是

A.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药、抗炎平喘药和抗过敏平喘药 B. 二丙倍氯米松、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C.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色甘酸二钠 D. 沙丁胺醇、异丙阿托品和氨茶碱 E. 异丙阿托品、氨茶碱和扎鲁司特 3. 关于 沙丁胺醇的正确论述是

A. 稳定肥大细胞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B. 拮抗气管平滑肌上的H1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D. 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E. 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哮喘发作 4. 色甘酸钠可用于哮喘,部分是由于 A. 增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 增加组织胺释放

C. 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多种刺激因子、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D. 抑制低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 增加5-HT的释放

5. 沙丁胺醇临床上以喷雾剂给药,主要用于 A.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B.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 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预防哮喘

6. 氨茶碱主要用于 A. 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 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C. 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D. 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 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 A.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B. 甲硝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C. 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 D. 甲硝唑+四环素+胶体铋剂 E. 米索前列醇+四环素+胶体铋剂 8. 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头晕、头痛、嗜睡、皮疹和抗雄激素样作用 B. 偶见心动过缓、肝肾功能损伤 C. 腹泻、乏力 D. 偶见精神紊乱 E. 口干、口苦

9. 西咪替丁为胃壁细胞上哪种受体阻断剂

A. M1 B. 胃泌素 C. PGE2 D. 质子泵 E. H2

10. 奥美拉唑临床上用于治疗

A.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B. 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C. 胃酸过多

D. 食道炎、结肠炎 E. 食道癌

11.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不包括 A. 胃泌素抑制剂 丙谷胺 B. H2受体阻滞剂 西咪替丁 C. M1受体拮抗剂 哌仑西平 D.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E. 胃舒平

12.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是由于

A. 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 B. 减少PGE2的产生 C. 减少缓激肽产生 D. 收缩血管 E. 扩张血管

13. 糖皮质激素减解除或减轻过敏症状是由于 A. 减少PGE2的产生

B.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过敏介质产生 C. 抑制炎症 D. 抑制瘙痒

E. 减少TXA2生成

1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叙述是不正确的是 A. 严重中毒性感染需大剂量用药

B.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维持量用药 C. 替代疗法给与生理剂量

D. 维持量无论药物的时效长短均要隔日晨给药

E. 维持量根据药物的时效长短、分为每日晨给药和隔日晨给药 15. 硫脲类的不良反应不含 A. 长期应用刺激甲状腺肿

B. 用药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C. 急躁、震颤 D. 粒细胞缺乏症

E. 皮肤瘙痒、药疹、厌食和呕吐

16. 大剂量的碘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后果是 A. 使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

B. 使T3、T4不能和甲状腺球蛋白解离,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 使碘不能活化

D. 使活化碘不能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 E. 抑制碘的摄取

17.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临床上不用于 A. 甲亢的内科治疗

B. 甲状腺手术的术前准备 C. 甲状腺危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z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