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及实验技术题库1

更新时间:2023-12-08 09: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0题)

1、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C B.C3H8 C.C2H4O D.C3H6

2、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的烷烃是( )

A.乙烷 B.丙烷 C.2一甲基丙烷 D.丁烷

3、已知醇(C5H12O)可以被氧化成酮B(C5H10O),进而不能被氧化成羧酸C(C5H10O2),则醇可能的结构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4、等质量的下列烃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A.乙烷 B.丙烯 C.丁炔 D.甲苯

5、燃烧由CH4和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3.52gCO2和1.98gH2O。此混合气体中CH4与C3H8的体积比为 ( )

A.1:5 B.1:2 C.3:2 D.2:1 6、提纯少量含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固体所需用的仪器为( ) ①试管②泥三角③蒸发皿④试管夹⑤坩埚⑥玻璃棒⑦石棉网⑧坩埚钳 A.①④ B.②⑤⑧ C.③⑥ D.⑥⑦

7、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NaOH B? NH3·H2O C? AgNO3 D? BaCl2

8、限用一种试液即可区别Na2S,Na2S2O3,Na2CO3,NaAlO2,Na2SiO3,Na2SO4六种溶液,应选用( )

A.烧碱溶液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

9、除去溶解在苯中的少量苯酚,正确的方法是( )

A.用过滤器过滤 C.通入足量CO2后,过滤

B.用分液漏斗分液

D.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再分液

10、下列各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用括号内物质能去除并且不引进其他杂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氯化氢?NaHCO3溶液? B? 氢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浓硫酸?

1

C? 乙酸乙酸中所含的乙酸?乙醇? D? 氧化钙中所含的二氧化硅?氢氟酸?

1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 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 乙醇和丁醇 ③溴化钠和单质溴

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1、B 2、B 3、A 4、D 5、A 6、B 7、A 8、D 9、D 10、A 11、C

12、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 )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13、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 )。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14、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C使用时,应按操作规程操作,两种液体混合振荡时不可过于剧烈,以防乳化;振

荡时应注意及时放出气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使用后,应洗净凉干,将各自磨口用相应磨口塞子塞好,部件不可拆开放置。 15、减压蒸馏中毛细管起到很好的作用,以下说发不对的是( )

A 保持外部和内部大气连通,防止爆炸。 B成为液体沸腾时的气化中心。 C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暴沸。 D起一定的搅拌作用。

16、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刺形分馏柱等,刺形分馏柱一般用于( )

A沸点低于 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

2

B沸点大于 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蒸馏操作中。 C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 D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17、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不良的结果,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但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时,则按此

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馏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误认为后馏份而损失。

B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

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

C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

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误作为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D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或液面之上,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低。 18、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应该( )

A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再重新加热蒸馏。 B小心通入冷凝水,继续蒸馏。

C先小心通入温水,然后改用冷凝水,继续蒸馏。 D继续蒸馏操作。

19、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液体产品时,下面说法不对的是( )

A由于无水MgSO4是高效干燥剂,所以一般干燥5-10min就可以了;

B干燥剂的用量可视粗产品的多少和混浊程度而定,用量过多,由于MgSO4 干燥

剂的表面吸附,会使产品损失;

C用量过少,则 MgSO4 便会溶解在所吸附的水中;

D一般干燥剂用量以摇动锥形瓶时,干燥剂可在瓶底自由移动,一段时间后溶液澄

清为宜。

20、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偏高; B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偏低; C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

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气中断,读数偏低;

3

D以上都不对。

21、 减压蒸馏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关于沸石说法不对的是( )

A因为原来已经加入了沸石,为防止加入暴沸,可以不补加沸石。以免引起剧烈的

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爆炸。

B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

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C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

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

D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

热过程中补加。

22、某些沸点较高的有机物在加热还未到达沸点时往往发生分解,所以应用( )

A 常压蒸馏 B 分馏 C 水蒸气蒸馏 D 减压蒸馏 23、对于下列折光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折光率是物质的特性常数;

B 报告折光率是无需注出所用光线的波长; C 测定折光率时,环境温度对其无影响;

D 折光率可作为物质纯度的标志,也可用来鉴定未知物。 24、制备重氮盐时,使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是检验( )

A 重氮盐是否分解 B 溶液酸度 C 亚硝酸是否过量 D 复合物是否形成 25、分液漏斗常可用于( )

A 分液 B 洗涤 C 萃取 D 加料 26、苯胺乙酰化时,与以下哪种试剂反应最快?( )

A 乙酰氯 B 冰醋酸 C醋酸酐 D 醋酸乙酯 27、减压蒸馏需中断时,首先应( )

A 解除真空 B 撤去热源 C 打开毛细管 D 停通冷凝水

28、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 )以上?

A 10?C B 20?C C 30?C D 40?C

4

29、液体的沸点高于( )用空气冷凝管。

A 120℃ B 130℃ C 140℃ D 150℃ 30、水蒸气蒸馏结束时,即停止蒸馏时首先应( )

A 移去热源 B 旋开螺旋夹 C 停通冷凝水 31、影响分馏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A 理论塔板数 B 回流比 C 柱的保温 D 填料 32、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

A、试样有杂质; B、试样不干燥; C、熔点管太厚; D、温度上升太慢。

33、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 )。

A、沸点 B、形状 C、熔点 D、溶解度 34、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

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35、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 )。

A、立刻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 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D、弃去原混合液,重新实验 36、乙酸乙酯中含有( )杂质时,可用简单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A、丁醇 B、有色有机杂质 C、乙酸 D、水 37、实验过程中称量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方式为( ).

A、药品称量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称量;

B、称完药品后要及时盖好试剂瓶并将台秤和药品台擦净; C、药品要放在指定位置;

D、可以将药品瓶拿到自己的实验台称取。 38、蒸馏完毕后应( )。

A、先熄火,后停止通水 B、先停止通水,后熄火 C、通水和熄火要同步进行 D、通水和熄火不分先后 39、实验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方式为( ).

A、对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尽量安排在通风厨内进行; B、化学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接触化学药品; D、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品应及时清理干净。

5

40、熔点测定时,一般浴温在140℃以下导热液可选用( )。

A、硫酸 B、硅油 C、盐酸 D、石蜡或甘油 41、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缓冲剂 D、催化剂 42、测定熔点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应放在( )。

A、提勒管上下两支管口之间 B、提勒管上支管口处 C、提勒管下支管口处 D、提勒管中任一位置

43、在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中,若操作不慎,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去醇时,可能产生的絮状沉淀是( )。

A、硫酸钙 B、碳酸钙 C、氢氧化钙 D、机械杂质

44、用活性炭进行脱色中,其用量应视杂质的多少来定,加多了会引起( )。

A、吸附产品 B、发生化学反应 C、颜色加深 D、带入杂质

45、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 )。

A、立刻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 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D、弃去原混合液,重新实验 46、乙酸乙酯中含有( )杂质时,可用简单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

A、丁醇; B、有色有机杂质; C、乙酸; D、水

47、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 )方法精制。

A、过滤; B、活性炭脱色 ; C、蒸馏; D、水蒸气蒸馏.

48、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杂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 B、CH3COONa ; C、C6H5CHO; D、NaCl.

49、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 )。

A、沸点 B、形状 C、熔点 D、溶解度

50、在粗产品环已酮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什么?( )

A、增加重量 B、增加pH C、便于分层 D、便于蒸馏 51、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

6

A、试样有杂质; B、试样不干燥; C、熔点管太厚; D、温度上升太慢。 52、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 )方法。

A、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 B、刚果红试纸变色 C、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D、pH试纸变色 53、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要控制( )度

A、100 B、250 C、60 D、150 54、在减压蒸馏时,加热的顺序是( )

A、先减压再加热 B、先加热再减压 C、同时进行 D、无所谓 55、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

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56、下列哪一个实验应用到升华实验( )

A、乙酸乙酯 B、正溴丁烷 C、咖啡因 D、环己酮

57、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中,应控制反应温度在( )

A、100-110oC B、200-210oC C、180-190oC D、60-70oC 58、环己酮的合成中,将铬酸溶液加入环已醇后,使反应溶液变成( )色为止

A、粉红 B、黑 C、墨绿 D、兰 59、制备对硝基苯胺用( )方法好。

A、苯胺硝化 B、乙酰苯胺硝化再水解 ; C、硝基苯硝化再还原 C、对硝基苯还原

60、在进行硅胶柱层析中,Rf值比较大,则该化合物的极性( )

A、大 B、小 C、差不多 D、以上都不对 61、在进行咖啡因的升华中应控制的温度为( )

A、140oC B、80oC C、220oC D、390oC 62、在减压操作结束时,首先应该执行的操作是( )。

A、停止加热; B、停泵; C、接通大气 D、无所谓 63、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 )。

A、试样有杂质; B、试样不干燥; C、熔点管太厚; D、温度上升太慢。 64、在蒸馏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加入沸石,应该( )。

A、立刻加入沸石; 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 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 D、弃去原混合液,重新实验

7

65、在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 )。

A、1%-3%; B、5%-10%; C、10%-20% D、20%-30% 66、在吸附色谱中,吸附能力最强的化合物为( )。

A、酯; B、芳香化合物; C、酸; D、醇 67、制备对硝基苯胺用( )方法好。

A、苯胺硝化 B、乙酰苯胺硝化再水解 C、硝基苯硝化再还原 D、苯二元硝化再还原 68、用( )方法处理反应体系中残留的少量金属钠。

A、水擦洗 B、乙醇擦洗 C、石油醚擦洗 D、煤油擦洗

69、乙酸乙酯中含有( )杂质时,可用简单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酸乙酯。

A、丁醇; B、有色有机杂质; C、乙酸; D、水

70、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 A、HOCH2CHOHCH2OH

C、CH3COOCH2CH3

B、CH3OH

D、CH3COOH

71、通式为C6H5-R(R分别为-H、-C2H5、-OH、-NO2、-COOH)的五种有机物,各取适量分别与乙醚混合,然后用苛性钾溶液进行萃取,振荡静置后能进入水层的物质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2、一定量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10 g,但称量滤液时质量只减少2.9 g,则此有机物可能是( )

A、C2H5OH B、C4H8O2 C、C2H6 D、C5H12O

73、在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炔烃所组成的混合气体4 g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

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4.4 g对应的三种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 )

A、戊烷 B、丁烷 C、丙烷 D、乙烷

74、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的银为2.16 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 L(标准状况),则该醛是( )

A、乙醛 B、丙醛 C、丁醛 D、2-甲基丙醛 75、在反应中有关苯甲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O—CHO—CHO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D.O—CHO—CHO被还原O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8

76、为了证明甲酸溶液里含有少量甲醛,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

A、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B、加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

C、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蒸馏,对馏出物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实验 D、先蒸馏,然后对蒸出的物质的水溶液进行银镜反应。

77、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含有( )杂质,可用水蒸汽蒸馏方法除去。

A、MgSO4 B、CH3COONa C、C6H5CHO D、NaCl. 78.在粗产品环已酮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什么?( )

A、增加重量 B、增加pH C、便于分层 D、便于蒸馏 79.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 )方法。

A、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 B、刚果红试纸变色 C、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D、pH试纸变色 80、在正溴丁烷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 )。

A、直型冷凝管 B、球型冷凝管 C、空气冷凝管 D、刺型分馏柱

81、为防上钢瓶混用,全国统一规定了瓶身、横条以及标字的颜色,如:氧气瓶身是( )。

A.红色 B、黄色 C、天蓝色 D、草绿色

82、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通常是用适当的溶剂在( )中连续抽提,浓缩得粗咖啡因。

A、烧杯 B、脂肪提取器 C、圆底烧瓶 D、锥形瓶

83当反应产物为碱性化合物时,要对其进行纯化,所采取的简单方法为( )。

A、重结晶 B、先酸化再碱化 C、先碱化再酸化 84、苯胺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当加热到180℃主要产生( )。

A、对氨基苯磺酸 B、间氨基苯磺酸 C、3,4-二氨基苯磺酸 85、在合成正丁醚的反应中,反应物倒入10ml水中,是为了( )。

A、萃取 B、色谱分离 C、冷却 C、结晶 86、在下列化合物的制备中,哪一个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来提纯?( )

A、乙酸乙酯 B、乙酰苯胺 C、正溴丁烷 D、乙酰乙酸乙酯 87、在乙酸乙酯合成反应中生成水,为了提高转化率,常用带水剂把水从反应体系中分出来,什么物质可作为带水剂?( )

A、乙醇 B、苯 C、丙酮 D、二氯甲烷

9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f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