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读书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15 06:49: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隧道工程课程的读书报告

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

【摘要】隧道工程渗漏水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缺陷,尤其是南方多雨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它不仅与地下工程周边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埋深、防水设计方案、防水材料等有关,还与结构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有关。由于影响地铁防水效果优劣的因素很多,因而多数隧道工程在完工后或多或少存在局部渗漏的质量缺陷。为了尽快完成缺陷修复并使项目投入使用,隧道工程渗漏处理在项目完工后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隧道工程施工遇到的渗漏水原因、危害、治理、预防措施方面简要论述。

【关键词】隧道工程渗漏水原因病害治理预防措施

交通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又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面交通增长十分寻迅猛,而修建水平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造成各种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和交通公害等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阻碍了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为了缓解这种问题,隧道工程应运而生,特别是在山区公路的修建中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地质、施工等因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渗漏水的现象,给工程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预防渗漏水问题。

1.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原因

隧道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施工因素和设计因素。

1.1自然因素

主要是隧道在修建中破坏了原来地下水系统的平衡,根据水力学和水文地质学原理,地下水从高压水位向低压水位流动,有其固定的流线,由于隧道的开挖,形成临空面的低水压区,改变了围岩的力学特性和地下水泾流路线,使周围地下水向隧道内汇集和积聚,给衬砌及底部渗漏水留下隐患。

1.2施工因素

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由于爆破等方面振动,使排水和防水系统失效,围岩中的水分顺着裂缝渗人洞内。防水混凝土振捣不够、漏振、漏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自防水失效; 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缺陷,施工不严格,衬砌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比如配比、施工等因素造成的干缩和收缩裂缝。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结构自防水功能失效,出现渗漏水病害。

1.3设计因素

在隧道设计上存在重结构、轻防水的倾向。很少有人对排防水进行计算。即使在高水压地段水压值的计算也只是考虑结构设计的需要。施工缝、变形缝处理材料也只是按工程类比法(有些比较还并不同类)选用,很少按材料性能、地下水压等进行计算。所有这些,都给隧道渗漏水埋下了隐患。

关于隧道工程课程的读书报告

2. 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病害

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可造成衬砌结构的侵蚀破坏,从而危害衬砌结构的耐久性; 严寒地区因渗漏水的反复冻融循环,可造成衬砌混凝土的冻胀开裂破坏; 若水在路面结冰则会恶化行车环境,危及行车安全; 因渗漏水冻结形成的冰瘤子和冰塞子会侵入隧道净空或者阻塞排水通道,造成水位变化,衬砌承受水压增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隧道渗漏水会极大降低隧道内各种附属设施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隧道渗漏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拱顶渗水、滴水,拱脚处渗水、淌水,伸缩缝部位渗水、淌水,侧墙渗水、淌水、局部涌水、涌泥,道床积水等,在冬天则表现为顶部形成冰挂,侧墙形成冰柱,在道床形成冰堆、冰坡等。隧道渗漏与其他病害是密切相关的。考虑水的可流动性和水压的传递性,隧道的衬砌结构往往要承受较高的水头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衬砌中的任何缺陷和病害都可能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反过来,渗漏水又会加速各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影响隧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隧道渗漏水实际上是隧道各种病害的综合反映。

3. 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治理

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类型主要表现形式有点渗漏、面渗漏、裂缝及施工缝渗漏。

3.1点渗漏

点渗漏的现象可分为点或小于5 cm 的裂缝。在该点或裂缝中心钻孔,孔径为10 m m,深6 cm ,高压清水冲洗后注浆。注浆管嘴离孔底要有一定间隙,孔口与注浆管采用堵漏粉固定,两侧裂缝也同样采用堵漏粉封堵,若效果不佳再进行凿槽处理。

3.2面渗漏

面渗由点渗密集而成,如直径小于5 cm 的面积,首道工序可按点渗处理,然后在渗水面内凿深3~5 cm ,清洗后涂刷堵漏粉,使基面干燥并涂刷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最后用防水砂浆封闭。面渗面积直径大于5 cm ,深凿基面6 cm ,清刷暴露钢筋,环向稍加深2 cm ,以利止水。(1)基面涂刷堵漏粉三道,堵漏粉的调配稠度因基面湿度而定,以操作感官效果为准。若个别点效果不佳,可采用堵漏粉后补,厚度5 m m~15 m m即可。(2)涂刷双组分聚氨酯1 m m,涂刷前,基面需风干,双组分聚氨酯的涂刷宜预留出2 cm 做砂浆结合部位。(3)防水砂浆封闭。

3.3裂缝及施工缝渗漏

注浆主要是在施工缝部位,该部位主要是由于浇筑混凝土时处在模板的端头部位,部分施工缝处由于工人施工时操作不到位,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实填充,尤其在拱顶部位。这样,该处的膨胀型止水条便起不到止水的作用,同样,由于止水条安装不规范,在施工缝整个断面上,都会有漏水的可能,而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因此采用注浆的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堵漏效果。封堵后,表面用1∶2~1∶2.5 水泥砂浆抹平。

关于隧道工程课程的读书报告

4. 隧道工程中渗漏水的预防措施

实践证明,隧道工程防水是集规划、材料、设计、施工、维护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做好隧道工程的预防渗漏水工作应从以上各阶段全面考虑。

1) 工程位置的规划应避开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带,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形,使隧道的埋置深度

既符合使用要求又能处于设计地下水位之上,以简化防水措施。

2) 在材料选择方面要选择经过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产品,质量、规格和物理性能应符合标准、

规范的规定要求,确定的材料要进行复测检验。

3) 建筑设计方案方面,洞室的地面标高应略高于洞口外的地面标高,以便组织有效的排水系统。

对于防水薄弱部位,如变形缝、穿墙管、沟坑等,应从建筑布置上为加强防水措施创造条件。

4) 施工时,防水构造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主体结构和防水构造完工后,应及时回

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所有排水用的明沟、盲沟、天沟、虑层等,施工后应清理,以防堵塞。

5) 管理维护。工程竣工后,指定人员负责防水工程部位的管理,严禁凿孔、打洞,破坏防水层。

经常检查结构细部是否保持良好状态,排水是否畅通,如有故障、渗漏,应及时修补处理。

5.结束语

施工安全重于泰山,而工程事故又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就是对工程认识不足,施工过程中马马虎虎。为谋取个人利益,偷工减料,不负责任。隧道施工工期长,施工作业环境恶劣,因此确保安全尤为重要。渗漏水问题是隧道的常见病害,也是影响隧道运营安全的重大问题。文中对隧道渗漏水的原因、病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预防和整治隧道渗漏水的若干措施。总之,只要做到了科学设计、合理选材、精心施工和高效管理,就能有效防治隧道渗漏水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2】

【3】

【4】 覃仁辉.隧道工程(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杨新安,黄宏伟. 隧道病害与防治[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关宝树.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邵强. 隧道内渗水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J].民营科技, 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g5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