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5 22: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的意义何在?

参考答案: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或者说,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问题的一门学科,即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进行选择,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的一门学科。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经济物品总是不足的。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只能对资源的利用作出选择。选择就要有标准,在微观经济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和厂商利润的最大化。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稀缺性、或不存在稀缺性的案例。 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举例说明(略)。 3.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什么涉及资源在产品之间的配置;如何生产涉及要素在生产中的配置;为谁生产涉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配置(收入分配)。

4.试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的交替关系。 参考答案:略。

5.计算一下你学习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人们把某一既定资源投入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利用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选择上大学,直接花费(成本)包括4年学杂费和生活费,放弃的机会是4年时间所能够挣到的收入。假定4年学杂费约3万元,4年生活费约4万元,则直接付出的货币为7万元左右;如果这4年时间参加工作,可以挣到4万元。合计上4 年学的机会成本是11万元。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做什么?

参考答案: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是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资源配置。具体体现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经济主体做出反应和选择(3W),使得经济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流动;同时,“看不见的手”还能够决定收入分配,如工资和利息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

7.说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实证分析就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旨在解释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规范分析则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么解决的;这种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二者的联系体现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关系,是分析问题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有以下两点:实证分析所研究的内容

1

具有客观性,而规范分析所研究的是经济现象的是非善恶,是以一定的行为准则为出发点,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实证分析所提出的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是否正确,可以用经济运行过程的事实进行验证;而规范分析正确与否无法检验。

8.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微观经济学分析的重点是市场价格,将均衡价格作为中心理论;宏观经济学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中心理论。微观经济学分析以个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以总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以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学以实现全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两者都主要采用实证分析,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并在此前提下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补关系,两者是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为总量是由个量综合而成的;宏观经济学又是微观经济学的前提,因为微观经济分析是以既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前提的。

9.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能用“经济人”解释,或不能用“经济人”解释的的案例。 参考答案:略。

10.指出下列那些是属于规范经济学,那些是属于实证经济学? A.税收应当是累进的 B.税收削弱了工作积极性

C.低失业水平与高通货膨胀常相伴而行 D.通货膨胀的危害小于失业的危害 E.限制污染的成本是减少就业机会 F.值得支付成本以限制污染

参考答案:属于规范经济学:A、F,属于实证经济学:B、C、D、E。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1、选择题参考答案:(1)A(2)A(3)B(4)D(5)AC(6)BCD(7)C 2、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Q=14–3P和Q=2+6P,试求: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均衡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

参考答案:(1)根据Qd= QS,得到均衡价格P=4/3和均衡数量Q=10;

(2)根据弹性的公式求得均衡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和供给的价格弹性es=4/5 3、已知某市场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a、b为正的常数,试求: (1)市场价格为P0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2)当a=3,b=1.5,ed=1.5时的市场价格和需求量。 参考答案:(1)Q=a–bP,可以得到

d

S

dQ?-bdP2

ep??dQPPbP???(?b)??dPQQa?bP当P =P0时,Q0=a–bP0,则有

ep(P0)?bPa?bP0

(2)当a=3,b=1.5,ed=1.5时

ep?解得 P=1.2

bP1.5P??1.5a?bP3?1.5P 此时的市场需求为: Q=a–bP=3-1.5×1.2=1.2

4、某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产品,经市场部调查,得出此产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如下表:

价格P(元) 15 25 需求量Qd(万盒) 30 20 供给量QS(万盒) 10 40 假定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近似为直线,利用公式计算: (1)为保证供求平衡,在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2)价格在15至25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3)若政府对每盒产品征收税金1元,商品税最终由谁负担,负担多少? 参考答案:(1) 设Qd=a–bP,QS=-c+dP将已知代入得到: a=45, b=1 ,c=35,d=3所以推出Qd=45–P;QS=-35+3P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时的P=20,Q=25。

(2)运用中点公式求得价格在15至25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P1?P215?25?Q?10422ed????????PQ1?Q21030?20522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dQPQ20?4???(?1?)?dPQ5 PQ25dQed=lim=??p→0?PdPQ(3)征税使供给函数从QS=-35+3P 变为QS=-35+3(P-1)= -38+3P

P

ed??然后与Qd=45–P联立方程求出新的均衡价格为P1=20.75 P1 -P=20.75-20=0.75元

3

说明由于征收税金1元,使均衡价格上升了0.75元,表明消费者负担0.75元即75%,生产者负担剩下的0.25元即25%。 5、假定同一市场有两个竞争厂商。其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Px=1000–5Qx,Py=1600–4Qy,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1)求x和y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假定Y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 Qx下降到75单位,求X厂商生产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假定Y厂商的目标是谋求收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策略? (注:原题中的50单位y应为250单位y) 参考答案:(1)设Qx=100, Qy=250,那么

Px=1000–5Qx=1000-5×100=500,Py=1600–4Qy=1600–4×250=600 X的价格弹性为

Y的价格弹性为

e(??d?)dQ?P?1500????1dP?Q?5100e(??d?)dQ?P?1600????0.6dPQ4250??(2)(1)设Q′x=75, Q′y=300,那么 P′y=1600–4Q′y=1600–4×300=400 △Qx=Q′x- Qx=75-100=-25 △Py=Py′- Py=400-600=-200

所以X厂商的产品x对Y厂商的产品y的交叉弹性为

e???P??P?600?400?Q??2511000522??????????Q?Q100?75?P??20081757??22(3)由(1)可知,Y厂商生产产品y在价格P=600是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也就是说产品y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提价会是总收益增加,这一结论验证如下:

降价前,Y厂商的总收益为TR= Py×Qy=600×250=150000 降价后,Y厂商的总收益为TR′= P′y×Q′y=400×300=120000

可见,Y厂商降价将会使总收益减少,故降价对Y厂商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6、简述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参考答案:(1)前者是一个量,后者是一组量。

前者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例如当磁带的价格为每盘5元时,学

4

校计划购买500盘。后者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产品与劳务的一组数量。例如当磁带的价格为每盘5元、6元、7元、8元时,学校计划购买磁带的数量分别是500盘、400盘、300盘、200盘。

(2)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如图2-2中表现为从A点移动到B点,称为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2-2中需求曲线由D1右移到D2。

P P1 P2 D1 A B D2 O Q1 Q2 Q3 Q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7、简述影响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因素各有哪些? 参考答案:(1) 影响需求变动具体包括:

①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需求量和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相反,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②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加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减弱时需求量就会减少。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正常物品,在一定的价格水乎下,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当收入减少时需求量就会减少。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因此相关商品就是指替代品和互补品。当一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时,替代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⑤消费者对未来的价格预期。消费者如果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上涨,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相反,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2) 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商品自身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越多。相反,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少。 ② 生产要素的价格。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使产品的成本减少,利润增加,从而供给量增加。相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会使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从而供给量减少。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j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