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第二课时)说课1105

更新时间:2023-06-07 16: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说课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

课的《小小的船》。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育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道德

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发挥课堂中学生的积极

性,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说教材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韵文。它描述的是在晴朗的

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

美好想象。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

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

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大纲

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

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 ”的

句式说话。会写“田、电”两个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优美

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走进课文美妙的夜景,体会课文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

美的熏陶。

三、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

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

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

关的生活素材。同时学生已完成了要求认识和会写的两个字的学习,能够初步朗

读课文,头脑中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够对课文图画进行简单描

述。本课时将深入阅读课文,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巩固。

通过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复习生字词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小小的船》这一课,出示课题,齐读

课题。

【设计意图】:一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好奇、好动、好游戏,游

戏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所以在课的一开始通过游戏吸引孩子们到课堂上来,让

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达到愉快复习和再现生字的目的,使本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

始。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

感,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

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

月)。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

此时教师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

快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学生默读第一、二行

指名读,提问作者把它说成什么?学生回答出文中说是弯弯的月儿,弯弯的

月儿像什么?学生回答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再问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学

生回答因为月儿和小船的形状很像,所以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齐读一二行。

接下来比较读: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学生在比较读中感悟语言的美,月儿的可爱。)

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你看到过那些弯弯的事物。(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

河、弯弯的桥洞、弯弯的香蕉、弯弯的眼睛 )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的提问,并通过图画让学生理解月儿可爱的形

象,同时通过比较感受语言的美。

(2)音乐再创情境,学生释放想像。

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让学生闭眼想像,(教师说)一个晴朗的

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蓝蓝的天空,蓝天上有无数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还有弯弯的月儿,真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让我们在月

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播放小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

会进入美妙的境界。(教师在此处提问)这时,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 )。鼓励、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中看到的景

象说出来。

接着学生默读文中三、四行,指名读,齐读。

理解“只看见”,什么叫“只”看见:(其他没有看见)。只看见什么?“闪

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指导学生朗读,把想到的美景读出来。

【设计意图】: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的翅膀,学生情绪为之高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学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形式多样,朗读训练。

1、轮读评比:每个学生读一句,读出“弯弯的月儿”的可爱,读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的快乐。

2、读读演演:加上动作,表情朗读,配上〈小小的船〉的乐曲。

3、唱唱演演:表演〈小小的船〉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比赛这一小环节,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带着

动作演诵课文。分组学生共同讨论怎样读与演,选派一名同学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

课文,使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感受美。

4、学以致用,拓展文本

出示我会说部分内容,先请学生说出文中是怎样写的,再说说它们还像什

么?最后请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 闪闪的星星像 。 像 。

【设计意图】: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

散性思维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说话,能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则更好。

5、书写指导

指导写“田,电”

6.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展示梵高画作《星空》,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想到的幻想着遨游夜空的情景

用画描绘出来,在班内进行展示评选。

【设计意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

思维出发,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及特色

(一)教学评价

1、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课文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是否准确、流利,富有感情。

2、在课堂上对“我看见()”和拓展文本环节进行评价,关注学生说话能力和对句式的掌握。

(二)教学特色

利用画面、音乐、语言多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与想像力,在美的感受和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kh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