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生物 专题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选修3

更新时间:2023-03-16 12: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优化方案】2016年高中生物 专题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

隆抗体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选修3

1.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 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交细胞

解析:选B。植物体细胞杂交,主要是为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以培育新品种。另外,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应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作为整体,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目前只见到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在去核卵细胞中表现全能性,还未见到融合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例子,因此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来培育新的物种。生产杂交细胞,也不是细胞融合的主要目的。

2.灭活的仙台病毒的抗原性和感染力是( )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解析:选D。灭活后的病毒已失去感染力,但是不破坏病毒的抗原结构,仍具有抗原性。 3.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培养基成分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解析:选D。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有细胞融合的过程,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对于诱导方法来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基本相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先去掉细胞壁,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它们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有差别的。植物细胞培养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中还有动物血清,培养基成分有一定的差别。

4.(2014·成都高二检测)对于下面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①表示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是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的 B.④中的筛选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

C.②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可以利用聚乙二醇作介导 D.⑤可以无限增殖

解析:选A。单克隆抗体是利用免疫处理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融合方法可以有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诱导、生物方法灭活病毒诱导;如果要筛选可以通过检测抗原、抗体反应,若有反应说明表达了抗体;融合细胞具有双亲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B淋巴细胞也可以从血浆中提取。

5.(2014·潍坊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杂交瘤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与瘤细胞的所有特点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1

解析:选D。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培养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具有B淋巴细胞和瘤细胞的特点,但并非所有特点,用专一性抗体检测出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6.(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几乎都达到16 000以上,小鼠Y的血清抗体的效价最高,最适合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2)融合体系中除了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骨髓瘤细胞的自身融合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自身融合细胞。细胞的融合是随机的,并且不可能所有细胞都融合,故体系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细胞。(3)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是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0+60=100条。(4)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且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无限增殖,而是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逐渐衰老死亡。

答案:(1)4 Y 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100 (4)不能无限增殖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4.杂交瘤细胞是由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能力。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6.单克隆抗体的主要用途有: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33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