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

更新时间:2023-11-16 0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县农业局

关于全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农业局: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掌握运行状况,强化管理和引导,为全县休闲农业发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按照《商洛市农业局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商政农发?2011?215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局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组,围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中心主题,开展xx县休闲农业发展调研。调研期间,工作人员深入到县境内各个景区景点、休闲产业园区、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家,实地了解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产经营情况,梳理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展休闲农业所取得的经验,为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明晰了方向。现将此次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近年来,随着西康铁路、西柞高速的相继开通,迅速拉近了柞水与西安的距离,成为商洛距西安最近的县份。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使柞水成为西安市民短线旅游的最佳目的地,“西安后花园”、“西安第二生活区”功能逐渐显现。西安及周边省市游客慕名前来,以及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等,极大地促进了我

- 1 -

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1、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一是从业企业及农户数量增多。截止目前,全县已有各类休闲农业从业企业12家,直接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83家,各类从业人员 265 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0多户从事休闲农业相关产业经营。以营盘、石瓮、凤凰镇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示范镇,以锦苑盘谷山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九天山森林公园和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休闲农庄,以石瓮镇东甘沟村、石瓮村、营盘镇朱家湾、乾佑镇北关村、马房子村、凤凰镇凤镇街村为代表的休闲农家集群得到迅速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示范带动效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园林花卉生产观赏基地等逐渐扩大。

2、区域布局逐渐合理。按照“三廊六区九点”建设构架、“休闲+度假+旅游+养生”模式、把柞水打造成为大秦岭山水终南山板块吸引力最大、美誉度最高的全国旅游名县和西安人游憩怡情、休闲度假的第二生活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营盘、县城、溶洞、凤凰四大旅游板块开发稳步推进,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初具规模,西北首家五星级度假酒店锦苑盘谷山庄对外营业,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盛大开园,五洲(万国)生态度假酒店、龙钢大酒店、汇生源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相继启动建设,五洲(盘龙)植物观赏园、秦楚古道、九天山森林公园等快速推进,改变了柞水旅游以溶洞为主的单一结构,旅游产业步入转型

- 2 -

升级的新阶段。与此相配套的休闲农业随之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带,与旅游产业相互配套、协调发展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3、综合效益逐渐提高。在全县旅游大产业的拉动下,休闲各从业企业、各示范镇、各农庄、农家及各相关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组织,上与旅游大产业、旅游大企业相连接,下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效果日益显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业累计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创社会效益15亿元,分别是“十五”的2.3倍和3.2倍。其中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201.42万人次,创社会效益6.5亿元,比2009年同比分别增长29.8%和39.78%。休闲农业2009 年接待游客突破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 270万元。2010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直接经营收入达到 2000 多万元,带动特色种养业和加工业等增收5000多万元,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模式

1、发展思路。我县休闲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为核心,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境内青山、碧水、农田等自然生态景观,按照沿山、沿河、沿路、沿景的分布形态依托当地特色美食、生

- 3 -

态环境、文化民俗、地方特产和名胜景区等为载体,以村(镇)和规模型农牧企业为单位,按照点、线、片、面相结合,由点状开发,向线状、片状、面状联动开发的思路,逐步形成农业旅游具有科技性、参与性、特色性、观赏性、知识性、生态性、民俗性、互动性等包含八大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达到 “一镇一品”、“一村一景”、“一户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2、发展模式。全县休闲农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三种主要经营模式:一是休闲娱乐型。它是我县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游客不但可以充分领略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感受绚丽多姿的乡风民俗,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喝农家酒,住农家屋。从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凤凰古镇、东甘沟。 二是观光型。在山地景区地带,利用风景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避署、休闲娱乐、食宿等,如溶洞、牛背梁、九天山。三是综合型。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盘古山庄。

三、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富民强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发展形势虽然喜人,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县城周边、风景旅游地带休闲农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其它地方则相对较慢。二是经营者市

- 4 -

场意识不强,经营管理粗放,市场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家乐发展方式粗放,尚未形成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专业培训力度不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消防防疫、安全管理等均存在薄弱环节。市场的开发和营销处于初级阶段,商业运作、营销手段、品牌策划较为落后。三是特色意识不浓,经营模式单一。大部分休闲旅游农庄设施简陋、项目雷同、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还停留在打牌、吃土菜这一层次上,再无其他特色吸引顾客。缺乏更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四是财力有限,投入不足。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四、休闲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xx县休闲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摆上重要日程,作为支撑我县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来抓。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给予扶持和奖励,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2、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我县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晚,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的原则,制定了《xx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出发展休闲旅游、农家乐

- 5 -

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3、紧扣实际,突出特色。我县发展休闲农业主要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打造独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使游客远离城市的噪杂,吃到农村风味的饭菜,零距离感受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感受到宾馆旅舍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实现充分放松、尽情休闲。

4、狠抓管理,提升品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通过一年一度的“农家乐厨艺大赛”、“星级农家乐命名授牌”,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等活动,加强对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与此同时,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在休闲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县休闲企业及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5、各界参与,促进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休闲农业发展,政府从建设用地审批、税收、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支持,助推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时对休闲农业企业各景点沿线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组织邻近村组对景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理,改善了环境面貌;对涉及景点周边的道路统一组织绿化。由于措施有力,全县形成了“树良好旅游形象,创良好环境”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与

- 6 -

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2012-2015年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我县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已成为柞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安排劳动力就业、推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型产业。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农业产品和农村人文资源,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科学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拉动休闲农业经济增长,加速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柞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制定xx县2012-2015年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其基本思路如下:

1、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全县要建立起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服务完善和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经营体系,为广大居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更多的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乡土风情的理想场所。

具体任务:打造 1 个省级休闲农业企业;建成休闲农业示范园8个、休闲农庄3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182个,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产值2亿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力1.3万人。

发展步骤:2012-2013 年,重点发展阶段,主要支持和发展一批重点项目,管理上以鼓励、推动为主。2013-2014 年,全面

- 7 -

发展阶段,在已有成功模式和经验基 础上全面发展,政策上以引导为主。2015年,稳定与优化提高阶段,政策上以调控为主,着力提高质量和规模化水平。

2、规划布局

按照点、线、面同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的要求,通过推进特色产业区、产业带、产业基地和产业强镇及专业村建设,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河池莲菜、观赏鱼养殖、鲜切花种植等特色农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1)都市休闲农业区:以乾佑河沿线乾佑镇、营盘镇、下梁镇、石瓮镇等县城周边镇为主,依托柞水溶洞、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秦楚古道等名优景点,结合当地优美的田园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农事生产、农家生活和农村文化相结合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区。

(2)现代生态园林区:以瓦房口镇、曹坪镇等金井河流域乡镇为主,重点推进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栽植物发展,形成1万亩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建成商洛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柞水花卉苗木专业市场,把该地区建设成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林区。

(3)综合型特色农业生产区:以凤凰镇、杏坪镇、柴庄镇等社川河镇为主,重点推进莲菜、设施蔬菜、西瓜等特色农产品种

- 8 -

植和山野鸡等特色养殖业发展,建设“生产为主、兼具休闲”的综合型特色农业生产区。

六、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对发展休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休闲农业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的进程,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有效地促进农业资源要素的整合,是较理想的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模式,符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特别是对于地处山区的柞水来说,发展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山区富集的资源优势,取得双重效益。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要把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抓好抓实。

2、加强引导,促进有序健康发展。休闲农业是个新生事物,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能否突破瓶颈,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活跃农村经济的助推剂,关键就是要做好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是规范管理。要加快制定休闲农业的管理机制,规范休闲农业的项目审批、可行性论证及日常管理。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组织休闲农业业主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提升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二是搞好市场引导。加大休闲农业的

- 9 -

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多元投入开发,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县外资本投资休闲农业。

3、突出特色,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开发休闲农业重点要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竞争力。因此,必须改变当前我县休闲农业低、小、散、乱的现象,由政府主导,组织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根据各地的农业特色结合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精心设计、谋篇布局、开设项目。充分发挥区域、区位特色,依托资源发展休闲观光企业,并根据消费需求,创新发展、突出个性、形成特色。

4、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政策推动是产业发展的助动器,要结合我县实际,出台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明确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建立和安排专项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可享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扶持政策。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切实为发展休闲农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休闲农业项目审批、办证等过程中提供方便,有关规费收取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四是要加强宣传,扩大休闲农业的知名度。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快发

- 10 -

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重大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重视休闲农业的形象策划与包装,打造休闲农业品牌,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品牌效益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开创广阔的市场前景,从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做大、做精、做强,推动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休闲农业△ 调研 报告 抄送:市一村一品办 xx县农业局办公室 2011年8月25日印发 共印5份

- 1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h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