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提升

更新时间:2023-11-07 12: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试论社会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提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强和创新社

会管理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领导干部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确保社会管理扎实有效。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领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领导社会管理的能力,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管理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使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由原来的利益分化较小,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2亿多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打工,身份从“农民工”转化为“新市民”,导致城乡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导致收入不均、分配不公现象凸显,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社会分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人口和家庭结构也发生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开始出现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代际关系转变,养老、单亲抚养、疾病照顾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此外,就业体制、住房体制、社会组织、舆论形成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社会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

第二,社会需求和价值理念的多样化,使社会管理的内容日趋繁杂。一方面,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与生活需要后,人们要求更高层面的物质与精神供给。由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社会生产还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会使一部分人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文化与思想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受到冲

AAAAAA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击,人们思想与价值选择日益多样化,这些大大拓宽了社会管理的内容。

第三,各种新型社会风险频发,使社会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近年来,各类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群体性事件,有的属于侵害职工和群众利益造成的“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也有的属于社会普遍不满情绪的宣泄造成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具有难以预测、扩散迅速、容易引起大规模混乱的现代风险的特点。另外,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事件,也很容易引起民众恐慌。这些新型的社会风险,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第四,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使创新社会管理日益紧迫。由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增加,维权意识更加强烈;社会价值出现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上述一系列矛盾与问题都会导致社会稳定性面临巨大考验。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切入点

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及严峻繁重的任务,给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加强和创新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结合我国实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该把握以下总体思路和切入点。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必须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下大力气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教育疏导,从社会心理、运行秩序、利益关系等多个层面加强社会疏导,增强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社会管理科学化。坚持社会管理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关键在于以科学理论指导社会管理工作,以科学制度保障社会管理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AAAAAA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使我国的社会管理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社会管理的规律性,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并使它们转化为有可操作性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落实为有可行性的社会政策,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第三,必须坚持德法兼用。依法治国是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更加注重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然而法治又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的,法治离不开德治作为精神基础和道德支撑,应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德法兼用。实践有力地说明,依靠“两种手段”比单纯依靠某一种手段更有成效;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是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之路。 第四,完善信息网络管理。随着社会管理要素日趋增多,内容愈加庞杂,难度不断增大,单靠传统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依托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依托信息技术的融入构建各种应用管理平台和综合信息系统,还要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机制,培育网络管理组织,通过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升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建设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三、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无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提升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转变理念是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迫切要求各级干部转变管理理念。要转变单纯抓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把社会管理能力作为自己必备能力加以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将管理转型为以服务为核心,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坚持社会协同的理念,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培育具有“公共管理”精神的“公共领导”,充分发挥多元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社会公共管理的能力。要坚持依法管理的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回应社会诉求、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权益。

其二,加强学习是基础。一方面,要系统地学习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目的,以指导领导干部发现、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注重学习社会管理的专门技能,包括制定地区和部门的远

AAAAAA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景规划、社会危机管理预案、人际沟通和关系协调、激励和动员群众、开展群众工作等一系列具体技能。同时,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积极主动依靠群众,攻坚克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其三,注重实践是关键。社会管理实践是提高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最佳途径。社会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领导干部对理论和方法加以灵活地运用,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的过程。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具备在常态下管理好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还需要增强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疫情传播,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非正常状态下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本领。领导干部要深入企业、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锻炼,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想方设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在推动城乡管理、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大量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和稳定。

其四,强化制度保障。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要靠制度化的手段来保障和促进。要将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纳入干部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按类别、分层次地进行社会管理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把社会管理能力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激励干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要将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纳入干部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要坚持“民众评判”原则。“民众”作为社会管理对象是最直接、最客观也是最公正的评价主体,其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林厚楮,王小宽.中国式社会管理日臻成熟[j].今日中国论坛.2011,(4).

[3]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社会管理创新35个试点全面突破[j].领导决策信息,2010,(49).

[4]丁元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j].开放导报,2010,(8).

[5]韩正.上海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党建研究,2011,(4).

[6]韩冬雪.社会管理谨防落入西方陷阱[j].人民论坛,2011,(21). [7]辛鸣.直面社会管理的严峻挑战[j].决策与信息,2011,(6). [8]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n].人民日报,2011- 02-18.

AAAAAA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9]佟艳玲.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j].商业文化,2011,(3). [10]今言.正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几个问题[j].今日浙江,2010,(20).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AAAAAA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AAAAA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u7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