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GPSDR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02 08: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车载GPS/DR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姓名:李延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指导教师:王忠

20060420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车载GPS/DR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研究生李延社指导教师王忠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信号

进行标准的卡尔曼滤波,第二是对航位推算(DR)的信号进行扩展的卡尔曼滤波,第三是将二者的信息进行融合。

GPS是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

GPS由于其全球性、全天候以及连续实时三维定位等特点,已经在军事和民用事业领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近年来,GPS定位技术在应用基础的研究、新领域的拓展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定位和导航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人们对定位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GPS定位包含许多误差源,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其消除掉。消除GPS定位的随机误差的重要方法之一是GPS动态滤波方法,即利用滤波器消除各种随机误差,从而提高GPS定位精度。经典的最优滤波包括:维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由于维纳滤波采用频域法,作用受到限制;而卡尔曼滤波采用的是时域状态空间法,适合处理多变量系统和时变系统,以及非平稳随机过程,且由于它的递推特点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卡尔曼滤波之前必须首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状态模型和量测模型。本论文中采用的是“当前”加速度模型,与传统的Singer模型等相比,该模型是一种更合理更准确的运动模型,对于机动性较强的运动载体(如车辆)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GPS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的,所以采用的是标准的卡尔曼滤波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估计误差方差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值,有效地防止了滤波器的发散现象。

针对GPS在城市高楼区、林荫道等地方,来自卫星的信号可能会被遮挡,

使得GPS的定位导航功能失效的缺点,本文提出了采用低成本的电子罗盘、里程计和气压计组成的DR系统辅助GPS定位,弥补了传统GPS导航的不足,

惯性导航

凹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由于DR系统中的量测模型是非线性的,所以采用的是扩展卡尔曼滤波方式。在对量测方程线性化的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是将量测方程在标称值处用泰勒公式展开。由于标称值与真实值的偏差随着时间积累,所以本文采用的是在一步预测处进行泰勒展开。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估计误差越来越大,但采用在一步预测处展开的方式时误差增长速度较慢。

当GPS和DR两种定位方式同时正常工作时,为了充分利用二者提供的信

息,需要将二者的滤波器输出进行有效的信息融合,以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采用联合卡尔曼滤波的方式实现信息融合,并利用GPS接收机提供的位置精度因子进行自适应的信息融合方案。信息融合后的结果反馈给局部滤波器,从而得出定位的最优估计值。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组合导航系统卡尔曼滤波信息融合航位推算位置精度因子U

惯性导航

阴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udyonKalmanFilteringinGPS/DRIntegrated

NavigationforVehicle

Major:SignalandInformationProcessing

Postgraduate:LiYansheSupervisor:WangZhong

Themainworkofthispaperiscomposedofthreeparts:thefirstoneisthenormalKalmanfilteringforthesignalofGlobalPositioning

secondoneSystem(GPS);theistheextendedKalmanfilteringforthesignalofDeadReckoning(DR);

iSthe

isnthe1astoneinformationfusionbetweenGPSandprecisenew-generationD1LpromotedbythefastGPSlocationsystem

developmentofthemodemscienceandtechnology.Ithasgainedextensivedevelopmentinthefieldsofmilitaryandcivilianaffairsforitsall-global.all weather,

ofGPScontinuousandreal—timecharacteristic.Intheseyears,thetechnology

locationdevelopsveryquicklyintheresearchofitsbasicapplication

newdomain.Thetechnologyoflocationandaexpandingandnavigationcomesinto

tonewstage.Inthesametime,peoplehavehigher

many

veryerrordemandsthelocationprecision.TherearesourcesintheGPS’sdatawhichinfluencethelocationprecision.Itisonedifficulttoeliminatetheseerrorsbytraditionalway.Dynamicfilteringis

toofthemostimportantwayseliminate

torandomerrorsintheGPSlocation.Inotherwords.filterismdstbeused

precisioniseliminatealltypesofrandomerrors,and血elocationfilteringpromoted.WienerandKfl]manfilteringaretwomeansofclassicaloptimalfiltering.ButbecauseWienerfilteringisusedinfrequencydomain,itsapplicationislimited.Kalmanfilteringisusedintimedomain,SOitisadaptstothemulti-variablessystem

un—stability

itsandthetime-varyingsystem.Italsoadaptstotherandomofprocess.Otherwise,itisrealizedeasilyinthecomputerbecauseitgains

111characterrecursion.Soextensiveapplication.Thesystem’s

惯性导航

四JIl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athematicalmodelincludingthemovementslatemodelandthemeasuremodel

currentmustbeestablishedbeforeKalmanFiltering.Theaccelerationmodelis

adoptedinthispaper.Compared、ⅣithtraditionalmodellikeSingermodel.thismovementmodelismorereasonableandexact.Ithasadvantageinevidenceforcarrierwithhighmotility.ThenormalKalmanFilteringisadoptedinGPSsystembecauseitsmathematicalmodelislinear.TheresultofsimulationindicatesthatthevarianceofestimationerrorCangettostabilizationatshortnotice,aswellasthetranspirephenomenonisavoidedeffectively.

Ontheurbanstreetorinthespacebetweenthehi.ghbuildings,thesignalofGPSmaybeinterruptedwhichwillresultinGPS‘Slocationerror.ThispaperpresentsanaidedDRsystembased

DRsystem

canonlowcostelectroniccompassspeedometerandbarometer.TheCallcovertheshortageofGPS.TheGPS/DRintegratednavigationsystemalsoincreasesthelocationprecisionandreliabilityofsystem.

TheextendedKalmanFilteringisadoptedinDRsystembecauseitsmeasuremodelisnonlinear.TheusuallywaytolinearizethemeasureequationisexpandingitbyTaylorequationatitsnominalvalue.Becausethedeviationbetweennominalvalueandtruevalueincreasesalongwithtime,themeasureequationisexpandedatitsone—stepforecastinthispaper.Theresultofsimulationindicatesthattheestimationerrorgetslargeandlarge,butthe

atitsone steperrorincreasesslowlyifthemeasureequationisexpandedforecast.

toInordertomakethebestoftheinformationofGPSandDR,itisnecessary

fusetheoutputdataoftheirfilterwhentheywork

locationprecisionnormally.InthiswaythehigherisdesignedforCanbeobtained.FederatedKalmanfilter

informationfusioninthispaper.Theself-adaptfusionisrealizedbypositiondilutionofprecisionwhichisprovidedbyGPSreceiver.Theresultof

transmittedtoinformationfusionislocalfilters,80astoobtaintheoptimalestimationvalueofposition.Keywords:GlobalPositioningSystem;Integratednavigationsystem;KalmanFiltering;Informationfusion;Deadreckoning;Positiondilutionofprecision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

汽车导航定位系统(vNLs)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剧11,随着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航空导航的一般原理,使用一些相对简单的设备,如陀螺仪、里程计、罗盘等,完成对汽车的速度、方向和位移的测量,加上数字地图的匹配,通过一定的融合算法,求解出载体当前位置并显示在地图上。与航空导航定位技术相比,VNLS要求系统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并且要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这些要求使得车辆定位系统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用户获知车辆位置信息,就必须精确地确定车辆位置。因此,对任何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来说,精确、可靠的车辆定位是必要的先决条件。目前,用于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定位技术大致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航位推算系统(DeadReckoning,DR)、惯性导航(=InertialNavigationSystem,rNS)系统、地图匹配(MapMatching,MM)等。

GPS具有全球、全天候、高精度、实时三维的测定位置和速度的能力,因而有很大的优势:但它同时有其致命的弱点,它必须收到空中未被遮挡的卫星信号才能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信息。当GPS信号被树木、城市高层建筑和桥梁等遮挡或GPS接收不到四颗及以上的卫星信号时,GPS接收机将无法输出有效信息。

DR系统是较常用的自主式车辆定位技术,它是利用距离传感器和方位传感器测量出车辆的行驶距离、速度和方位。在短时间内这些传感器精度较高且成本低;但对于长时间的定位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误差累积,需要给定初始位置信息,无法单独定位。

INS系统的特点足自主性强,它主要由惯性测量装置(陀螺和加速度计)、计算机和稳定平台组成,输出方向变化率;但惯性器件误差会使得系统误差随时间不断积累,且成本高昂。

MM是通过把车辆轨迹与电子地图数据模块提供的路径相比较,把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车辆位置与道路网联系起来,从而确定车辆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每一种定位技术在相应的条件下各有其优缺点,任何单一定位技术对车辆

惯性导航

四JII丈学颂士学位论文

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有一定的限制。将各种定位技术综合使用,可以集中各种定位技术的优点,避免单一定位技术的缺点。在导航应用领域中,一般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的组合导航,它们能分别独立地获取信息,并快速推算出地理位置信息。然而,价格昂贵制约了高精度INS的使用。高性能INS通常用于军事和民航领域,而不适合车辆导航这类一般的应用领域。GPS/DR组合定位与导航是目前车辆导航较常用的一种方法。1.2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智能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一经问世,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12.31,同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科技角逐,仅近几年投入市场的新系统就有30多个。如日本的宏达、尼桑、本田、马自达、三菱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不甘落后,力图在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飞利浦、西门子开发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1995年己在民用车辆I-.使用。根据《GPSWorld))杂志刊登的美国工业发展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05年底,日本、北美和欧洲将有2500万套产品售出,在2010.2015年间,约有50%的汽车在出厂时,就已装备了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在以后时间里该系统的普及率将会逐渐提高到100%。

1998年起,中国的GPS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的车辆定位与导航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每年能达到lO万辆以上的装车量。每年的相关产值有可能达到7,.-,10个亿。

中国足个GPS应用大国,所有的GPs芯片和OEM接收扳几乎都足靠进口,在GPS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上,我国在应用面和规模上在国际上居于前列,但是从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和成熟程度来说,我们还处在往上发展时期。但目前我国从总体上已具备跳跃式发展的基本条件,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进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的关键时刻将来临。

1.3项目的研究意义

要使用户获知车辆位置或者向用户提供操纵指示,就必须精确地确定车辆-2-

惯性导航

婴坐查兰翌主兰堡丝奎

的位置。因此,对任何性能良好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来说,精确、可靠的车辆定位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如前所述,目前车辆导航系统所广泛采用的GPS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使用广泛等显著优点,但GPS的工作严重地受到一些城市特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电磁干扰、多路径效应、由树木产生的信号衰减、城市高层建筑群及立交桥等对卫星信号的遮挡,使得GPS信号的可见性变差,甚至可见星少于4颗而无法定位。因此,在城市当中,单独的GPS系统是无法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与导航的。为了解决此问题,就需借助于其他的导航方法,当GPS信号被遮挡时接管GPS定位设备继续实现定位。虽然惯性导航系统不依赖于外界信号,具有完全自主的导航性能,但惯性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随着时间而累积,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价格的问题,由于惯性导航系统价钱昂贵,很难在民用的车辆导航系统中得到推广。因此本文采用航位推算传感器与数字地图来辅助GPS系统实现连续的,实时的城市环境下的车辆定位与导航。航位推算传感器主要有电子罗盘,里程计、气压计等。由于车载的定位传感器价格不断下降,因此成为车辆定位系统的酋选方案。航位推算定位系统的固有缺点是定位误差随着时间积累,因此,单独的航位推算系统是不能长时间的单独进行定位的。而GPS/DR组合系统恰好弥补了各自的缺点,它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连续的高精度的定位与导航。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方面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机遇。例如仅在交通部门,若我国境内的高级轿车的10%装上导航系统,就会有数亿的利润。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在当今中国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是因为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中包含有数字地图,而生产和加工数字地图要受到每个国家的各种限制,这就为国内民族工业的振兴留下了一个暂时没有竞争的空间。此外,在软件开发和数据采集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资源,可以形成强大的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产业。加之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硬件生产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因此,发展我国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产业适逢其时,机不可失。1.4项目的研究内容

从2005年末开始,川大智胜公司委托本实验室丌发了“嵌入式车载组合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

婴坐查茎塑主堂竺丝苎

由于GPS卫星信号有可能会受到高楼或者隧道等障碍物的遮挡,因此仅用现有GPS导航定位系统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定位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本文研究的GPS/DR,正是基于车辆航位推算的一种自主式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它能利用电子罗盘及里程计的传感信息来实时地记录和推算出当前的位置,具有短时间内精度高,但导航误差随时间积累的特点。因此,将现有的GPS系统和DR系统组合来构成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既可以很好的解决车辆短时『日J内会丢失GPS卫星信号的问题,又可以避免DR系统的误差随时问积累性,从而有效的确定车辆移动的位置。

本项目以IntelXScalePxA255ARM处理器配以GARMIN公司的GPS接收机为硬件平台,以嵌入式winCE为操作系统平台。为驾驶员提供精确、无盲区的车辆定位、导航、信息查询、轨迹回放、自动报警、娱乐、上网等全方位服务。

1.5GPS巾R定位模块

嵌入式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的软件部分共分为数据采集模块、GPS/DR定位模块、路径导航算法模块、地图匹配模块、GPRS通信报警模块和液晶驱动模块等。本论文讨论的是GPS/DR定位模块的设计方案及实现过程。

1.5.1模块的功能

该GPS/DR定位模块是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GPS数据、DR数掘进行信息处理,然后对二者进行信息融合,为地图匹配模块提供经纬度、速率以及航向角等信息。该模块使用的算法是离散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定位精度的大小。

1.5.2模块的目标

模块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①为用户提供精确无盲区的定位服务。

②当GPS正常工作时,估计误差控制在30米范围内。③当GPS信号被遮挡时,利用DR的自主定位方式在至少2~5分钟时问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估计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5.3模块的关键技术

本文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

①基于“当前”加速度模型的标准卡尔曼滤波技术。

②加速度方差自适应调整技术。

③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

④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的信息融合技术。

⑤信息融合中的信息分配系数自适应调整技术。

1.6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是以嵌入式WinCE操作系统为平台,研究了嵌入式车载组合导航系统中组合定位部分的关键技术:卡尔曼滤波技术、信息融合技术。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关键技术;阐述了项目的产生背景、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GPS的组成和应用、目前GPS领域的最新动态;阐述了GPS的导航定位原理。

第三章介绍了电子罗盘、里程计和气压计的工作原理,阐述了DR航位推算方法以及GPS与DR的组合导航原理。

第四章介绍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分析了如何将卡尔曼滤波应用于GPS/DR系统中的信息融合。

第六章介绍了GPS/DR系统中卡尔曼滤波的具体实现方法。

1.7本章小结.

本章简要的介绍了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和论文的研究背景,对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及项目的意义进行了概述,然后简单介绍了GPS/DR模块,最后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内容。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GPS导航定位原理

GPS简介

全球定位系统”l(GlobalPosition2.1System。GPS)是20世纪空问技术上的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它是美国从1973年开始研制以来,经过三个研制阶段,历时20年,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陆海空进行全方位的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基准。GPS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GPS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和民用事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GPS导航定位技术在应用基础的研究、新应用领域的拓展、软件和硬件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使导航和定位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GPS系统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定位精度高;观测时恻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2.2GPS系统的组成

GPS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GPS卫星(空间星座部分)、地面支撑系统(地面监控部分)、GPS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

2.2.1空间星座部分

GPS的空间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有3颗备用卫星)15l,这些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为55度,各轨道平面升交点赤道相差60度,在相邻轨道上,卫星的升交角距相差30度。轨道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为llh58min。因此,同一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形相同,只是每天提前4min。每颗卫星每天约有5h在地平线以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问和地点而异,最少为4颗,最多可达11颗。

GPS卫星在空间的上述配置,保障了在地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均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不受天气的影响,这就是使GPS--6--

惯性导航

塑盟查兰堡圭兰壁丝塞

成为一种全球性、全天候的连续实时定位系统。

空间部分的3颗备用卫星在必要的时候,将根据指令代替发生事故的卫星工作,这对于保障GPS空间部分正常而高效地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GPS卫星的基本功能是:

(1)接收和存储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导航信息,接收并执行监控站的指

令。

(2)卫星上设有微处理器,进行部分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

(3)通过星载高精度铯钟和铷钟提供精密的时间标准。

(4)向用户发送导航与定位信息。

在地面监控站的指令下,通过推进器调整卫星的姿态和启用备用卫星。2.2.2地面监控部分

GPS的地面监控部分目前由分布在全球的5个地面站组成,包括卫星监控站、主控站和信息注入站。

监控站是在主控站直接控制下的数据自动采集中心。站内设有双频GPS接收机、高精度原子钟、计算机和若干环境数据传感器。接收机连续观测GPS卫星、采集数据、监测卫星的工作状况。原子钟提供时间标准。环境传感器收集当地有关的气象数据。所有观测资料由计算机进行初步处理,在存储和传达到主控站,用以确定卫星的精密轨道。

主控站设在科罗拉多州。主控站除协调和管理所有地面监控系统的工作外,其主要任务是:(1)根据本站和其他监控站的所有观测资料推算编制各卫星的星历、卫星钟差和大气层的修正参数等,并把这些数据传送到注入站。(2)提供GPS的时间基准。各监测站和GPS卫星的原子钟均应与主控站的原子钟同步或测出其钟差,并把这些钟差信息编入导航电文送到注入站。(3)调整偏离轨道的卫星,使之沿预定轨道运行。(4)启用备用卫星以替代实效的工作卫星。

注入站现有3个,注入站的主要设备包括天线、c波段发射机和计算机,其主要任务是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将主控站推算和编制的卫星星历、钟差、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等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并监测注入信息的正确性。

在整个GPS的地面监控部分,除主控站外无人值守。各站间用现代化的一1一

惯性导航

gt/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信系统联系起来,在原子钟和计算机的精确控制下自动运行。

2.2.3用户设备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和地面监控部分,是用户广泛应用该系统进行导航和定位的基础,而用户只有通过用户设备,才能实现GPS导航和定位的目的。用户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及观测量,并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

用户设备主要由GPS接收机硬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而GPS接收机的硬件~般包括主机、天线和电源。

2.3GPS信号结构和导航电文

GPS信号结构

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包括三种信号分量:载波、测距码和数据码(即导航2.3.1电文)。所有这些信号均在同一频率f=10.23MHZ的控制下产生的‘51。如图2.1所示。

.广———]———————————————————————]

I50bit/sl数据码(导航电文,或D码)I

图2.1GPS信号结构

GPS利用L波段的两种频率的信号Ll和L2作载波,其频率分别为1575.42MHZ和1227.6MHZ,目的在于测量和消除因电离层效应引起的延迟误差。在载波Ll调制有C/A码、P码和数据码,而在载波L2上只调制P码和数

惯性导航

婴型查兰堡主兰竺堡苎

据码。GPS发射两种测距码:C/A码和P码,均为伪随机噪声码,简称为伪码。其中C/A码为粗码,码结构是公开的,供一般用户使用,定位精度可达20.40米。P码是精码,是结构不公开的保密码,难于捕获,易于保密,定位精度可达5.10米。

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基础,是由卫星信号调制出来的数据码,包含了卫星的星历、工作状态、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大气折射改正以及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

2.3.2导航电文

导航电文是用户来定位和导航的基础数据,包含了卫星的星历、工作状态、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大气折射改正以及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导航电文是由卫星信号解调出来的数据码。这些信息以50biffs的速率调制在载频上,数据采用不归零制0叮RZ)的二进制。

导航电文采用主帧、子帧、字码和页码格式,每主帧电文长度为1500bit,传送速率为50bit/s,所以发送一帧电文需要30s时间。每帧导航电文包括5个子帧,每个子帧长6s,共有300bit。第1、2、3子帧各有10个字码,这三个子帧的内容每30s重复一次,每lh更新一次,第4、5子帧各有25页,共有15000bit。一帧完整的电文共有375000bit,需要750s才能传送完,花费时间达12.5min。电文内容在卫星注入新的数据后再进行更新。

导航电文的内容包括遥测码(TLM)、转换码(HOW)、数据块I、数掘块II和数据块III等5部分,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各部分内容如下:

每一个子帧的第一个字码都是遥测码,作为捕获导航电文的静导。其中所含的同步信号为各子帧提供了一个同步起点,使用户便于解释电文数据。

每一个子帧的第二个字码都是转换码,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用户从已捕获

的C,A码转换到P码。

子帧l的第3一10个字码为数据块I,它的主要内容是:标志码(指明载波L2的调制波类型、星期序号、卫星的健康状况)、数据龄期、卫星时钟改正系数。

数据块II含在子帧2和子帧3内,它载有卫星的星历,即描述有关卫星运行轨道的信息。这是GPS定位中最常用的数据。-9-

惯性导航

四JII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

子帧1每一子帧6s。,。。;魄,。。。。转换数据块I(卫星钟差校正参数等)-I遥测一

子帧2啊

子帧3每如卯坫,t

子帧4

子帧5

一TI_淼l上

数据块III含在子帧5内,它提供GPS卫星的历书数据。当接收机捕获到某颗卫星后,利用数据块III的信息可以得到其它卫星的概略星历、时钟改正、码分地址和卫星状态等数据。

数据块Ⅳ空置,留作备用。

当采用GPS进行定位解算时,可通过上述导航电文获取GPS卫星的各种轨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准确计算卫星的瞬时位置。

2.4GPS定位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是观测站(用户接收机)至GPS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的距离(或称信号传播路径),主要是采用两种观测方法【61:一是测量GPS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C/A码或P码)到I达用户接收机的传播时间(时间延迟);一是测量接收机接收到的具有多普勒频移的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因此存在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两种方法。载波相位测量是目前最精确的观测方法,但是由于存在整周不确定、周跳等现象,1其处理数据比较复杂。这里主要讨论伪距测量17]。

假定r0和t’分别表示卫星j发射信号时的GPS时和卫星钟时刻,砭和r分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别表示接收机收到该卫星信号时的GPS时和接收机钟时刻,则卫星信号传播时间为

f’=%一略

但是,实际上我们只能测得r,和r,因此实际测得的卫星信号传播时间为f』=T—tj

以△f’和△f分别表示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时刻的偏差,即

Atittl—t0

At=T一%

则有.

f。=(ro一略)+At—At’

再计入信号传播过程中经历的电离层、对流层和多径延迟等误差,得到

f’=(To-toj)+△f一△r。+f厶+t/,o+f乞

将上式两边同乘以光速c,得到

P7=R’+cat—c△f。+ctl.+Ct:o+ct:p(2一1)

式中,Rj=√@一x,)2+@一Y’)2+0一z’)2,为接收机至卫星的几何距离,(x,Y,z),(xI,yJ,z7)为接收机和卫星j在宇宙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地心世标;p7是实际上可得到的距离观测量,由于不同于真实距离R,,所以常称为“伪距”,式(2.1)便是GPS定位的基本观测方程。由于卫星钟差△f,可由地面监控系统测定并通过卫星发播的导航电文提供给用户,电离层和对流层传播延迟cf厶,和∞名也可用导航电文提供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参数模型进行校J下(当然校正后仍存在残差),因此方程(2-1)中有X,Y,z,At4个未知量,至少需要对4颗卫星进行观测。假设某一时刻观测到的卫星数为N(}电4),则可得到观测方程组

p’=R’+c△r—cAt’+cf厶+cf厶+ctJ.p,J=1,2,…,N(2-2)

给定接收机的概略位置Y0=(X0Y。,z。),对上面方程组中的每一式应用Taylor展开并略去高次项,得到

瞰鹾(yo)AX+等(ro)ay+警(ro)Az帕(2.3)

=Pi+c&J—ct‰一cl乙一ct0一Rib0。Y=1,2,…,N

式中,b=cAt;Ax=xu-xo;缈=Y。-yo;&=Z。一zo。求出上式中R’的偏导数后,式(2.3)可写为

惯性导航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口f△x+P!缈+口;Az—b=Rj(,o)-p’一cat’+c吃+cf厶+cf厶,/=l,2,…,N(2_4)

式中,口^P;,e;为从接收机到第j颗卫星的方向余弦。将上述方程组写为矩阵形式,得到

GX=工(2—5)

式中

G=eie:e?e;

●●●e:一1e;一1●●●●●●,x=b缈△z6r,上=(『1,2…,”r●●●

e:e:Pf一1

,7=R’(%)一P’一曲7+cf乙+c匕+“二口,J=1,2,…,N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方程

G7GX=G7L(2-6)

当G’G为非奇异时,其解为

X=(G1G)。1G1三(2-7)

由于式(2.3)的线性化过程必然引入线性化误差,因此,目前人们普遍主张应对式(2.7)进行迭代运算。然而,经过对由GPS定位模型得到的最小二乘问题的详细分析和实际算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在真值附一近一个较大的范围Fq(15km),GPS定位不必迭代求解,同样能保证定位的精度,只有当初值离真值很远时(150km以上),迭代才能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

2.5几何误差因子与选星算法

用户定位误差与卫星与用户间的几何位置关系至关重要。建立在几何关系基础上的几何误差因子GDOP,正是反映了这层关系。理论分析表明,用户定位误差与GDOP成正比,GDOP越大,定位误差也越大,二者关系如下:

仃,=盯 GDOP(2-8)

盯。为用户定位误差,盯为测距误差。

根据基线原理,当用户到各颗卫星连线的张角都较大时构成的四面体体积较大,GDOP较小,定位误差较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原理,各种GDOP计算估计精度的选星算法在体积最大准则下得到研究。若可见卫星如果恰好为四颗,则就计算这定位星座的GDOP。如果町见卫

惯性导航

婴型盔兰堡主兰竺丝塞

星超过四颗,若有五或六颗这两种情况(依卫星高度角大小排列,如果超过六颗,则剔掉高度角偏小的那几颗),则必需选出最小GDOP的四颗卫星,因为这种定位几何图形,具有最佳定位精度。

作为卫星空间分布的几何图形强度的量度,或称之为几何精度因子GDOP定义为P矩阵迹的均方划胡:

、l,2

GDOP=√肋卯【(G7G)一】--I∑只I~/4

(3—9)

\J-I/

式中P=(G7G)一,这就是归一化条件下,伪距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于是,GDOP的各分量是:

位置精度因子(--维)肋0P=(丑。+易+如)”2

水平精度因子(二维)HDOP=(只。+如)们

垂直精度因子(一维)VDOP=(‰)啦

本机钟差精度因子TDOP=(气)啦

而G是对各卫星分布方向敏感的矩阵,它包括用户至四颗卫星矢量的所有方向余弦。

G=i(3-10)

讲砰订耳吐露蠢《司《露《l

辄f-等叫=孚刊=等

式中(x,Y,g),O。,yl,z。)U=1,2,3,4)为用户(即接收机)和卫星j在宇宙地心直角坐标系中的地心坐标,与上一节一致。式中,。=√(x‘一功2+(y’二y)2+(z‘一z)2为接收机至卫星j的距离。

因此,要计算选定星座的几何误差因子,首先必须知道卫星的空问位置坐标和用户所在地的位置坐标。前者可由导航仪接收到的任一颗星数掘块I玎中部包含有的卫星历书提供,数据块HI中有M。,t。,e,√口,‰,f+4,tO等数掘。由于这时需要知道的只是卫星的粗略位置,可以假定历书中未提供而计算中需涉及的其它参数为零。根据此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坐标。至于用户位置坐标,本是要通过定位计算来求得的待求量,为了选星过程的需要,可由使用

惯性导航

婴!!!查兰堡主兰竺堡苎

人员根据他所具有的先验信息,人为地设定一个数据(当然应当尽可能接近真实位置)(‰,Y。,2'0)。这样就可计算G矩阵;接着是按照矩阵代数方法,求矩阵G的转置矩阵G7,再将此二矩阵相乘求乘积矩阵,最后求出此积矩阵的逆矩阵,即协方差矩阵(G7G)~。

根据代数学知道:从总数n中取f个的组合数为c,。)2矛若三可 当有五颗卫星可见时:c4(5)=5,即要作5次GDOP计算,取其最小值的卫星组。当有六颗卫星可见时:C。(6)=15,即要作15次GDOP计算,取其最小值的卫星组。

另外根据所选用卫星的仰角大于50的约束条件即ef>cos85。=0.087.e;是对宇宙直角坐标轴z方向上的方向余弦,选出可选用的卫星,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直接计算GDOP值非常麻烦,实际上常用另外的方法进行选星:求以用户到卫星矢量的末端点为顶点的四面体体积v,如图2.3。

图2.3由用户指向四颗卫星的矢量末端连线形成的四边形A1A2A3A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4a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