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2019年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1-02 14: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体育课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健身功能,以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身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学生每上一次课都有收获。

一、如何上好一节体育实践课。

1、首先,既然是上好课,那么就得备好课

第一、首先是要备教材; 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我们得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所学动作技术的要领、方法;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容易犯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纠正。那些动作学习方面学生容易受伤,如何防止学生受伤,做好应急处理预案。第二,备学生;教师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包括这个班级有多少人,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甚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兼顾所有的同学。第三,备场地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数量等情况,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第四,备组织教法;体育教师应了解了教学内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后,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准备组织教法,尽量减少在队伍组织调动上浪费的

时间,合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总之,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好。 2、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做到合理引导,有的放失。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4、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

体育课教学也是这样。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5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