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3-04-22 20: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OO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研究

摘 要: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实验进行改进,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改性条件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表;大豆分离蛋白;改性

一、概述

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选择试验的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好的或满意的试验条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适用于多因素的设计问题。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果人们的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 就会使人消瘦, 引起各种疾病, 特别是对于儿童, 会造成发育不良, 智力低下。人类食用蛋白质主要有两大类, 即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由于植物蛋白周期短、资源丰富、产量大等优点, 在食用蛋白中占70% 以上, 而动物蛋白则不足30%。近年来,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耕地面积减少, 开发高营养、高产量的植物蛋白成为人类研究的重要目标。功能特性在食品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天然大豆蛋白的这些功能特性尚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加工的要求, 为此, 国内外学者正谋求一些方法来改善这些功能特性。

通过改性可以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溶解性、乳化性等,本试验主要对乳化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影响因素较多,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因而对此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的改进。

二、试验设计

1.试验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对蛋白质乳化性的影响。

2.试验指标:用蛋白质的乳化性(y)作为考察指标,该指标越大表明影响性越大。

3.确定因子与水平:本实验设定的因素水平有质量分数,离子强度,PH值。质量分数选择0.5%,1.0%,2.0%;离子强度选择0.1M,0.5M,1.0M;PH值选择5,7,9。

表1 因素水平表

4.正交表选择:本实验为三水平三因素实验,经分析选用L9(34)。 三、试验结果

按试验设计方案实施后,所得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结果数据表

四、数据的方差分析 1.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表3 试验设计方案与试验结果计算分析表

2.直观分析(极差分析):

2.1极差大小:RPH>R质量分数 >R离子强度

2.2因素主次:主-----------------------次

PH;质量分数,离子强度

2.3添加趋势图:

图1 趋势图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系列1

2.3.1 质量分数增大,则蛋白质的乳化性增强,若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过大,会导致反应不完全,成本增加,因些选择A3水平2.0%;

2.3.2 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蛋白质的乳化性减弱,故取B1水平0.1M; 2.3.3 蛋白的的乳化性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选择C3水平PH=9。 3.方差分析

由于因素A和C的F值分别为18.46和61.86,大于F0.1(2,2)=9.0,因此,因素A和C在显著性0.05上是显著的,因子 B不显著。由于因素C的F值大于F0.05=61.86而因素A的F值小于F0.05,因此,因素C是显著的,因素A为可接受。

表4 方差分析表

4.最佳条件的选择

在本实验中因素A和因素C是显著的,B不显著。通过上述分析,A取A3,B取B1,C取C3。

五、小结

通过对试验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的改进,成功找出提高乳化性的最佳条件,且实验次数少,成本低,效果显著,对工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六、学习本课程的体会

本学期学习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深切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课上老师细致严谨的教学,将我带入一个神奇的数字世界。研究生阶段我主修的方向是植物蛋白,实验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了本课程之后,从单纯的记录数据,到懂得如何将自己做出的实验数据变为令大家认可的论文资料,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对我的启发和教导极为深刻。相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感谢老师的细心教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62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