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结构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1 23:5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概 述

I第一卷的结构

1.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形式

(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4)货币

2.货币的资本化(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3.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三篇至第五篇)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 协作 B分工 C机器

(3)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 5.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1)简单再生产 (2)扩大再生产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4)所谓原始积累

II第二卷的结构

1.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一篇) 2. 资本周转(第二篇)

3.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篇)

III第三卷的结构

1. 利润轮(第一篇至第三篇)

2. 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第四篇至第六篇)

(1)商业利润(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2)利息(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产业收入(生息资本)>) (3)地租(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3.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1

<<资本论>>结构

结 语

《资本论》是由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卷构成的。第一卷又分作七篇二十五章;第二卷分作三篇二十一章;第三卷分作七篇五十二章。 《资本论》第一卷题为《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和第二卷的《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相对应的。从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到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整个体系,是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在最后的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中,与资本主义的发生相对应,论述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同时也说明了它的崩溃,体系大体上是完整的。第一卷首先在第一篇《商品和货币》中,阐明了成为资本生产过程前提的商品经济一般,在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阐明了资本把劳动力作为商品买进来,然后在生产过程中把它当做使用价值使用,从而得以生产获取剩余劳动,从而规定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可以说,这就是第一卷的核心。第一篇阐明了资本生产过程的一般前提的形式规定,而第七篇说明了这样一个过程,即资本作为实质性基础要求劳动力的商品化并对此进行再生产。总之,第一卷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阐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一般关系,是《资本论》体系中的基础理论。

第二卷阐明了作为本来的流通形式出现的资本的流通形式中所特有的问题,补充第一卷对资本主义基础结构的说明。在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中,说明了资本流通的意义,规定了在第一卷中没有说明的流通资本在资本运动中所占有的地位。同时附带的论述了流通费用和流通时间的问题。第二篇《资本周转》是一般地把以货币资本为起点的资本循环运动作为主题,论述了它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践观的影响。最后的第三篇,以其著名的公式说明了资本主义按照价值规律独自建立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这样通过第二卷对流通过程的阐述补充了第一卷以后,在第三卷中考察了《作为整体考察和资本运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这不过是说明了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按照资本的要求以其特有的方法,在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进而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追歼在分红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即论述所谓利润论、地租论,还有补其不足的利息论。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三篇《利息率去想下降的规律》是利润率;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是阐述商人资本及其利润,为下边论述利息做准备。第五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生息资本)》、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分别构成了利息论和地租轮。利润论说明可把资本作为整体生产的剩余价值,作为平均利润按资本平均地进行分化,因此产生了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代替价值规定了商品交换。这是从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并不是由价值关系规定的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毋宁说利润论是由劳动价值学说确立的。以这个利润论为基础阐述了利息是对于提供货币资本的货币资本家、地租是对于拥有同为不是劳动产品而不能成为资本的土地的土地所有者,所分给的剩余价值。这样,《资本论》就以价值规律为准则系统地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及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规定这三大阶级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各种规律。从商品开始到阶级为止《资本论》全三卷,是随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以来,初次在理论上取得一体系化成就的划时代的著作。

2

<<资本论>>结构

I、第一卷的结构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由七篇二十五章构成。其主要部分,首先是由1—3章构成的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其次是包括5—16章的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再次是第二十一章以下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这三部分是以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和第六篇《工资》为转化进行论述的。

《资本论》的第一卷,首先在第一篇作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前提论述了【商品和货币】,在第二篇中说明了【货币转化为资本】,即从第一篇的前提向(资本的生产过程)过渡的条件。然后在第三篇中才开始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样第一篇、第二篇,特别是第一篇,不仅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导言部分,而且作为对商品、货币资本的形成的基本规定,对全三卷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定;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提高生产力的特殊方法,即资本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促进协作、分工、机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所特有的提高生产力的方法。这样,在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作为第三篇和第四篇的统一,阐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第六篇《工资》说明了在第三篇到第五篇中所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社会关系(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掩盖起来的形式,换句话是说明了把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提高资本的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形式。通过这一篇,为在下边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阐明资本的自身发展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发展做了准备。这样,在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说明了以资本的形式实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说明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作为一个社会确立起来的方式。也就是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发展规律。然后再最后的两章里,说明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是在英国的具体历史。并在殖民制度论中,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而论述的。它是从历史方面阐述了资本的意义,不但非常令人感兴趣,而且也显示了几乎无可辩驳的马克思的思想基础。

(一).商品、货币的形式规定(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在这一篇中说明了作为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的形式上的性质;阐述了一个社会全面确立商品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的过程,它由简单的商品形式发展转化为货币和资本,结果出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这才使商品经济得以全面地统治了这个社会。这里所说的商品,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所谓简单商品中业已具体看到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殊的历史社会的核心的商品形式。同样,在形式上不只是发展成货币,而且一定要发展成资本,并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发展成支配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产业资本。

第一篇分为三章。即在第一章解释商品;第二章论述商品的交换过程;第三章论述由商品交换而发展起来的货币,并进而论述货币本身的各种职能形式。这个叙述的展开式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

3

<<资本论>>结构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论》的体系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因为商品是商品经济起支配作用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是其终极的构成分子。当然,商品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但在商品经济中,只要还是商品,换句话说,在到买主—消费者的手中以前,使用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事实上,商品在现象上的相互交换关系,是以抽象掉各自不同使用价值的关系进行的。也就是存在两者中作为共同的第三者即生产这种商品所必经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必须相等的。各种商品,其中包含的共同的社会劳动的结晶,是价值的实体。

第2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进一步说明第一节中论述的商品中使用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劳动价值学说。即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两个方面;有形成一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的一面;也有形成价值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面。例如,做一件上衣的劳动,在有用劳动方面和织亚麻布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但在形成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方面,两者却都只不过是一定量的劳动。有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在形成价值方面是同质的劳动商品,具有价值,而且是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交换。

商品的价值通过劳动而具有社会性质。但是在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并不是直接地就是社会劳动的产品,而只不过是私人的,个别劳动的产品。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通过相互交换才能实现价值。也就是说,每个私人劳动必须作为社会劳动进行比较,而每个商品的直接交换只不过是个别的过程,但是只要处在直接的交换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偶然的个别的制约。因此,就必然要发展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的交换过程。根据这一点,为了先说明货币的起源,才特别得入地考察了交换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形成。

(2)商品的价值形成

在这里按照下列程序考察了价值形成的发展;(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成);(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成);(C、一般的价值形成);(D、货币的形成)

私人产品的每种商品不能自己表现其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另外也不能用同样是私人产品的其他商品的价值来表现,而是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事实上市商品用商品来表示,是交换的出发点,这就是【简单的价值形式】。这种形式说明了已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对处于【相对价值形成】的商品来说是具有直接交换可能性的形式。这里看到了货币的萌芽。但是每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并不是只要求和另一种商品,而是要求和其他所有的商品交换,所以其价值必须用其他所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价值形式的发展。马克思把每种商品的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的形式,作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来阐述。他明确指出,每一种商品在这种形式中,它的价值性质,是与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无关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体化物。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未完成的价值形式,每出现一种新商品,其范围就得扩大。并且是不统一的,各种商品都是种类繁多的等价物。另外各种商品不是作为商品相互发生关系,作为商品要求相互交换商品的基本规定,是把一种特殊商品从商品世界中排挤出去,把他们作为公共的等价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就是说明这种关系。这时,各种商品才具有作为商品相互发生的关系的形式。它需要通过每一种商品都不能做

4

<<资本论>>结构

等价形式,同时处于一般等价形式的商品已不是单纯的只是商品,而是对其他各种商品即可直接要求交换的形式,才成为可能。但是一般等价形式仍旧可以属于种种商品。当它固定为一种特殊商品即黄金的时候,它出现了(货币形式)。每一种商品就得到了以作为货币的黄金为媒介可间接地相互交换的形式。 (3)商品拜物教性质以及秘密

货币的出现说明了商品形式所特有的拜物教性质。本来人类社会是通过不断生产其社会续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维持的。这无论是什么不同的生产关系,都同样是把人类劳动的支出用于生产各种商品,从而不断地得到所消费产品来进行的。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形式即商品交换使之实现的。劳动关系物化为商品的价值关系,只不过是商品经济的拜物教。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黄金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价值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同为劳动产品的商品,作为无本身就有价值,它是通过这个形式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人类的劳动关系,就表现为物的的价值关系。 (4)货币

继第一章(商品),第二章(交换过程)以第一章中对商品本身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商品的现实交换过程。第一章的第三节,是从它的形式方面在逻辑上阐述了货币发生的必然性。而第二章从具体的交换过程说明了货币发生的必然性,即商品必须交换时,一定要以货币为媒介,由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来说明,把货币形成的必然性作为具体的历史过程予以阐述,从而充实了叙述过的价值形式论。第三章(货币商品流通)对各种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现实的进行交换和流通的过程。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等三段论予以说明。首先指出各种商品的货币为公共的等价形式,以货币为价值尺度。即说明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劳动时间的现象形式,同时这个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又将其使用价值量作为货币本身的量度标准,所以商品的价值必定要用表示一定量的价格表现出来。不了解这一点就会对货币产生种种误解,这是由于吧价值单位和间隔单位混为一谈之故。因此价格并不是原样表示价值的,即使没有价值的东西,只要作为商品买卖,就会有价格,但价值和价格的这种不一致绝不是商品经济的缺陷,相反,它是私人生产的社会规定所特有的形式。就是说基于价值的交换是在价格的变动中进行的。货币购买商品的过程,就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现实地起媒介作用,货币在这里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说明了,商品交换过程是通过W-G-W这个(商品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的,以这个形态变化为媒介实现了社会物物替换。但是每一个W-G,只是单纯的作为G-W的反面来进行,而对每一个商品来说,不一定总能保证W-G的过程,他指出这就隐藏着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另外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总是留在流通领域中,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因此,为了实现商品流通所必须的流通手段的货币量,由下列公式来决定:(商品价格定额)/(同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同时说明了在货币的最低必须流通量的范围内,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也不可以通用。作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的通货膨胀也也由此阐明了它的基本规定,所以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必须相应地进行调节。货币通过它作为(货币)的货币进行这个调节。它首先是通过(货币贮藏)的职能进行消极的调节;其次是通过(支付手段)的职能进行积极的调节;最后是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就是说W-G-W的全过程,到W-G就中断了,从流通中退出来的货币,被贮藏起来,因为货币对商品来说是代表商品经济的一般财富的。货币从手段变成目的物了,但是贮藏货币是以W-G

5

<<资本论>>结构

为依据的。因此,商品和流通既是对立的,而又是不得不相互依存的。这就限制了以追逐起本身为目的的无止境的贮藏。与此相反,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对最初未支付货币而进行的交易完成其货币支付,先不用货币,换句话说,不受货币的限制扩大流通,而用通过扩大流通所得的货币予以补充。因此,和贮藏时相反货币在流通的内部要求价值的独立存在。支付时不购买商品而把货币投入流通,另外只要各种支付相互抵消,反而使货币量得到节约。最后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不只是当做流通手段的货币,也包括当做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货币,它是对一国货币量进行原始调节的货币。货币作为一般财富进行交易。在这里货币像贮藏货币那样从流通中退出来,或像支付手段那样单纯地再投入流通,通过这些不仅对商品来说表示了作为价值独立存在的财富,而且对于商品流通来说还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了交易对象,与此同时,有要求它必须是能够增值其价值的财富。这就成了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出发点。

(二).货币的资本化(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继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二篇是《资本的总公式》。这里说明了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劳动力的买卖)。这一篇以商品和货币的流通为前提,说明了资本在社会上是怎样形成的。也可以看作是从第一篇过渡到第三篇的媒介。

开头首先比较了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形式G-W-W和简单商品流通形式W-G-W。W-G-W的目标是和起点不同的使用价值,而G-W-G的起点和终点都是G,终点G如不变成G’,即价值不能增殖的话,就没有意义了。与此同时,G-W-G’成为了价值不断反复增值的运动体。就是说G增殖了m而成了G’。在这个运动中的货币和商品都是资本所取得的一个形式。这个资本的总公式的问题是G怎样变成G’的。G-W-G’中的G-W和W-G,本来和W-G-W中的第二个阶段一样都是等价交换,所以从流通中是不能产生的。即使个别的有不等价交换增殖价值的,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它是由于与其他一方的损失相抵消,是不能增殖价值的。另外在流通以外,通过新的劳动虽然可以附加新的价值,但是既存的价值本身是不能自己增殖的。因此,m必须从流通内部,而又不能在流通内部产生。为了解决这一点就引进了劳动力的买卖。就是说,G—W的W必须具有自己形成价值的性质,这样才使G—W—Gˊ具有价值增值的社会依据,这样的W只有劳动力商品。要使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一劳动者要从生产资料的占有中分离出来,第二劳动者能够自由的处理自己的劳动力,需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所谓劳动力的商品化,是直接生产者将其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把生活资料作为商品买进来。劳动力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其价值是由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规定的。资本家能够用这个价值来购买劳动力商品,但不能将其转卖给别人。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劳动力,通过使用使其价值增值。这样就对G—W和W—G之间的劳动力消费过程作为资本的生产过程进行考察。

(三).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三篇——第五篇)

第三篇至第五篇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三篇,〈绝对m生产〉,对资本的生产过程作了基本规定,说明了价值增值的依据,另外与此相关叙述了〈工作日〉的历史。下边的第四篇,表述了通过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方法,进行的《相对m生产》。在那里叙述了协作、分工、机器大生产等资

6

<<资本论>>结构

本主义所具有的特殊的生产方法的发展。第五篇〈绝对m和相对m的生产〉,总结了第三篇和第四篇,从根本上说明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关系。 (1)绝对m的生产(第三篇〈绝对m的生产〉)

作为G—W买进来的劳动力,在资本生产过程中被消费了。但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对生产过程首先作为这样的〈劳动过程〉来考察。资本也是通过得到这个所有社会共有的社会存在条件,即劳动生产过程,才得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基础。但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劳动过程,它是在G—W和W—G的中间作为价值形式和价值增殖过程所进行的特殊形式的过程。这个价值增值的秘密之外是根据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和劳动力支出的量是根本不同的量,一天的劳动所生产东西可以超过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天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只不过是单纯的价值转移,而劳动力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已不再是商品,不能把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是重新生产价值,可以生产出超过其作为商品的价值以上的价值。

这里还说明了,这个生产过程又把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用作生产资料,以便生产一种新的使用价值,同时这些价值构成了新产品的价值。在这里也就具体的论证了劳动力的二重性。就是说,一方面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能使生产资料生产 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使其得到保存;另一方面又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起到重新形成价值的作用。这个过程对资本来说,是资本价值本身的增殖过程。投入生产资料的资本价值,虽然只不过是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其价值,但是投入劳动力的资本却变为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东西。

以此而区分前者(不变资本),后者是(可变资本)。m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ˊ),纯粹表现价值的相对量,但同时也表示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商品作为资本的产品,通常通过按〈产品的各个比例部分〉表现其价值结构,从而产生了西尼尔“最后一小时”理论,即化为资本的纯利润是在最后一小时的劳动中产生的,它成为反对缩短劳动时间的世俗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了他的谬论以后,进而对〈工作日〉做了详细的、历史的分析,指出它不外乎说明了形成资本对工人的基本关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章在第1节中论述了〈工作日的界限〉的可变性,它不是由它本身所决定的,继而在第2节中作为〈对剩余劳动的贪欲〉的代表例举了〈工厂主和领主〉,他指出资本家也和瓦拉几亚的领主一样,他们具有和以往的统治阶级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的剥削欲。这样在第3节〈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中例举了工作时间的实例,揭露了想要通过〈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实现24小时工作日的资本的内在冲动,进而转到〈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的问题上。他首先在第5节中叙述了〈14世纪中叶——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其次在第6节中叙述了〈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这一篇的最后一章〈mˊ和m量〉说明了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话,剩余劳动量是由可变资本量和工作日长短来决定的,按照这个公式,结果是由于工作日是有一定界限的,要实现资本的无限的价值增殖欲,只有增大可变资本的量。这样在绝对m的生产中才表现出资本最根本的增殖价值的动机。资本只要不改变生产方法,而想要通过对劳动力的绝对剥削来满足它的要求的话,这还不能说是展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历史特性。对其展开的进一步说明是下一篇的目的。因此在这一篇中所表述的

7

<<资本论>>结构

比较抽象的规定,从历史上看是未发达的特征,但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它也总是作为基本规定在起作用。

(2)相对m的生产(第四篇〈相对m的生产〉)

工作日的延长有一是限制,另外可变资本的增加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因此绝对m的生产是有一定限制的。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先对m的生产〉克服了这个界限。生产力的提高,通过生活资料的低廉化,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降低,从而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资本家来说,追求由这个生产力提高而得到超额m,便成为他们的直接动机。这是因为,个别进行资本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比用以往的生产方法的资本降低了生产费用,所以使它获得了超额m。随着新生产方法的普及,结果使社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降低,从而普遍生产相对m,这样通过获得超额m的竞争的相对m生产给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特殊的动力。在作了上述说明以后,本篇通过协作、分工、机器大工业等继续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并迅速得到发展的过程。并进而说明了,通过这些也确立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

a、协作 多数工人同时在同一地方生产的这一方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规定,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隶属于资本的许多工人,使他们的劳动成为社会的平均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自不待言。但是与此同时,劳动生产力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b、分工 把协作的社会性劳动以分工的形式予以利用的工场手工业,才使协作的效果具体化了。分工就是把人当作生产机构中的一个器官,把参加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当作全体中的局部工人,从而使生产力显著提高。当然在工场手工业中,劳动手段还是工具,工人也部分的仍需要手工的熟练,资本对劳动的社会统治力量还不大彻底。它不过是资本统治工人的客观条件,是机器大工业确立以前的一个阶段。

c、机器 机器生产把工具从工人手中转向机器,使工人的劳动简单化了,从而夺去了他们的劳动内容。发达的劳动手段,作为自动的机器体系,脱离了工人的意志而成了支配他们的东西。资本国而对工人来说完全是作为客观的生产主体而存在,劳动过程在这里也确立为资本的生产过程。因此,资本采用机器,对工人地位的影响,不同于工场手工业而成为决定性的。关于这一点,首先作为(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从以下三点进行考察:(1)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2)工作日的延后;(3)(劳动的僵化。继在工厂内部的影响,接着作为(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艺和家庭劳动的革命),论述了机器大工业在工厂外所给与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大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说明农业的机械化对工人的极端影响是造成了工人的(过剩化)。在这里还说明了不仅是工人,连土地也成了掠夺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有一个矛盾,即自己破坏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劳动。

(3)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第五篇——绝对m和相对m的生产)

第三篇和第四篇的论述大体上是这样展开的:即首先从抽象的劳动过程规定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个劳动过程是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出现的。与此同时(1)资本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管理者;(2)资本通过对其产品的所有实现了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所展示的绝对m的生产和相对m的生产,前者是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后者是在提高生产力的基础上,完成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上的隶属。通过这两者确立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样第五篇首先在第14章(绝对m和

8

<<资本论>>结构

相对m)中指出了产生m的两种方式具有上述那样的历史性质的差异,进而在第15章(劳动力的价格和m的量的变化)中,考察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对立关系。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关系,具体的变现为新形成的价值分割为工资和m。然而这个分割是由(1)工作日的长度、(2)劳动强度、(3)劳动生产力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因而论述了由于这些元素的变化组合而引起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核心变化。通过这个考察明确了作为m’表现出来的这个关系的量的变化,当然是以随着劳动生产力价格变动而产生的m的增减为基准的,而且它取得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定倾向。例如工作日虽然多少缩短了,但由于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提高了,所以m’并不会降低。另外在资本的支配下,生产力虽然不能提高,但工作日不会相应地缩短。这是因为劳动力被当作商品买卖的缘故。因此通过工人的劳动新生产的价值产品,是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的,具有这种常识性见解的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可以说依然不能恰当地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本来应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剩余价值 (m ) 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 可变资本 = (v ) = 劳动价值 = 必要劳动

可是他们却用下列公式表示: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 剩余产品

工作日 = 产品价值 = 总产品

所以就模糊不清了。

(四).劳动力的价值(价格)转化为工资(第六篇——工资)

在第三篇到第四篇,通过资本的生产过程,说明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能够建立的依据,所以接着阐明了,作为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是怎样维持和扩大的。第六篇(工资)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作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展开时,它具有居间的媒体性规定的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实质性规定和观察性规定是以工资这个现象形式为媒介的。首先在第17章(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中明确了被古典政治经济学混淆了的劳动力的价值和其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的区别,阐明了得到报酬的不是劳动本身,而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但实际上,不仅资本家,就连工人也认为,通过劳动力价值的现象形式即工资所得到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而是劳动本身,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实际关系被掩盖了。

因此还有必要考察从外观上表现的两种工资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第十八章、(计件工资)第19章。在计时工资的形式上,劳动力的价值是按工作日的长短得到劳动报酬的,而实际上计时工资本来也是一天的劳动力的平均价值除以平均劳动时间求得的,绝不是劳动按时间得到报酬,毋宁说相反地它被利用于延长劳动时间的所谓加班等等。另外劳动力的价值采取计件的形式时,工资甚至失去了劳动的报酬的外貌,而被看做是对象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本身的报酬计件工资的形式实际上市计时工资的变形,和计时工资没什么实质上的变化,但是通过这个形式,形成了工人把自己的产品卖给资本家的外观,所以通过工人的竞争资本家容易加强劳动的强度。

最后通过<工资的国民差异>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达程度和工资高低的关系,即在资本主义

9

<<资本论>>结构

发达的国家,工资是相对较高的,但和劳动生产的以及产品的价值比较却是很低的,一般地讲,工资并不是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例进行增减的。

总之,第六篇阐述由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化所产生的常识性见解的错误,在第五篇和第七篇中间,与截止第五篇所阐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随之形成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基本关系,把劳动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相对应,记述了资本以工资形式为基础进而形成了它本身生产m的外观。这样下边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就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的m的资本化过程说明了这个社会的内部结构。

(五),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以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为基础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成为能够统治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这通过《资本论》第七篇以前的记述已经明确了,第七篇说明资本的生产过程怎样再生产其必不可少的基础即劳动力商品。通过不断再生产它这一赖以生存的依据,资本主义能自行地由资本进行m的生产了,这是由于资本的生产过程,特别是通过第四篇<相对m的生产>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靠机器大工业的发达使劳动力单纯化了,并构成了劳动力商品化的实质性基础。积累过程确立了其社会关系的基础。

这一篇包括第21章<简单再生产>、第22章、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第25章<现代殖民理论>。首先在前3章说明基本关系,在后二章论述具体的历史前提,作为理论叙述的补充。 (1)简单再生产

在这里把简单再生产作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基本规定,因此作为其抽象的一面加以说明。无论是在什么社会,不管是什么社会形式,社会必须生产其为了存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手段。生产和再生产其为了生产所必需的生产手段。社会的这种物质替换,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这个特殊的形式下进行的。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消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由资本再生产的过程。资本通过购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来完成这个过程。工人在资本的支配下把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作为生活资料用工资从资本家的手里买回来。这不过是工人通过生活来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但是工人不仅生产自己的消费手段,也生产资本家的消费手段。当然这些消费手段是在作为资本的消费既存的生产资料的情况下生产的,这个生产资料也是由工人自己生产的。这样工人通过劳动在维持和再生产资本的同时,既再生产了资本家,也作为雇佣工人再生产了自己。资本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是互为前提的,一方的再生产是以他方的再生产为条件的。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的劳动力的买卖。可以说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纽带。物的再生产的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物被资本主义再生产出来,也就再生产了资本家和工人的这个社会关系。 (2)扩大再生产

资本的现实的再生产过程,如上所述是(扩大再生产)。这是通过由资本生产的m再重新转化为资本进行的。但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也必须是资本家和工人的社会关系再生产。实际上的m的资本化并不是单纯通过物质资料来进行,多少需要追加的劳动力。前者由剩余产品中包含着资本的物的成分得

10

<<资本论>>结构

到解决,后者一般地是靠工人人口的增加得到满足。这就说明了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依靠自力而存续,成长起来。它是以劳动力的商品化为基础,用商品生产商品的社会。只是重复所谓简单再生产是不能确保其历史地位的。以此为基础作为社会规律又确定了商品交换的规律,同时也实现了马克思的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经济以资本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为基础,才在整个社会建立起来。所谓的<节欲论><工资基金说>不过是对资本积累过程的表现的通俗理解。马克思批判了这些常识性的见解,进而进入(资本主义积累的一半规律)的考察。这里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为他自己的理论的积极开展铺平了道路。 (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的积累所需的追加劳动力,不一定能按资本的要求而得到。因为资本不是直接生产劳动力的方法。马克思把这一点作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从它对工人阶级的命运给予了什么影响的角度上进行了考察。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不必说是通过当作商品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进行的。即使和不变资本部分间接地有关系,但不变资本部分的增加并不就一定需要劳动力的直接的增加。因此,在进行资本积累的时候,资本的C部分和V部分是按照什么比例增加的,对工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里首先是(资本构成)问题。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也增加,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本身,是以机器支配作用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是其终极的构成分子。当然,商品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商品,但在商品经济中,只要还是商品,换句话说,在到买主—消费者的手中以前,使用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事实上,商品在现象上的相互交换关系,是以抽象掉各自不同使用价值的关系进行的。也就是存在两者中作为共同的第三者即生产这种商品所必经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必须相等的。各种商品,其中包含的共同的社会劳动的结晶,是价值的实体。

第2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进一步说明第一节中论述的商品中使用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劳动价值学说。即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两个方面;有形成一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或(具体的,有用劳动)的一面;也有形成价值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一面。例如,做一件上衣的劳动,在有用劳动方面和织亚麻布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但在形成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方面,两者却都只不过是一定量的劳动。有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在形成价值方面是同质的劳动商品,具有价值,而且是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交换。

商品的价值通过劳动而具有社会性质。但是在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并不是直接地就是社会劳动的产品,而只不过是私人的,个别劳动的产品。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通过相互交换才能实现价值。也就是说,每个私人劳动必须作为社会劳动进行比较,而每个商品的直接交换只不过是个别的过程,但是只要处在直接的交换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偶然的个别的制约。因此,就必然要发展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的交换过程。根据这一点,为了先说明货币的起源,才特别得入地考察了交换价值即商品的价值形成。

(2)商品的价值形成

在这里按照下列程序考察了价值形成的发展;(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成);(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成);(C、一般的价值形成);(D、货币的形成)

11

<<资本论>>结构

私人产品的每种商品不能自己表现其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另外也不能用同样是私人产品的其他商品的价值来表现,而是用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一种商品的价值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事实上市商品用商品来表示,是交换的出发点,这就是【简单的价值形式】。这种形式说明了已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对处于【相对价值形成】的商品来说是具有直接交换可能性的形式。这里看到了货币的萌芽。但是每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并不是只要求和另一种商品,而是要求和其他所有的商品交换,所以其价值必须用其他所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价值形式的发展。马克思把每种商品的其他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的形式,作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来阐述。他明确指出,每一种商品在这种形式中,它的价值性质,是与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无关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的体化物。但是它仍然是一种未完成的价值形式,每出现一种新商品,其范围就得扩大。并且是不统一的,各种商品都是种类繁多的等价物。另外各种商品不是作为商品和其他劳动手段的增加为条件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比例可以说一般是增加的。马克思把这个关系称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之所以如此是同为这个技术结构,可以和生产资料、劳动力的价值是毫无关系,而技术构成是作为C和V的一定的价值构成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两者绝不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特别把前者的变化表现为后者的变化这一内容称之为资本有机构成,当简单地位资本构成时一般地就是指这个有机构成。首先从(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开始考察,资本有机构成如果没有变化,资本的量的增加自然需要按比例追加劳动力。然而,工人人口的增加速度有一定的自然限制,不能随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资本如按统一构成增加的话,资本的积累就不能不受到工人人口本身的限制。对劳动力商品需求的增加必然使工资上涨,而工资上涨会使利润减少,因而使资本的积累能力减弱,这样对劳动力的需求反过来会趋向减少。可以说资本受到为其提供积累的劳动人口界限的限制,它同时表示劳动工资也受到一定界限的限制。

但是这种资本有机构成比例不变的资本积累,毋宁说只是一个抽象的侧面。资本的积累一定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进而把这一点表述为(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如上所述,资本生产力的增加,一般地讲是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随之而使V部分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下降。资本吸引劳动力,即使是在劳动力绝对增加的场合,和追加资本的数量比较,不能不是相对地日益减少。因此,资本积累的提高,一般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就是形成了一支根据资本的需要随时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这样,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的劳动力商品,不是单纯依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部,由自然条件所提供的人口,而是靠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独立于自然界限而得到创造和确保。因此资本的积累过程也就位资本家实现了劳动力商品的扩大再生产,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通过工人的竞争一般地不能不使工人对资本的地位恶化,显示了所谓贫困化的倾向。马克思把这种相对过剩人口的具体形式,以当时的英国的状况为基础,区分为(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在作了上述的基本规定后,在这篇的最后作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详细地研究了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工人的状况。

(4)所谓原始积累

资本的积累过程是资本家对工人关系的扩大再生产。但是这个过程是以资本原始积累把劳动力商品化的基础已经形成为前提的。第24章分析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生,说明了资本积累的原始形式。首先

12

<<资本论>>结构

把英国15世纪以后的历史作为对象考察了<对农民的土地掠夺>,说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无外是创造丧失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的过程。它往往是通过暴力来完成的。另外和这个过程相对应的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以及(工业资本家的产生)。其间的英国历史同时也说明了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这样,马克思最后作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论述了资本积累的进行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造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化,这就不能不达到打碎资本外壳之点。第一卷的最后一章(现代殖民理论),与前一章资本的原始积累相对应,用具体事实批判了经济学家(威克菲尔德)的资本观,揭露了经济学家,在资本主义的宗主国认识不到的资本的本质,在缺少无产阶级的殖民地却不得不承认它,这就是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就逐步生产资料也不能成为资本这个事实。

13

<<资本论>>结构

二 第二卷的结构

《资本论》第一卷是以<资本的生产过程>为对象,而第二卷是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然而资本本来是以流通形式出现的,虽说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也不是忽视流通而能够说明的。事实上,在第一卷也是首先说明了商品、货币、资本的流通形式,以此为交换考察了生产过程。就是说第一卷在需要的范围内也包含了资本的流通过程,但是尽管如此,在第一卷中,商品、货币姑且不论,待讲到资本,因为它的生产过程是考察的对象,所以未能充分考察<资本的流通形式>。因此在第二卷特别把<资本的流通形式>作为课题予以阐述,对第一卷作了补充。

首先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概念,并不是通常根据这个词所想象的意思。即资本从这个人的手里转到那个人的手里的资本价值变成商品、货币,所谓形态变化的运动之意。这一点在第一卷中当然必须是这样理解的,第二卷通过详细探讨因资本的流通过程包含生产过程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说明资本形式的意义。这同时也是对资本概念本身的说明。第二卷不是单纯论述流通形式的资本,而是论述已经掌握了生产过程的<资本的流通>,换句话说它是资本价值的运动把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殖作为依据进行的<资本的流通>,对这一问题的阐述采取了所谓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即G—W?P?Wˊ—Gˊ的形式。

第一、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一篇)

第一篇的第1章到第4章,是整个第二卷的导言部分。在这里说明了所谓的资本流通是资本价值的导言部分。在这里说明了所谓的资本流通是资本价值时而采取时而抛弃货币、生产要素、商品的三种形式这样经常反复的循环运动,这个资本运动有三个方面,(1)货币资本的循环(2)生产资本的循环(3)商品资本的循环。三个循环的关系图示:

明确这三个方面才能阐明资本流通或随着资本流通所发生的种种问题,例如在第二卷第三篇中研究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它不依据商品资本的循环是搞不清楚的。

在第一篇的第5章、第6章考察了随着资本流通所发生的特殊问题:流通问题和流通费用。价值的增殖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在论述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时,没有直接地涉及流通过程问题。但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也会间接地涉及流通过程问题。但是资本的价值增殖也会间接地涉及流通时间问题。为了不断完成生产过程,除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本,也需要不直接生产m的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资本。不明确这个区别,在考察资本的周转期间时,就不会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都看做是资本必须投入的时间,就弄不清流通时间的长短对资本的价值增殖所给予的影响。另外资本随着流通时间还需要流通费用。但

14

<<资本论>>结构

是这个流通费用,还应该根据形成商品价值的观点,分作:(1)纯粹的流通费用;(2)保管费用;(3)运输费用。纯粹的流通费用单纯是在买卖过程中需要的费用,不附加任何价值,而后两者都是保存和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必须的费用,是应该附加价值的,虽然哪一种都是流通费用,都是同样的虚费,但必须承认其间的差别。

如上所述在第一篇中考察了资本的运动和随着发生的特殊问题——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然后下边的第二篇考察了对于·个别资本来说,<资本周转>对其价值增殖所给予的重要影响。 第二,资本的周转(第二篇)

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资本再回到出发点去的时候,就是资本的一次周转。周转速度增加,价值增殖率就上升;周转速度减慢,价值增殖率就降低。它和所谓的劳动剥削程度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可以说是构成其条件差别的因素,所以对每个资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第7章一般地规定了<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第8章到第11章考察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差别。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资本各部分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所以一般也分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但是这个区别应该建立在生产资本循环运动的观点上,即像原料等那样资本的每一次周转就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是流动资本;像机器等那样在一定期间停留在生产过程中,每次周转则将其价值的一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是固定资本。古典派政治经济学未能明确地区别这一点,这是因为他们未能说明循环的三个方面的缘故,马克思在这里批判地说明了斯密和李嘉图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观点之后,进而区别了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的劳动期间(第12章)和不进行劳动的生产时间(第13章)与流通时间(第14章)。因为它对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对资本的价值增殖关系时不同的。

这样第15章通过对劳动期间和流通时间的对比考察了(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的影响)。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就相应地需要有更多的追加资本。与此同时作为闲量资本不增殖价值而必须在流通过程中停留的资本部分就会增加,当然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多少都会有闲量资本,它是构成信用制度的基础,流通时间的延长由于这部分资本的增加对信用关系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资本周转对mˊ的影响,是由直接从事m生产是v的周转次数积极规定的。流通时间一定不变的话,由于劳动时间的长短可变资本的周转是不同的,劳动时间的长短和流通时间不同,它以一定量的资本在一定的期间内生产不同的m的形式积极的表现出来,即使在mˊ相同的情况下,一年周转五次的可变资本和周转一次的可变资本比较就会是五倍的价值率.这就是马克思的所谓剩余(年剩余价值率).在16章是<可变资本的周转>,说明这一点是资本周转的轴心.第二篇的资本的周转是以追溯的形式进行论述的.先从固定资本周转的特殊性开始,然后追溯到资本周转的中枢——可变资本的周转。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从劳动过程到资本的生产过程,进而从绝对m的生产到相对m的生产,从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对比一下,资本的流通过程可以说是其生产过程的反面关系。第二篇最后的第17章论述了,它伴随资本的周转而产生,并受到资本周转的影响,但它不是原来的周转问题.就是说,投入G以后又收回Gˊ的资本,从哪里获得Gˊ=G+g的g,提出了这个使以往的经济学家大伤脑筋的论点以后,以此为媒介而转入了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个难题是由于以往以提到资本的运动,就是理解为货币资本的运动或生产资本的运动而产生的,没能对资本的价值的运动通过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Wˊ??Wˊ予以考察的缘故.就是说假使

15

<<资本论>>结构

是简单再生产,资本家把每年的m都消费了,如以一年为基准,他所消费的是上年度的m产品。但是每个资本家一般都不能直接消费其m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交换,这就一定要有个资本家先投下货币。也可以说是作为所谓的生活资金投下。但是这个货币是出卖了自己所持有的m产品收回来的,货币只不过是每个资本家交换所持有的m产品的手段而已。最后又回到最初投下货币的资本家手中。换句话说,对实现剩余产品价值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是资本家自己投下的。这不过是说明资本家获得了m,而且靠它维持生活。Wˊ??Wˊ的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说明资本的价值增殖不单纯是得到更多的货币.事实上在这个场合资本家也把m变成了自己的生活资料。当然在扩大再生产时,剩余产品并不单纯地变作资本家个人的生活资料,也必须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工人的生活资料。因此作为剩余产品交换媒介的货币的作用就复杂了。但是在原理上不应该有什么难解的地方。所有的资本家都同时想把m货币化的话,这时就必须生产金,或从外国进口金,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然随着再生产过程的扩大而出现的商品经济的扩大,使得用作货币的金也随之增加,但不一定和商品的流通量成正比例。这里的问题可以设想为如下的关系,一方面m实现为货币,把它作为积累基金,变成拥有的资本;而另一方面积累基金全部投入现实的资本。货币就这样从一部分资本家的手里转到另一部分资本家的手里。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单纯是每个资本的流通问题,因为卖给资本表现为获得更多货币这个情况本身,就整个社会而言也不外乎剩余产品的交换。它一般地成为每个资本以商品流通为媒介在社会上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问题。下边的第三篇考察了包括m的流通在内,通过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说进行的再生产过程。

第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篇)

第一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对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作了基本的规定,第二卷第三篇特别考察了以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本再生产过程为目的的流通。但是这里所论述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要作为一个社会存续下去也必须再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个所有的社会共同的一般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以什么形式实现的。马克思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进行研究的第一卷的再生产论事以分析m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为主题的,在第二卷第三篇中综合考察了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个别资本的流通过程。

首先作为再生产论的一般考察,进而说明了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家是怎样未能很好地掌握这个问题,在第20章和第21章中,分别阐述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明确指出它必须是Wˊ??Wˊ的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并通过有名的公式予以阐述.即把社会的总资本分作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的两大部类,以简单的数字说明了下述过程即包括m和社会总资本的商品产品以货币为媒介进行流通,不仅每年反复地再生产,而且反复地扩大再生产。

开头首先考察了简单再生产,当然不是现实上有这种资本主义。是把它看作原则上总是处于积累过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部分,或作为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基准而加以说明的,假定每年的再生产是简单的反复,那么在年产品Wˊ当中必须首先有下一个年度的生产资料和工人的生活资料,另外这里还必须有相当全部m的资本家的消费资料。但是每个产品,资本家原则上是不能把它直接用于生产,或用作工人和资本家本身的消费。因此要继续生产,就必须在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或通过工人,相互交换

16

<<资本论>>结构

其产品。第Ⅰ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资本的产品,必须用它实现不变资本部分c,可变资本部分v,剩余价值部分m,以继续下年度的再生产,作为使用价值来说,它们是各种特殊的生产资料,所以不仅需要在本部类内部交换,也必须和第Ⅱ部类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进行交换。第Ⅱ部类的产品也是这样。当然这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交换。问题就在于这两个部类的产品既要采取作为社会上交换基准的价值形式,而同时要为了下年度能够继续生产而必须实现其特定的使用价值,所以两个部类的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即,第一,第Ⅰ部类的资本家要把这个部类生产的一部分商品在c部分的范围内,在本部类内部相互交换,以用作年度的c。第二,第Ⅱ部类的资本家须将其生产的产品,在v部分范围内,和本部类工人的劳动力相互交换,并在m部分的范围内作为自己所需的消费资料进行交换。当然这是以工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为媒介。这样问题就归结到了以下这一点。结果,第Ⅰ部类的实物是生产资料,而v和m部分必须转化为消费资料的商品要和第Ⅱ部类去交换,第二部类的实物是消费资料,c部分必须转换为生产资料的商品要和第Ⅰ部类去交换。这是假设I(v+m)=Ⅱc的关系成立的话,两大部类的生产就能顺利进行。马克思的公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2000c+500v+500m=3000的Ⅰ(1000v+1000m)=Ⅱ2000c,就表示了这个情况。它说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进行再生产,另外为此社会劳动必须在两大部类间每年按一定的基准进行分配。在说明了上述关于简单再生产的流通的基本点以后,还附带说明了包括在第Ⅱ部类产品中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是怎样供作两个部类资本家的m部分的消费;另外包括在c资本中的固定资本部分是怎样由每年的产品进行更换的;还有货币材料的金,是怎样每年能从生产进入流通的。

在扩大再生产的场合,问题也是以Ⅰ(v+m)=Ⅱ c为基准得到了解决。只是这时m部分能转化为资本,所以Ⅰ(v+m)=Ⅱc的关系必须变为Ⅰ(v+)m大于Ⅱc的关系。在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2250的公式中,Ⅰ(1000v+1000m)大于Ⅱ500c就说明了这个关系,第Ⅰ部类首先是积累500m,与之相对应的第Ⅱ部类也必须进行积累。这不过是表明了扩大再生产必须首先追加生产资料的这个原则。总之这个公式说明的是:通过总结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以每年的劳动为基础,和其他社会一样使再生产继续和扩大,可以独立成为一个社会,当然它是以第一卷中已经说明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为前提的。

这样在第一卷中说明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而在第二卷中说明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它是以工人和资本家的一般的基本关系为对象,在这里还没有考察到资本家和资本家的关系,或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在每年的产品中,m部分成了超过资本价值的资本家的纯收益,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对立的所谓阶级的所得,还不能直接成为每个资本家的收益。第三卷是在第一卷、第二卷已经明确的关系的基础上,说明了这部分收益在资本家相互之间,和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因为它是通过商品价格进行的,就在第一卷,第二卷的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展开了特殊的价格论的论述。

17

<<资本论>>结构

三 第三卷的结构

第三卷全书由七篇52章组成。现行的第三卷和第二卷一样使后来由恩格斯编辑的,大体上是根据60年代继第一卷的手稿所写的手稿,因而是比后来根据在70年代末所写的手稿的第二卷先执笔的。在编辑第三卷时恩格斯虽然其中作了某些调整,但理论的论述可以认为很少收到这个因素的影响。另外马克思最初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提出的计划,对第三卷第六篇论述的地租论,并不是以这种形式列入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采用资本论的形式后,第六篇的生息资本暂且不谈,加入地租论好像是后来才决定的。而且在现行本中是在利息论的后边才论述的,根据《剩余价值理论》,似乎曾考虑过从地租到利息的论述方法,关于《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留有种种有兴趣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好像是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总结,但是马克思自己不是单纯地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去一般地考察,而是“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所谓的各种具体形式是指在第一卷、第二卷中已经说明的m被分割为在资本家之间分配的形式的利润、利息,和资本家分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以及随着出现的价格现象。第一卷根据价值规律阐述了工人和资本家的一般关系,很明显是《资本论》的基础理论。但是作为经济学说,在第一卷并没有完结,毋宁说实际上,由于资本家和资本家的关系,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等等,通过特有的价格现象,把在第一卷中所规定的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掩盖起来,从而出现了许多经济学问题,第三卷就是具体地阐明这些问题,这不单纯只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过程。资本家不单单只和工人相对立,再以此为基础的同时,资本家和资本家,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也有矛盾,只是通过商品价格的支配以及推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机构的具体关系,才能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这样整个第三卷所论述的一般在经济学中所说的利润论、利息论、地租论,最后是把工资包括在内总体的收入论。在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利润论中,论述了对于一般投入产业的资本作为利润的m的分配关系。它一般地规定了商品价格论。第四篇说明了商业利润是怎样分得的,也就是对利润的一般规定的修正。下边的第五篇考察了信贷资本作为利息分得利润的关系。第六篇以资本家的关系为前提论述了对于土地作为地租的m的分配是怎样进行的问题。但是利润、利息、地租不是并列论述的。第一篇的利润论是基本原理,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利息、地租,具体地反映了m首先由资本家获得,然后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这个事实,它首先通过商品价格作为利润在各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将其一部分作为利息分给借贷资本家,作为地租分给土地所有者,通过这些关系进行了阐述。 这样在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关于m分配的各种基本形式以后,进而在第七篇中,以各种生产关系为基础,批判地考察了和工资一起作为收入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分配关系,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性。最后的第52章,标题是“阶级”表示这个意图。但是,原稿只有最初的一部分,就中断了。 第一,利润论(第一~三篇)

第一篇的标题是说明了把每个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m作为p分配的原理。但是,在这里仍把m原样作为p,从pˊ和mˊ的差别来加以阐述。每个资本家不出卖生产

18

<<资本论>>结构

出来的商品,就不知道得到多少m,它是和为了生产商品所投入的资本比较,得到的是超过投入的部分。在商品价格中相当于这一部分的资本,在产业资本中也恰好相当与商人资本的G—W,是得到这个商品所需要的成本价格,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首先收回了作为成本价格的资本部分,m部分是作为其超过部分,表现为资本的利润形式。对生产资料施加了劳动,在c价值上附加了新的价值,这种关系表现为在作为资本的成本价格上附加了利润的形式。每个资本家只要尽量地高出成本价格把商品卖出就行,所以资本家就以pˊ为基准相互竞争。把mˊ作为m/v,用以表示对工人的劳动的所谓剥削的程度,而pˊ是m对投入资本的比率,可用m/c+v来表示。问题就在于它成了表示对每个资本家的资本的增值率。就是说如果mˊ一定的话,v/c+v=v/c的资本的构成和周转就成为pˊ差别的决定因素。马克思对pˊ作了这样一般规定以后,作为造成个别pˊ的差别的个别原因,在第5章、第6章分别考察了c使用上的节约和价格变动上的影响。但是这个别的因素,对资本来说在竞争中被抵消了,可以认为是不能作为一般规定的。

这样在第一篇中说明了对每个资本来说,由于其pˊ的因素不同,pˊ也就不一样,但是它在同行业中由于竞争的关系pˊ有着平均化的倾向,而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只要m照原样进行分配的话,就不会是这样。其差别归结于不同的产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时间的不同。商品假如能按价值出售的话,不同的部门间的利润率就不会是相同的,但是对资本来说尽可能地高于成本价格出售商品,获得更多的利润是选择产业的唯一原理。因此资本的产品的销售价格,由于竞争的缘故个别的就偏离了价值。这里就出现了和在第一卷中论证的,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来决定的规定相矛盾的现象,而成为劳动价值学说的一个难解的问题。第9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了使问题简单一些,如果把和成本价格没有直接关系的固定资本部分和周转时间的差别抽象掉,并且假定mˊ是一定的话,资本就由于有机构成的不同而利润率各异,对资本来说利润率是唯一的指导原理,资本避开有机成本高,pˊ低的产业,而选择有机构成低、pˊ高的产业,所以前者的产品的价格有超过价值的倾向,后者的价格有低于价值的倾向。结果资本按照把总资本生产的m平均分配与各个资本的价格,确立其买卖产品的关系。即各资本以成平价格加平均利润作为其销售价格。这样在作为资本的产品的商品来说,销售价格即<生产价格>,就代替价值规定了商品交换,它是从社会总资本按资本量的比例重新分配工人所生产的m的资本家与资本家的关系中产生的,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即使用工资购买的生活资料是通过生产价格来买卖的,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资本论》在第一卷、第二卷中说明了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资本的产品的这种买卖关系,它绝不是和价值论脱节的价格论。不明确这一点,就会把第一卷和第三卷的矛盾当做问题,陷入了所谓没有价值的价格论。事实上,平均利润是有一定限度的,资本不能随便追加平均利润。它的限度,最终地或者说就社会而言,归结于由包含在价值之中的m决定的,而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决定的。只不过是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通过几个平均地分配它的m而已。

这样在第9章中就说明了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第10章是通过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运动说明了一般利润率对于所有产业平均化的过程。既已说明了它的形成,而又要论述它的平均化过程,乍一看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不明确它的基本规定而直接考察通过竞争所进行的平均化过程,

19

<<资本论>>结构

就会使竞争的基准也模糊不清,所以决不能说它是科学的方法。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总是在市场中作为价格变动的中心而存在,一般利润率也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平均化的。和商品的价格即脱离价值而变动,但结果又不能不由价值来决定一样,它是商品经济实现其规律的特殊方法。因此,第10章在重新考察商品的价格一般地以其价值为中心而变动的商品经济的结构和它的意义的同时,进而说明了其价值本身实际上是由每个商品的价值的社会平均所决定的。在这里考察了作为市场价格变动中心的价值,即市场价值。即使是根据各不相同的生产条件所产生的商品,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值,原则上可以说是由其中占大量的在平均条件下所产生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所决定的。但根据情况,有时由在最佳的条件下,或在最劣的情况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市场价值。这只不过是表示在一定的市场价值下,不管它是由最佳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决定的,或是在最劣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其供求关系时一致的。这意味着无论哪一种场合,都不会因市场价值比自己的个别价值高就能直接增加生产,或因市场价值低就直接停止生产。关于这一点,一旦由个别生产价格形成的市场生产价格代替了市场价值时,就更清楚地表现出来。在生产各种不同商品的资本之间所进行的竞争,其中包含着生产同一种商品的资本之间所进行的竞争。在不同条件下生产同一种商品的资本之间的不同pˊ平均化了,就能通生产其它产品所得到的利润率比较。生产某种商品的资本的一部分获得了平均以上的利润,即所谓超额利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保证就投入的资本能得到这样高的利润。因为决定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的生产条件,对这个新资本也同样起作用。市场价格上涨超过市场生产价格时,生产这个商品的资本也得到了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但是这时和在生产同一种商品的资本之间获得平均以上的超额利润是有所不同的,它只不过表示这种商品的供给没有满足需要。供给的增加会通过市场价格的下降使超额利润消失。它说明了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基础的需要、供给的不一致,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更正。其一致可以说是表示对于这个商品的生产资本还有劳动是适应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分配的。市场生产价格就是这样成了继续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基准。因此资本一方面追求有利的产业,另一方面又追求有利的条件进行竞争,但是在资本追求获得更多利润的竞争中,还有需要特殊规定的另一面。如在第一卷中说明的那样,资本也是通过追求个别的超额利润实现相对m的生产的,新的生产方法也是被当做追求超额利润的有利条件而采用的。但是关于这一点,在《资本论》中是作为其表现结果的一般利润率的趋向下降问题,在下边的第三篇中论述的。这一篇是想说明在第二篇中已经说明的一般利润率的一般变动的倾向。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的相对m的生产,最初使资本个别地得到了超额利润,所以资本一有机会就靠这个方法求的更多的利润,但是新的生产方法的普及不仅使个别获得的超额利润消失,而且相反地还使利润率一般地降低。首先在第13章<规律本身>中,以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提高为基础,指出了下降必然性。下边在第14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中指出以商品价值下降和m提高为中心的与这个倾向相反的各种作用的因素,说明了这个必然性是一种倾向性的规律。但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只是有使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同时也有随着积累增加、资本量增大使利润量本身也随之增大的倾向、利润量的增大,尽管利润率降低了,也能提高资本的积累,并促进利润率下降的倾向。这一篇的最后一章,作为<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说明了随着资本的积累而产生的两方面关系。这一章中说的利润率的下降,不一定是单纯一般倾向的降低。问题是利润量的增加并不能补偿利润率的降低,作为极端情

20

<<资本论>>结构

况说明了虽然资本主义生产通过追加资本来扩大,但有时一点也不能使利润增加。就是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它是在和工人人口相比资本过渡积累,工人人口提供的绝对工作时间不断扩大,相对剩余劳动也不能增加时产生的。这时利润率下降已不能伴随利润量增大。资本的积累本身不能使其价值增殖,所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也就成了发挥不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只能的资本过剩。当然这并不是超过工人的消费能力生产了生活资料。毋宁相反地只是说明,工人的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限制在能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的范围内。这一章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危机的根据,但是在马克思来说,对经济危机的阐述,似乎应更具体地以市场为基础进行,所以这里并未作充分的论述。

把利润率整个总结一下,在第一篇中说明了利润率的性质,第二篇以商品价格论为基础,论述了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最后说明了一般利润率本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下降的趋势,另外还指出这个规律必须以利润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为基础才能阐明,同时这个一般利润率的变动,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利润率急剧下降。第三卷的基本理论就是这个利润论,关于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的阐述是以利润论为基础展开的。

第二,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第四篇至第六篇)

(1)商业利润(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业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在第一篇个第三篇的利润论中,没有特殊地考察流通时间。在作为一般利润规定的基础的产业资本来说,这一资本处于商品和货币形式的期间,它多少对决定利润率有着影响,但是,在论述利润率的一般规定时考虑这一点,就只能使问题复杂化。所以在第四篇以独立的资本作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担当这一流通的形式,考察了流通时间和期间需要的费用对pˊ的影响,当连同流通时间一起重新考察一般pˊ时,它就相应地降低了,而实际上产业资本也进行流通时间的投资,由独立的资本分担以后,反而使流通时间缩短了,所以产业资本的利润率,毋宁说是上升的。这里也有由独立资本分担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流通时间的投资由商业资本所特有的商业上的设施、器材、劳动力所投入的资本也分给利润。这样产业资本就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出售其产品,所以低于生产价格出售,而商业资本就可以对其投入的资本加上平均利润,以生产价格去出售。但是,根据这一点就产生了商业资本,会造成一种错觉,就好像资本的利润是由于它促进了资本周转的本身而产生的。在阐述了商品经营资本分担了商业买卖的过程以后,马克思对照考察了独立的货币经营资本担当了产业资本的货币本省的收、支、保存等业务,它也就成了能够是得到一定利润的独立资本。当然关于这一点没有象关于商品经营资本说得那样清楚,最后考虑了关于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的历史。

(2)利息(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第四篇对商业资本的论述,一方面修改补充了产业资本的利润的一般规定,同时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也成了论述资本积累的特殊形式的基础。第五篇更进一步论述了把货币本身当作商品买卖的资本。这一篇由第21章到第36章的16章组成,开头的第21章至第24章对生息资本作了基本规定。生息资本是这样的一种资本:它先是把货币借给工商业等职能资本家,在这些资本家手中现实地发挥资本作用,把因而产生的一部分利润付给货币资本家。被借贷的货币在职能资本家手中,作为G—W?P?Wˊ—Gˊ,即以能收回价值增殖了的货币为基础而成立,对借贷资本家来说,则成为G—Gˊ的基本

21

<<资本论>>结构

形式。资本被看作是有产生P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借入者作为商品把它买进来,作为代价是支付利息。货币作为货币有一定量的价值,然而又有作为利息的价格,这是不合理的。把单纯作为货币可以购买商品和当作潜在的资本能够转让这两者区别开来,说明作为资本变作商品时的价格的决定因素只能使需求和供给。利率作为既定的事实表现出来,它是由买卖作为潜在资本的货币本身产生的,而成了所谓货币资本本身的分配市场。与此同时,资本在作为借贷资本的生息资本中,就具有本身能够产生利息的新的性质,这样第21章,第22章,对借贷资本及其利息,大体上作了上述规定,在下边的两章考察了由于借贷资本的存在,不仅把利润在量的方面分割为货币资本家所得的利息和职能资本家所得的利润,而且在质的方面资本一般地被分化为作为资本本身可以产生利息,作为职能资本家可以得到所有的企业主收入。产业资本家也好,商业资本家也好,投入自己所有的资本时,从资本所有本身便可获得利息,但更多地获得的利润则认为是经营企业的自己劳动而得来的。

这样对生息资本作了一般的规定以后,以此为基础在第25章至27章中,作为资本主义特殊机构考察了以银行为中心的信用制度的发展。以上述简单的生息资本的一般规定又深入一步,一般地考察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息资本是以什么样的信用形式发挥作用的。信用节约了产业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同时,一方面由于信用促进了利润率的平均化,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他人的资本,信用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的范围中,高度推进了资本的社会利用。它促进了引进经济危机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外通过其社会化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因素的形成。

第28章以下,把信用作为生息资本本身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在进入这个问题之前,评论了19世纪前期以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发行制度为中心展开的争论,即借贷资本所借的货币是流通手段,或是资本的问题。第30章以下的第三章[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是把生息资本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信用联系起来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论述。即考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多大程度反映了现实资本的积累,而成为其标志;金融的松弛与收缩,怎样实际上反映了现实积累的提高和停滞。这里试图说明的是,资本积累不仅单纯地作为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而且作为另一种所谓上层结构的货币信贷资本的积累被进行,因而它不得不受到社会的限制。这一点,在资本的现实积累过渡进行而出现Pˊ下降的经济危机时,从借贷利息嫉妒昂贵的事实中,最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这里说明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作用。第33章以下从信用节约货币而且自身又用信用货币扩张其职能这一点,重新联系中央银行的银行券发型制度作了考察,最后以生息资本的非常有趣的历史考察结束了这一篇。 (3)地租(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六篇的标题是《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由第37章到第47章的11章组成。在最初的提纲中,好像没打算把这部分纳入《资本论》的范围,但是对利润论的考察必然要论及超额利润的地租化,所以把它纳入《资本论》的范围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关于这一点也有这个问题:地租论不是应该直接在超额利润之后论述吗?对马克思的意图不太清楚,大概是因为产业资本的利润论几乎没有考虑流通时间,所以必须直接考察商业资本,这就不得不把这一篇放在利息论的后边来论述。

首先在第37章的《导论》中说明地租论的研究对象地租必须作为由资本生产的m的一部分转化来的东西予以阐述。就是说在以土地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农业为代表考察这一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假设农

22

<<资本论>>结构

业是资本主义式的经营,工人得工资,资本家得利润,土地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之外得地租,即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地租。可以想象这是根据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土地所有制的制约这个事实。在方法上作了这个考虑,在《导论》中确定了研究对象后,这一篇是按下列顺序展开的。1、作为地租的基本形式,说明了以土地的肥力、位置等为基础的(级差地租第Ⅰ形式);2、论述了随着对农业投入资本的增加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的第Ⅱ形式);3、说明了由于土地的私有本身在所有土地上产生的绝对地租。然后规定了<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的特殊性和根据地租的<土地价格>,最后论述资本主义地租的发展前史。

第38章至第44章考察级差地租。在第38章的《极差地租:概论》中论述了工业的超额利润和不能由资本生产的自然力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差别,据此给级差地租作了基本规定。在这里以蒸汽机和瀑布为例,说明了利用瀑布比利用蒸汽机可以用廉价的成本价格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如果利用蒸汽机的工厂的产品价格决定市场价格的话,当然瀑布利用者就可以得到与其低的成本价格相应的超额利润,即使把它作为地租付给瀑布所有者,他也可以获得平均利润,所以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地租。由于资本本身能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超额利润,通过有利的生产条件的普通化的消失,可是资本不能自由生产的利用自然的生产条件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不能用资本本身来处理,不得不地租化。这样在对级差地租作了一般规定后,以不能以资本的产品代替的自然条件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农业为例,进一步详细地对此进行了考察。

在第39章《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Ⅰ〉》中阐述了如下关系:假设有四块肥力不同的土地,投入等量资本而产生了不同的生产量,除最劣等地以外的土地都分别产生了数量不同的超额利润,它们被地租化。土地是资本不能生产的自然力,同时又是肥力具有自然差别的生产条件。因此,在资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利用的土地中,如果最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不能决定市场生产价格的话,那么投入这种土地的资本就不能实现平均利润。而经营优等地的资本,生产量提高了,成本价格就随之降低,从而相应地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它不能成为资本本身获得的超额利润,即它要转化为地租。这时转化为地租的超额利润,即它要转化为地租。这时转化为地租的超额利润部分,是由优等地上超过个别生产价格的价格部分形成的,这假如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那样的土地共同所有的社会,把这种产品作为超过实际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品,是不会得到社会承认的。这个超出实际生产价格以上的价格部分都是所谓<虚假的社会价值>。可以说它是资本处理资本不能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特殊方法。其次是考察了随着市场的需要耕种了哪类土地,它对地租的增减有什么影响,在这里批判了把认为由于需要的增大土地不得不从优等地向劣等地转移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为前提的错误想法。当扩大耕地时不一定由优等地向劣等地推移。问题不单纯在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在于是怎样由资本处理的。

当社会范围内土地所有者所得的地租部分是以上规定的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的话,它的数额是由此较优等的土地和比较劣等的土地所占的比例来决定的,耕地的扩大除非只在最劣等地进行之外,可以说一般地要增加地租总额,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转化为地租的超额利润部分的增大不单纯只是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资本的积累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除了级差地租的基本规定的这一形式还必须论述新的第二形式。第40—45章就详细地考察了这一问题。首先,第40章对(级差地租的第二

23

<<资本论>>结构

形式<级差地租Ⅱ>)作了基本规定,首先说明对四类土地的投资按种种不同的比例进行时,对地租的形成给予各种不同的影响。他指出,对这四类不同的土地连续投入等量资本,例如在最优等的土地上进行,以依次出现的产量交换的形式呈现为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的变形,然后这样的资本的追加投资在各类土地上进行的话,就在各类不同的土地之间呈现级差关系。这时就会出现最劣等地生产的产品的生产价格不一定能决定市场生产价格的情况。这样,追加的投资一方面对决定价格有种种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这个价格签订租约,虽然资本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而投资,但是在要换租约的时候,它就被地租化,这种特殊情况会同时出现,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关系。

在级差地租的第二个形式中必须考虑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增大,减少或不变等情况,但是不管哪一种情况生产量要增大,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动市场生产价格要变动,,而且这一点成为基准。因此为了观察追加投资和地租的关系,要把成为追加投资基准的价格分作不变、下降、上涨的三种情况进行考察。第41章(级差地租Ⅱ—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第42章(级差地租Ⅱ—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第43章(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这三章是对这一点的举例说明。这个考察马克思没有以完整的形式搞完,是由恩格斯补充、修订的,其基本点大体上在于说明资本追加投资时,总地租以及单位面积地租要增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可以说它显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所有者的生命力的强韧性。另外在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中说明了即便在一定租期内资本获得了超额利润,从而促进了农业的资本积累,但是在更换租约时,它却变成了地租,结果积累不能不受到限制,关于这一点通过第44章<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作了明确的说明。例如市场调节价格无论是由优等土地的第几次追加投资所产生的产品决定的,或者是由最劣等地本身的第几次投资决定的,最劣等地也可以产出地租。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土地所有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又限制了资本的积累,与这个事实相对应,超额利润的地租化是通过土地所有本身进行的,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海在理论上说明了土地所有作为现代土地所有被确定的过程,可以看出是下边讲述绝对地租的媒介。

第45章《绝对地租》,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说明了无论对任何土地不支付某些代价资本是不能自由使用的这个事实的经济意义。这里明显地说明土地产品的价格是由土地私有制本身所产生的地租而提高的,即形成了在市场调节价格上追加这个地租部分的价格,但问题是这个追加价格是怎样,在什么限度内进行的。这个地租部分即使是由资本生产的m部分,但也不是超额利润转化的。因此土地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定要超过其生产价格。换句话说,它是以农业或一般地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这个情况为基础加以解释的特殊的价格。本来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一般低于价值,其m的一部分作为资本的p分给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在农业中这部分的分得或部分的活全部的受到土地所有的阻止。当然土地产品的价格上涨超过其价值的话,毋宁应该把它规定为《垄断地租》。但是《垄断地租》必须看作是脱离在理论上已经弄清楚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的,是不能和根据买卖的需要决定其价格的垄断价格一样,用实质的规律性加以阐述的。第46章《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指出了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的特殊性,同时也提到了垄断地租,然后说明了土地作为商品买卖的价格不过是地租根据利息的资本还原。最后的第47章《资本主义地租的生产》按发展阶段阐述了讨论社会的剩余劳动的一般形式的地租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主义地租的,说明了适应截

24

<<资本论>>结构

止到前章已经阐述了的资本家土地所有制的地租的历史意义。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这一篇由第48——52章共5章组成。最后的一章《阶级》,如前所述,原稿只有前言部分,下边便中断了。

第48章《三位一体的公式》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的完成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所得,资本家是从资本;土地所有者是从土地;工人是从劳动获得的。完成了所谓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的三位一体的公式。这时从利润中减去利息之后剩余的企业主收入,是对作为企业家的资本家的劳动的报酬,其根据是由所谓生产三要素学说得到的,即每年的产品由土地所代表的自然和生产资料,资本以及人类的劳动所得到。与此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资本和雇佣劳动及土地所有的特殊历史形式实现一切社会共同的原则这一事实隐蔽起来,而使人不能理解。

第49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说明这种庸俗的、常识的观念,在古典派政治经济学中并未得到清算。认为商品价值学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的亚当·斯密教条就表现了这一点。这个教条的根基中就已经包含着抹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性见解,它成为庸俗见解的理论根据。关于这一点在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已经作了说明。根据这个教条,生产资料归根到底也要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就不明确 了。但是生产手段的价值从每年的产品价值中收回来,然后再转化到生产资料中去,它是决不能当作收入消费的。产生这样的教条,根据实际上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竞争的假象〉(50章)中,由于竞争的假象,对每个资本家来说,利润和工资也和利息与地租一样,作为自己所应得到的量表现出来。因此就意识不到它像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中说明的那样,基本上是在社会上由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所规定的。古典派政治经济学家陷入教条的原因,总而言之是由于他们的理论是根据资本家所所经验的事实,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毋宁说陷入了错误的追溯性推论。古典派政治经济学持有资本家的观点,把资本关系看作是自然关系。持这种观点,把以往的历史中出现的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关系,只能理解为好似资本主义关系的未发达状态。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一旦它自身不能控制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于是这种观点就产生了,认为生产关系时自然的,分配关系是历史的,人为的想法。

第51章《分配关系的生产关系》说明了《资本论》的分析比古典派政治经济学的见解、方法更符合科学规律的理由。分配关系是随着由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而为历史所规定的,它们的联系是不能随意割断的。工资、利息、地租的收入形式也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予以阐述。由此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同时也开辟了说明其他社会形式的历史意义的道路。最后的一章第52章《阶级》,想作为结论说明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以其和以往社会不同的特殊形式,通过商品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论》的原稿,这一章一开头就中断了,应该注意的是,在指出了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以后,直接指出就是在英国那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未能现实地、纯粹地表现出这种阶级结构,马克思在这个后边打算作什么规定不太清楚,但是这一点是明确的,即至少对以往表述过的规定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只有设想一个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够掌握。

25

<<资本论>>结构

结语

从第一卷的第一章《商品》,到第三卷的第52章《阶级》结束的《资本论》全三卷,可以大体上看作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似乎不能说照原样实现了在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当时所设想的构思,当时的构思比《资本论》要大得多,所以《资本论》只是其一部分构思的具体化,对我们普遍作为经济学原理的,有关资本家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基本理论,可以说都作了论述。而且这个理论是相互系统地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的,因而形成了一个大体上完成了理论体系,马克思本人在执笔《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所设想的计划中,对《资本论》的理论是其中的哪一部分,另外它和其他部分是什么关系,我们尚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说在执笔写《资本论》时是有变动的。

此外,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构思也有种种变化,认为不能变动现行的《资本论》全三卷的结构,怕也是违反马克思本人的意愿的。尤其是先出版第一卷,而第二卷、第三卷不得不由恩格斯编辑,这对整体的结构不能说没有影响。当然像马克思这样伟大的头脑经过数十年研究思考的《资本论》体系,是不能简单变更的,主要是我们应该尽可能作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去吸收《资本论》的理论,以利于具体的研究和实践。单纯盲目地遵从《资本论》的理论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必须学习马克思系统的、批判地作为科学理论去吸取。在研究《资本论》时候把全三卷的结构经常放在头脑中,可以说这是其第一步。

26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创作史

马克思是从1844年在巴黎开始研究经济学。关于在这此前的经过,他自己是这样讲的。“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是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导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出发,进入了经济学研究,其经济学的最初成果是现今称为《1844年的经济学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附:黑格尔哲学的终结)》的,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未完成的著作。但是这部著作若要称之为“经济学的研究”还有一定的距离。诚然,马克思在这里以对黑格尔的自我异化概念的批判为媒介,展开了“异化劳动”正是私有财产的实质的新的议论。然而在这里对于为什么能够在全社会中合理地流通工人进行“异化劳动”,可以说还缺乏考察。在这个意义上,这里所看到的与其说是对资本关系的经济考察,不如说是从“实践的—批判的”观点所进行的考察。

但是当时对于马克思来说,比起积极进行资本关系的经济学考察来,“先发表一部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1846年8月1日,致列斯凯的信)因此,他终止了政治经济学的写作,于1845年3月——1846年5月与恩格斯共同执笔,写了上述的论战著作,八开本厚二册的原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但当时未能出版,而只好”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但是在这里可以看到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并已定型的唯物史观的初步的粗略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失之为重要的文献。唯物史观的发展,使经济学从私有财产中去研究资本关系成为可能,同时这一著作还提出了有关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关系的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不可争议的。

这样已经清算了以前的哲学信仰,掌握了唯物史观的马克思,正值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刚刚发表,就以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其进行批判,而著了《哲学的贫困》(1847.7发行800部)。这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公开发表的最初著作。马克思在这里想说明:“蒲鲁东对科学辩证法的秘密了解得多么肤浅”,换句话说,“他不是把经济范畴看做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把这些“歪曲成永恒的观念”,这样蒲鲁东又是“如何拐弯抹角地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去”(《论普鲁东》)。马克思在这里表明了唯物史观的立场对理解经济学的范畴是何等重要。这也显示马克思确立自己的经济学的第一步。例如,“劳动只要进行买卖,就和其他商品一样是一种商品,因此,就有一个交换价值,”。在这条规定中虽然没有使用劳动力这个概念,但可以说他是想说明这一点的。

27

<<资本论>>结构

为确定自己的经济学迈出了第一步的马克思,在48年的革命失败后亡命于伦敦,在那里利用大英博物馆,为完成他的经济学研究付出了全部精力——虽然贫困和疾病时常妨碍了他的工作。他首先在1850年秋到51年末,读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研究了经济史与货币和地租问题,作了18册摘要笔记。他认为已经达到可以自己著书的程度了。例如,他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再有大约五个星期我就可以把整个经济学的玩意儿干完。搞完这个以后,我将不在家里研究经济学,而在博物馆里搞别的科学。”(1851年4月2日,致恩格斯的信)。在半年以后他告诉恩格斯说:“我现在正在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51年10月13日,致恩格斯的信)。然而那是马克思的错误的估计。他的“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迟迟没有得到进展。到了53年秋,他的研究工作还没有达到完成的程度,马克思说:“我首先希望能有2、3个月的时间躲在家里完成我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但这个愿望看来能难实现。没完没了的报纸工作(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工作)正使我感到厌倦。占用了时间,分散了精力,而一无所获,想独立地去搞,但是也会被报纸和它的读者把你缠住,特别是像我这样接受现金支付的人,纯粹科学性的工作完全是难以想象的??”(1853·9·15·马致恩的信)

可是,1856年9月国际金融市场又开始出现危机,马克思就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开始了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他首先重读了旧的摘要笔记,以整理有关货币论的资料为开端,从57年8月到59年11月,为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写了“序言”(手稿M)和“有关货币的章”,及“有关资本的章”(手稿1—7)以及据此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手稿”。(手稿A、Bˊ、B〞,但现仅存Bˊ、B〞)。在此期间,他“彻夜像发了疯似地”从事这个工作,因为他担心“洪水”(随着57年的危机而出现的革命形势,会不允许他从事理论性的著作。”但是,尽管如此,工作还是进展不大。马克思这样写道:“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我都在进行最后的加工。但是进展很慢,因为多年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些题目,一旦想最后清算它们,总是又出现新的方面,引起新的考虑。加之,我并不是我的时间的主人,而宁可说是他的奴隶。给我自己留下的仅仅是夜里的时间,而肝病的经常侵袭和复发,又使这种夜间工作受到妨碍”(1858·2·22致拉萨尔的信。)但是1858·11中旬工作总算告一段落。然而马克思对此并不满足,他写给拉萨尔的信说:“在我所写的一切东西中,我从文体上感觉出了肝病的影响。”(1858·11·12致拉萨尔的信)。这样他夜以继日地重新开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工作。就其准备性著作即上述<大纲>(1853年才在东德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57-58的题目出版)而言,可以说在这个时候马克思才开始打算写后来的政治经济学,这一点从他开始制定全部著作的一般性提纲来看,和从他首次提出了涉及现行的《资本论》全三卷的许多问题来看,是很清楚的,这时对著作的体系起指导方针作用的可以说是唯物史观。

在这以前,于58年3月马克思就和敦克尔签订合同,决定分册出版这部著作。第一分册当初打算包括:“(1)价值,(2)货币,(3)资本一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利息)”(1858·3·11马致拉萨尔的信)。但是1858·11到动笔写手稿时,“第一期内容更充实了,因为头两章比原来计划的要写的更详细。其中第一章《商品》,在草稿里根本没有写,第二章《货币或简单流通》在草稿里只有一个简单的轮廓。”(1858·11·29马致恩的信)

1859·6,只包括关于“商品”和“货币”两章的第一分册,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部,关

28

<<资本论>>结构

于资本》出版了。

马克思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后,从1859·10·18至1861·1,又在大英博物馆重新开始研究,读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有的并作了摘录,到1861年8月,根据59年腹稿,又开始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到1863年6月完成了达23册之多的庞大手稿。根据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从“?(第1—5本),然后再从?第19—23本”是论述《资本论》第一卷中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直到卷末所研究的各个题目,是该书现有的最早文摘。从?(第16—18本),是论述资本和利润、利润率、商人资本和货币资本,即那些后来在第三卷手稿中论述的题目,但是,在第二卷论述的题目和后来在第三卷论述的许多题目,都还没有专门加以整理。他们只是附带地,特别是在手稿的主体部分,?(第6—15本),即m理论里提了一下。这一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m理论的详细的批判史,同时以同前人进行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大多数后来在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中专门的、在逻辑联系上进行研究的问题。

然而,马克思好像是在写这个手稿的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出版,必须对整个提纲大加修改,这一点,从认为是63·1所写的第18本手稿中关于“资本和利润”及“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提纲中,从62·12·28给库格曼的信中都可以看到。信中说,这部著作的书名是《资本论》,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样从63·7中旬至65·12,改写了三次手稿。其中关于现存《资本论》第三卷的最后复印稿的草稿,恩格斯是各样说明的(《资本论》第三卷的序言):“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每一篇的开端通常都非常细心地撰写过,甚至多半也经过推敲,但是越往下,文稿就越是带有草稿性质,越不完全,越是离开本题谈论那些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其最终位置尚待以后安排的枝节问题,句子也由于是按照当时产生的思想写下来的,就越长,越复杂。在许多地方,笔记和叙述非常清楚地显露出,作者由于工作过度而得的病发作了,并且逐渐加重,这种情况起先使他独自进行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竟时常使他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

对第一篇??以下三篇\\<利息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业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除了文字上的修订,我几乎可以完全按照原来的手稿进行编辑。”??主要的困难在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那里讨论的也是全卷最复杂的问题。正当马克思写这一篇是,上面提高的重病又一次发作了。因此,这一篇不但没有现成的草稿,甚至没有可以提供轮廓,以便加以充实的纲要,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头,不少地方只是一堆未经整理的笔记、评书和摘录的资料。??“论述地租的一篇写的完整的多,尽管也决没有完全整理好,但从下面的事实就可以看出:马克思在第43章(在手稿中是地租篇的最后一部分)发觉有必要把全篇提纲简略地重述一遍。??最后,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手稿是完整的,不过也是初稿,必须先把无限错综复杂的文句拆开,才能付印??

但是马克思在完成1863—1865《资本论》全三卷的手稿后,1866·1初就开始誊清第一卷和整理付印稿,同年11月中旬才完成了原稿的最初部分,寄给出版人迈斯纳,剩余的部分1867·4自己拿去送

29

<<资本论>>结构

给迈斯纳。完成最后的校对是8月16日的深夜两点。这是马克思用激动的颤抖的写信给恩格斯说:“序言已校完并于昨日寄回。这样,这一卷就完成了。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1867·8·16马致恩的信)。于是《资本论》第一卷在1867·9初出版了,印数为1000部。

在第一卷出版的前后,马克思即开始深入研究第二卷。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是这样说的(根据第二卷序言):“以后一段时间,即在第一卷出版以后,有供第二卷用的一组对开手稿,共4份,马克思自己作了Ⅰ—Ⅳ的编号。其中第1稿(150页),大概写于1865或1867,这是现在这样编排第二卷的最早的一个独立的,但多少带有片面性质的修订稿。”还有第三稿一部分是引文和马克思扎记本的提示的汇编(多半和第二卷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有关),一部分是经过修订的个别论点,特别是对亚当·斯密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以及关于利润源泉的见解的批判。“但是第1稿和第3稿由于有了后来的修订稿,大部分也只好弃之不用。”于此相反“第4稿是第二卷第一篇和第二篇前几章的已经是可以付印的修订稿,这部分已经在适当的地方采用了。这个手稿虽然比第2稿写的早,但是,因为形式上比较完整,所以可以在本卷适当的地方很好的加以利用,只要求第2稿的一些内容补充进去就行了。——最后的这份手稿,是第二卷的唯一相当完整的修订稿,稿上注明的日期是1870年,下面马上就要提到的供最后修订时残稿的笔记说得很清楚:“第二个修订稿必须作为基础。”

但是,“1870年以后,又有一个间歇期间,这主要是由马克思的病情造成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877年初,他照例是利用这类时间进行各种研究。农学、美国的特别是俄国的土地关系,货币市场和银行业,最后,还有自然科学,如地质学和生物学,特别是独立的数学研究,成了这个时期大多札记本的内容。“但是,马克思的工作并不止如此,他在1871年11月末,按迈斯纳的通知,得到第一卷初版已经基本售完,就立即开始准备出第二版,次年1872年1月下旬即早将24个印张的修订稿寄给迈斯纳。在这次修订中俄文版《资本论》的译者洛帕廷的意见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关于这一点列昂节夫是这样说的:“根据洛帕廷的意见,《资本论》的第一章(第二版以后的第一篇)很难理解,认为有必要做大量的修改。马克思同意这个意见,并表示打算这样作。”(<马克思的资本论>)。“然而,由于马克思被第一国际的具体工作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因此未能在俄文本出版以前进行第一章的修订工作”(同上)。这样,修订工作在德文版第二版才实现,这是从72·7到73·4分为9个分册出版的(第一分册的发行册数为3000册)、1873年5月,进而装订成一卷发行。另一方面在准备德文版第2版的同时,马克思还需要进行校订工作。这个工作马克思是很费功夫的。马克思说:“法文版(翻译费尔巴哈著作的鲁左的译本)是由精通两种语言的大行家翻译的,但是他往往译得过死,因此,我不得不对法译文整段整段地加以改写,以便使法国读者读懂。(1872·5·28致丹尼尔逊的信)。但是不仅如此,马克思想为法文版彻底地修改原文,他在法文版的跋中关于这一点是这样写的,“在担负校正工作后,我就感到作为根据的原本(德文第二版)应当做一些修改,有些记叙要简化,另一些要加以完善,一些补充的历史材料或统计材料要加进去,一些权力性评注要增加等等。”(特别是关于最后一篇即资本积累可以这样说)。因此,马克思说:“法文本扉页上印有全部经作者校订的字样,但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因为我确实付出了艰苦的劳动(1872·6·21给佐尔格的信)。但是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自己也说,法文版在原文

30

<<资本论>>结构

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甚至对懂德语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法文版跋)。总之,法文版在1872年8月出版第一分册(发行册数1万册),1875年5月出了最后分册。

1877年初马克思重新开始了第二卷的工作。因为他已经恢复了健康。关于这个时期的马克思的工作,恩格斯是这样说的:“1877年3月底,他从上述四份手稿中作出提示和笔记,并以此作为重新修订第二卷的基础。这一卷的开头部分用的是五篇(对开纸56页)。这部分手稿包括开头部分四章,还没有怎么加工。一些要点要放在正文下边的注释中来阐述的。材料与其经过精心挑选,还不如说只是搜集在一起。但是,这份手稿时对第一篇的最重要部分的完整的论述。——根据这份手稿整理出一份可以复印的手稿的第一次尝试,是第6稿(写于1877年10月以后和1878年7月以前)。四有四开纸17页,包括第一章的大部分,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尝试,是1878年7月2日写成的第7稿,它只有对开纸7页。??第一篇最难的部分在第5稿重新做了修订:第一篇其余的部分和整个第二篇(第17篇除外)没有什么重大理论上的困难;但是第三篇,即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在马克思看来,非重写不可。因为第二稿在论述在生产时,起初没有考虑到作为再生产媒介的货币流通,后来考虑到这种货币流通就要再论述一次。原来的部分应当去掉,全篇应当改写,已适应作者已经扩大的眼界。这样就产生了第8稿,这是一个只有四开纸70页的笔记本:只要对照一下现在印成的第三篇(采用第二稿的插入部分除外),就可以知道,马克思善于把多少东西压缩到这个篇幅中去。这个手稿也只是对问题的初步考察;它的首要课题,是确定并且阐述那些对第二稿来说是就获得的而对那些没有新东西可说的论点,就不加考虑了。与第三篇多少有关的第二篇第117章的重要部分,在这里又作了修改和发挥,逻辑的联系常常中断;有些地方的论述不完整,特别是结尾部分的论述完全是片段的。但是,马克思要说的话,在这里的这种或那种方式都说了(第二卷序言)。

但是,“这时马克思已经明白了,如果他的健康状况不根本好转,他就决不能完成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修订工作,使之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事实上,第5—8稿已经够多地留下了他同折磨人的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痕迹”(同上),这样,知道马克思的逝世,《资本论》的写作工作才开始停止。这是1883年3月14日下午2时45分了的事情,“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1883·3·15恩格斯给佐尔格的信)

恩格斯于同年11月,从法文版插入若干文章,出了第一卷的第3版,另外在1887年1月出了英文版,接着在1890年12月出了第四版,第四版要求我尽可能把正文和注释最后确定下来<恩格斯第四版序>

另一方面,恩格斯在1885年6月,出版了第二卷,在这一卷中,“几乎只是对资本家阶级内部发生的过程作了极其科学,非常精确的研究,”(1883·9·18恩给考茨基的信)但是,恩格斯说,它的出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质,所以要完成这个任务就更加困难。”(第二版序言)。第三卷的编辑同样也是困难的工作。“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第三卷序言)。这样第三卷,在1894年12月,即恩格斯逝世的前半年才出版。可以说,《资本论》的这两卷,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著作。(列宁)

31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对于,《资本论》三卷的体系与结构,马克思有明确的概述,他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第三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的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简单地说:《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不以流通为媒介的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重点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直接生产过程基础上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重点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剥削阶级内部进行分配;至于第四卷则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重点研究剩余价值学说史,即“理论史”。

《资本论》结构严密,重点突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32

<<资本论>>结构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总结

李成勋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2002年6月19日

今天,我讲三个问题:第一,《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第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三,如何评价和运用《资本论》。

一、《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从规模上看,它有四卷、六册,400万字,4687页。第一卷有982页,第二卷648页,第三卷有1135页,这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分为三册,这是经济学说史的部分,有1922页。所以,《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资本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资本论》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最初表现为剩余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而后这种矛盾又进一步延伸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从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中又发展到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资本和劳动对立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剥夺者被剥夺。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所以,整个《资本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实证。另一方面,《资本论》还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科学社会主义是回答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而《资本论》首先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解决了这一问题。《资本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指出了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的,因此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她要求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理想由工人阶级来实现,这样,社会主义就不是空想了。而且,《资本论》中还得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理论,对未来社会还提出了许多意见。显然,《资本论》也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

以上是就马克思主义几个组成部分来说的,其实《资本论》不仅如此,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著作。

《资本论》问世以来,人们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形成了一门很大的学问。有研究《资本论》创作史的;有专门研究方法论的;有专门研究《资本论》传播史的;有专门研究《资本论》原理的,这一领域的队伍很庞大;也有专门研究《资本论》注释的;等等。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理论框架

(一)研究对象

33

<<资本论>>结构

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直到现在人们还说不太清楚,因为马克思当时没有专门论述《资本论》的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曾经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至少是马克思在1867年所认可的,而且也是他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最权威的表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无休止的争论,因为这一表述有所模糊,特别是对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依据我的理解和其他旁证的材料,这里所使用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的使用方式。“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有五种意思:1.生产关系;2.生产力;3.劳动方式;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5.生产力的使用方式。这里使用的最后一个意思上的“生产关系”,即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也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的理解得到了从列宁那里也得到认证,他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另一种表述。

(二)研究的目的

对研究目的,马克思有很多明确的论述。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也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或者说,经济发展规律。对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马克思说,对工人阶级来说,我这本著作(《资本论》)所能提供的东西,比我个人参加任何代表大会所做的工作都更重要。就是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写给工人阶级的,是为了工人阶级解放而写的。马克思还说,《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的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报酬。恩格斯也曾说,《资本论》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很显然,《资本论》是为工人阶级解放运动而写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倾向性始终会存在,从《资本论》的研究目的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三)《资本论》的方法

总体上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就是从现象出发,发现本质,在一堆本质的认识中说明现象。但是,如果说《资本论》的方法仅仅是唯物辩证法,或者说是抽象法,是不够的。《资本论》不仅仅用抽象法,而且还用了其他方法。抽象法主要是研究的方法,叙述的方法恰恰不是抽象法,而是还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深入为过程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另外,马克思也使用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构成整个《资本论》完整的方法。

(四)《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个方面。

1.一个起点,就是商品。马克思分析400万字、4000多页的《资本论》,是从商品这一逻辑起点开始而步步展开的。马克思研究商品的同时,研究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之所以从商品开始研究,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济发展而来,不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跳跃到资本主义

34

<<资本论>>结构

生产关系。马克思说,一定范围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从而商业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其次,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必须首先解剖商品。商品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非常复杂、非常重大的现象,也就是,可以用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来说明这一问题。如果商品的使用价值非常大,但价值得不到实现,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等等都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说明的。

2.一个基础,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证劳动价值论为什么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它回答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以及商品价值量如何确定。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阐明剩余价值来源的一个关键。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也就是具体劳动转移了旧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包括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第四,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价值上怎么得到补偿,实物上怎么得到替换的问题。从价值上,一定要把总产品分为C、V、M三个部分,从实物上要把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部分。有了这种划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途径,从而就能找出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规律性。

3.一条主线,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或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资本论》就是论资本的,而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如果说不清剩余价值,就无法说清资本,而说不清资本,《资本论》将会失去意义。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说,马克思的全书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论》第一卷是讲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卷讲的剩余价值的学说史。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论》的主线。

4.三个过程,就是第一卷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讲剩余价值怎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第二卷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流通分为前流通和后流通,前流通是指购买原材料、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的过程,后流通是指出卖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过程,即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第三卷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不仅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考察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而且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角度,考察了资本和资本的具体形态,如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等。第四卷是资本运动三个过程在资本家头脑中的反映。

5.十个方面,就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基本框架。这十个方面是:

(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贯穿整个《资本论》,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一篇中1商品具有二重性。○2商品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得到论述的。这里有五个要点:○

3价值的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即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定的。○

4价值的形式有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价动时间决定。○

值是人和人关系的一种体现,人和人的关系是看不见的,而它的表现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后由货5价币来表现。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能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35

<<资本论>>结构

值规律。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1劳(2)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到第六篇讲述的内容。有六个要点:○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理论的全称,实际上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因为资本和剩余价值分不开。而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才会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创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3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4提高剩余价值率有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动两部分,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而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更多地使用后者是其基本趋势。○

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工资是一个分配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把它作为生产问题,而且当作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因为只有说明工资是什么,才能够证明剩余价值的存在。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都以工资形式付给工人,那么就没有剩余价值可言,也就没有剥削的问题了。马克思的创新就在于把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说明了工资的本质,从6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而说明了剩余价值。 ○

(3)资本积累理论。这是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是资本如何产生和带来1资本积剩余价值的问题,而资本积累理论讲述的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它有六个要点:○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回答了资本的来源。资本并不是资本家勤俭节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的特点约积累起来的,而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3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而没有扩大再生产就没有资本积累。○

4随着资本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工人阶级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的社会地位会相对降低。因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部分增加,而可5资本积累的变资本部分会相对减少,对工人的需求就会降低,所以工人阶级的地位相对降低。○

6马克思把史和论结合起来,讲述了资本原始积累问题。所谓原始历史趋势,是剥夺者被剥夺。○

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剥夺的历史。

1资本(4)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内容。有七个要点:○是不断运动的,停止运动,资本就停止了生命。资本的运动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资本将采取2实现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三种资本形态同时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资本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合。○4资本运动在流通领域并列和相继进行。○

发生的费用,叫做流通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就是运输、包装、保管等费用,这是生产在流通当中的继续。纯粹流通费用,是纯粹与流通相关的,单纯与商品形式变化有关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创造价值,而纯粹流通费用不创造价值,它是从5周而复始的、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6因资本不同部分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

7资本周转速度决定年剩余价值率的的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高低。

1社会资(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内容。有七个要点:○

36

<<资本论>>结构

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实物构成是生本是个别资本的有机总和,不是简单相加。○

3社会总产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进行三个方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是C+V+M。○

4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或基本条件是:Ⅰ(V+M)面的交换,它的实现条件是:I(V+M)=ⅡC。○5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v+>ⅡC。○

7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是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即粗放的扩大再生产和集约的扩大再生产。○

通过盲目、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来强制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纯粹是坏事,因为可以通过危机来强制调整经济比例,确保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而且,为了摆脱危机,资本家要改进技术。

(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内容。这里,马克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思以产业资本为背景,进行了抽象分析。有五个要点:○

m6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Ⅱ(C+△c)。○

x2不同利润率是形成部门竞争的基础,值被看作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3平均利润形成而部门竞争的结果形成平均利润率。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后,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不是价格,而是平均利4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5平均利润形成后,润形成后的价值。○

它证明了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来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事实。

1商业(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有四个要点:○2商业利润是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商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业资本家不仅获得利润,而且要获得平均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形成后,生产价格就等于:成本4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一样,都是被资本家剥削的无产者。所以,店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员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8)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是整个《资本论》中篇幅1借贷资本是一种生息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和商业最大一篇,它分上、下两部分。有五个要点:○

2利息是平均利润一部分的转化形式。○3借贷资本是从属于职能资本派生出来的一种资本形式。○

4在货币资本资本的一种独特的资本形式,它只有被借到职能资本家手里,才能成为职能资本。○

5银行资本家不仅通过职能资本家来剥削雇佣工人,而且和借贷资本之间,银行在起媒介作用。○

6信用制度可以促进利润的平均化,加速再生产过程,有利于流通费用的也直接剥削银行雇员。○

减少,也促进股份公司的成立。但是,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即用剥削别人劳动的方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它又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有了信用制度,就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在信用制度的条件下,建立了股份公司等等,孕育出了新社会制度的因素。

1地租理论涉及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的关系,即大土地所有(9)地租理论。有六个要点:○

2地租理论是以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地租是土地私有者阶级、农业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3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级差地租的实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体,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它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转化而来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

37

<<资本论>>结构

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原因,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土地优劣的差别是级差地4级差地租有两种形式。○5绝对地租的实体,是由农产品的价值和社会生产租产生的自然条件。○

价格之间的差额转化而来的。由于农业有机构成高和土地私有制存在而不能参与竞争,所以农产品的价值是高的,与全社会形成的生产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被大土地所有者占6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有,这就是绝对地租。○是按普通利息率计算。

(10)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马克思没有写完。因为这一篇是全部《资本论》理论部分的最后一篇,所以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性的一个总揭露,1讲了 “三位一体”公式的神秘性。是对第三卷的总结,也是对全书的总结。这里有四个要点:○

“三位一体”公式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提出的,即资本产生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得到工资的理论,把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关系概括在这一公式中,从而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也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它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揭露了“三位一体”公式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指出生产决定分配,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商品的价值是由三种收入构成的,它不是由分配决定的,而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是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

工人自己也成为商品的出售者;第二,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两点概括,3马克思肯定了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已经把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区别开了。○

4阶级的形成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不是由收入决定,而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关系表现。○

三、如何评价和运用《资本论》

我想用于光远先生在2002年4月21日给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一问题:“首先,《资本论》是一部科学著作,既然是科学著作,就一定会有生命力,这是无容怀疑的。再说,我认为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实际来研究《资本论》的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始。所以,有关《资本论》的研究会今后还应举行很多次。还有,研究《资本论》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可以结合起来,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可以而且应该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这种气魄,当年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就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许多思想材料。”

38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的中心和结构:

一般都认为《资本论》是3卷,实际上还应该加上个第4卷《剩余价值学说史》。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这个著作第2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3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卷)将探询理论史。”(第1卷,第12页)马克思在1866年10月13日给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可见,《剩余价值学说史》是作为《资本论》的—个组成部分的。

整个4卷《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恩格斯说道:“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整个4卷《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逻辑的顺序和历史的顺序基本一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建立的严整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体系,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体系的建立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现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在尝试运用《资本论》的体系。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t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