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02 17: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学反思

上一节欣赏课,整个教学过程大概就是这样:首先,让学生观察作品,包括内题材、造型、 色彩等。其次,是老师在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还有作者背景,最后,就是学生体会作品内涵,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感想。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如果是满堂灌,既浪费老师时间又使学生疲惫烦躁,可以说,没有任何意思,到最后,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和区分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上完课后,我也反思了很多,总结了这么几点。一、导入部分简单了些,如果加入一些音乐的元素进去效果会更好些,气氛会更活跃些;二、学生在下面的预习还是少了些,如果让学生之前去收集一下这个课题的一些素材,如时代、历史、背景等方面。学生思考和探讨后得互动效果会好些。三、个人感觉在课程的探究部分的引导和升华不够,《两个外国美术流派》的探究、实践部分应该有两个,一是就本课的外国美术流派进行延伸和探讨,让学生自己说出感受和对作品的印象;二是延伸至课本之外,联系我国的美术流派,让学生对本国的美术流派有一个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教育,在德育渗透中有所体现。

最后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该以学生的课堂活动为根本,要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线,在应用教案时对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活动要及时的加以调整,不能太过于教案化。特别是学生在有不同声音的时候,要在课堂上及时给与正面的回应。要正确的对待这样的气氛,把握教育教学的契机,课堂上学生的任何正确的活动都是有意义的。也是可以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去探究和延伸的。

这样,一节比较难上的欣赏课,就很轻松的搞定了,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枯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而且, 上一节欣赏课,不一定非要把每一幅作品都欣赏了,我们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不如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e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