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年初中历史安徽初一中考真卷测试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

更新时间:2023-03-21 09:50: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初中历史安徽初一中考真卷测试试卷【5】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安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一些诗人的相关史实。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

达到教育目的的是诗人是白居易,并非李白、杜甫和王安石。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唐朝文化(一)

2.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超高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为“诗圣”。他是()

A.李白B.白居易

C.杜甫D.韩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诗圣”杜甫。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带有

悲慨的感情基调。他的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还是写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此题正确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发的社会·辉煌的隋唐科技文化

3.在“春秋五霸”中位置最西,成为西部霸主的是

A.宋襄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国在地里位置方面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即陕西甘肃一带,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中位置最西的霸主,所以答案选B,A C两项是地处中原地区的霸主, D项是楚国霸主,地处长江流域的湖北地带。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图这种提水浇灌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成就的认识,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筒车,筒车是唐朝发明灌溉工具,因此本题选D。

考点:唐朝农业发展的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归纳能力,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标志唐朝的农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另外,同学们要注意把筒车和三国时期出现的翻车进行对比,一个是灌溉工具,一个是动力装置,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起来。

5.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派别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一子目孔子中的内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一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A。

考点:孔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孔子的贡献和影响。

6.下列帝王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其中最早的是( )

A.隋炀帝B.秦始皇C.夏桀D.商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汤灭夏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二子目商汤灭夏中的内容:“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可知,夏桀是暴君,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因此最早的是夏桀,故选C。ABD三项都在C项的后面。

考点:商汤灭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汤灭夏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商

汤灭夏的原因、过程、时间、商朝的建立。

7.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

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印证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可知,故选C。

考点:炎帝与黄帝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

他们各自的贡献。

8.《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

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

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题文史料反映的是齐桓公称霸的史实,因此,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春秋争霸。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

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字的起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0.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

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法的成就。相传在夏朝,我国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二、填空题

11.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答案】甲骨文战国

【解析】因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甲骨文开始的,封建制度包括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帝制,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允许土地私有,占有土地多的就成为地主阶级,租种土地的人就成为农民阶级,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出击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人的势力。

【答案】长平霍去病

【解析】本题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在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是长平之战,在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本题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课本即可。

13.隋唐之际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他们是彝族和的祖先;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答案】白族(1分);回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第一小空,根据所学可知,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第二小空,元朝时,民族融合大

发展,最重要的是,元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大批迁入中国与汉族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

通婚姻,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合同为一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

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4.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_______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公

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

【答案】文成金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7世纪前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到了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使得唐蕃“和同为一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5.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以为中心,北达,南至余杭,全长

两千多千米。

【答案】洛阳涿郡

【解析】

试题分析:隋朝的大运河的起止点和中心: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

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考点:隋朝的大运河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如何

评价隋朝的大运河。都需要学生掌握。

三、综合题

16.【巧用表格夯实基础】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它创建的科举制度逐

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下面是有关科举制诞生和完善的一张表格,请你填写完整。

【答案】①隋炀帝②开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

【解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jd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