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更新时间:2023-12-18 18: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情分析)

考查内容 常见考点 ①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②分析、比较文本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③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④说说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看法。⑤谈谈阅读材料后的感受、启示。⑥结合材料和实际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3~4题 9~14分 题量 分值 2018年考情预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近几年浙江各地中考热考题型,阅读材料有文字,有图片,有数据表格等,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同一个主题,信息量大,与生活关系紧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有帮助。 (知识讲解) (一)非连续性文本文体知识 1.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往往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多维度的阅读材料,材料相互独立,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综合地表达意义。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打乱了原来的顺序,仍然可以表达原来的意义。呈现的文本以说明、议论性文字为主,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活化阅读。

2.特点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题型1 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答题指导: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运用求同存异法和合并同类法,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整合信息,归纳要点

题型2 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题型3 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题型4 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题型5 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题型6 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指导:(1)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4)关注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的文字一般十分简洁,但在版式的设计上非常活泼,比较自由。做题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进行思考,要根据文本形式的特点,关注文本中的序号、小标题、表头等提示来提取主要信息。[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5)关注图文互补。在较多的非连续性文本中,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如:游览图有方向、图例、比例尺;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文字又有图例。阅读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不仅要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更要关注图画暗示的信息,以及图文结合所要揭示的信息。要关注图标、箭头等标注,有顺序地观察,有耐心地观察,有重点地观察,边读边标注有关信息,与文本进行全面对话,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6)关注同类信息,运用求同存异法和合并同类法进行整合。

品味文本的语言

题型7 文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含义?(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题指导:非连续性文本里面包含了若干个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这些材料多采用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所以赏析文本语言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

题型8 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9 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题型10 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指导:(1)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2)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和主要观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3)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职业生涯规划,你准备好了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如今不再是新名词,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在高中大面积推开,并逐步向初中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

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2

【调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某校高一新生,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学子心声】

爽爽是大四学生,学的是会计专业,但是找了大半年工作,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她都说不清。“我觉得我适合当护士,可我学的是会计。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我明明填的是浙江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是,等我和同学出去玩了,我爸偷改了我的志愿,学校和专业全改了。”

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她学得不开心,几度厌学,现在找工作又特别迷茫。听说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后,她不禁感慨:“要是我那时候能有这样的辅导多好,怎会走这些弯路?真是郁闷!”[来源:学#科#网]

【规划辅导】

中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指导师往往会对他们进行这样的“心理测试”: 今天,你准备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刚走出家门,一个白胡子的神仙突然在你面前出现。他告诉你,他可以送给你一个礼物,作为你旅途的坐骑,你会选择哪一个?

A.一头强壮的大象

B.一头被视为神物的单峰白骆驼

C.一匹《射雕英雄传》里提到的汗血宝马

一般人的逻辑是不是这样的?我喜欢宝马,因为很威风,很漂亮,而且跑得很快,我喜欢这种奔驰的感觉!我不喜欢骆驼和大象,因为太慢了!但如果是去沙漠,骑大象走不出二十公里就得渴死。如果是去草原,要一头骆驼又有何用?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都要明白:关键是看你要去哪里旅行。 【专家说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美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也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太迟了!在填报志愿时,许多学生不但对大学的专业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一无所知,就连对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东西也不够了解。在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由于选择了不感兴趣的专业而表现得很懈怠,甚至荒废了学业。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科研中心刘会金:绝大多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毕业时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错了专业,近65%的同学将跨专业选择职业,就业过程相当痛苦。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家长、教师习惯于“分数优先”原则,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志向。

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3

温州市教研院副院长马玉斌: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是帮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职业的匹配度。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就定下具体明确的职业方向,而是要让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相符的一项是( ) A.少数家长对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不大。

B.多数学生赞同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来源:学。科。网Z。X。X。K] C.多数学生对各个职业了解较多并希望进行体验。 D.初中学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

2.阅读“规划辅导”部分,分析指导师给中学生做心理测试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学子心声”部分,结合文本相关材料写出爽爽的案例给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调查研究反映了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学子心声介绍了一位大四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失败案例;规划辅导介绍了指导师对中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的内容;专家说法介绍了几位专家对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第1题考查从表格中得出结论,需要联系表格的标题,根据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分析作答。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和项目可知,大多数中学生对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持肯定态度。故B项分析正确。第2题考查从材料中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中的“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都要明白:关键是看你要去哪里旅行”一句可知,指导师意在告诉中学生,选择怎样的坐骑关键在于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同样,你选择什么学科、什么专业关键在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第3题考查阅读启示。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中的具体案例,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的大学生爽爽因为家长偷偷地给她改了志愿,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导致对前途充满了迷茫,所以本题可围绕正确认识自己,早做职业规划,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来表述自己的启示即可。

【参考答案】1.B 2.意图是告诉中学生,选择怎样的坐骑关键在于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同样,你选择什么学科、什么专业关键在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3.①职业生涯规划要早做;②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③要了解社会和专业,让所学的学科、专业与喜欢的职业匹配;④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支持自己的选择。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一)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

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 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4

,图1 潜水含水层示意图)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 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1998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

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

[来源:Z,xx,k.Com] 采水自备井位置 城镇自备井 自备井数量(眼) 13 000 供水量(立方米) 4.6亿 6 550 城六区自备井 2.25亿 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截至8月底,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是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量下降有关。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1 000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

(摘自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链接】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

八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资料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rt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