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征集族谱画像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公告

更新时间:2023-12-05 01: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告

“沈丘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征集族谱画像及相关文字资

料的公告

现在国内外的刘姓,凡自认为是沈丘山东支脉的刘氏族人均可联系。

河南沈丘县山东支的刘氏,人才辈出,官位显赫,是明清以来的名门望族。先祖是明清时期的朝廷重臣,为国家为社会曾作出过重大而不凡的贡献,尤其是二世祖刘东是明正德十五年探花,三世祖刘汉儒,官至正二品资政大夫浙江左布政,他位高清正,为民敬仰,是做官的楷模,做人的榜样,为朝野所敬重。六世祖刘璐,世称刘御大夫,他医术高明,不但医好了康熙的重病,挽救了康熙的生命,而且成了康熙研究学问形影不离的良臣,一时成为天下有识之士,莫不以未能“亲炙为憾“的仰慕名人,因此我们刘氏总祠堂有御赐”世纪家风“金字匾额。我们刘氏在原县城四关有四处刘氏陵园,即东刘坟、西刘坟、北刘坟、南刘坟。 东刘坟是刘氏的皇封陵园,是祖茔,现存皇封古碑三座:一是“明诰赠淑人刘氏迁沈始祖母王太君之墓”。二是“明诰赠中宪大夫举乡宾鲁峰刘公暨配普淑人之墓”。三是“明诰赠中宪大夫君成刘公暨配王淑人之墓“。故东刘坟于1976年被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另有两块古碑:一是“明国学生汉杰公暨配张氏高氏墓志铭碑”。此碑系明大臣“赐进士出身、武英殿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前翰林院少詹事、兼侍读、经筵日讲掌院士教习、庶吉士归德沈鲤撰”。碑的书写并篆刻,系“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右谕掌诰敕撰文、乌程沈榷书丹并篆”。再是大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增寿寺”内的,刘汉儒香火院之古碑。

北刘坟系刘汉儒陵园,并树立有高大的“资政大夫大方伯浙江左布政刘公神道”(碑),两旁有石人石马石象生并列通往墓道,墓前有皇封古碑。

西刘坟系御大夫刘璐及其曾祖刘汉俊、明贡生、国学生阶徵仕郎、山东沂州卫经历。祖父刘养心,诰封文林郎知县。其父刘祖向,清进士知县之陵园,有皇封古碑。皇封在县城建有三座高大的跨街“恩荣“功德旌表牌坊”,南大街建“刘璐

‘恩荣’功德旌表牌坊“)。还有御拨十万两帑银给刘御大夫在原县城北七里许庄建大型庙宇,改村名七里庙,又于驿道旁刘汉儒神道(碑)处,建接官亭。中间在县城西关建相当规模的西大寺,南在乳香台上建南山门,这就是金碧辉煌气势宏大的“十里长亭”。所以我们沈丘刘氏的文化值得研究,也沈丘刘氏的文化值得研究,也应该研究,这是我刘氏的光荣与职责,也是盛世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先祖的德,先祖的义,先祖的治国方略,需要我们去发掘,去认知,去整理,以教育后人,启发后人,学习先热爱祖国,爱人民,爱我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望我海内外各地分支的刘氏族人踊跃参加研究和发表文章。

因资料短缺,再望我族人有原谱者献原谱,有先祖画像者献画像,有遗物者献原物,有先祖的著作者献著作,如六世祖刘璞著《医学集要》六卷等。欣喜平顶山刘耀华献清康熙五十八年《刘氏合谱》,原谱仍缺前后之谱。另请,凡根在沈丘的山东支之外县、市未续谱者,可来沈丘访谈续谱事宜,以便提供资料。特此公告。

沈丘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筹备组

联系人电话:刘庆同 0394-5220502 15039458067 刘庆琳 15939460184 刘家琦 137076202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ub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