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题库

更新时间:2024-01-24 23: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1水质与水质指标

一单选题

1、污水呈酸碱性,一般都用_____表示。

A.pH值 B.COD C.SS D.TOC 2、引起富营养化的物质是_____。 A.硫化物、氮 B.氮、磷

C.磷、有机物 D.有机物、硫化物

3、生化需氧量指标的测定,水温对生物氧化反应速度有很大影响,一般以_____为标准。

A.常温 B.10℃ C.30℃ D.20℃

4、城市污水一般是以_____物质为其主要去除对象的。 A.BOD B.DO C.SS D.TS

5、污水的物理处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_____污染物质。 A.漂浮固体状态 B.悬浮固体状态 C.挥发性固体状态 D.有机状态 6.生活污水的pH一般呈_____。

A.中性 B.微碱性 C.中性、微酸性 D.中性、微碱性 7、污水最后出路有三种,下面_____不在其中。

A.排放水体 B.灌溉农田 C.重复使用 D.自然蒸发 8.COD是指_____。

A.生物化学需氧量 B.化学需氧量 C.总需氧量 D.高锰酸钾需氧量

9、测定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含量,通常用C 指标来说明。 A.B0D5 B.COD C.TOC D.DO

10.水中无机物含量测定,通常用C 指标来说明。 A.0、C B.DO C.SS D.BOD5 11.B005指标是反映污水中,B 污染物的浓度。 A.无机物 B.有机物 C.固体物 D.胶体物

12.二级处理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处理 D 有机污染物。 A.悬浮状态B.胶体状态 C.溶解状态D.胶体,溶解状态 13.二级城市污水处理,要求BOD5去除 C 。 A.50%左右B.80%左右C.90%左右 D.100% 14.生活污水中的杂质以C 为最多。

A.无机物 B.SS C.有机物 D.有毒物质 15.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污水及水体被 D 污染的程度。 A.悬浮物 B.挥发性固体 C. 无机物 D.有机物

16.排放水体是污水的自然归宿,水体对污水有一定的稀释与净化能力,排放水体也称为污水的 A 处理法。

A.稀释 B.沉淀 C. 生物 D.好氧

17.水体如严重被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DO的含量为D 。 A.0.1 B.0.5 C.0.3 D.0 18.一般衡量污水可生化的程度为BOD/COD为 C 。

A.小于0.1 B.小于0.3 C.大于0.3 D.0.5—0.6 19.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 B.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C.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D.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 20( B )不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

A.有机物 B.放射性物质 C.悬浮物 D.病原微生物 21、污水厂常用的水泵是( B)。

A.轴流泵; B.离心泵; C.容积泵; D.清水泵 22、下列不属于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的是【 D】 A.SBR; B.氧化沟; C.A2/O; D.混凝沉淀

23、污水按(A)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A、来源;B、性质;C、含量;D、多少。

24、水温是污水水质的重要(A)性质指标之一。 A、物理;B、化学;C、生物;D、生化。 25下列不属于水中固体物质是D。

A.有机物 B.胶体 C.溶解物 D.沉淀物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 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D.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

27 TOD是指( A ) A.总需氧量 B生化需氧量 C化学需氧量 D总有机碳含量 二、名词解释

1、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2、COD: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的量.

3、BOD:在水温20℃,由于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来表示有机物的量。

4、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5、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即废水生物处理的难易程度

6、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水体当中的溶解氧逐步被耗去,到达临界点又逐步回升的过程。 三填空

1表示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有 水温 、 色度 、 嗅味和固体含量。 2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天然水中的主要杂质包括(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 4胶体状杂质应用(絮凝)和(混凝)从水中去除。

5原水的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胶体)和(浊度物质) 6水的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澄清)(沉淀)和过滤。

7 .写出下列字符含义 BOD生化需氧量; MLSS 混合悬浮固体浓度。 8有机性污染物,根据是否易于被微生物所分解可分为____和____两类。 [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四简答题

1、简述水源的分类及特点?

答:生活污水:日常生活中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

工业废水:(1)生产污水:污染重,生产中被原料污染的废水 (2)生产废水:污染轻,未被直接污染的废水,如:冷却水 初降雨水:被空气、地面的污染物污染的废水 五判断题

1、污水的水质指标TOD、COD、BOD5的大小关系为COD>TOD>BOD5(× ) 3、BOD5/COD可作为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的一个指标,比值越大,越

不容易被生物处理( × )

4.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是最经济的。 ( √ ) 5.COD是指高锰酸钾需氧量。( ×)

6.污水按其物理形态分为非溶解性污染物质,胶体的污染物质和溶解性污染物质。( √ )

8.重金属毒性物质包括汞、砷、铬、铅。( √ ) 9.化学需氧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 √ )

10、固体物质的组成包括有机性物质和无机性物质。 (√)

11、铬在水体中以六价和三价的形态存在,六价铬毒性旺,作为水污染物质所指的是三价铬。(X) 12.天然水中杂质按颗粒大小分为三类即悬浮物、溶解性物质和气体物质。(X ) 13.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 √ ) 14.工业废水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 ( √)

15三级处理主要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所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脱N、P等。(√)

16污水的最终出路是排入海洋。

17为了掌握和控制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效果,必须定期监测有关指标。(√)

18污废水处理厂(站)是防治污废水污染的重要环境保护场地,因此在污废水处理过程中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X)

19污水处理系统中一级处理必须含有曝气池的组成; (×)

21、天然水中,碱度主要是由HCO3-盐类构成。(√) 22、OH—和HCO3-不能在水中同时存在。(√) 23、PH越高则水的酸度越大。(×)

24、水的PH值表示水中氢根离子在水中的总含量。(√) 25、水的含盐量越大,则水的硬度越大。(×)

26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指标通常有BOD,COD,TOD,TOC等,而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则不能用上述指标表示其污染程度。 [×] 27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管其是否易于被微生物所降解,均可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来表示其污染程度。 [√]

1.2水质标准

1饮用水消毒合格的主要指标为1L水中的大肠菌群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执行( C )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

1.3水体污染与自净

一单选题

1、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_____。

A.耗氧指标 B.溶氧指标 C.有机物含量 D.耗氧和溶氧的平衡关系

2.为了保证生化自净,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 D 。 A.温度和pH B.微生物 C.MLSS D.DO 二名词解释

1、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共同作用下,水质恢复到原来状况的过程。 三填空

1、河流的水体自净作用主要为 物理净化作用 、 化学净化作用 和 生物净化作用 。 五判断题

1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分析水体自净能力的主要指标。 (√)

2有机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不仅可降低它们在水中的浓度,而且还可被去除。(x)

3单纯的稀释过程并不能除去污染物质。 (√) 4水体自身也有去除某些污染物质的能力。 (√)

5酸性污水对污水的生物处理和水体自净有着不良的影晌。 (√)

6.排放水体是污水自然归缩,水体对污水有一定的稀释与净化能力,排放水体也称为污水的稀释处理法。 (√)

7.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由于能源增加,势必使水中微生物得到增殖,从而少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X)

8在实际水体中,水体自净过程总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并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 (√)

9.在耗氧和复氧的双重作用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出现复杂的、但却又是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

10水体自净过程简单地说是一个物理过程。 [×] 11水体中DO的变化与BOD含量直接相关。 [√]

12水温的变化对水体的自净作用不会产生影响。 [×]

1.4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单选题

1.城市污水一般用 C 法来进行处理。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法D.物化法 2.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_____。

A.物理法 B.化学法、物理法 C.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 D.电解法、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 3、常规的地表水处理工艺是(A)

A混凝+ 沉淀+过滤+消毒 B混凝+过滤 +沉淀+消毒

C混凝+沉淀+ 臭氧+消毒 D混凝+过滤 +消毒

4、生物法主要用于(B)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深度处理 D.特种处理 5、下列属于污水的化学处理法的是____。[D] A. 反渗透法 B. 生物膜法 C. 筛滤法 D. 中和法 6、列属于污水的生物处理法的是____。[C] A. 沉淀法 B. 混凝法 C. 氧化塘法 D. 中和法

7、下列指标不适宜评价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是(A) A、BOD5 B、COD C、TOC D、浓度

8废水治理需采用的原则是 D 。 A.集中 B.分散 C.局部 D.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三填空

1、污水处理方法按污水的处理程度可分为 一级处理 、 二级处理 和 三级处理 。 2、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_生活污水___,__工业废水__,降水。 3、污水的最终处置方式有__排放水体__,___灌溉农田_,重复使用。 四简答题 1、试述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按作用原理分(1)物理法:① 沉淀法② 筛滤法③ 气浮法④ 反渗透法(半渗透膜)

(2)化学法:①混凝②中和法(处理酸碱废水)③氧化还原④电解法⑤吸附法 ⑥电渗析法

(3)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自然处理、厌氧处理 2.什么是一般地表水处理系统?试述基本处理工艺流程。 答:以天然地面水为原水的城市自来水厂中采用最广的一种工艺系统称为一般地表水处理系统。

基本处理工艺流程为: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清水→出水 3污水处理程度的传统分类方法?

一级处理:去除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BOD去除30%。二级处理:去除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去除90%以上。

五判断题 1、“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 √)

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

3.工业废水不易通过某种通用技术或工艺来治理。 (√) 4.一级处理的内容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 ) 5.沉淀是污水的物理处理法。( √ )

6生物膜法是属于污水的物理处理法中的筛滤法。 [×]

7污水处理方法中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处理方法。 [×]

8在一级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效果的高低,基本上是由沉淀的效果来控制。 [√]

9三级处理主要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所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难降解有机污染

二名词解释

1、不均匀系数:对粗细颗粒差别的大小,用不均匀系数K80表示。

2、滤速: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滤池的过滤水量,m3/(m2.h),常简化为m/h 3、滤池负荷:指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滤池的过滤水量。 三填空

1、普通快滤池由集水渠 洗砂排水管 滤料层 承托层 配水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四简答题

1、过滤的作用和应用? 答:功效:去除微小悬浮杂质,降低水的浊度;同时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便于消毒剂杀菌。

应用:生活饮用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等。

4.2滤层和承托层

一单选题

1、在水流经过滤池过程中,对水流均匀性影响最大的是(B)。 A 滤层高度 B配水装置 C人口装置 D滤料的配比

2、滤池按照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和排出方式可分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和( C ) A.生物滤池 B.生物接触池 C.无阀滤池 D.有阀滤池

二名词解释

1、滤层膨胀度:滤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之比

2、均质滤料指沿着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上,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的滤料。

四简答题

1、滤池配水系统功能? (1)支撑着滤料;(2)过滤时收集过滤水; (3)反冲洗时均匀均匀分配反冲洗水。 五判断题

1、双层滤料组成为:上层采用比重大、粒径小的滤料,下层采用比重小,粒径大的滤料(× )

2、K80的大小反映砂样颗粒大小不均匀的程度,K80越大,则对过滤不利。(√ ) 3、悬浮固体是通过过滤后截留下来的物质。 (√) 4、循着水流的方向滤料粒径应由小到大排列(× )

5、在一个过滤周期中,普通快滤池的滤速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v) 6、 在反向流滤池中,过滤水流是沿着滤料粒径由小到大的方向流动的o ( x )

7、快滤池按过滤流向可分为上向流滤池、下向流滤池、双向流滤池等。( v) 8、 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三层滤料的滤速应比双层滤料的滤速低。( x ) 9、使用同种类的滤料,粒径大的滤料比粒径小的滤料截污能力大,出水质量好。( x )

4.3滤池的冲洗

一单选题

1、滤料长期使用会被杂质堵塞而失效,所以每(B )需要反洗一次。 A、12h B、24h C、4 8 h D、7 2 h

2、为了保证良好的反洗效果,滤料的膨胀度和冲洗强度应保持适当,冲洗强度过小时,下部滤层浮不起来;冲洗强度过小时,下部滤层浮不起来;冲洗强度过大时,滤料之间碰撞机率减小,细小滤料也易流失。一般来讲,石英砂的反冲洗强度为(C)L\\m2.s。

A、5-10 B、10-15 C、15-20 D、20-25

3、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当水头损失达到一定值时就应进行(B)操作。 A正洗 B反洗 C排污 D 风擦洗后,大量水冲洗

4、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5、过滤是给水和废水处理中比较经济而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能去除水中微量残留悬浮物,进一步降低水中色度、SS、BOD、COD和病菌含量,一般用于(C)。 A、废水预处理; B、给水的预处理;

C、给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理; D、活性炭吸附的后处理。 二名词解释

1冲洗强度:指单位面积滤料层上所通过的冲洗水量。 四简答题

1、过滤反冲洗配水不均匀时的危害? ①滤池中砂层厚度分布不同;

②过滤时,产生短流现象,使出水水质下降; ③可能招致局部承托层发生移动,造成漏砂现象。 2、滤池反冲洗的判断指标。

(1)整个滤池的水头损失超过允许值或规定值(2.4~3.0m); (2)滤后水水质恶化或达到已设定的上限; (3)达到最大时间的限制(一般3~4天) 3、气—水反冲洗有哪几种操作方式?

答:气——水反冲洗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1)先用空气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

2)先用空气——水同时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

3)先用空气反冲,然后再用气——水同时反冲;最后再用水反冲。 五判断题

1、滤池的反洗强度越大,则过滤运行的周期越短,出水浑浊度越大。(√)

第五章 消毒 5.1氯消毒

一单选题

1、水中的pH值_____,所含的HOCI越多,因而消毒效果较好。

A.4 B.10 C.越低 D.越高

2、在实际应用中,(A)法消毒因具有价格低、设备简单等优点被使用得最为普遍。

A、加氯 B、臭氧 C、紫外线 D、超声波 3加氯量是由需氯量和( A)组成。

A、余氯量 B、氯离子 C、次氯酸 D、氯气量 4、氯的杀菌能力受水的(B)影响较大。

A PH值 B 碱度 C 温度 D 含盐量

5、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D )min。 A.60 B.20 C.25 D.30 6、投加消毒药剂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加氨管道及设备( D )采用铜质材料。

A.应该 B.尽量 C.不宜 D.不应 7、加漂白粉间及其仓库可采用( B )通风。 A.机械 B.自然 C.强制 D.人工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给水处理中消毒这一步必不可少 B.饮用水合格标准是大肠菌群数<3个/L C.HOCl氧化能力比OCl-强

D.HOCl、OCl-中的含氯量称化合性氯

9、臭氧消毒的优点是 ( C ) A. 运行费低 B. 便于管理 C. 不受水的pH影响 D. 可持续消毒

10、下列关于液氯消毒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C)。 A. pH越低,消毒效果越好 B. 温度越高,液氯分解越快,低温条件下的消毒效果比高温条件下要好 C. 污水的浊度越小,消毒效果越好 D. 液氯对单个游离的细菌和成团的细菌 有同样的消毒效果

11( C )消毒成本较低,但消毒后残留较多。 A、紫外线和液氯B、臭氧 C、液氯D、紫外线 二名词解释

1余氯:为了抑制水中残存细菌的再度繁殖而在消毒处理后水中维持的剩余氯量。

2、折点加氯: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量的加氯方式

3、需氯量指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加氯量; 三填空

1、消毒的方法有 漂白粉 、 次氯酸钠 、 氯胺 、二氧化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2、有效氯指 次氯酸 、 次氯酸根 、 化合性氯 。

3、投氯点包括 滤后投氯 、 泵前或泵后投加 、 滤前氯化 、 管网中途补充投氯 。 四 简答题

1、在消毒中为什么广泛采用氯作为消毒剂?近年来发现了什么问题?

答: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和使用较方便。近年来发现氯化消毒过程中在可能产生致癌性的三氯甲烷等化合物,因此,国内外都在探索更为理想的消毒药剂。

第六章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6.1活性污泥法

一单选题

1.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 _C__的不同,有机物降解速率,污泥增长速率和氧的利用速率都各不相同。

A.菌种 B.污泥负荷率 C.F:M D.有机物浓度 2、污泥浓度的大小间接地反映混合液中所含 C 的量。 A.无机物 B.SVI C.有机物 D.DO 3、污泥回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气池中___C__。

A.DO B.MLSS C.微生物 D.污泥量 4、活性污泥应具有颗粒松散,易于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及良好的___A__性能。 A.混凝和沉降 B.漂浮 C.细胞物质 D.氧化分解 5、污水处理中生化处理阶段一般设有__C___。

A.曝气池 B.二沉池 C.包含A和B D.不包含A和B 6、___B__法可以提高空气的利用率和曝气池的工作能力。 A.渐减曝气 B.阶段曝气 C.生物吸附 D.表面曝气 7、氧化沟是属于一种______B______方法。

A、生物膜处理 B、活性污泥处理 C、厌氧生物处理 D、物理处理

8.__A___是活性污泥在组成和净化功能上的中心,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 A.细菌 B.真菌 C.原生动物 D.后生动物

9、废水生物处理去除的对象不包括 C 。

A、不可自然沉淀的胶体状固体物 B、有机物 C、可自然沉淀的胶体状固体物 D、氮、磷 10、活性污泥法处理中SV的正常数值是B。

A、10%~20% B、20%~30% C、30%~40% D、20%~40% 11、MLVSS不包含下列哪种物质D 。

A、活细胞 B、内源代谢残留物 C、 有机物 D、无机物 12.曝气池混合液中的污泥来自回流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浓度 C 回流污泥浓度。

A.相等于 B.高于 C.不可能高于 D.基本相同于 13溶解氧饱和度除受水质的影响外,还随水温而变,水温上升,DO饱和度则 B 。 A.增大 B.下降 C.2rng,/L D.4mg/L

14. C在污泥负荷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容积负荷率可成倍增加,节省了建筑费用。

A.阶段曝气法 B.渐减曝气法 C.生物吸附法 D.延时曝气法

15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 C 的不同,有机物降解速率,污泥增长速率和氧的利用速率都各不相同。

A菌种 B污泥负荷率 C F:M D有机物浓度 16 D 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A.SV% B.SVI C.MLVSS DMISS 17污水的生物处理,按作用的微生物,可由 D 。

A.好氧氧化 B.厌氧还原 C.好氧还原 D.好氧氧化、厌氧还原 18 C 用来去除生物反应器出水中的生物细胞等物质。

A.沉砂池 B.初沉池 C.曝气池 D.调节池

19、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BOD5去除率为( B )。 A.70%~90% B.65%~95% C.70%一95% D.60%~90% 20、关于污泥体积指数,正确的是(B )

A.SVI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B.SVI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 C.SVI 过高,污泥细小而紧密 D.SVI 过低,污泥会发生膨胀 21、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相当于曝气池中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 C.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

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

22、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有机物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D ) A.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分吸附和氧化与合成两个阶段 B.前一阶段有机物量变,后一阶段有机物质变 C.前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 D.后一阶段污泥丧失了活性 23、利用活性污泥增长曲线可以指导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C ) A.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对数增长期 B.一般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 C.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减速生长期 D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处于曲线的内源代谢期

24、不属于推流式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是( D )

A.渐减曝气法 B.多点进水法 C. 吸附再生法 D. 延时曝气法 25、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 C )

A.平流式 B.推流式 C.循环混合式 D.完全混合式 26、不属于机械曝气装置的是( A )

A.竖管 B.叶轮 C.转刷 D.转碟

27、在(A)情况下,活性污泥会产生污泥腐化现象。

A、厌氧发酵 B、DO过量 C、水温高 D、PH低 28、生物吸附法净化水质的机理是(B)。

A、物理作用 B、吸附作用 C、生物作用 D、化学作用 29、表面负荷q的单位是。(B)

A、m/s B、m3/m2·s C、m/h D、都对

30、有两个曝气池,现用SVI,SV%对其进行比较,下列说法哪条最合理(A)。 A、SV%大,SVI小的曝气池,污泥沉降性能好,MLSS大。 B、SV%大,SVI小的曝气池,污泥沉降性能差,MLSS小。 C、SV%小,SVI大的曝气池,污泥沉降性能好,MLSS小。 D、SV%小,SVI大的曝气池,污泥沉降性能差,MLSS大。 31、生物除氮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A)

A、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 B、缺氧硝化-好氧反硝化 C、缺氧硝化-缺氧反硝化 D、好氧消化-好氧反硝化

32、曝气池运行管理时需要测定的理化指标主要有 A 、SV30和DO。 A 污泥质量浓度 B.pH C. BOD D.温度

33、活性污泥培训成熟后,可开始试运行。试运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 D运行条件。

A.空气量 B.污水注入方式 C.MLSS D.最佳 34、KgBOD5/kgMLSS.d. 是( B )的单位。

A. 容积负荷 B. 污泥负荷 C. 表面负荷 D. 总负荷 35、通常在废水处理系统运转正常,有机负荷较低,出水水质良好,才会出现的动物是( A )。

A. 轮虫 B. 线虫 C. 纤毛虫 D. 瓢体虫

36、( B )称闷曝。

A. 只曝气不进水 B. 不曝气只进水 B. 鼓风曝气 D. 又曝气

脱水性能, 进而提高污泥脱水机的处理能力和效果。

8.3污泥浓缩、脱水与干化

一单选题

1、关于污泥处理,正确的是 B 。

A.浓缩法、自然干化法、干燥与焚烧构成了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 B.污泥所含的内部水和吸附水可通过干燥与焚烧脱除 C.污泥的厌氧消化包括2个阶段——水解和产酸 D.污泥的厌氧消化去除的对象是液体

2、下列浓缩方法中,需要时间最短的是(D )。 A.间歇式重力浓缩池 B.连续流重力浓缩池 C.气浮浓缩池 D.离心浓缩池 3、离心脱水机去除的是污泥中的( B )。

A、表层;B、毛细水;C、表面吸附水;D、内部水。 4、污泥处理阶段中的脱水处理方法一般分为(C)

A、机械脱水; B、干化场脱水; C、包含A和B;D、不包含A和B。 5、污泥在管道中输送时应使其处于(D)状态 A. 层流 B.中间 C.过渡 D.紊流 二名词解释

1、 污泥比阻:单位干重滤饼的阻力,其值越大,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越差。 3、污泥浓缩池。设在污泥处理段,用于剩余污泥的浓缩脱水。 三填空 1、污泥的运输方法有管道、船舶、卡车。 五判断题 1输送污泥的方式主要决定于污泥含水率的大小,并应考虑污泥利用的不同途径,一般有管道输送,汽车,驳船运输等。(√)

2可消化程度是表示污泥中所含有机物数量的污泥指标。(×) 3两级消化工艺和两相消化工艺从本质上讲是完全相同的工艺过程。(×) 4城市污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其性质稳定,可以直接农田使用。( × ) 5污泥脱水只有机械脱水一种方法。(×) 6污泥是污水处理中的必然产物。(√)

7污泥处理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8常用的污泥机械脱水设备有:真空过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

8.4污泥的稳定

一单选题

1.厌氧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 C ,还需进行脱水,干化等处理,否则不易长途输送和使用。

A.60% B.80% C.很高 D.很低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污泥的最终处理方法(D)

A. 用作农肥 B.填地 C.投海 D.湿烧法烧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xy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