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新)

更新时间:2024-01-24 23: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湘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

(修订本)

教务处印制 二○一二年九月

目 录

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1 二、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修订) (院发[2010]39号)?????????????????4 三、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12 四、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分参考标准??????17 五、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模板??????????22 六、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23 七、理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33 八、医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九、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聘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表???? 十、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查表????????? 十一、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十二、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十三、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认定办法?????? 十四、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暨资格审查表???? 十五、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 十六、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评价表(指导教师用)???????? 十七、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评价表(评阅教师用)???????? 十八、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评价表(指导教师用)???????? 十九、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评价表(评阅教师用)???????? 二十、湘南学院毕业创作评价表(指导教师用)???????? 二十一、湘南学院毕业创作评价表(评阅教师用)???????? 二十二、湘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二十三、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二十四、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2004]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现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二、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

三、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

当前,要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需要的问题。

2

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要通过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其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提倡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四、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风建设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切实纠正毕业设计(论文)脱离实际的倾向,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

五、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

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对高职高专学生要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毕业设计成果。

六、要保证经费投入,努力改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本条件 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经费投入,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当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投入不足的状况。改善实习、实验及工作条件,为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将在适当时候开展专项检查,在今后的教学评估工作也将加大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考察力度,并将其列为确定评估结论的关键指标。

请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精神,并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我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二○○四年四月八日

3

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修订)

(湘南学院院发【2010】39号)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一、总则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与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审核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院、系(部)、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管理。学院成立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组长、教务处负责人及各系(部)主任为成员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与协调。

(一)教务处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宏观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评估和总结,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开展经验交流和推广等活动。

(二)各系(部)应成立以主管教学副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学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和部署,结合本系(部)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布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选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与工作评估;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负责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工作等。

(三)教研室成立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贯彻执行学

4

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及所属系(部)的工作与实施细则,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组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并报系(部)审核。根据审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及时整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及相关材料并交系(部)存档。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一)指导教师资格与要求

1、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实际设计(科研)能力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的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凡近五年内未承担过各级教研教改、科研课题研究或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教师应不予以安排或少安排。指导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

2、符合条件的教师都有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义务。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是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凡本系(部)指导教师数量不够的,可在本院聘请符合本专业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指导任务;对在学院内部难以聘请到可以胜任的指导教师,或必须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可向有关科研院所或企事业单位聘请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指导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指导工作。系(部)必须提前填报《湘南学院外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表》,将校外拟聘指导教师基本情况报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实施。学生所在系应加强对校外指导情况的检查,掌握进度,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4、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亦可承担院内师范教育专业或非师范专业师范教育培养方向的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可由相关系(部)与公共课部协商安排。

5、指导教师名单由教研室主任确定,系(部)教学负责人审核、系(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公布。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如因工作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所在系(部)委派水平相当的教师代理指导工作。

6、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6位。个别专业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超过此范围者(但最多不能超过8位),需经系(部)教学负责人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

5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选题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选题原则和要求,提出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并附选题的目的、要求和现有条件等。

2、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及时拟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对学生提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指定主要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设计有关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完成有关的实验。

3、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及时掌握并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定期辅导答疑,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因事或因病请假,应事先向学生布置任务或经系(部)、教务处批准后委托他人代为指导。

4、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认真审阅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要对被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原创性、真实性严格把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学生的剽窃、抄袭行为。帮助学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做好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的规范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并加强指导。

6、指导教师的评语应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难易度),真实性、创新性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阅教师的评语应侧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意义、撰写规范、知识容量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7、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应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实事求是地填写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教师评语,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应用价值等,并给出建议成绩。评语应各有侧重,避免套话、空话。

8、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9、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密切关注学生的工作进度,禁止学生的抄袭、剽窃、网上下载(原文)等行为,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有明显的抄袭倾向,指导教师未予以制止,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四、对学生的要求

(一)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学生都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二)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

6

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有关规定,不予毕业,也不授予学位。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期间,学生应尊敬师长,团结协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检查。

(四)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确定的工作进度确定具体的完成计划和日常安排,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

(五)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按照学院有关规定实行考勤。

(六)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当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如有上述行为,一经发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并取消重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

五、对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要求

(一)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一般要求在第七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进行,个别特殊专业可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由指导教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教研室集体讨论后确定,报系(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向学生公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

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应满足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要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得到科学研究(设计)能力的基本训练。题目不能过大、过空,也不能过小、过窄。题目难易要适当,份量要合理,涉及的知识面、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题量选择要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理工类专业选题应紧密结合当前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走向学术前沿。工科专业尽量以设计类题目为主,并具有实用意义,切忌脱离实际;论文类题目原则上要求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4、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求一人一题,个别专业如果采用多人共同完成一项课题,则必须明确每一个学生要独立完成的任务,且题目上应加上不同的副标题。每个学

7

生需分别撰写任务书、开题报告及论文。上下两届学生的选题应尽量避免重复,重复率不超过20%,若选择旧题,则要有新内容和新要求。

5、经过审查后的参考选题应按照学生人数,以不少于1:1.2的比例向学生公布,并按双向选择、系(部)调整的原则确定指导教师及其指导的学生。学生选定题目后,一般不得随意变更,若有正当理由进行变更时,必须事先征求指导教师的同意。

(二)下达任务书

1、学生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查和系(部)教学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发给学生。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

2、任务书必须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工作要量化,有明确的进度安排,要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3、任务书一般应在第七学期开学一个月内下发给学生,个别特殊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三)开题

1、开题工作在学生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之后,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和了解相关信息,拟定研究和设计工作方案、撰写论文提纲、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思路以及进度安排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实习与调研,了解现实问题,积累第一手资料。

(2)结合选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查阅,了解选题的研究背景,学术界已有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以及当前研究动态。

(3)学生经过实习、调研和文献检索后撰写《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设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设计(论文)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设计(论文)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2、指导教师认真阅读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所拟方案或提纲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有能力完成课题任务,并写出详细意见。

3、各系(部)以教研室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会,听取学生汇报论文思想与设计思路,集体分析和决断,并做出详细记录,提出明确意见。

4、经指导教师评阅和开题报告会集体分析,确认有能力完成选题的学生可进入毕

8

业设计(论文)实质性阶段。开题审核通过的学生,不得擅自更换选题;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应及时根据教研室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意见更换选题,并于开题后的两周内做好准备,向教研室或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第二次提出开题申请。

5、开题工作最迟应在第七学期中旬完成。 (四)中期检查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各系(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应进行严格考勤和检查,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记录,确保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时间达到八周。

2、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表,各系(部)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自选题以来各环节的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性中期检查,教务处进行抽查,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和效果,并实事求是地做好检查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

3、中期检查一般在论文的初稿或二稿完成后(即第八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进行。

(五)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般要有三稿以上,且三稿都要归档整理。一稿为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用红笔标注的具体批改意见及批阅的时间;二稿为修改稿,学生按教师的批改意见修改,指导教师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及要求;最后定稿要有指导教师的总体评价和同意定稿的结论。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的一个重要环节。系(部)应成立以主管教学负责人为组长的答辩领导小组,负责本系(部)的答辩工作,制订答辩规则、程序、要求以及时间地点安排等,并于答辩前一周向教务处递交答辩工作安排。各专业应成立答辩小组,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组织学生进行答辩,研究确定答辩意见和成绩等。

3、答辩领导小组在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基础上,认真审查学生答辩资格。有下列情形之下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

(1)自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之日起,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时间不满毕业设计(论文)规定时间三分之二以上者;

(2)毕业设计(论文)文档不全者(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评

9

价表、答辩资格审查表等任缺一种)或不在规定时间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正式材料者;

(3)多人设计一个系统或合作一个课题,内容有30%以上雷同者; (4)请他人代替完成或有剽窃、抄袭行为者。

4、论文答辩小组应由3至5位专家(指导教师除外)共同主持。组长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3人答辩小组,原则上应有2人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答辩小组,原则上应有3人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要自始至终旁听本专业小组的论文答辩。

5、答辩前应及时向学生公布答辩小组教师名单和学生参加答辩的日程、地点等。答辩前,学生应向本答辩小组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学生简述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答辩小组的提问,答辩要有文字记录。答辩时间应控制在每生20分钟左右。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分参考标准》评定。

7、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60-69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成绩应成正态分布,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比例应控制在本专业毕业人数的15%以内,“不及格”等级要慎重对待,不及格设计(论文)要求在毕业前修改或重新写作。 8、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系(部)初审,学院复审,以学院复审的成绩为准。

9、各系(部)应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督查,督查应有安排及文字记录。 1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不合格者,学院不发毕业证,不授予学士学位,但学生可在一年内补做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由所在系(部)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经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可补发毕业证书或授予学士学位。设计(论文)补做期间的各项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六)总结与归档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系(部)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写出工作总结,并分专业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报告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两周内交教务处。

2、答辩结束后,学生根据答辩小组的建议或意见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完善,并将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论文)文稿及光盘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10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档(或光盘)由系(部)以班为单位,分专业集中统一保管,保存时间应在八年以上。

(七)奖励

凡经院内专家复核后,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院将正式发文通报表彰并为指导教师及学生颁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

1、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选题进行综合分析。

2、要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解决设计(论文)中的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相对前人研究成果应有改进或有自己的见解,设计及涉及的工艺、技术问题要有改进和提高。

3、毕业设计(论文)中的理论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立论正确,论证严密,公式推导正确,逻辑推理力强。实验设计合理,数据可靠。

4、能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使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录入、编辑、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等。

5、美术学专业应进行毕业创作,艺术设计专业要求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设计作品以及与之相应的创作或设计报告;理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凡是涉及到程序设计的,除提供完成的设计程序外,还须提供与之相应的编程原理、技术路线、方法、结论等方面的说明介绍(即毕业论文)。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学生要求做毕业论文,其它医学类专业学生要求参加医学毕业考核。

(二)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及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字数要求:文科类专业8000字以上,理工类专业6000字以上,英语、音乐、体育类专业5000字以上,医药学类专业5000字左右。

2、毕业设计(论文)的体例及装订要求详见《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附件1)。

七、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当年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安排进行。

八、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及答辩的报酬由学院决定。 九、本条例自发文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11

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2.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单位机密。 3.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要文句通顺,体例统一,无语法错误,简化字要符合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4.一律使用A4纸打印,单面使用。编排格式:一级标题:小3号黑体;二级标题:4号黑体;三级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固定行距20磅;表题、图题:5号黑体,居中;图、表中文字:5号宋体;页面设置:上页边距为3.0cm,下页边距为2.0cm,左页边距为2.6cm,右页边距为2.4cm,;页码居中。

5.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必要时加此部分)→封底。毕业设计(论文)的附件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如下次序另行装订成册:封面→目录→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封底。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其封面要用仿宋字认真填写,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二、内容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该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 2.目录;3.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4.正文;5.注释、参考文献;6.致谢;7.附录。现将各部分要求分述如下:

1.封面 封面应包括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与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论文)完成时间等内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格式模板附后)

2.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

12

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目来编排,将章、节依次顶格书写,在其同行的右侧顶格注上页码。(格式模板可在教务处邮箱xnxyjwc@126.com下载)

3.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报导作用。中文摘要控制在350字以内,置于前页。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紧接其后。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7个。中、英文关键词放在相应摘要之后,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

(1)正文一般包括绪论、本论、结论。

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头,应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及须达到的目标;还可以对文献资料进行综述,说明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果是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应阐述该大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篇幅不宜太长。

本论是正文的主体,主要包括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对各子问题(项目)的阐述,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等。

结论(或结果讨论)集中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理论见解,撰写时要简明扼要,措辞严密,实事求是,留有余地。

(2)正文中的图主要包括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等。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但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等,图序必须连续,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图要求有“自明性”,即使只看图、图题、图例,就可以理解图意。要先见文,后见图。图在正文中不能跨节排列。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图12 ××××××××

插图可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

13

(3)正文中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项目由左向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当有“自明性”。要有表序、表名及必要的说明,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用阿拉伯数字编排,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如:

表8 ×××××××

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但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表1、表2.1,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一般取三线制,即上、下底用粗实线,中间一条为细实线。对于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格应简明扼要。表的题名应当反映表的内容,表格应具有足够的完整性,即不参见全文即可理解表格的含义。表中不应出现文中所没有叙述的新信息。表格切忌与图、文字重复表述。

(4)关于正文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与符号:要求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与单位符号相结合表示,例如“5 m”,避免诸如“五m”之类的组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波浪或连接号“~”。

(5)文中使用的数与数值的表示方式:

a.在统计表中数值,如正负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符号为“.”是齐底线的黑圆点。例:48,-125.03,34.05 %,63 %~68 %,2/5,1:500。

b.表示非物理量的数,数字一至九宜用汉字“一”、“二”??表示,大于九的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c.对于多位整数与小数,应从小数点符号起,向左或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字的间隙。例:23 456,2 346,2.345 6,2.345 67。

d.为了清晰起见,数与数相乘,应使用“×”符号,而不使用圆点符号。 例:写作1.8×10-3 (而不写作1.8·10-3)。

e.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应当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1994年10月1日,20世纪90年代。

14

f.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O年”或“90年”。 g.引文著录、表格、索引、年表等的年月日的标记可用扩展格式。 例:2001年10月1日可写作2001-10-01

(5)文中的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式1、式2.1等。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等。

(6)文中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7)理工医学类专业论文中所有英文字母应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文科类专业论文中所有英文字母应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8)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 5.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术语”或“情况”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书写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注],置于右上角,注释文字集中放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注1]、[注2]。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尊重的体现。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A-B.

如: [1]高曙明.自动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学报,1998,(3):281-288.

b.专著文献:[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A-B (任选).

如:[2]刘勇,康立山,陈毓屏.非数值并行算法(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5

c.论文集中的引用文献:[序号]作者.论文篇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A-B.

如:[3]王承绪,徐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68-471.

d.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名[N] .报刊名,出版时间(版次). 如:[4]李俊松.21世纪的光电子科学[N] .科学时报,2002-02-20(10).

e.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D].(学校名称)硕(博)士论文.公开年份. 如: [5]张筑声.论师本管理[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如:[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网址,发表或更新时间/引用日期(任选).

如:[7]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

h.国际、国家标准文献:[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如:[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i.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致谢 致谢是指学生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此部分为备选内容。

7.附录 附录包括调查问卷、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其它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等。此部分为备选内容。

16

湘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分参考标准

第一部分 理工医科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

优秀

1.能很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好。

3.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图纸整洁、准确规范。

4.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或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用词准确。

6.答辩时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7.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设计(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良好

1.能较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地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较好。

3.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准确,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图纸整洁、准确且较为规范。

4.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清晰,用词准确,文字流畅。

6.答辩时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恰当地回答与设

17

计(论文)有关的问题。

7.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设计(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中等

1.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基本上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在文献阅读方面,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尚可。

3.设计比较合理、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准确,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尚可,图纸质量较好。

4.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5.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分明,文理通顺。

6.答辩时基本能叙述出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7.学习态度尚可,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及格

1.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2.阅读了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 3.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错误,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图纸质量一般。

4.研究能力较弱,对某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5.论文结构欠合理,逻辑性不强,论说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

6.答辩时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经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或进行纠正。

7.学习态度不太认真,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不及格

1.没有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量。

18

2.未完成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阅读任务,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 3.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实验操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差。

4.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掌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不扎实。 5.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纸错误太多。 6.答辩时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性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

7.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或抄袭严重。

19

第二部分 文科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

优秀

1.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好。

2.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3.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详实可靠,有说服力。

4.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5.答辩时能简明扼要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6.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良好

1.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定量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较好。

2.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3.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4.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5.答辩时能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

6.学习态度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中等

1.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质量尚可。

20

2.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且有一定的价值,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广。

3.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清楚,文理通顺。

4.答辩时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5.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及格

1.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并按要求写出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

2.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不强,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

3.论文结构欠合理、逻辑性不强,论说基本清楚,但不严谨,不完整,或说服力不强。

4.答辩时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经提示后能做补充说明或进行纠正。

5.学习态度不太认真,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不及格

1.未完成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综述或读书心得达不到要求。

2.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3.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合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 4.答辩时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错误较多,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

5.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以上评分标准仅作参考,各系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评分细则)

21

[封面模板]

[注意:所有学生设计(论文)封面纸张均用白底黑字印制,纸质较好,所有说明解释性文字参考.......................................后均应删除。] ......

届 别[仿宋五号] ........学 号[仿宋五号;填写完整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

[华文中宋小初号,居中]

[题目小二号宋体,在能排列在一行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居中 ]

姓 名[华文中宋小三号] [3号楷体] 系 别 、专 业[华文中宋小三号] [3号楷体] 导师姓名、职称[华文中宋小三号] [3号楷体] 完 成 时 间[华文中宋小三号] [3号楷体]

22

[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届 别 .. 学 号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价格质量矩阵的广告研究

(小二号宋体字)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注意:所有说明性文字,在格式参考过程中请注意删除)

23

目 录(三号黑体,居中)

(空1行, 四号宋体,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摘要 ??????????????????????????ⅠAbstract????????????????????????Ⅱ 1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2 1.3 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3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理论和实践意义??????????????5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6 2价格质量矩阵与广告的关系???????????????8 2.1 质量的概念及其对广告的意义???????????????8 2.2 价格的制定与广告的作用 ????????????????10 2.3 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广告含义 ??????????????12 3价格质量矩阵的影响力分析?????????????????13 3.1 价格质量矩阵对广告公司的影响 ?????????????16 3.2 价格质量矩阵对消费者的影响 ??????????????15 4价格质量矩阵的传播机理分析??????????????18 4.1 价格质量矩阵的大众传播机理 ???????????18 4.2 价格质量矩阵的人际传播机理 ???????????19 5基于价格质量矩阵的广告策略设计??????????????19 5.1 溢价战略下的广告策略设计?????????????19 5.2 超值战略下的广告策略设计?????????????20 5.3 经济战略下的广告策略设计 ?????????????21 5.4 骗取战略下的广告策略设计 ?????????????22 结论???????????????????????????22 注释(备选)?????????????????????????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备选)???????????????????????25 附录(备选)???????????????????????26

24

摘 要(小三号黑体,居中)

(空1行,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价格质量关系,国内外研究学者早就注意到了且一直都在研究。菲利普.科特勒基于“定价战略与方案”提出的价格质量矩阵模型是其典型代表,细分了产品和消费者市场,指导了价格政策、定价方法的制定,完善了市场营销管理。直到现在,价格质量关系还在尝试着在新的领域的研究。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对价格质量矩阵战略模型进行传播机理分析和广告策略设计,是价格质量关系在广告传播领域作出的科学的市场定位,也是本课题的突破点和创新点。论文首先在理论上从层面结构解析了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紧接着在实践上,以价格、质量、成本三者的关系为基点,通过价格质量矩阵模型对广告公司和消费者的影响,进行现实性调研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剖析了矩阵模型的传播机理,指导价格质量关系在传播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在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础上,依价格质量的高低不同,对矩阵模型中的四种不同战略,进行广告策略设计。每种战略的广告策略设计依据产品价格质量不同,分别从产品特点分析、营销战略决策制定和广告战略决策制定而进行设计。矩阵模型的广告策略设计对产品在广告市场进行科学的定位和细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价格质量矩阵模型;定位;战略;关系;广告策略设计

25

ABSTRACT

(空1行,Times New Roman体,小四,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英文著作文献书用斜体)

The Price and Quality Relationship(R in the following) is a project on which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focusing and researching, with the Price and Quality Matrix Model(M in the following) proposed by Philip Kotler based on “Pric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as a typical example which classifies product-oriented and consumer-oriented markets, directs the forming of pricing policie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strengthens marketing management. Up to now, R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novel realms. The spreading mechanism analysis and propagating tactic desig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ds industry,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R, where l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e paper firstly interprets M on levels theoretically, ensuing which it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on the availabi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M’s influence upon ads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i-relationship among price, quality and cost. Comb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semin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ructs the application of R in ads field. In light of the spectrum of price quality, the author makes ads tactic design for four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M, namely, the analyzing of product features, the making of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he forming of ads strategies. It is beyond doubt that ads strategy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recting the product location and division in ads market.

Key words: the Matrix for Price and Quality; location; strategy; relation; the design strategy of adverting (专用名词大写,非专用名词小写)

26

(空1行)

1 导论(一级标题标号:小三号黑体; 上下各空1行)

?? (空1行)

1.1 问题的提出(二级标题标号:四号黑体;上空一行)

一项对36个项目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被一致认为是强有力的质量线索。??基于价格质量矩阵原理,本课题期望进行有益探索。(正文字体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空1行)

1.2 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菲利普·科特勒的价格—质量战略(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1.2.2 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的价格质量四象限图

美国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所著??。 1.2.3 菲利普·科特勒产品线的双向扩展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在阐述??。 (空1行)

1.3 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有关价格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

1.3.1 定价战略层面上的价格质量研究

曾繁正、罗锐韧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

1.3.2 价格博弈论和价格战略的提出

国内研究学者就价格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1.3.3 心理学层面上的价格质量研究

根据功利心理原理,??。 (空1行)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将价格质量关系矩阵模型应用于广告传播领域,??。

(空1行)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7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最后部分是结论,它??。 (空1行)

2 价格质量矩阵与广告的关系

(空1行)

2.1 质量的概念及其对广告的意义

质量(quality)??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1 质量导向顾客需求,满足顾客价值

显然,这是一个顾客导向的质量定义,??

2.1.2 质量是企业产品的“无形的因素”,具有看不见的吸引力

??

2.1.3 质量是销售的第一要素,是品牌的生命

?? (空1行)

2.2 价格的制定与广告的作用

当一个企业开发或者获得一种新产品时,??。 2.2.1 购买者的沟通

?? 2.2.2 竞争工具

?? 2.2.3 增加利润

?? (空1行)

2.3 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广告含义

??这个价格质量矩阵战略模型主要由以下三个层面构成: (文中图样式:图中文字五号宋体;图名在图的正下方,五号黑体)

28

价 格

高 低

产 品质高 溢价战略 超值战略 质 量 量低 骗取战略 经济战略 图1 价格—质量战略模型

?? (空1行)

3 价格质量矩阵的影响力分析

(空1行)

3.1 价格质量矩阵对广告公司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文中表样式:表中字体五号宋体;表名在表的正上方,五号黑体)

表1 广告公司代理产品调查 项目 产品类型 所占比率 代理服务内容及重点 比较全面的全方位服务:市场调查、销售、策划、媒介选高质量高价格 45% 择、撰稿、设计及广告执行等,强调品牌形象塑造 高质量低价格 30% 较全面服务代理,强调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低质量低价格 20% 促销方式多样化,增加产品重复购买率,薄利多销 低质量高价格 5% 强调产品售后服务 ?? (空1行)

3.2 价格质量矩阵对消费者的影响

??

(空1行)

4 价格质量矩阵的传播机理分析

(空1行)

??

(空1行)

5 基于价格质量矩阵的广告策略设计

29

(空1行)

??

(空1行)

结 论

(空1行)

1 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研究是定位于价格质量两者制约关系的一个口径小,洞察深的研究课题

?? (空1行)

2 价格质量矩阵模型的广告策略设计是其在广告领域的突破

??

(空1行)

3 论文尚待完善与补充研究的地方

??

(空2行)

注 释(小三号黑体;居中)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术语”或“情况”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书写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注],置于右上角,注释文字集中放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注1]、[注2];五号宋体) [注1]?? [注2]??

30

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五号宋体) [1] 高曙明.自动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学报,1998,(3):281-288.

[2] 刘 勇,康立山,陈毓屏.非数值并行算法(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王承绪,徐 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68-471.

[4] 李俊松.21世纪的光电子科学[N] .科学时报,2002-02-20(10). [5] 张筑声.论师本管理[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Bassnett, Susan and Lefevere, And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 James, Jean M. (trans.) Rickshaw[Z]. by Lao She. Honolulu: Unvi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9. [9]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 Rosch, E. Natural Categories [J]. Cognitive Psychology, 1973.

[11] Frieden, Bernard J., and Lynne B. Sagalyn. Downtown Inc.: How America Rebuilds Cities [M].

Cambridge: MIT. 1989. (两位或三位作者)

[12] Brooks. et al. Streetwise[A]. The New Urban Landscape[C]. Ed. Richard Martin New York: Rizzoli,

1990: 38-39. ( 三位以上作者,只注明前三位作者,然后用et al. )

31

致 谢(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致谢词,空1行,小四号宋体)

本文是在XXX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X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X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X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X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还要感谢XXX、XXX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广告策划》、《媒体研究》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广告策略设计和媒体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XXX、XXX给予的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XXX、XXX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XXX老师、XXX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其中部分调查活动是由我的朋友协助完成,在此对我的朋友以及接受了课题调查的所有公司和消费者一并表示感谢!

32

[理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届 别 .. 学 号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VB平台的CAI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小二号宋体字)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注意:所有说明性文字,在格式参考过程中请注意删除)

33

目 录(三号黑体,居中)

(空1行, 四号宋体,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摘要 ???????????????????????????Ⅰ Abstract??????????????????????????Ⅱ 1 CAI概述??????????????????????????1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1 l.2 CAI系统特点和设计基本原则?????????????? 2 2 开发工具的选择 ??????????????????????3 3 编写CAI课件主要解决的问题 ????????????????5 4 编写CAI课件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6 4.1 创建用户界面控件的选择与处?????????????8 4.2 VB中图形热区的实现?????????????????12 4.3 图形与图像的处理 ??????????????????13 4.4 动画的处理?????????????????????15 4.5 用户自行输入方程式并计算其结果???????????16 4.6 实现字体闪烁效果??????????????????18 4.7 采用Visual Basic提供的简单打印函数PrintForm 方法??18 4.8 如何显示资源中的GIF文件??????????????19 4.9 浏览器???????????????????????19 4.10 多首背景音乐的循环播放???????????????19 5 电工学CAI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20 5.1 概要设计???????????????????????21 5.2 设计模块结构图???????????????????22 6 电工学CAI系统的完善与改进意见??????????????22 注释(备选)????????????????????????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备选)????????????????????????25 附录(备选)????????????????????????26

34

摘 要(小三号黑体,居中)

(空1行,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基于VB平台的CAI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设计出与Windows操作系统风格一致的界面。利用Visaul Basic进行程序化兼容各种多媒体素材,如: Mp3, Wav, Avi, text,Picture,Powerpoint,Flash等。

本课题开发的电工学CAI系统分为八个模块,即登陆模块;学前须知模块;课件教学;动画教学;视频教学部分;测试模块;工具模块;帮助模块。各模块相互独立,同时又构成统一的整体。本软件与早期的相比,具有结构完整,功能完备,交互性好,教学信息组织合理,导航清晰,多媒体素材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是对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的一次有益尝试。

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实际研究开发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并简要介绍了一些相关理论基础,同时指出了课件开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 CAI;课件;控件;窗体;Visual Basic;电工学

35

ABSTRACT

(空1行,Times New Roman体,小四,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CAI teaching software, based on VB, has designed an interface of the same operational style with Windows through the use of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nd made various media elements such as mp3, wav, avi, text, picture, ppt and flash etc.

The electric engineering CAI explored in this paper falls into eight modules, namely, loading module, pre-learning module, courseware, animation teaching, video teaching, testing module, tool module and aiding module, each independent but whole integral.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ones, this software has advantages of a more complete structure, more consummate functions and better interactivity. For teaching resources, the information is rationally organized and the content is selectively highlighted, which is no doubt a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making of excellent media courseware.

This paper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 techn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actual explor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and briefly introduces some relevant theories , and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out the field where the courseware developing needs improving.

Key words: CAI;Courseware;ActiveX;Form;Visual Basic;electric emulation

36

(空1行)

1 CAI概述(一级标题标号:小三号黑体;上下各空1行)

(空1行)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随着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教育手段。??(正文字体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

(空1行)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二级标题标号:四号黑体;上空1行)

??

(空1行)

l.2 CAI系统特点和设计基本原则

??

(空1行)

2 开发工具的选择

(空1行)

目前的课件开发工具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程序设计语言,如Windows下的Visual Basic, Visual C++等,??;另一类是多媒体编著工具(authoring tools),如Autlionvare, Toolbook, DELPHI, Microsoft PowerPoint等.??

(空1行)

3 编写CAI课件主要解决的问题

(空1行)

利用VB编写CAI课件,主要解决动画、声音、图片、文本的显示、播放与控制、数据库的访问、可执行程序的调用、Internet的访问、课件的打包与发布等问题。??

(空1行)

4 编写CAI课件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空1行)

4.1 创建用户界面控件的选择与处理

??

4.1.1 文本控件的应用(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

4.1.2 选择框的应用

??

37

4.1.3 列表框的应用

??

(空1行)

4.2 VB中图形热区的实现

??

(空1行) 4.3 图形与图像的处理

??

(空1行) 4.4 动画的处理

??

(空1行)

4.5 用户自行输入方程式并计算其结果

??

(空1行) 4.6 实现字体闪烁效果

??

(空1行)

4.7 采用Visual Basic 提供的简单打印函数PrintForm 方法??

(空1行)

4.8 如何显示资源中的GIF 文件

??

(空1行) 4.9 浏览器

??

(空1行)

4.10 多首背景音乐的循环播放

??

(空1行)

5 电工学CAI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空1行)

5.1 概要设计

5.1.1 登陆界面

38

(文中图样式:图中文字五号宋体;图名在图的正下方,五号黑体)

图1 登陆界面

??

5.1.2 主操作界面

??

5.1.3 课件教学模块

??

5.1.4 学前须知模块

??

5.1.5 动画教学

??

5.1.6 视频教学部分

?? 5.1.7 工具模块

5.1.7.1 计算器?? 5.1.7.2 数学方程计数器 ??

5.1.8 单元测试模块

主要利用Label、CommandButton、Text、WebBrowser、DATA、Checkbox等控件结合4.17(数据库的设计、编辑与访问)来实现单元测试模块。?? 5.1.9 帮助模块

5.1.9.1 课件介绍 ??

5.1.9.2 关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编写的 CAI课件??

(空1行)

5.2 设计模块结构图

??

(空1行)

6 电工学CAI系统的完善与改进意见

(空1行)

尽管整个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各功能模块运行流畅自然且经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及个人开发,在本软件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39

(空2行)

注 释(小三号黑体,居中)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术语”或“情况”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书写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注],置于右上角,注释文字集中放在文末(参考文献之前),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注1]、[注2]。五号宋体) [注1]?? [注2]??

40

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或直接引用的文献。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如[5]、[6],置于右上角,文献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列出,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五号宋体) [1] 高曙明.自动特征识别技术综述[J].计算机学报,1998,(3):281-288.

[2] 刘 勇,康立山,陈毓屏.非数值并行算法(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王承绪,徐 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68-471.

[4] 李俊松.21世纪的光电子科学[N] .科学时报,2002-02-20(10). [5] 张筑声.论师本管理[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Bassnett, Susan and Lefevere, And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 James, Jean M. (trans.) Rickshaw[Z]. by Lao She. Honolulu: Unvi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9. [9]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 Rosch, E. Natural Categories [J]. Cognitive Psychology, 1973.

[11] Frieden, Bernard J., and Lynne B. Sagalyn. Downtown Inc.: How America Rebuilds Cities [M].

Cambridge: MIT. 1989. (两位或三位作者)

[12] Brooks. et al. Streetwise[A]. The New Urban Landscape[C]. Ed. Richard Martin New York: Rizzoli,

1990: 38-39. ( 三位以上作者,只注明前三位作者,然后用et al. )

41

致 谢(小三号黑体,居中)

(参考致谢词,空1行,小四号宋体)

本论文是在X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下完成的。X老师渊博的学识、严峻的治学态度及随和的为人之道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将使我终身受益,同时,X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为此,我要对他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在本科学习的四年中,我与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们的帮助我特别感谢。最后,对关心、支持我的亲人和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42

附 录(小三号黑体,居中)

部分源代码(略)

??

43

[医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届 别 届

学 号

毕业设计(论文)

郴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现况研究

(小二号宋体字)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注意:所有说明性文字,在格式参考过程中请注意删除)

44

A thesis submitted to Xiangnan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Current Situation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in

Chenzhou

By XXX Supervisor: XXX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Medical Inspection

May 2012

(Times New Roman体,三号字居中填写)

45

目 录(黑体三号,加粗居中,行距20磅,段前24磅,段后18磅)

摘要(宋体14磅,行距20磅,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Ⅰ ABSTRACT???????????????????????????Ⅱ 1前言??????????????????????????1 2内容与方法???????????????????????3

2.1研究对象(宋体12磅,行距20磅, 段前6磅,段后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

缩进2字符)?????????????????????????????3

2.2研究内容与抽样方法????????????????????????3 2.3测量工具?????????????????????????????3 2.4调查实施?????????????????????????????4 2.5 统计分析方法???????????????????????????4 2.6质量的控制??????????????????????????4

3结 果?????????????????????????5

3.1一般情况?????????????????????????????5 3.2大学生自卑心理状况????????????????????????5 3.3不同状况大学生自卑心理测评结果分析????????????????5 3.4影响大学生自卑心理多因素分析???????????????????5

4 讨 论???????????????????????????10 5 结 论???????????????????????????13 参考文献???????????????????????????18 综 述????????????????????????????19 致 谢????????????????????????????25 附 录????????????????????????????26

46

摘 要(黑体小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

[目的]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并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为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充足依据,并探讨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与建议,从而降低大学生群体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方法] 采用大学生健康相关信息调查问卷对郴州市某高校442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经Epidata3.1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多种研究变量进行一般性描述,并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该校大学生自卑心理有影响作用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 共发放470份问卷,回收并判定为有效的问卷共442份,有效回收率为94.0 %。 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t=2.040,P=0.042)(必须写出统计值和P值,且统计符号一

律采用斜体)、是否独生子女(t=3.106,P=0.002)、是否慢性功能性便秘(t=3.054,P=0.002)

的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存在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习成绩(F=7.800,P<0.001)(如果电脑显示p=0.000,则表

示为P<0.001)、不同身体状况(F=18.834,P<0.001)、不同性格倾向(F=38.224,P<0.001)、

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F=3.957,P=0.020)、母亲不同文化程度(F=4.685,P=0.010)、焦虑不同等级(F=20.323,P<0.001)、抑郁不同等级(F=23.364,P<0.001)的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存在差异。

多因分析结果表明:性格(t=6.661,P<0.001)、焦虑(t=-7.471,P<0.001)、抑郁(t=3.392,P=0.001)、身体状况(t=2.685,P=0.008)、是否独生子女(t=2.794,P=0.005)、学习成绩(t=2.286,P=0.023)等可能为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

[结论] 该大学大一、大二学生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可能是受性格倾向、焦虑和抑郁情绪、身体状况、慢性功能性便秘、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自卑心理;郴州市(宋体小四号,行距20磅,段前段后0磅,“关键词”三字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47

ABSTRACT

(空1行,Times New Roman体,小四,行间距:一般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英文著作文献书用斜体)

[Purpos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know the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status of students and mak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nferiority problem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anwhile, to provide an adequate basis for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practical responses together with sugges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mental ill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 It makes a university student health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a college in Chenzhou City, covering 442 students. All data are input to form a database through Epidata3.1, using software SPSS16.0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study and analyzing relevant elements concerning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through t- test,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A total of 47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442 effective in the retrieved ones,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ive retrieving ratio of 94%.The t-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ources (t = 2.040, P = 0.042), and whether the only-child or not (t = 3.106, P = 0.002),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r not (t = 3.054, P = 0.002).

The vari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F = 7.800, P <0.001), different physical condition (F = 18.834, P <0.001), different disposition (F = 38.224, P <0.001), different family income (F = 3.957, P = 0.020), mothers of different cultural levels (F = 4.685, P = 0.010), anxiety different levels (F = 20.323, P <0.001), depress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F = 23.364, P <0.001).

The results of multi-element analysis shows that personality (t = 6.661, P <0.001), anxiety (t = -7.471, P <0.001), depression (t = $ 339.2, P = 0.001), physical condition (t = 2.685, P = 0.008), whether the one-child or not (t = 2.794, P = 0.005)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 = 2.286, P = 0.023) may become factors impacting the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of a certain degree in freshmen as well as sophomores, which may be affected by the disposi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hysical condition,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whether the only child or no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etc.

0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 psychology; Chenzhou City (专用名词大写,非专用名词小写)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y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