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煤田地质学“

更新时间:2023-05-31 22: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煤田地质学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一、煤的物质成分和性质

一是把煤作为一种岩石,从岩石学的角度研究煤的组成成分和类型;一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煤的成分和性质。这两个方面目前都已发展成独立的分支,即煤岩学和煤化学。据此对煤的各种组成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成分进行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煤的显微组分分类与特征。

2、了解腐殖煤的岩石类型。

3、掌握煤的一般物理性质。

4、掌握煤的结构构造。

5、掌握煤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

6、了解煤的工艺性质。

7、掌握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

8、了解煤的工业分类。

二、成煤作用

植物转变成煤过程,成煤作用各阶段的条件、因素和变化,煤的成分、性质复杂多样的原因,煤质评价,煤质分布变化规律与煤质预测。成煤作用的第一阶段——泥炭化作用阶段:泥炭和腐泥的形成环境、堆积方式和转变条件等;这个阶段生物化学变化内容及煤中不同组分的成因。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成岩和变质作用阶段:成岩和变质因素以及煤的成分、性质在成岩和变质过程中的变化。 考试要求:

1、了解植物演化与成煤作用的关系。

2、掌握遗体的堆积环境与堆积方式。

3、掌握泥炭化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4、掌握泥炭化过程中的凝胶化作用与丝炭化作用。

5、掌握残殖化作用及残殖煤成因。

6、掌握腐泥化作用与腐泥煤成因。

7、掌握煤的成因分类。

8、掌握煤化作用概念与阶段划分。

9、了解煤化过程煤的变化与煤化作用物理-化学实质。

10、掌握煤化作用的地质因素。

11、掌握煤变质类型。

三、含煤岩系和煤层

含煤岩系的岩性、岩相组成、岩性组合类型以及韵律结构;含煤岩系和煤层的形成条件;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对煤层和含煤岩系形成的控制作用及含煤性预测;含煤岩系和煤层的后期变化如煤层和煤系的构造形变、变质作用类型以及风化作用影响等。

考试要求:

1、理解含煤岩系与煤田的概念。

2、掌握含煤岩系形成的控制因素。

3、掌握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的鉴定、分类和简要描述。

4、掌握煤层结构、煤层形成机理。

5、掌握含煤岩系韵律结构。

6、掌握含煤岩系的古地理类型。

7、掌握聚煤盆地演化与聚煤古构造控制作用。

8、掌握含煤岩系的形变和煤田构造特征。

9、掌握煤变质作用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10、了解煤的风氧化作用。

11、了解煤的主要伴生矿产。

四、区域煤田分布规律

从植物演化、气候条件、古地理环境、古构造因素等方面了解煤聚积的规律性;全球主要聚煤期、聚煤带的时空分布;中国主要含煤建造的基本特征、聚煤作用的控制作用和聚煤规律。

考试要求:

1、掌握地史上的聚煤期及其聚煤作用概况。

2、了解世界煤炭资源概况及其分布特点。

3、了解聚煤规律的有关学说和假说。

4、了解中国早古生代聚煤作用特点。

5、掌握中国晚古生代海陆交替相聚煤作用规律。

6、掌握中国中生代陆相聚煤作用规律。

7、掌握中国新生代聚煤作用特点。

试卷结构

概念题20分(20%);

阐述题(必答)60分(60%);

论述题(选答)20分(20%)。

参考教材(任选一套):

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煤田地质学(上、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杨起、韩德馨主编,中国煤田地质学(上、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y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