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2-3

更新时间:2023-09-03 22: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讲 温度测量 的基本方法 一.概述 1.概念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及周边环境的物理量。 温度不能直接衡量(比较),只能借助于冷热不 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 随冷热程度 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间接测量。 ∴ 接触测温量物体的某一物理量(如液体体积、 导体电阻)必须是连续的、单值 的、复现的。非 接触测温则需响应快速,不易受物质腐蚀的某物 体。 2.重要性 3.直接测量 与间接测量

二.温标 1.摄氏温标 定义为:水银体膨胀是线性的,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 是摄氏零度,沸点为100度,而将汞柱在这两点间等分为 100格,每等 分格为摄氏1度。标记为℃ 。 2.华氏温标 同上,纯水冰点为32ºF ,沸点为212ºF ,两点间等分180 格,每等分格为华氏1 度,标记为ºF 。可以有: ℃=(ºF32)× 5/9 3.热力学温标 又称绝对温标。是一种理想温标 4.国际温标 定义为:热力学温度(符号T)是基本的物理量,其单位 为开尔文(符号为K),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 力学温度的 1/273.15。规定 了17个温标定义固定点,还有基准温度 计和插补公式。

三.玻璃液体温度计 1.原理 2.结构和类型 棒式、内标式、外标式 3.特点: 1)测量范围广,为-200 ~ 600 ℃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精确 3)观察、监测不便。 4)易损坏。 4.读数方法 视线应与温标垂直,水银 温度计应在凸面最高点读 数,水和无机液体温度计 应在凹面最低点读数。

显示

刻度

变换棒 式 温 度计

感温 包

传感

四.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1.双金属温度计 1)感温元件 2)测温原理 3)定义 4)分类 5)特点 2.杆式温度计 精度低,体积大

五.压力式温度计 1.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 2.蒸气压力表式温度计 1)原理 2)工作液体 3)结构 毛细管 4)特点

第五讲 热电偶温度计 一.热电偶的好处: 结构简单、测温范围广、准 确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为 电信号、便 于远传与转换 等 二.测温原理 由两 种不同导体(或 半导体)组合成闭合 回路, 当两 导体A与B相边处温度 不同(θ> θ0)时,则回路 中产生热电效应(也称之为 塞贝克效应),所产生的电 势称热 电势EAB(θ, θ0 )。 它由两部分组成,即汤姆逊 温差电势E( θ, θ0 )和珀尔 贴电势EAB。

EAB(θ0)

θ0

EB(θ, θ0 )

A

B

EAB(θ)

θ

三.热电偶的三大定律 1.均值导体定律 一种导体组合成闭合回路,无论是否顾在温度梯度, 均不能产生电势。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 电偶回路中加入第三种

导体,只要插入导体的两 端温度相同,则对回路的热电势没有影响。 3.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A、B两点之间的电势等于该热电偶 在接点温度A、C与C、B 时的热电势之和。即EAB(θ, θ0)=EAB(θ, θn) +EAB(θn, θ) 由此有统一的热电偶分度表,可用补偿导线代替贵重金 属。

四.结构形式种类 型 等 使用范 号 级 围 丝径 特点 缺点 铂铑10- S Ⅰ 0~1300( 0.5mm 铂 Ⅱ 1600 ℃) 正-负 镍铬-镍 K Ⅰ -40~900 0.3,0.5,0. 8,1.0 ,1.2 硅 Ⅱ (1300) 1.5 ,2.0 Ⅲ 氧化介 2.5 ,3.2、 质 mm 镍铬-铜 E Ⅰ 0~600(9 0.3~ 镍 Ⅱ 00)还原 3.2mm Ⅲ 性中性 介质 铜-康铜 T Ⅰ -200~ 非 Ⅱ 200 ℃ 标 Ⅲ (300)0.5、0.8、 1.2、1.6、 2.0、 3.2mm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热电势小,0.009mV/℃ , 测量精度高 灵敏度低。 化学稳定,抗氧化, 无,0.04 耐腐蚀,灵敏,线 性好,复现性好, 便宜。 热电势大灵敏度高, 测温上限不高,加工 价格低廉 工艺较差。0.078

灵敏度高,低温时 精度高,价格低

康铜复制性差

五结构型式 1.普通型工业用热电偶 它由热电极、绝缘瓷管、(接线盒、接线座、接线柱)和 保护套管所组成。 ?材料 2.铠装热电偶 ?结构 ?测量端形式 ?材料 ?优点:热容量小,动态响应快,机械强度高,挠性好, 耐高压,耐 冲击,搞振动,寿命长,适用于各种工业测 量。 3.小惯性热电偶 ?快速薄膜热电偶 特点 4.其它热电偶

六.冷端补偿方法 1.冰浴法 实验室用 ?广口保温瓶,(内有冰块混合,有两只试管(试管直径15mm,内盛 变压器油)插入深度≤ 100mm,有盖密封。 结构,系统原理图 2.计算法 在常温下测量,测出热电势,用分度表查出常温下的热电势,二者相 加,用分度表扫求出温度数值来。 例3-1: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温,热电偶冷端温度θn = 25 ℃ ,EAB (θ, θn) = 40.347mV,由分度表查得EAB( θn,0℃ )=1.00mV,则: EAB(θ,0) = EAB(θ,θn)+ EAB( θn,0℃ )= 40.347+1.00 = 41.347mV 同样,用分度表查得θ=1002℃ 。 3. 校正仪表机械零点法 EAB(θ,θn)+ EAB( θn,0℃ )= EAB(θ,0) 4.补偿电桥法 ??不平衡电桥 ?原理

七.应用 1.热电偶串联 提高测量精度, 求微小温度 2.并联 求平均温度 3.反接 直接求温差,可 间接求其它有关 温差的量值 。主一 _

+- +

①+ + +

主一 + + +

八.误差 对热电偶仪表系统进行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1).工具误差与环境影响方面: 2).方法误差方面: 3).测试人员误差方面: ??2.随机误差方面,不可消除的误差因素: ?3.粗大误差方面: ∴ 我们应该合理地配置仪器设备进

行必要的测试、 调试工作,还要注意合适的测量 方法 ,配备合适 的测量人员,一般应该做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同时应注意保养和校验工作。 当然对于非精确测 量,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第六讲 热 电 阻 一.概述 1.优点 是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方便等尤其是 功率大,无冷端补偿问题 ,对于热敏半导体温度 计,又没有热惰性大的缺点 。 2.原理 是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升高(或降低),用显示仪表测出热电阻的 电阻值 ,从而可得到与电阻值相应的温度值来。 3.条件: (1)电阻温度系数大; (2)复现性好,复制性强,互换性好; (3)电阻率大; (4)价格便宜,工艺性好。

二.分类 1.金属热电阻 1)铂电阻 ,为标准化热电阻,性质稳定,常做基 准温度计使用。测温范围为-200~ 500 ,电阻丝直 径d=0.05~0.07mm,电阻温度系数小,为 3.8~3.9× 10-3,近线性,价格贵。 Rθ =R0(1+Aθ +Bθ2) 2)铜热电阻 -50~50 ℃ ,丝径为0.1mm,线性,电阻 温度系数大,为43~43×10-3,价格廉。也容易制 造。 3)镍热电阻,-50~100 ℃,丝径为0.5mm,线性 较差,常用于空调系统中,其电阻温度系数为 6.3~6.7 ×10-31/ ℃。

2).半导体温度计 1.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计 测量范围为-100~300 ℃。 有较大的负温度 系数,约为-2~6*10-2(1/ ℃),配用的二次仪表 简单,灵敏度高,传6感器体积小,构造简 单,可以测量点温度和动态温度。 缺点:测温范围较窄,温度系数电阻变化 呈非线性,复现性差,稳定性差。 结构:珠形、杆形、片形等 ,测量线路彩 不平衡电桥。

2.热敏二极管温度计 原理 :当流过晶体管的电流恒定量,二极 管P-N结因温度变化而电压随着变化,由此 可测温。 与热敏电阻相比:有温度与电压的线性关 系,更有-2.4mV/℃的灵敏和0.1℃的灵敏限, 又成本低,重复性与稳定性好。 ??若给予硅电压不整流器来恒定电流, 或自制恒流源,则温度的精度可达0.1℃, 且易实现数字化。

三构造与误差分析 1.构造大部同热电偶 ? 也有不同之处 2.误差分析方法一致 内容大部相同,但不完全一样。

(略)

四显示仪表 1.动圈式指示仪表(配热电阻,要求线路电阻5或2.5 )

33VAC变 压器

硅 整 流 器

三 线 制

测量 电桥

热敏电阻 动圈仪表

配热电偶的动圈式仪表 外线路总电阻为15限 流 电 阻 量程调 整电阻

冷端补偿电桥 热 电 偶

N

S 刻度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7p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