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技术交底

更新时间:2023-06-06 01: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技术交底记录 TJ1.5

中天中电熊猫液晶谷基础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第 2 页 共 3 页

钢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对施工员及质检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员领会技术交底后,对作 业班组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交底后,方可安排施工。交底中应重点明确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 的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具体内容为: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 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数量符合要求,外观要干净、完好无损;焊接接头处理良好,无夹渣、 气孔焊接不好,轴线偏移等现象。应明确现场具体要求:弹线、钢筋控制线(板边第一根钢筋 距梁边混凝土 50mm 等) 、钢筋撑铁形式间距、钢筋绑扎方法、钢筋绑扎顺序、不同部位垫块厚 度、经自检后的机械连接接头须作出标记,并保证无完整丝扣外露等。 现场钢筋绑扎前,必须把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做到位,重点控制混凝土垫块的强度、马凳 铁尺寸、墙柱钢筋定位筋、预埋铁件等。 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核对配料单确保准确无误。 基础及底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放线→复线→清理→承台底筋→(筏板底筋)→砂浆垫块→支撑马凳 →扁担筋→筏板面筋→墙柱插筋→墙柱筋定位加固→保护层垫块→水平梯子筋→自检→交接检 →质检→支模→浇筑 2)布筋原则:图纸无注明时,底板底层钢筋沿底板短向布置,上层钢筋沿底板长向布置; 面层钢筋布置原则同底筋。 3)施工要点: (3.1)顶板、底板及筏板地梁受力钢筋 d≥16 时,应采用直螺纹连接,d<16 时采用搭接接头,钢筋接头应错开,搭接倍数、接头设置应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 (3.2)钢筋接头位置 钢筋部位 底板及肋梁上铁 底板及肋梁下铁 接头位置 支座 跨中

(3.3)底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 C35 垫块,厚度 40 mm。施工中设钢筋凳(Φ 25)上铺脚 手板作为人行通道,防止上筋被踩变形。钢筋凳高度应高于板顶标高 150 mm 以上。施工缝的钢 筋处理:施工缝处应将配筋预埋甩出,甩出的钢筋最小长度应大于 1000mm,并大于搭接长度, 接头位置错开应符合有关构造要求。 (3.4)根据底板墙体、柱位置线,进行墙体、柱插筋施工。为了防止插筋位移, 采取以下措施:将所有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并于墙体两侧及柱四周加设Ф 16 钢筋限 位。柱子钢筋在两层底板钢筋间设置三~五道箍筋定位。墙及柱上口用水平梯形定位筋控制钢筋 的保护层及水平间距,墙体钢筋网片间按 600 mm 间距设置钢筋撑铁。 墙钢筋绑扎: 墙筋绑扎:钢筋的弯钩朝向混凝土内。 工艺流程:插筋调整 → 水平定位钢筋 → 竖向定位钢筋绑扎 → 墙体钢筋网片绑扎 → 保护层垫块 → 验收 施工要点: ①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2 MPa 后,可进行底板放线,弹出墙体位 置线,根据墙体位置线调整墙体插筋位置。② 墙筋绑扎时,搭接长度及位置按上述有关规定执 行。剪力墙端柱、暗柱插入梁或墙内长度及剪力墙节点均按结施大样施工。③ 墙体水平起步筋 距楼板的距离、墙体纵向钢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梁箍筋起步筋距暗柱边的距离均为 50 mm;在上述起步筋搭接部位,要求搭接筋贴向楼板、暗柱一侧设置,即与楼板、暗柱的距离不 得大于 50 mm。 梁钢筋绑扎: 板筋定位:双层楼板钢筋间距控制采用“马凳铁” ,设置在上层铁下筋与下层铁上筋之间。 绑扎方法: (1)梁箍筋:从距墙或梁边 5 cm 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数量详见图纸。 (2)梁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 1/3 处搭接。 柱子钢筋绑扎:1)柱子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 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牢固(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间隔扎牢), 绑扎箍筋时绑口相2/3

中天中电熊猫液晶谷基础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第 3 页 共 3 页

互应成八字形。2)框架梁,应放在柱子的纵向钢筋内侧。 现场滚轧直螺纹连接见另技术交底。 四、质量要求 钢筋工程施工必须按图纸(包括联系单)及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 方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网眼尺寸

±10 ±20 ±10 ±5 ±10 ±5 ±10 ±5 ±3 ±20 20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和塞尺检查

绑扎钢筋骨架

长 宽、高 间 距 排 距

受力钢筋

保 护 层基 础 厚度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5 +3,0

五、注意事项 钢筋施工中要注意安全,保护好电线,严禁使用绝缘性差的电线及不安全的插座。 各工种操作人员严禁随意割断钢筋及在钢筋上进行电弧点焊。如设备管线安装施工与结构 钢筋有影响时,必须征求设计有关部门的同意方可进行处理。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应 及时调整,在验收前补好。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 浇筑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执行钢筋“七不绑”原则要求:1、未知控制线不绑 2、未清除混凝土接搓部位全部浮浆到 露石子不绑 3、未清理污筋不绑 4、未检查偏位筋不绑 5、偏位筋未纠正不绑 6、甩搓筋长度、 错开百分比、错开长度不合格不绑 7、接头质量不合格不绑。 2013 年 11 月 30 日

技术员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p4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