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推进课改 狠抓落实提高质量

更新时间:2023-11-10 21: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坚持不懈推进课改 狠抓落实提高质量

——安口学区贯彻全县教学工作会议安排意见

本学年,我们以全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县教育局的“两抓一促”工作思路、“落实、培养、创新、提高”的工作要求,“持之以恒抓课改,强化措施抓落实,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工作主题,以学区“突出川区,辐射山区,骨干带动,全员互动,活动推进,管理跟进”的具体工作措施,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纵深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任务的全面实现,促进全学区教学质量有新突破、课堂改革有新成果、队伍建设有新提高、特色创建有新亮点、教育内涵有新发展。

一、上学年课改工作简要回顾

上学年,全学区教学工作按照“两抓一促”工作思路和“将落实进行到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教学质量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着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实行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1、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一是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能逐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强调师生积极互动。二是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目标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三六自主合作学习”等高效教学模式已被采用,广泛运用于课堂。三是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多数教师整体上能做到精讲巧练,教学手段走向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能主动走下讲台,构建和谐的师生交流平台。四是学习方式有转变。大部分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学、合作、交流、

讨论、展示、练习的学习过程之中。五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学毕业学业测试语数双科合格率91.6 %,各类征文征画活动获奖师生65人次,全县优秀论文(案例、课件)评选中有1人获奖,县级百名十佳教师1名,“三评”活动中有2人被评选,申报省级教育规划课题1项、市级教育规划课题2项,全学区共有11篇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全县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获三等奖、小学生篮球运动会获第四名、学年素质教育综合考核获学区组第二名。

2、我们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不高。课堂教学改革中因担心质量下降不敢改,怕动脑筋费事不愿改,因年龄问题或自身水平、能力问题不会改的现象依然存在,总觉得靠传统办法省心按部就班推日子盼假期。二是靠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靠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式的引领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思路和办法,措施不到位;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一门心思只抓分数、成绩,甚至延长时间、机械重复、死扣硬磨。造成学生学习缺乏好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不会自主、自觉学习等。三是不能持之以恒搞课改。课改上整体安排到位,口头上、书面上的多,但坚持不够,落实在行动上的少;教师抓课改忽冷忽热,时有时无,常态课与汇报课、公开课、示范课差距明显;有的校长对课改还不够重视,对课改思考和研究不够,缺乏清晰的思路和创新的意识;部分学校和教师的课改仍然停留在对洋思、杜郎口模式的机械模仿和生搬硬套上。四是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校长工作作风漂浮,不能降低重心进课堂,静下心来研课改,沉下身子抓质量;对好的制度机制、工作思路、措施办法不抓落实,管理效益不高;不少以前的骨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取心、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日渐不足;还有些青年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的管理措施老化和落伍,课堂教学改革没有从思想变为行动,没有从形式转化为效益。教法和学法不够科学。骨干力量和青年教师培养措施不力。各学校一定要正视差距,反思过去,改进工作,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充满信心,精心搞好新学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二、本学年课改思路和要求

继续坚持“三不三推进”的硬性措施,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核心,考量和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的整体工作。

(一)从管理入手,坚持校长月考核,督促学校工作创新。 1、创新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坚定教师信心,为教师创设平等、和谐的课改氛围。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教龄长短、不论学历高低、不论措施多少,都要全员参与,每个教师都要有一本课改体会日记,天天记,周周梳理,月月反思总结。二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坚持课改定期评估制度,实行课改知识校本考试、本校骨干模式、理论研讨等活动,形成有利于课改实施和教师成长的教学管理制度。三是建立课改工作“周小结、月反思”制度,实现对课改工作的有效调控;要坚决落实“课堂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把教学反思转化为经常性的教学行为,坚持写好“教后记”,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四是建立健全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与绩效工资、评优选先、晋升职称挂钩,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积极投入到课改中去。

2、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一是建立完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目标责任制”,使课题跟着薄弱设、论文通过实践出、骨干结合成果出。二是围绕课改,开展同课异构、课改教学大赛、课堂教学定等晋级等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三是坚持“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课改理论专著,记一本课改工作日记,上一堂课改公开课,搞一次课改业务论坛,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促

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结合校情,结合学校的课改思路、措施,逐步发现并着力培育校内课改中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形成学校的课改特色和个人的课改风格;五是要充分发挥四个辅导片的作用。各辅导片要通过交流课、集体备课、个案分析研讨、联合检测、资源共享、同课异构等活动,使“一校一特色、一科一教法、一师一风格”落到实处,见到成果。

(二)从教学入手,坚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师的责任。 1、落实校长抓课改第一责任。校长是课改的关键。要潜心研究课改的方法思路,结合学校特点实施符合学校学生发展的课改模式和方法,突出一两种方法,形成一两种学校特色。对在课改方面不积极,不行动,不带头,不创新的校长,教委将实行问责制,不予兑现校长奖励基金,甚至引咎辞职。

(1)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两抓一促”工作思路的深层体现,课改工作校长务必要挂帅上阵,亲历亲为;要带头学习课改理论知识,每个校长要每期作一次课改讲座,每月上一节示范课、听10节课。各校都要成立课堂教学评估指导小组,坚持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课改评估指导,制定学校课改手册。(2)要转变观念。校长必须以锐意改革的精神,主动应对挑战。要静下心来学习,作先进理念的倡导者和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带领教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外出学习和培训活动。(3)要狠抓落实。“说了算、定了干”应是我们抓课改工作出成效的关键所在。写在纸上,钉在墙上,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4)要树立典型。每个学校都要把课改积极主动、有特色、有亮点的教师树立成学校课改典型,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典型推动作用。

2、将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每个教育工作者肩上。新的学年,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是推动教学工作的核心,每名教师不论职称高低、年龄大小,不分学科类别,都要承担起课改的责任,把精力集中在课改

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推动全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再上新水平。对于不坚持课改的教师或不参与课改的教师教委将进行处罚、停课和调整工作岗位。

(三)从课堂入手,扩大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内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都要写好教后记和课改日记。

二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要积极尝试同课异构备课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各辅导片和学校要积极进行集体备课、研课、说课活动。

四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要进一步科学、合理、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针对教学内容、师生特点量体裁衣,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结构精巧,方法灵活,富有实效。要把课堂结构设计,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实践、展示程度、课堂效果和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主要指标,做到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五要注重学法指导。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能说、敢说、会说,让学生会预习、会质疑、会自学、会探究、会合作、会交流,让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活力,充满生机。逐步养成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最终实现“乐学”。 积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20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