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文学第四讲

更新时间:2024-04-01 2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讲

中国端午习俗和文学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有多个名称。“端”就是“开端”“初”的意思,“午”与“五”通,故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因此端午可以称为端五。“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阳。既然月和日都是五,故端午又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天中节的称谓,如清代弹词女作家陈端生《再生缘》第28会中有“明朝正是天中节”之语。端午节还称女儿

节,明沈榜《宛署杂记》提到:“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四种说法。一是纪念屈原说。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按五月五日競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这个说法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如唐人文秀曾作《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二是迎涛神说。《荆楚岁时记》摘引邯郸淳《曹娥碑》原文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

也。”认为伍子胥冤死化为涛神,世人祭祀而形成有端午节。三是龙的节日说。闻一多《端午考》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四是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因此要插菖蒲、艾叶和喝雄黄酒等以驱鬼避疫而形成节日。

一、中国文学中的端午习俗

1系长命缕。 应劭《风俗通义》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令人不病,曰长命缕。”《荆楚岁时记》亦云:“以五彩丝系臂, 名曰辟兵,

令人不病瘟。”《事物纪原》记载:“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手臂,避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长命缕又称端午索,《宛署杂记》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长命缕以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的蚕丝制成,象征长寿,具有禳病祛灾 的指述意义。端午系长命缕的习俗见于许多文学作品。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首词描写了端午节的一系列习俗,有兰汤沐浴,佩戴灵符,此外就是以五

色丝系臂。宋代诗人余靖的《端午日事》也反映了端午系五彩丝的习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贾仲明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金安寿唱:“系同心长命缕, 佩辟恶赤灵符。..剪彩仙人悬艾虎,开南轩奇峰云布。”提到了剪彩人、悬艾虎、佩灵符外,也提到了系长命缕的习俗。元代舒頔《小重山·端阳》:“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也提到了悬艾草、菖蒲于门和臂缠五色丝的习俗。类似的描写在现代作家笔下也屡屡出现。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就对这种习俗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

2悬挂或佩戴菖蒲和艾叶。端午节家家以艾草束为人形,或剪彩为人形而贴以艾叶,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称为艾人以驱邪。《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 谓之浴兰

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梦粱录》载:“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在端午节,还盛行以艾枝艾叶编成虎形,或用布帛制成老虎粘艾为须,做成佩饰,称为艾虎以驱邪。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

意也。”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在有的地方还悬挂菖蒲以辟邪。《东京梦华录》云:“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顾铁卿《清嘉录》卷五载:“截蒲为剑,割蓬为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这些习俗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如《红楼梦》第31回就有:“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南宋诗人戴复古曾作《扬州端午呈赵师》:“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堪

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杨无咎《齐天乐.端午》:“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形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沉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描写了南宋人民喜过端午的盛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俗:吃粽子、饮菖蒲酒、悬挂艾虎、系五色丝、佩戴灵符。再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1部第47章中就这样描写双水村人过端午节的情景:“端阳

节早晨,在吃粽子之前,看重风俗的人家,往往先要出去拔一些艾叶回来,搁在门上,别在一家人的耳朵上。”

3饮雄黄酒和菖蒲酒。 关于雄黄酒,《清嘉录》曾有过说明:“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具有除毒杀菌的功效,人们由此认为雄黄具有驱灾辟邪的功能。从而雄黄和端午节就有了密切关系。《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叙述:“早年间,大人还要给孩子们缝一个雄黄香包挂在胸前——所有这一切据说是为了躯除虫蚊和灾病的。”沈从文《边城》描写

了这样的民俗:“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古人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端午饮雄黄酒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均出现过。如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当代作家汪曾祺的名作《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饮雄黄酒是在早上,《边城》中有这样的叙述:“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菖蒲酒也是端午节

常饮的配制酒。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提到了五色丝粽和兰汤沐浴,也提到了菖蒲酒。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菖蒲酒成了亲友间端午节馈赠的礼品。无名氏《喜春来·端午》词:“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酒、泛香蒲,五月五。谁悼楚三闾。”诗中描述了一系列端午

民俗,其中就包括畅饮菖蒲酒。明代诗人瞿佑曾以《菖蒲酒》为题作诗:“采得灵根旁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千手,玉斝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共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描写了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在塘边采得菖蒲,将其切碎泡成菖蒲酒,并以鲜鱼、香粽佐之,开怀畅饮。

4食粽。粽子在东汉就已出现,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西晋时期粽子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如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

熟。”梁吴均《续齐谐记》的传说反映了南北朝时端午食粽已很盛行。

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在唐代,粽子成了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宋元明清时期,端午节吃粽子已成为全国各地最普遍最重要的

习俗。这个习俗成为很多作家表现的题材。

5龙舟竞渡。

《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辑以拯之。”

唐宋时期,以沅、湘为中心,江南各地,龙舟竞渡相当盛行。很多诗人和词人都有歌咏之作。龙舟比赛在唐代就有了严格的规则和方法,比赛出发前是用一条长绳把参赛的船拉平,用击鼓发令,终点则是树立一匹锦标,先到终点者夺得彩标,即为夺魁。文

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龙舟竞渡的描写,且看张说《岳州观竞渡》: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储光羲作《观竞渡》: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刘禹锡《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

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卢肇《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张建封《竞渡歌》是唐代描写端午龙舟竞渡最出色的诗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月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晲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

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戟时。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风习之盛寑及宫禁,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端午嘉会之际,宫女们也争相竞渡嬉戏。王建《宫词一百首》第25首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这一画面:“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唐以后,表现端午龙舟竞渡的诗词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直接描写紧张激烈场面的作品相对渐少,这部分原因是宋元统治者一改唐代统治者对龙舟竞渡的支持甚至参与的做法,而屡行

禁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载,宋太祖先后三次禁止竞渡。宋、元、明、清四代,政府禁止竞渡甚严,这是因为在统治者看来,龙舟竞渡会育慓悍的民风,龙舟竞渡过程中往往引发争斗,甚至酿成命案。明清以降,端午龙舟大都追求装饰华丽和造型别致,更强调配备戏曲、杂技等娱乐性的节目。《清嘉录》所引无名氏《划龙船》无疑是端午龙舟竞渡文化内涵转变的标本:

汨罗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端阳前。苏州龙船夸绝胜,百万金钱水中迸。冶坊浜口斟酌桥,楼头水面争妖娆!小龙船划疾如驶,大龙船划乱红紫。胜会争

夸十日游,青帘画舫结灯游。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

赵杏根在《中华节日风俗全书》:“这种所谓的龙舟竞渡, 仅是水上的游戏戏耍罢了, 实在是龙舟水嬉而不是竞渡。”

袁中道的《午日沙市龙舟》:“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马,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鲜。万人齐着眼,看取一舟先。”

二、端午的民俗文化内涵与中国文学主题和内容

1端午民俗的狂欢精神与中国文学。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人们过的是一种常规的、拘谨的、循规蹈矩的生活,但人们内心渴望着一个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生命激情的契机,许多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着这种文化功能。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端午节具有一定的狂欢文化精神,并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端午民俗的狂欢文化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龙舟竞渡,另一个是饮酒。龙舟竞渡场面异常热烈,会荡漾起人们久藏于心的呐喊和欢笑,激发从参赛人员到观众的参与意识,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下获得精神的解放与轻松。我

们前面所举的竞渡诗无疑都表现了这样的文化精神。其实我们细心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描写龙舟竞渡的诗歌无论是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以唐代为胜,其主要原因毫无疑是盛唐国力下所激发的唐人的强烈生命激情。唐后的龙舟竞渡诗大多艺术平平,清代黄士瀛的《盘溪观龙舟竞渡》无疑是少有的佳作:

紫云宫前擂大鼓,乡人竞渡作重午。灵均孤忠自千古,凭吊遗俗遍三楚。朅来观者如堵墙,万目睽睽引领望。彩旗一挥百棹忙,踊跃直趋波中央。一龙矫首牙爪张,一龙含尾低复昂。群龙奋鬣互腾骧,陆离五色生辉

光。金鼓嘈杂声镗镗,拿云喷雾纷回翔。锦标一夺群披猖,旁观亦觉兴飞扬。欢呼尽饮挥蒲觞,瓦篷深惊在绿杨。

龙舟竞渡的狂欢精神在现代作家笔下也屡有表现。我们在这里仅举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为例:

一会儿河下的炮声响了,几只从对河取齐的船只,直向这方面划来。先是四条船皆相去不远,如四枝箭在水面射着。到了一半,已有两只船占先了些,再过一会子,那两只船中间便又有一只超过了并进的船只而前。看看船到了税局门前时,第二次炮声

又响,那船便胜利了。这时节胜利的已判明属于河街人所划的一只,各处便皆响着庆祝的小鞭炮。那船于是沿了河街吊脚楼划去,鼓声蓬蓬作响,河边与吊脚楼各处,都同时呐喊表示快乐的祝贺。翠翠眼见在船头站定摇动小旗指挥进退头上包着红布的那个年青人,便是送酒葫芦到碧溪岨的二老。

范成大《竹枝歌》:“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2在大多数国人心中,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作,它承载着弥久愈浓的对屈原的追思和敬奉,所以和端午节

相关的许多作品都把抒发对屈子的同情与怀念作为主题。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作《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诗人为屈原的冤屈深感不平,其诗形象生动,立意高远。北宋张商英作《端午偶题》:“孤忠不屈赴湘流,甘与干逢地下游。若共蛟龙争口食,何如附会楚王休。”赞美了屈原孤高耿介、忠贞爱国的美好品格。“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作《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有《离骚》在世间。”

南宋诗人胡仲参《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许及之《贺新郎》: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明代贝琼《已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

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写人们痛悼忠魂,千载同悲,感情真挚而深沉。这些诗歌都写出来端午节当天们对作为文化巨人的屈原的美好人格和精神的敬仰,对其冤屈与悲壮陨国行为的同情与不平,成为了笼罩在端午节上的文化情感氛围。

3端午节往往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成为作家情感抒发的载体。有的作家借端午节抒发家人共聚、尽享天伦之乐的快乐。如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诗中写端午之时,火红的

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罢粽子,头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以求全家人平安健康,至此时太阳已斜,家人早已备好酒菜,他高兴地举起酒杯来品味这难得的美好时光。对于常年在外的游子来说,端午节和童年的美好记忆及家人团聚的美好生活或联系在一起,故往往用端午来抒发浓重的乡土之情。

宋代诗人朱松《重五》诗:“异乡逢五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潇潇。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

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 余光中《漂给屈原》: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哀丽的水鬼啊你的漂魂 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 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 千年的水鬼惟你成江神 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有的作家借端午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体验。如文天祥《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正如许多佳节一样。端午节给许多人的童年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成为其生命体验中的潜意识,会作为一种生活情境成为一些作家创作的

启动器,成为其童年视角叙事的媒介。如汪曾淇散文《端午的鸭蛋》,就在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家乡端午的习俗,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在这里作者借助童年视角,发掘出日常民俗生活中的诗情美,在他的笔下,遥远的故乡被审美化为一幅幅趣味盎然的生活场景,其中渗透着他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再如当代宁夏作家郭文斌的《吉祥如意》,作者将描写的视角集中于端午节, 从早上‘往上房门框上插柳枝’开始,然后摆供果、祭祀、绑花绳,一直写到五月、六月这姐弟俩上山采艾草,在这一过程中,小说还穿插了其

他如采香料、缝香包等民俗描写。文学评论家汪政在《教育诗与慢的艺术——郭文斌创作谈》一文中对这篇小说给出了非常准确的概括:“恍若仙境的自然景色,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清澈见底的童趣天地,与图案一样的节庆风俗,一起构成了一幅至纯至美的图画,它展示出至今仍珍藏于民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由这种向往所支撑的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 作者在叙述中有意淡化了小说的社会历史背景,强化了小说的文化民俗氛围,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意蕴和人性美、诗情美。

6在许多叙事作品中,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意象具有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起着展现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等艺术表现作用。如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7卷《陈可常端阳仙化》主人公陈可常一生的命运际遇都与端午节相关联。他出生时间是端午节,这在古人被视为凶日,一生不会有好的命运。他遁入佛门也是在端午节,受到郡王的赏识也是在端午节,被赏识的原因是他的题咏端午节的诗歌,与陷害他的人相遇也是在端午节,被冤屈下狱也是在端午节,冤情洗清、坐化也是在端午节。小说中,端午节成为了鲜明的叙事线索。端午

节在《红楼梦》中有重要的叙述功能。如第24回写凤姐为庆祝端午节做准备,这对许多人来说是谋事生钱的机会,因此引出贾芸的出场,通过围绕贾芸的一系列故事情节,看出他乖巧聪慧的性格,也能见出贾府的虚华豪奢和内腐外散的景象,正如第二回中冷子兴所云:“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讲究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28回写元春给众人所赠端午节礼物也有重要的情节暗示功能,送给黛玉的礼物和迎春、惜春、探春相同,而送给薛宝钗的礼物和贾宝玉的相同,这暗示着在贾府主导观念中,金玉良缘

才是他们所期冀的。从第24回开始准备,到第31回,真正的端午节才开始,这其中的叙事毫无疑问是以端午节为暗线,即深藏不露,又能够有效串连。再如鲁迅《端午节》,主人公的麻木和懦弱的心理支配下的得过且过、慵懒搪塞的处事方式恰恰和端午节假、薪金未领的生活尴尬困境相应,实为妙笔。沈从文的《边城》中,人物活动的主要背景是三次端午节。正如小说第三部分所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而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盛大活动。作者就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的民

俗,“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每只船可坐十二到十八浆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那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故事的主线,翠翠和二老的爱情便是围绕端午龙舟竞渡展开。二人的初次相识和交往就是因翠翠端午观看赛龙舟,祖父爽约未开接回自己使她与二老认识并发生了小小的误会,最后是二老派人护送她

回家,看出二老的善良豪爽,也使翠翠对二老萌发了朦胧的好感。第二次端午节看赛龙舟,未遇到二老,却同大老有了接触,大老来给祖孙俩送鸭子和粽子,因而萌发了对翠翠的好感,从祖孙的玩笑中预示着翠翠和兄弟二人的感情纠葛:爷爷开大老和翠翠的玩笑,这预示着大老要走进翠翠的情感世界,而翠翠的气恼是因为她对二老已滋生了一种隐秘却是顽强的情愫,而又无法向爷爷言说。第三次端午翠翠观看赛龙舟便是她遇到了媒人给她和大老做媒,她看到了二老指挥的船只赢得了竞渡的胜利,她已深深爱上了二老,却又不能言明,

平静的外表下,内心承受着煎熬与冲突。毫无疑问,端午尤其是龙舟竞渡在《边城》中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ji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