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社会救助方式

更新时间:2023-08-29 15: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几项主要社会救助制度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第一节 生活社会救助制度 一、概念和特征(重点) 二、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重点)

三、实施生活救助的原则 四、保障标准的确定方法(难点)

五、我国现行的生活救助体系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读材料理解其概念和特征[材料1]按现行(2009年)的国际标准,每天收入低于1.25美元 的人为绝对贫困;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标准略有差异, 如我国的新标准为每人每年收入低于1067元人民币(约150 美元)的叫贫困。 [材料2]自2009年7月起,江苏城市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将在342元 -428元范围内。苏中、苏北农村低保标准必须分别达到每人 每月210元和155元以上。目前宿迁调整为:城保从210元调 整到230元,农保从130元调整为155元。 [材料3]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 规 定 :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 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 申请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一、生活社会救助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指国家对生活在国家 法定或当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之下的贫困人员进行现金和实物等救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 特征:救助对象的全民性; 保障水平的最低性 ; 救助标准的可变性; 救助期限的灵活性 ; 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二、生活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救助对象 责任主体 资金来源 救助形式 内涵生活陷入困境,依靠自己的力 量无法维持生计的社会成员

我国“五保户” 。城市困 难户、农村贫困户

国家(财政、管理和实施责任) 地方政府是主要责任

者政府财政承担和社会捐赠或资 助 现金、实物和服务救助 以现金救助与实物救 助为主 财政和社会捐赠资助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三、实施生活救助的原则1、生存权保障原则2、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原则

3、不断调整原则4、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协调原则

5、法制化原则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材料1】河南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人口基数大,孤儿群体比较大。人多 地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而且孤儿相对比较分散, 很多孤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还比较差。为此,河南省在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同时,出台了《关 于加强全省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的政策,采取福利院集中供养,城镇孤儿 纳入低保、农村孤儿纳入“五保”范围等措施,保障孤儿的生活、学习权益。 河南省慈善总会与中国嵩山少林寺联合开展了“千名孤儿救助”项目,对分 布在全省19个县市1039名特别困难的孤儿进行救助,每人每年资助560 元的生活

费、学费和服装费,直至18周岁为止,其中考上大学的孤儿,由 省慈善总会资助学费直至大学毕业。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材料2】省政府要求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工作,将低保标准提 高到人均月补差60元以上;健全灾害应急体系;做好农 村五保户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争取由6.5%提高到 7.5%,逐步将无土地五保户的生活补助标准由每年 400元提高到绝对贫困线以上;保证农村特困对象得到 生活救助年人均130元左右;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范围; 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认真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 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探索城市特困家庭在医疗、教 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将更多的弱势群体 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四、保障标准的确定方法(1) 1、市场菜篮子法(也称标准预算法)。1901年英国社会学家B· Rowntree(朗 S·

特里)撰文提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与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这些 货物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 的生活状况就是贫困。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四、保障标准的确定方法(2) 2、恩格尔系数法 3、收入比例法 如: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了20552元,按照20%-25%的比例测算,此番调整后,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将 在342-428元范围内。具体上调的标准,由

各市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4、生活形态法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五、我国现行的生活救助体系 (一)、城市生活社会救助1、我国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依据: (1)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所需要的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费用; (3)市场综合物价指数,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指数; (4)居民的平均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 (5)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状况: (6)其他社会保障标准。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学性。保障标准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一定程 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严密方法测定的,具有一定 的科学性; 二是统一性。由于一个行政区域(市、县或区)只有 一个保障标准,它适用于本区域内的全体居民,无论 其就业与否、身份背景如何,在这个保障标准面前都 一视同仁。

三是权威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由政府组织制定和 调整,并通过文件或法令形式向社会公布的一项政策 规定,具有法规的效力和权威性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3、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 [材料1]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对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妓女、吸毒者和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收容遣送; 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城市人满为患的问题,国

家对流入城市的农村居民进行了收容遣送;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

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 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的对象

被规定为:家居农村流入城市乞讨人员、城市居民中流浪街头乞讨的人员和其他露宿街头生活无着落的人 员。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材料2】 2003年3月一个春风扑面的日子,湖北籍大学生 孙志刚在广州打工期间没有“暂住证”,被执法机 关以“三无人员”拘禁收容,后被中山医学院法医 鉴定中心定为“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 亡”,便永远离开了他“暂住”的人间。此事件虽 经官方声称为收容所员工犯罪的个案,却引发了中 国国内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中国政府之后颁 发新法规,废除了广泛被认为是有弊端漏洞、并有 违宪指责的收容遣送制度。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材料3】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 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 法》),2003年7月21日,民政部公布了《城市生活 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 简称《实施细则》)并同时于同年8月1日起施行, 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 容遣送办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 止。《救助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 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分析: (1)、《收容遣送办法》在实施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是什么?(实施对象范围模糊;功能 模糊不清)

(2)《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相 对于《收容遣送办法》的进步所在? (3)、对现行的《救助管理办法》与《实 施细则》的主要问题和思考?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二)农村生活社会救助 1、农村五保制度。“老幼残”----“保吃、保穿、保住、保医 和保葬(幼儿保教)”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2年率先在山西省左云县试点。后逐 步推广,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 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作业:

阅读下面材料

1、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条例》。2、2003《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办法》。 3、2006年《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4、200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的通知》。

高校劳保专业《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件

第二节 专项社会救助制度专项救助制度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救助制度。这些救助项目与其它 救助项目相比具有明显的临时性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是医疗救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c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