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作业精练:大气圈与天气

更新时间:2023-04-17 19: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后作业(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3届德州质检)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hPa)、降水(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2.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A.29日B.31日C.1日D.3日

(2012·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2012年1月2日至3日,大连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金州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3~5题。

3.带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4.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②带来纯洁和吉祥③能够净化空气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而言,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换算关系是1∶15。气象部门规定:降雪量在0.1~2.4毫米为小雪。2.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19.9毫米为暴雪。据此可以推断大连金州地区的这场“瑞雪”应该属于()

A.小雪B.中雪C.大雪D.暴雪

(2012·郑州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华西秋雨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读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回答6~7题。

页1第

6.华西秋雨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锋面雨B.对流雨C.地形雨D.台风雨

7.华西秋雨可能造成()

A.长江流域洪水B.珠江流域洪水

C.北方地区寒潮D.四川地震多发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下图中的数值为气压,单位为百帕。据此完成8~9题。

8.P地气流特点主要表现为()

A.被迫抬升B.主动爬升

C.辐合上升D.下沉扩散

9.图中标注的①②③④四个点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2·郑州高三期末质检)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11.产生图示A区域和B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气旋反气旋B.反气旋气旋

C.暖锋冷锋D.冷锋暖锋

12.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页2第

A.甲B.乙C.丙D.丁

二、非选择题(40分)

13.(2012·莱芜模拟)图甲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图乙为2011年8月某日的副热带高压脊位臵示意图,阅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甲

图乙

(1)根据图甲,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2)读图乙,与常年相比,2011年8月份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何不同。

(3)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干燥,而在其周边地区则多阴雨天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4.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臵,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低压的位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页3第

(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解析】第1题,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风速增大,出现降

页4第

水,为冷锋活动。第2题,降水出现的日期即冷锋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

【答案】 1.C 2.B

3~5.【解析】第3题,本次降雪发生在冬季,主要是南下冷锋形成的。读图可知,C项为冷锋,A项为气旋,B项为反气旋,D项为暖锋。第4题,瑞雪融化能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且降雪会使气温降低,减少病虫害。第5题,由材料可知,大连积雪厚度为70毫米,按照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换算关系可知,大连降雪量约为4.7毫米,应为中雪。

【答案】 3.C 4.D 5.B

6~7.【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图中华西秋雨形成是因为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上的暖湿气流与西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降水所致,降水类型应是锋面雨,故A项正确。第7题,华西秋雨的降水范围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过多的降水可能会导致长江径流量增大,产生洪水危害,故A项正确;雨区不在珠江流域,对珠江径流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北方地区寒潮是受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影响,与华西秋雨无关,故C项错;地震与降水没有相关性,故D项错。

【答案】 6.A7.A

8~9.【解析】第8题,P点处于气旋中心位臵,气流特点主要表现为辐合上升。第9题,冷锋即将到达③处,有大风、降温天气。

【答案】8.C9.C

10~12.【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水平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丙处吹西北风。第11题,由图可知,A、B位于锋面气旋中,A锋面位于锋面气旋的西部,降水位于锋后,应为冷锋;B锋面位于锋面气旋的东部,降水位于锋前,应为暖锋。第12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冷高压中心,气温最低;乙、丙位于锋面气旋中冷气团范围内,气温较低;丁位于锋面气旋中暖气团范围内,气温较高。

【答案】10.C11.D12.D

二、非选择题(40分)

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副热带高压脊的移动规律。根据副热带高压脊的移动规律可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第(2)题,对比甲图可回答。第(3)题,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周边地区,冷热气流交汇,形成锋面。

【答案】(1)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自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陆,8月份到达华北,9月份南撤,10月份基本退出我国大陆。(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大幅度向西偏移,同时也向南北方向有所扩展。

(3)副高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闷热少雨,边缘区盛行来自海洋的湿热气流,与周围冷空气交汇,多阴雨天气。

14.【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风的偏向(右偏)可判断南北半球。第(2)题,在图中画出此时B站的风向及冷锋后部的风向,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可判断风速大小。第(3)题,海面与陆面相比,相同风速,摩擦力小,故该天气系统由陆面移到海面时,风速增大,且风向与等压线夹角变小。

【答案】(1)位于北半球。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2)在冷锋过境前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3)当气旋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页5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xl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