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重要

更新时间:2023-12-18 19: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居投身于政治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 (五)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那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探究与共享的六幅图片并思考教材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归纳点评:

2、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思考: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及内容? ①含义

- 1 -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依法享有的。

课件展示: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监督权。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课件展示:图片“国家领导人投票选举”并思考问题:上述图片说明了我国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含义和地位是什么?

议一议: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你被选举为班干部是不是被选举权的体现?为什么?那下面呢?镇长的选举,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选举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点评。 第二:政治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思考“政治自由的内容、地位?

多媒体展示:辩一辩:1。公民的政治自由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 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学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三:监督权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被尊称为‘冒死爷”的69岁的工程师钟吉章的故事’并思考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监督权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它是对什么进行的监督?(监督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怎样监督)监督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看书第9页第三自然段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看书、归纳。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①含义: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但的责任。

- 2 -

强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是公民必须要履行的 ②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10页的探究活动,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3、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内涵: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A、特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B、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特权。

C、是宪法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探究:陈良宇事件 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教师归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探究:教材11页的观点一和观点二

思考: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师提出问题: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师归纳点评。

误区展示: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点评】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点评】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一定要履行。 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点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4、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

- 3 -

【点评】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教材第8页的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同学们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课堂练习: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 ) A.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B.权利与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作业: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②政治自由权 (3)监督权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七、课后反思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的政治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 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5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