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

更新时间:2023-04-26 02:52: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46 页

目录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

题(一) .................................................................................................................................. 2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

题(二) ................................................................................................................................ 11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

题(三) ................................................................................................................................ 20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

题(四) ................................................................................................................................ 28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

题(五) (37)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46 页 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769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冲

刺五套模拟题(一)

说明: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命题规律,结合考试侧重点和难度,精心整理编写。考研冲刺模考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模拟预测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冲刺必备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内含子(intron )与外显子(exon )

【答案】内含子(intron )是指真核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又称插入序列(IVS ),只转录,在前体mRNA 加工时被剪切掉;

外显子(exon )是指真核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是一个基因表达为多肤链的部分。

2. 转座子

【答案】转座子是指存在于染色体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介导遗传物质的重排,即转座。

3. 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

【答案】穿梭载体是指具有多个复制子能在两个以上的不同宿主细胞复制和繁殖的载体。

4. 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 unit )

【答案】转录单位是指从转录起始位点到转录终正位点所对应的、作为RNA 聚合酶模板的基因序列范围,可以是单一基因,也可以是多个基因。一个转录单位就是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一段序列,是一段以一条单链RNA 分子为表达产物的DNA 片段,这是转录单位的重要特征。

5. 等电聚焦

【答案】

等电聚焦是指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的等电点的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pH 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6. 重组修复

【答案】重组修复是指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 分子从同源DNA 的母链上将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移至缺口处,再合成新的序列来填补母链的空缺的修复过程,因为发生在DNA 复制之后,又称复制后修复。

7. Nonsence mutation

【答案】无义突变。无义突变是指由于结构基因中某个碱基的替换,使得原来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 止密码子UAA 、UGA 、UAG 中的一种,致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肽链缩短,产生无活性的多肽片段的突变。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46 页 8. 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 processing )

【答案】转录后加工是指新合成的较大的前体RNA 分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 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剪接、剪切和化学修饰。

9.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

【答案】蛋白质印迹法是指将经过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膜(如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等)上,再对转移 膜上的蛋白质进行检测的技术。转移可用电泳法等,检测常用与特定蛋ft 结合的标记抗体或配体,由此可判断特 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和分子质量大小等。

10.反式剪切(Trans-splicing )

【答案】反式剪切是指一种保守的mRNA 加工机制,已经在包括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等多种生物体中发现。SL 反式剪切是反式剪切的一种,是将一段相对保守的剪切引导序列(SL )加到

前体mRNA 的5'端作为一个外显子,从而提高成熟mRNA 的稳定性,并且可能参与翻译的起始。

二、填空题

11.DNA —级结构测定方法主要有Sanger 建立的_____和

的_____。Sanger 法使用了 一种特殊底物,称_____。

【答案】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化学修饰法;ddNTP

【解析】传统DNA 测序法有Sanger 双脱氧终止法和化学修饰法。Sanger 双脱氧法是在DNA 测序反应中, 加入模板DNA (即待测序样本)、特异性引物、DNA 聚合酶、4种dNIP (带放射性标记)和一种ddNTP

。双脱氧ddNTP 取代常规的脱氧核苷酸(dNTP )掺入到寡核苷酸链的末端,在该位置上发生了特异性的链终止效应,可以获得一系列全部以

末端ddTTP 为终止残基的DNA 片段的电泳谱带模式。

12.cccDNA 是指_____。

【答案】共价闭环DNA

【解析】cccDNA 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 复制的原始模板。

13.DNA 序列分析常用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答案】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化学修饰法

【解析】测定DNA 的核苷酸序列是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前提。从小片段重叠法到加减法、双脱氧链 终止法、化学降解法、自动测序,DNA 测序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在实验室手工测序常用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 Maxam-Giibert 化学修饰法、DNA 杂交测序法等。

14.核苷酸通过_____键连接形成核酸分子,核苷酸中的碱基使核苷酸与核酸在_____附近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值。

【答案】磷酸二酯:260nm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46 页

15.PCR 反应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步骤。

【答案】变性;退火;延伸

【解析】PCR 反应是模仿生物体内DNA 的复制过程,典型的PCR 反应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变性:双链DNA 在高温条件下(90?95°C )变成两条单链,作为DNA 复制的模板; (2)退火:单链DNA 在较低温度下(37?60°C )与引物互补结合,形成杂交双链结构; (3)延伸:升温至70?75°C ,结合模板上的引物在耐热DNA 聚合酶的催化下按5' —3'方向延伸,合成 模板DNA 的互补链。

重复以上过程经过多次循环就得到所需要的目的DNA 片段。

三、判断题

16.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有自己的基因组,其编码基因可以在线粒体中完成转录和翻译过程。( )

【答案】错

【解析】线粒体内基因的转录可以在线粒体内完成,但是翻译有一部分只能在线粒体外完成,因为线粒体内的酶不完全。

17.基因工程的一个必需步骤是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黏性末端,然后连接到载体上。( )

【答案】错

【解析】目的基因的并非只能通过内切核酸酶产生,PCR 等其他方法也可以产生目的基因,而且不一定只产生粘性末端,也有可能产生平末端。

18.与tRNA 中的反密码子为CCU 相配对的mRNA 中的密码子是GGA 。( )

【答案】错

【解析】tRNA 的反密码子在核糖体内是通过碱基的反向配对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的。当反密码子第一位是C 时,可以识别1种密码子G 。因此,反密码子为,mRNA

上的密码子则应当为。所以,密码子应该是AGG 。

19.含有4个二硫键的胰脏核糖核酸酶,若用巯基己醇和尿素使其还原和变性,由于化学键遭到破坏和高级结构松散,已经无法恢复其原有功能( )。

【答案】错

【解析】当天然的牛胰脏核糖核酸酶(RNA 酶)在8mol/L 尿素或6mol/L 盐酸胍存在下用β-巯基乙醇处 理后,分子内的4个二硫键则被断裂,紧密的球状结构伸展成松散的无规则卷曲构象,然而当用透析方法将尿素 (或盐酸胍)和β-巯基乙醇除去后,RNA 酶活性又可恢复,最后达到原来活性的95%?100%,并发现如果不 事先加入尿素或盐酸胍使酶变性,则酶很难在37°C 和pH7的条件下被β-疏基乙醇还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qa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