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复习提纲 教科版

更新时间:2023-04-26 02:5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同在阳光下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3大原因(为什么还存在弱势群体)

A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B 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C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差距

◆◆2、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

⑴含义: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⑵特征: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

农村贫苦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4、在城市的农民工主要面临的困难:远离家乡,举目无亲,遇到困难无人关照;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医疗保障,就医困难;离开户口所在地,子女入学受到限制等。

5、了解你的周围有哪些少年儿童处于不利的境地?(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并珍惜美好幸福生活

留守儿童、失学儿童、流动儿童等

6、关注世界其他国家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基础和体现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平等的涵义是什么?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人与人的差异有多大,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样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的真谛:一是人生而平等,二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

(3)维护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既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3、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涵义是什么?有何意义(维护社会成员的平等的重要性)?

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4、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平等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②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②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为每个公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5、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⑴虽然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国家也在为公民实现这些权利创造着各种条

1

件,但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等因素。⑵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6、理解某些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举例及原因

7、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不等于平均

(平等不等于平均。正确理解先富裕与共同会富裕的关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9、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①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但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社会转型期也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的产生。

☆第九课共享阳光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有何意义?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所采取的举措?

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和保障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法律援助确保弱者也能适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此外,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可补充具体措施: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取消农业税、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等。)

3、我国扶贫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①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②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③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4、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

⑴“春蕾计划”⑵中国扶贫基金会⑶中国红十字总会⑷中华慈善总会

⑸联合国难民署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5、对于弱势群体,我们为什么有着无限的责任去关注?

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弱势群体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尊重。◆6、关心和尊重弱势群体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何重要性?中学生应怎么做?

⑴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⑵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⑶只有相互关爱,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充满爱心与祥和的美好世界。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中学生要做到“五会”)。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关爱和帮助

2

弱势群体,自觉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权益;如帮助残疾人,关心和帮助孤寡老人;关心帮助孤残儿童;给希望工程捐款;捐助灾区群众。又如①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②积极参加帮助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活动③在生活上帮助残疾同学,为贫困学生捐款

(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珍爱生命;依法律己,尊重他人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立志成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如果非正义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会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会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7、帮助身边需要帮助人的人,谈谈对爱的认识和理解(“关爱”品行对学生个人有什么意义?) (懂得奉献与付出、收获的正确关系)

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qa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