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01 1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度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

分析报告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一直在思考。今天,我们以“阳光校园”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一、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通过大课间活动,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4.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6.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同伴交际、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宽广的特点,大课间活动除了广播体操,还融进了校园舞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50——10:20,每天下午第三节下课,时间为30分钟。

早操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大课间活动时进行集体和分散两个阶段的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规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老师共同指导和参与学生的活动,将建立领导督查制、艺体教师指导制的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提供,另外提倡每位学生从跳绳、花毽、“三棋”、沙包、呼啦圈、球拍等器材中自备一样。

4.安全保障。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正副班主任跟班进行现场活动指导。

5.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校长统筹管理,大队部具体组织实施,体育老师、各班主任作好相关工作;体育教师负责师生体育项目培训和开发,大队部做好大课间场地指挥;音乐教师负责师生校园集体舞蹈培训。以确保活动有效有序开展,促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行考核激励

大课间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班主任、教师岗位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场地及活动内容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空间上各班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各正副班主任可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项目。

三、组织机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四、活动形式

1、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下课进行,时间为30分钟;下午最后一节课进行,时间为30分钟。

2、大课间活动形式: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合操以年段为单位,分组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年级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舞蹈练习等内容。

五、工作结果

通过我校全体老师的努力,我校体育健康工作逐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基本养成了在校自由锻炼的好习惯,学校课余随时看到学生运动的声影,为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质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经过本学期全体师生的努力,现将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表格形式分年级、分性别统计分析如下:

xx学校学生分年级、性别、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统计表 年级 总体 小学一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二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三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四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五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六年级 男 女 总体 小学总体 男 女 样本数 优秀(%) 34 16 18 28 16 12 23 11 12 37 17 20 31 15 16 44 19 25 197 94 103 50.00 43.75 55.56 28.57 25.00 33.33 56.52 63.64 50.00 5.41 5.88 5.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30 20.21 20.39 良(%) 50.00 56.25 44.44 67.86 68.75 66.67 43.48 36.36 50.00 32.43 29.41 35.00 9.68 13.33 6.25 29.55 26.32 32.00 37.56 38.30 36.89 及格(%) 不及格(%) 0.00 0.00 0.00 3.57 6.25 0.00 0.00 0.00 0.00 21.62 11.76 30.00 32.26 53.33 12.50 43.18 42.11 44.00 19.29 20.21 18.4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0.54 52.95 30.00 58.06 33.34 81.25 27.27 31.57 24.00 22.85 21.28 24.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