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习题 汇总

更新时间:2023-11-22 19: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现有一混合的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5,5.0,5.2,6.5,7.4。预使该混合蛋 白质电泳时有3种蛋白质向正极移动,缓冲液的pH应该是( )

A、4.0 B、5.0 C、6.0 D、7.0 E、8.0 2、下列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中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

A、凯氏定氮法 B、紫外吸收法 C、茚三酮反应 D、双缩脲法 E、考马斯亮蓝法 3、具有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特征是( )

A、分子中必须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 C、每条多肽链都有独立的生物学功能; D、依赖肽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 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哪一种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描述是错误的( )

A、都有一级结构 B、都有二级结构 C、都有三级结构 D、都有四级结构 E、二级及三级以上的结构称为空间结构 5、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量变小 B、氢键断裂 C、亚基解聚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疏水作用的破坏 6、蛋白质的氧结合曲线是( )

A、双曲线 B、抛物线 C、S型曲线 D、直线 E、不能确定 7、丝心蛋白的主要构象形式是( )

A、α-螺旋 B、β-折叠 C、β-转角 D、无规卷曲 E、以上都有 8、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疏水相互作用 B、氢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范德华力 9、依据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 )

A、凯氏定氮法 B、紫外吸收法 C、茚三酮反应 D、双缩脲法 E、考马斯亮蓝法 10、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属于酸性氨基酸( )

A、赖氨酸 B、甘氨酸 C、半胱氨酸 D、丝氨酸 E、天冬氨酸 11、下列不属于二级结构主要形式的是( )

A、α-螺旋 B、β-折叠 C、结构域 D、无规卷曲 E、β-转角 12、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

A、3 B、4 C、5 D、6 E、7 13、从根本上来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蛋白质( )改变的结果。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以上都不对。 14、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α-螺旋是二级结构的一种; B、.无规卷曲是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 C、只有二、三级结构才能决定四级结构; D、一级结构决定二、三级结构; E、三级结构即具有空间构象。

15、利用不同蛋白质所带电荷不同来分离混合蛋白质的层析技术是( )

A、吸附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凝胶过滤层析; D、亲和层析; E、分配层析。

16、关于蛋白质变构效应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氧对血红蛋白的作用属于正协同效应; B、氧对血红蛋白的作用属于负协同效应; C、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呈S型曲线; D、蛋白质变构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调节方式之一; E、氧是血红蛋白的变构剂。

17、关于β-折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β-角蛋白具有典型的β-折叠结构; B、两个相邻的肽键平面呈摺扇式折叠; C、β-折叠是一种较伸展的肽链结构; D、肽链间肽键平面上的N-H与C=O形成氢键; E、以上论述都正确。

18、关于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最恰当的描述是( )

A、蛋白质溶液有分子扩散现象; B、蛋白质在溶液中有―布朗运动‖; 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D、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大; E、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 19、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肽键平面 B.核苷酸 C.肽 D.氨基酸 E.碱基 20.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5%,它的蛋白质含量为

A.8.8% B.12.5% C.16.0% D.38.0% E.31.25% 21.在生理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所带的正电荷最多

A.Cys B.Glu C.Lys D.Thr E.Gly 22.下列哪种氨基酸为环状亚氨基酸

A.Gly B.Pro C.Trp D.Try E.Lys 23.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A.Trp B.Thr C.Phe D.Met E.Pro 24.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B.肽链中的肽键 C.碱性氨基酸的含量 D.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 E. 脂肪族氨基酸的含量 25、关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除Gly外均为D构型 B.除Gly外均为L构型 C.只含有α-氨基和α-羧基 D.均有极性侧链 E.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26.下列有关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借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B.组成肽的氨基酸分子都不完整

C.多肽与蛋白质分子之间无明确的分界线 D.氨基酸一旦生成肽,完全失去其原有的理化性质 E.根据N-末端数目,可得知蛋白质的亚基数 27.以下哪一种氨基酸不具备不对称碳原子

A.甘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E.丙氨酸 28 氨基酸排列顺序属于蛋白质的几级结构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E 五级 29.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E.离子键 30.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β-折叠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E.离子键 31.关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正确的是( )

A. 一种蛋白质分子只存在一种二级结构类型 B. 是多肽链本身折叠盘曲而形成 C. 主要为α-双螺旋和β-片层结构 D. 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键是肽键

E. 二级结构类型及含量多少是由多肽链长短决定的 3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的特点是

A.不带正电荷 B.不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 D.溶解度最大 E.在电场中不泳动 33.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的光吸收,主要是由下列哪组结构引起的

A.组氨酸的咪唑基和酪氨酸的酚基 B.酪氨酸的酚基和色氨酸的吲哚环 C.酪氨酸的酚基和苯丙氨酸的苯环 D.色氨酸的吲哚环和苯丙氨酸的苯环 E.苯丙氨酸的苯环和组氨酸的咪唑基 34.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35.关于蛋白质亚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条多肽链卷曲成螺旋结构 B.两条以上多肽链卷曲成二级结构 C.两条以上多肽链与辅基结合成蛋白质 D.每个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级结构 E.以上都不正确

36.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空间结级结构 37.有活性的肌红蛋白是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空间结构 38.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

A.胶体性质 B.两性性质 C.沉淀反应 D.变性性质 E.双缩脲反应 39.胰岛素分子A链与B链的交联是靠

A.氢键 B.二硫键 C.盐键 D.疏水键 E.Vander Waals力 40.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结构单元是

A.肽键 B.氢键 C.二硫键 D.肽键平面 E.氨基酸残基 41.锌指结构是

A.二级结构 B.结构域 C.模体 D.三级结构 E.四级结构 42.注射时用70%的酒精消毒是使细菌蛋白质

A.变性 B.变构 C.沉淀 D.电离 E.溶解 4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44.下列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 )

A. 纤维蛋白 B. 肌红蛋白 C. 清蛋白 D. 乳酸脱氢酶 E. 胰岛素 45.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 B.瓜氨酸 C.色氨酸 D.异亮氨酸 E.羟脯氨酸 46.下列氨基酸中,只含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碱性氨基酸 B.含硫氨基酸 C.支链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E.酸性氨基酸 47.蛋白质中次级键不包括

A.疏水键 B.二硫键 C.离子键 D.氢键 E.盐键 48.对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时

A.只有一个自由的α-羧基和一个自由的α-氨基 B.只有自由的α-羧基,没有自由的α-氨基 C.没有自由的α-羧基,只有自由的α-氨基

D.既没有自由的α-羧基,又没有自由的α-氨基 E.有一个以上的自由α-羧基和自由α-氨基 49.多肽链中主链骨架的组成是

A.-CNHOCNHOCNHO- B.-NCCNNCCNNCCH-

C.-CHNOCHNOCHNO- D.-CONHCCONHCCONH- E.-CNOHCNOHCNOH-

50.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多肽链的折叠、盘曲主要靠肽键来维持 B.肽单元属于二级结构

C.凡有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均有生物活性 D.具有四级结构血红蛋白具有别构效应 E.内部氢键的形成是驱动蛋白质多肽链折叠、盘曲的主要动力

二、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 2. 必需氨基酸 3. 等电点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6.结构域 7.模体 8.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9.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0. 协同效应 11. 蛋白质的变性 12.盐析 三、简答

1、 结合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阐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制。 2、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有哪些变化?

3、什么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为什么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4、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5.简述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机制。 6.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答案: 一、单选题

1-5 CDBDA 6-10 CBBAE 11-15 CDACB 16-20 BECDE 21-25 CBDDB 26-30 DAACC 31-35 CCDCD 36-40 ACBBD 41-45 CAEDB 46-50 EBEDD 二、名词解释

1. 是生命的化学,研究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 3. 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0。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氨基酸)的等电点。 4. 蛋白质分子中从氨基端到羧基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5. 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

6.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7. 具有特定功能的超二级结构。

8. 指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包含主链和侧链),也就是一条多肽链的完整三维结构。

9.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10. 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

11. 某些理化因素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12. 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脱去水化膜、表面电荷被中和,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三、简答

1. 答: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患者血红蛋白β链上的第6个氨基酸残基由极性的谷氨酸突变为非极性的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的一级结构改变,从而使其所在的血红蛋白的β亚基表面出现疏水区域;

2)在氧分压较低时由于疏水区域的出现使血红蛋白通过2个异常的β亚基而聚集,先形成绳索,而后进一步形成纤维,导致血红蛋白形状、功能乃至红细胞变形而致病。 2. 答: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其空间结构的破坏,,因此其变形后生物活性会丧失,另外其理

化性质也会发生改变,比如: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易被蛋白酶水解等。

3. 答: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因为蛋白质分子肽 链的排列顺序包含了自动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即正确的空间构象)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所以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

4. 答: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是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所具有的属性或所表现的性质。一级结构相同的蛋白质,其功 能也相同,如在不同生物中它们的胰岛素、细胞色素C等蛋白的一级结构相似,它们就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另外空间结构改变也会导致生物学功能的改变,例如血红蛋白中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会导致其它亚基的结构改变,而最终导致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5. 答: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是次级键,此外,二硫键也起一定的作用。当某些因素破坏了这些作用力时,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即遭到破坏,引起变性,但共价键不破坏,即二硫健与肽键保持完好。

6.答:蛋白质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物催化作用:酶是蛋白质,具有催化能力,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2)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细胞和组织的建成。 (3)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运动功能:收缩蛋白(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与肌肉收缩和细胞运动密切相关。 (5)激素功能:动物体内有些激素是蛋白质或多肽,是调节新陈代谢的生理活性物质。 (6)免疫功能:抗体是蛋白质,能与特异抗原结合以清除抗原的作用,具有免疫功能。 (7)贮藏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贮藏功能,如植物种子的谷蛋白可供种子萌发时利用。 (8)接受和传递信息:生物体中的受体蛋白能专一地接受和传递外界的信息。 (9)控制生长与分化:有些蛋白参与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

(10)毒蛋白:能引起机体中毒症状和死亡的异体蛋白,如细菌毒素、蛇毒、蝎毒、蓖麻毒素等。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单项选择题

1.DNA二级结构模型是

A.α-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2.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2′-5′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糖苷键 3.真核生物的mRMA大多数在5′端有

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多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4.DNA变性时其结构变化表现为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N-C糖苷键断裂 C.戊糖内C-C键断裂 D.碱基内C-C键断裂 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5.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A.氧 B.氮 C.氢 D.碳 E.磷 6.核酸溶液在下列哪个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