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更新时间:2023-06-06 12: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神华神东电力公司店塔电厂改建

2×660MW工程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文件编号:ZTSJ-00ZH-A25-003 项目名称:店塔电厂铁路专用线 施工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日 期:2013年03月18日 版 次:A版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编制本预案的目的是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并制定工作程序,以保障在紧急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体系能够快速、可靠启动,对事故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1.2 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遵循“以人为本,有效控制,快速反应,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

1.2.1以人为本 事故应急救援中以抢救受伤人员作为第一任务,以保护人员安全优先。

1.2.2 有效控制 应急救援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控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1.2.3 快速反应 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体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争取一切可以挽回或者减少事故损失的时间。

1.2.4 常备不懈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时刻处于准备状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启动。 1.3 级别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单位界区之内,并且几乎可以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内,其影响预期基本不会扩大到社区,故本应急预案按Ⅰ级(即企业级)进行制订。 1.4 编制依据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4.2《安全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Q/501-218.15-2004)

1.4.3《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9号) 1.4.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1.4.5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额通知》(国务院安委办字[2005]48号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神华神东店塔电厂铁路专用线施工和生活范围。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2.1.1事故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2.1.1.1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2.1.1.2现场事故评估;

2.1.1.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2.1.1.4控制紧急情况;

2.1.1.5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2.1.1.6做好医疗、交通管制、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2.1.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2.1.2.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1.2.2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2.1.3保卫警戒组的职能和职责:

2.1.3.1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2.1.3.2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2.1.4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2.1.4.1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2.1.4.2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2.2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2.2.1事故应急总指挥由项目部经理担任;

2.2.2事故应急副总指挥由项目部副经理兼副总工程师担任;

2.2.3伤员营救组由项目部安全监察部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各专业、单位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2.2.4保卫警戒组由项目部综合管理部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保安人员、各施工项目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2.2.5现场临时医疗组由安全监察部安监人员担任组长,组员由现场医护

人员和后勤人员,各施工项目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3 应急准备 3.1资源配置

3.1.1项目部配备下列应急资源

绝缘鞋、吊车、交通工具;应急灯;担架和救护箱 3.1.2 责任机构定期对应急资源进行检查、维护与更新。 3.1.3互助协议

项目部与当地医疗部门、业主方等外部资源建立并保持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请求并得到援助。 3.2通讯体系

为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以下人员之间有效的通讯联络体系: 3.2.1应急人员之间;

3.2.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2.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3.2.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4 应急响应

当事故(或预计事故)达到起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发出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应急反应行动组织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4.1应急报警

应急报警由应急上报、内部应急报警、外部应急报警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其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4.1.1应急上报机制

发生事故(或出现事故征兆)后,当事人应第一时间报告事故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由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1.2内部应急报警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反应组织启动,通过有效渠道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4.1.3外部应急报警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向已经订立互助协议的周边单位报警。 4.1.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4.2紧急疏散

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警戒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4.3管制

管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4.3.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实施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4.3.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4.4 医疗

伤员营救组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并实施现场急救,如认为必要,及时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4.5 应急人员安全

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必须进行周密考虑,制定安全预防措施、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实行现场监测等,明确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 4.6应急处理程序

4.6.1 发现触电事故时首先切断与触电区域相关的电源;在不能立即找到

电源开关或开关较远时,可用木棒或其他绝缘物体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并做可靠保护。

4.6.2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

施。

4.6.3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

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 4.6.4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

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4.6.5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脱离电源

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4.6.6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

境安全距离内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4.6.7 最好将触电人员转移到平坦通风的地方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迅速报

告应急响应领导小组,上述方法必须由现场人员操作,直至维持到医务人员的到来,切勿围观。

4.6.8 医务人员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到事故现场,首先进行急救处理,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进一步抢救治疗方案。 5应急预案的终止

下列情况得到确认时,可以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 5.1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

5.2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 5.3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 5.4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

5.5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场内相关人员已经全部撤离; 5.6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 6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包括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对事故证物的收集保护、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等。

6.1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6.2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6.3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6.4依据相关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7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7.1应急反应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7.2培训的内容 7.2.1触电急救的方法; 7.2.2个人的防护措施; 7.2.3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7.2.4事故报警; 7.3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如何进行事故报警的步骤及对触电人员急救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7.4应急反应演练

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应确保举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演练。 7.5演练目的

7.5.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7.5.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7.5.3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7.5.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7.5.6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8评审改进

本预案每年进行一次评审,评审中针对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实施过程中所暴露的缺陷进行更新、完善和改进。 9附则

9.1 本预案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制定,经安全环境(消防)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9.2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 10附录

10.1 应急救援小组通讯录 10.2 外部相关资源一览表 附录1 应急救援小组通讯录

总 指 挥:黄敬坤 电话:15178367555

副总指挥:孙立军:18290260678 、孙 末:15929026057

霍延武:18641912357

成 员:韦善平:18763315583、刘 操:18809778663 孔令新:18292282933、李 园:13992825613 魏 宾:13679377111、冯建国:15963352888

陈登峰:13477800001

附录3 外部相关资源一览表

11应急演练培训计划

组织各单位、专业应急小组成员及施工人员学习现场触电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g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