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等教育的论文精选参考

更新时间:2023-07-22 05: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高等教育的论文精选参考

1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

1.1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现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明显不均衡,受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国家级、省级重点高校。这些学校既拥有大量、优质的数字化图书

资料、精品课程、实验设备等硬件环境,又拥有大量高水平教师的授课能力、科研能力等

一些软件环境。而普通本科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在各方面水平有限,学生很难享有以上优

质资源。比如一些高端的实验设备,一台动辄几千万,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根本接触不到。针对以上问题,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1.2增强交流,提高全民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黑板+粉笔”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课堂交流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交流模式局限性很大,一般只针对课本中的某个问

题进行讨论,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封闭状态,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而且,

由于一些学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有限,对于一些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高深理论等了解不够。学生始终跟随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很难接触到外面的各种思想、方法,也很难了解

到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缺乏与外界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为我们搭

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1.3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

大学阶段只围绕所学专业进行学习,这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要求我们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术,应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

学习者可能对专业以外的某一领域感兴趣,或者工作生活中有需要,应该满足个性化的学

习需求;最后,知识、技术在不断更新,比如说有些机器设备、软件技术已经被淘汰,需

要我们对更新、升级后的知识进行新的学习,这时应该满足终身化的学习需求。对于以上

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国家开放

大学的创立2021年6月21日,国家开放大学TheOpenUniversityofChina的创立标

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教育”向“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尝试性的转变。国家开放大

学在原来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完成,直属于教育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

开放教育。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

学校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支持服务、网

络教学管理为建设重点,实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课程为单位建设学习资源,充分利

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建立

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国家开放大学

的办学体系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通过遍布全

国的学习中心提供面授辅导,也可以通过高清、快速的双向视频系统促进师生实时交流,

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学校依托IT企业和网络运营机构,建造远

程教育云平台,借助互联网、虚拟专用网络、教育科研网、卫星网、移动通信网等,实现

总部与分部之间安全、高速的互联。依托高水平的终端生产企业,研发移动互联学习终端,使得社会成员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通过

“造云、借路、建端”,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学习

支持与服务。国家开放大学的创立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社会成员可以网上

注册、学习、交流、考试,利用数字化环境实现了“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延伸。

学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

新的教育模式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更好

的服务。

3结束语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大量、优

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并支持教学互动与教学评价。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

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对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

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范式”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

提出,他将范式定义为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并认为它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

的基础,是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将范式理论应用于管理学和管理实践活动,我们可以

将管理范式理解为:管理范式是指导和规范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模型或模式。它为管理

思想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工具,其中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实施具体路径等。在范

式理念引入国内以后,特别是引入到档案领域后,我国档案学者试图将范式理论与档案管

理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获得能够广泛应用于中国档案工作的档案管理范式。

一、档案管理范式的发展轨迹

追溯我国档案管理范式的发展演化轨迹,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资政管理

范式、史料价值范式、信息资源管理范式、公共管理范式。我国档案工作最早可追溯到商

周时代的占卜,那时的档案工作由于只是作为占卜活动的“衍生品”,并未形成自己独立

的工作系统,更无从谈起管理范式。在后来的封建社会,被视作“君主鞘里的剑”的档案

往往只是帝王或皇族的特权,统治者也仅仅将其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带有浓厚的“资政”气息,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围绕着档案的政治工具属性开展的,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资政管

理范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致使少部分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也可以

接触到一些曾经被保管在“金匮石室”的档案。特别是伴随着国家允许个人修史政策的推

动,历史学家越来越重视档案的史料价值,档案工作也逐步沦为历史工作的助手,这一时

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均要服务于编史修志,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连当时的档案学专业都被设置在历史学的门下,档案学者也多为历史学家,档案工

作的编史辅助性由此便可见一斑,我们将那时的档案管理范式定义为史料价值范式。伴随

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我们的社会正逐步走入信息

社会,而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档案工作也必然发生一系列改变以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档案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档案的信息价值,不再将档案仅仅当

作编史修志的辅助资料,从而开始注重对档案的信息价值进行挖掘,档案从社会历史记忆

开始转为社会信息资源,正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相较于以往的史料价值

范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档案工作开始走向信息资源管理范式,信息资源管理范式强调注

重档案信息价值,弱化工具价值和史料价值,在管理方法上不再局限于档案自身,而是将

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价值进行整合,采取“图情档一体化”管理方式。特别是信息技

术的应用推动了档案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资源共享,档案从被束之高阁的神秘物开始走入人

们的日常生活,档案馆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良好去处。档案的信息资源管理范式对

于档案工作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革命性创举,它突破了以往的就档案论档案的思维局限,基

于档案自身但却又高于档案自身,这一管理范式的转变为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甚至是档案

学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的高度集成性、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及公

众性不断增强,档案工作也从过去的为政治斗争服务、为史料编纂服务开始转向为公众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管理范式应运而生,并体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公共管理范式中强调档案工作要面向公众,面向未来[2],这里指的公众是各种社会组织

和广大人民。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公众性的社会事业,其性质决定了档案管理

必须面向公众,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主动全面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和档案服务。公

共管理范式在管理理念上强调公共服务理念、公平服务理念、公共开放理念,在管理方式

上强调具有前瞻性的主动服务,强调图情档一体化管理、强调人本管理等。这些公共管理

范式所引起的管理变革必将在专业素质等方面对档案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培养档

案管理人才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势必要进行适时改革以培养更适合当前管理范式的从业人员。

二、公共管理范式对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档案学教育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路径,力图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档案人才,这一方面体现了档案学高等教育

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法大幅落后

于社会实际,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档案管理范式作为档案管理实践的综合体,既反映出了当前实际工作对档案工作者的能力

要求,又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公共管理范式相较于以往的档案管

理范式存在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方面更是有着前瞻性和创新性,而

这些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而我们都知道,档案学高等教

育作为培养档案人才的最主要方式,势必要在此情形下进行变革,用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

求的档案工作者。公共管理范式的核心内容包括施行现代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前瞻性管

理等,将这些管理具体到实际工作当中则体现在从业者能力的方方面面。公共管理的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