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20151031D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11-06 08: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摘 要:新课改不断推进落实,现如今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如何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如何实现“以生为主”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不少初中院校和数学老师开始思考引入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增加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标,并有效改善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本文概述了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及其特点,并就如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使用这一全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论述,希望对当下初中的数学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问题导学法; 引言

初中的数学老师与其他学科老师不同,他们不仅需要教会初中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需要教会他们使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想做到这些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并不容易,数学老师必须使用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才能在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解决能力。问题导向型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些目标,并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问题导学法使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研究具体的问题,以此实现知识学习的自主获得。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直接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辅”的新课改要求,而且突显了“探究为主、自学为主”的教学新要求,将传统的教学重点转变为重视和培育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多项能力。

可以说,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中,数学老师应当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导初中生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问题导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心环节和重点内容。问题导学法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情景性和规划性,因而又被称为问题情景教学法或是设问教学法。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数学老师必须对“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确保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为了切实体现问

题导学法的模式特点,数学老师须要在了解和把握初中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兼顾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实际的教学需要。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又可以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如果数学老师提出的,具体问题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贴切,那么这个问题抛出后就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说问题导学法也促使了初中生提高自己的问题实际解决能力和理论知识转移使用能力。

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老师,不仅需要认真研读现有的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数学教学需要提出的问题,让初中生融入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让初中生在体验到成功感受的同时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问学导学法,不仅可以用于讲解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复习和习题讲解,是一种可以帮助初中生有效构建并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用问题导学法改变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主要可分为三大阶段: 3.1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在正式上课之前数学老师应当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这样不仅有利于避免上课时出现听不懂、感到吃力等情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动力。

在设计具体的数学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提问必须与数学教学重点相契合,只有紧扣目标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2)提问必须要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所提问题一定要具有思维价值; (4)提问内容必须具体准确;

(5)提问方式应当灵活多变,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转变。 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老师就可以

利用步行时间和步行路程之间的关系,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 3.2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讨

使用问题导学法时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引导初中生去思考分析和讨论相关问题。这一环节可分为以下三大具体步骤:

1.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数学问题,确保学生对所提问题具有清晰了解; 2.巧妙点出数学知识和所提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

3.在完成数学模型的提取和构建后,让学生自行完成求解过程。

在这三大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数学老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初中生完成所提问题的分析,帮助他们提取关键信息内容,引导他们总结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并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数学模型。学生必须保持正确的思考方向,才不会导致思维过于发散,或陷入思考误区。 3.3拓展和互动

完成前两个步骤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就进入了巩固检查阶段。使用课后习题来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行办法。老师可以适当精选部分代表题型,要求初中生独立完成习题作业,以便他们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知识扩充。

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的注意事项

虽然使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情景下都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大问题:

(1)设计相关题目时,必须控制好提问总量。提问过少不能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优势,提问过多又会导致学生烦躁。使用问题导学法时必须注意适度原则;

(2)设计相关问题时,必须把握好问题难度。提问过难,初中生容易陷入困恼情绪。提问过易,问题导学学法也就失去了自身优势;

(3)设计相关问题时,必须控制好渐进顺序。在设置问题时,数学老师必须要注意由浅入深,避免提问过于杂乱无序;

(4)在使用问题导学法时,数学老师必须坚决舍弃以往的错误教学方法,并避免自己陷入传统教学误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既可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参与到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贯彻落实“以生为本”原则,又可以灵活调动数学课堂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