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25 1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库塔-儒可夫斯基后缘条件:

(1)对于给定的翼型和迎角,绕翼型的环量值应正好使流动平滑地流过后缘去。 (2)若翼型后缘角t>0,后缘点是后驻点。即V1=V2=0。 (3)若翼型后缘角t=0,后缘点的速度为有限值。

(4)真实翼型的后缘并不是尖角,往往是一个小圆弧。实际流动气流在上下翼面靠后很近的两点发生分离,分离区很小。所提的条件是:p1=p2 V1=V2 2.诱导阻力是如何产生的?

诱导阻力在理想二维翼上是不存在的,它是由于有限翼展机翼后面存在自由涡而产生的,或者说,是因下洗角的出现使剖面有效迎角减小而在来流方向形成的阻力,故称为诱导阻力。

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必须付出的阻力代价。从能量的观点看,机翼后方自由涡面上的流体微团旋转所需的能量,必须由飞机提供一个附加的推力来克服诱导阻力才能维持有升力的飞行。 对于无限翼展的斜置机翼而言,也存在气流的展向流动,由于上下翼面的展向流动相同,故因不会产生诱导阻力。

3. 椭圆无扭转机翼的展弦比为10,展长10米,重2400kg。构成该机翼的薄翼型零升攻角为-10,剖面型阻系数cd?0.006。若机翼在海平面以100m/s匀速平飞,求此时的升力、升力系数、诱导阻力系数、推力、飞行时的几何攻角。 (CD解:由飞机匀速平飞,则重力等于升力;取g即L=2400×9.8=23520N, 由AR=10,b=10可得S=10 则Cl?cd?CDi)

?9.8m/s2

=0.384

?L12????V??S22CL0.3842CDi???0.00469

?AR??10CD?cd?CDi=0.01069

12则阻力D?????V??S?654.98N

2则推力T=D=654.98N

a02?5? ??a02?31?1?10??ARC0.384?3180??L??L?0???1??3.2?

a5??a?4. 薄翼型的零升攻角为?1.5,弦长2米,以60 m/s的时速在海平面飞行,若其单位展长的机翼产生的升力是1695牛,则该翼型的升力系数是多少?其飞行攻角是多少? 解:???1.225Kg/m3,则

L?1695?2?0.384 21.225?60?2cl?12????V??c2对于薄翼型有cl则???2?(???L?0)

cl0.384180??L?0???1.5??2? 2?2??

音速随大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在对流层内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在平流层底层保持常数 层流翼型的特点是前缘半径小最大厚度靠后

气流沿机翼表面流动,影响由层流变为素流的因素是空气的流速 在翼表面流动长度 空气温度 流管中空气的动压与空气速度平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只适用于理想流动

伯努利方程的使用条件是必须是理想的、不可压缩、且与外界无能量变换的流体 流体的伯努利定理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机翼的展弦比是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机翼前缘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机翼的后掠角 机翼的弦线与相对气流速度之间的夹角称为迎角 机翼的压力中心翼弦与机翼空气动力作用线的交点

影响机翼升力系数的因素有翼剖面形状 迎角 机翼平而形状 超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速度降低,压强增大

层流翼型的特点是前缘半径比较小.最大厚度点靠后.它的作用是使上翼面气流加速比较缓慢,压力分布比较平坦.可以提高临界马赫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6y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