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一块卵石》教案2

更新时间:2023-12-25 12: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做一块卵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2、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3、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二)能力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2、能大胆想象,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三)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大自然中卵石形成原因的结论。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

(1)卵石(装在盒子里5、6块)。 (2)分组实验材料(六组):每组小锤1把;酒精灯1;广口瓶(带盖,有水);水槽1(装水);信封2个(一个装2块卵石,一个装1块页岩);稍大砖块1;火柴1盒。

2、多媒体课件:(卵石图片,实验提示,风化作用破坏岩石模拟动画,河流中卵石形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既得事实,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可以让大家一饱眼福的东西,想看吗?(出示一块卵石),

对,是一块石头(放在展示台上); (再出示一块),嗯,还是石头(再放在展示台上), (再取出一块),老师今天带来的都是石头,(边说边取出余下几块),其实,老师课前给每小组也都准备了两块这样的石头,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摸一摸?

那等一会在看、摸的时候,要仔细思考一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和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听明白了吗?

请小组长打开你们面前的信封,大家来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 生看、摸、想。 师:谁来说一说?

生答(光滑、圆溜、坚硬、近似圆形)

师: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对,叫卵石(板书:卵石),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的卵石?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逻辑推理,提出假设

1、推理卵石的形成和水的关系:

(1)提问: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卵石一般集中在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2)请同学们推测或猜测:卵石的形成与哪一种物质有关呢?(学生回答) 2、做一块卵石:

(1)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除了水以外,老师还让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课件:砖块、石块、小锤、塑料可乐瓶),运用这些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卵石吗?小组内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卵石。指名回答,交流并完善。

教师课件温馨提示,提示学生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做卵石活动:学生动手制作卵石,完成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对比石块制作前后的区别;与收集的卵石进行对比。 3、类推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

(1)讨论推理:我们的卵石是这样做出来的,那么大自然中的卵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猜想答案):

课件河流的上中下游的岩石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同桌讨论卵石的形成原因。)

(2)汇报交流并及时板书:高山上的石块滚落下来,被水冲刷、搬运过程中,互相碰撞、摩擦形成的。(板书)

(3)拓展思维:如果卵石一直经历这样的冲刷和搬运,最终会怎样?(变成细沙、粘土)

三、设计实验,模拟验证

1、猜测高山上的岩石滚落的原因,出示:高山上巨大的岩石是怎样变成小块石头的?你认为与哪些外部力量有关?学生进行自由猜测。(温度、植物、雨水、风)

2、实验探究,了解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温差。温度等因素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能把巨大的岩石破坏,变成小的石块。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小组讨论并制实验方案后汇报。

教师提示学生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按照实验操作要求使用酒精灯。 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总结。

3、课件出示图片,展示温度、植物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揭示“风化”概念:温度,植物、雨水、风等自然力量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这些统称为风化。

4、明确岩石变小的原因:

正是因为有风化作用,高山上的很多岩石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就会逐渐的破碎变成小石块崩塌和滚落下来。(板书) 5、总结归纳卵石的形成。 四、对比辨析,总结提升

1、现在你知道海边的卵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了吗?(看板书归纳) 2、你知道卵石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图片学生欣赏。

3、大家在课下可以继续研究一下,在河道、海边的卵石再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以后又会变成怎样呢?

板书: 做一块卵石

风化作用 摩擦、流水搬运

岩石 ———— 碎石块————————卵石 碰撞、磨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6y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