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博士生课程)

更新时间:2023-04-20 19: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讲人: 主讲人:丘海雄

如何选择论文题目(一)小题大作 1、小题(Simple Argument) 例:A 海峡两岸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B 中国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C 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北京市居民家庭生活的研究 D 国有企业改革对工人家庭生活的影响 E 单位制度的弱化与工人的家庭策略 ——一家国有企业的案例分析

2、大作 例:市场化对性别收入平等的影响 假设——市场化程度越高,性别收入越平等 (1)资料丰富 定性与定量: A 文献资料(前人的研究分析) B 统计部门的数据 C 深入访问资料 D 问卷调查资料 (2)多重论证 A 微观与宏观 微观:行动者的价值取向、情景定义、行动策略、行动后果 宏观:文化——外在的规范、父权主义、性别偏见、歧视 结构——劳动力市场、权益法规、企业制度

B 纵向与横向 纵向:80年代与90年代的比较 横观:内地与沿海的比较(地区) 国企与民企的比较(产权) (3)以小见大 社会分层:我们的社会是否平等? 市场化改革是否形成平等的社会流动机制。 人力资本理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动者决定)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社会结 构决定)?

例: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大作(资料、论证) 大作(资料、论证)

大作(抽象、理论) 大作(抽象、理论)

(二)认祖归宗 1、继往开来:寻找有意义的对话点 例1:格兰洛维特:市场经济下弱关系对求职者更有帮助 边燕杰: 计划经济下,强关系对求职者更有帮助

例2:维多克等人:精英循环 撒兰尼等人:精英再生 丘海雄: 2、落叶归根 例1:格兰洛维特、边燕杰: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 例2:维多克、撒兰尼、丘海雄:社会分层中的市场过渡理论 例3:专业产品区研究 经济地理 经济学 管理学 社会学(社会资本/集体行动) 产权路径影响精英更替

例4:行业协会

经济学 政治行政 管理学 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自主性、民主化 经济社会学:社会资本

(三)标新立异 1、誓不两立 例:从原子论(一盘散沙)到共产主义的新权威主义(主从关系) 2、填补死角 例:从结构功能论(均衡)到冲突论(变迁)

3、各走各路 例1:传统社区:同心圆 现代社会:多圆重叠 现代社会中小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力为什么会降低? 心理的解释 结构的解释 例2:专业产品区:工业区理论 企业网络理论 4、引入变数 (1)制度变量 例:边燕杰

(2)文化变量 例:家族企业的财产继承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西方:个人主义 东方:集体主义 日本——团体中心主义 中国——家庭中心主

义 (3)阶段(发展)变量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初发阶段?成熟阶段?

总结: 总结:小题大作

认祖归宗

标新立异

一、社会研究的知识体系方法论

调查方法

社会统计

(一)方法论1、方法论是探讨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的分支学科 、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立场 实证主义——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本质上是相同的,社会现象有规律可 循,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测量,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获得普遍性的经验知识,主张研究者价值中立。 人文主义——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人文主义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存在本质差别,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无生命,社会研究的对象具有主观意识和自主性,人的有意义 的社会行动是研究的核心。研究者“将心比心”、“投入理 解”。

(二)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探讨社会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的分支学科。 内容主要包括: 研究设计 测量和操作化 抽样方法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三)社会统计社会统计是研究如何对数量化的社会研究资料进行简化、 预测的分支学科。统 计 分 析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多变量

单变量

多变量

单变量

其 它 非 概 率 抽 样

定 定 定 距 序 类

定 定 定 距 序 类

定 定 定 距 序 类

定 定 定 距 序 类

统 计 描 述

统 计 推 论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 调查方法(资料收集)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研究的流程(图1-1) 调研方案的类别(图1-2) 调研类型设计的比较(表1-1) 调研设计的比较(表1-2) 定量研究方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比较(表1-3) 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图1-3) 焦点(小组)访谈(表1-4、1-5,图1-4) 深入访谈

三、定量研究 定量调查方法分类及比较(图1-5、表1-6) 测量与操作化(表1-7、图1-6) 指标与量表(表1-8) 概念的操作化(图1-7、1-8、1-9) 抽样(图1-10、1-11) 误差来源(图1-12) 四、研究计划和报告 研究计划 研究报告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假定 研究项目 有关的理论和研究 确定问题和目标 科学假设和模型建构 概念和操作定义 研究设计 总体和抽样 理论与实际的贡献 检验假设和修改模型 简化、 简化、分析和解释资料 收集资料 建构测量工具

图1 - 1 研究的流程

研究流程的例子假定: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研究课题:1、实践要求:青少年偏差行为严重,要解决。 2、验证理论:社会控制、差异交往、标签论 3、修正方法学:自我报告量表是否有效 有关理论和研究 1、方法论:理性

——非理性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2、本领域理论:社会控制、差异交往、标签论 3、本领域前人的具体研究: 海西对美国青少年的研究 吴梦珍对香港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

科学假设 A 家庭关系(X1) B 不良交往(X2) C 标签程度(X3) 模型: 模型: X1 - + + 偏差行为(Y) 偏差行为(Y) 偏差行为(Y) - - - + X2 X3 + +

Y

概念: 偏差行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操作化:偏差行为——有没有(多少次)违反学生守则 研究设计:1、文献、统计资料分析。 2、座谈会 3、问卷调查 总体和抽样 总体:广州市民高中和初中的全体在读学生 抽样: 定性 访谈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学生各20名 分组座谈(有问题、没有问题各一组) 教师、家长若干名 定量 重点/非重点各抽十分之一(隔十抽一) 每校各级两个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ji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