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3-12-23 07: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在原有基础上稍有变动,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合理整合 “综合与实践” 部分的内容。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 “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本册教材把教学内容编排成七个单元,前六个单元教学新知识,第七单元是总复习,教学

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

和《正比例和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材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

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比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两个内容分别属于两个知识领域,前者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后者是数与代数的内容。本单元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结合起来教学,是因为这两个内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支持。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这个相当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联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本单元还增设了 “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正比例和反比例》本单元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者积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同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基础。与过去教材相比,本单元不要求应用正比例、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2个单元,《圆柱和圆锥》和《确定位置》。 《圆柱和圆锥》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和圆锥都是平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本单元主要是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公式解决问题,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发展空间观

念和思维能力,培养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

《确定位置》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但那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 领域:教材安排了1个单元《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是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的。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不要求制

作扇形统计图。

“综合与实践” 领域: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习》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解决旅游行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平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

简单的平面图。

此外,第七单元是总复习, 本单元全面、系统地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数学知识,既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将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总复习的教学内容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

可能性”“综合与实践”四部分编排。

二、教材编排特点

1、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不再要求学生认识众数和中位数,且学生在现阶段很难弄清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本次修订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数的内容。

由于解决与圆柱、圆锥的有关问题时,经常会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教材一方面通过底注说明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另一方面,通过示例明确:可以用含有 “π” 的式子表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这样安排,既可以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又降低了计算的难度,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因烦琐的计

算而引起的厌学情绪。

《确定位置》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材进行了调整,注意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例如,描述物体相对于某一观测点的位置时,通过在平面图上标注”偏东”或“偏西”的角度,画出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等方式,以简化操作、计算和思考的过程;描述路线图时,对于运行方向,只要求学生用 ”北偏东”“南偏西”等方位词进行描述,不具体到偏离的角度,对于运行距离,要么不涉及距离,要么在平面图上直接标出某一段路程的实

际距离,不要求根据比例尺进行计算。

2.选择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和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必然途径。而选择结构典型,难度适中的实际问题,又是有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为此,教材精心选择能有效激活学生策略意识的实际问题作为例题,鼓励他们从不同的

角度分析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创造条件。

例如,教材25页的例l 是一道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但仅凭直觉和经验又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自然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呈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再如,教材26页的例2 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这样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能有效激活学生在例1 的学习中积累的认识与经验,促使他们积极展开探索与思考,并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为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学生形

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3. 精心设计练习,增加应用能力。

本册教材在每道例题的后面都安排“练一练”,内容指向例题教学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在两道或多道例题的后面安排一次

练习,练习设计题量适中,层次清晰,形式多样。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如《扇形统计图》中的练习一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第1、2、3题配合例1,以认识扇形图,看懂其中的数据信息为主,比例1及其“练一练”的要求稍高一些。第1题同时呈现两幅扇形图,分别表示小华家两天的食物搭配情况。要求学生评价这两天的食物搭配“哪一天更合理些”。编排这道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两幅图里的数据的比较,获取扇形图传递的信息,并引发深入的思考。第2题把“估计”引进扇形统计图,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干果所占百分比之和应该是1(100%),如果明显小于或大于1,则表明估计不够合理。这里通过教材的每一道例题和每

一道习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统计能力与应用能力。

4.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

在四年级下册,学生已经认识了有关单价、速度的两组数量关系,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间的关系也有过一些渗透。本册教材结合反比例意义的教学,揭示了工作效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一关系式。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学生强化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此外,教材还通过”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反比例图像,既丰富

了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又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尺度。

本册教材较实验教材有较大的改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

确把握教学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维训练水平,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2.加强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他们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能准确地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特别是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时,动手操作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动手操作,应贯穿于教学活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动始终。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圆柱体和圆锥体,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

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3.创设教学情境,正确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

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数学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和生活中的放大、缩小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活中往往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作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它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的比变化,即所有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必须选择数学含义鲜明的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教材中选用了非常

贴近学生的风景照,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创新和重组。

4.引导学生探索,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获得成功的快慰,积累活动经验,

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探索规律《面积的变化》这一课中,专题研究图形放大后,它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图形放大,它面积变化的倍数和边长变化的倍数不同,进一步加强图形放大的概念。也为计算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找到一种方便的算法。教学可以分四段进行:提出问题——探索实践——总结规律——回顾反思。提出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要研究什么;探索实践,研究不同的平面图形按不同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图形的几倍;总结规律,要做三件事情: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比表达面积的变化规律,放大平行四边形验证规律;最后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这四段的教与学,有层

次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5.运用新理念,精心组织总复习。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掌握和遵循数学复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数学总复习的目标任务是:查漏补缺,夯实“四基”,提

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6.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

验积累。

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等活动,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和分析,完成自巳一家人外出的旅游计划;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制订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

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日 期 3.2~3.7 3.8~3.14 3.15~3.21 3.22~3.28 3.29~4.4 4.5~4.11 4.12~4.18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扇形统计图(3)机动(1) 圆柱和圆锥(5) 圆柱和圆锥(5) 圆柱和圆锥(4)机动(1) 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 比例(4) 比例(5) 备注 3月2日上课 清明节放假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19~4.25 4.26~5.2 5.3~5.9 5.10~5.16 5.17~5.23 5.24~5.30 5.31~6.6 6.7~6.13 6.14~6.20 6.21~6.27 6.28~7.4 确定位置(3)正比例和反比例(2) 正比例和反比例(3) 总复习:数与代数(1) 数与代数(4) 数与代数(5) 数与代数(5) 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 图形与几何(5 图形与几何(2)统计与可能性(3) 综合应用(4)机动(1) 期末复习(4) 期末检测 劳动节放假 期中考试 端午节放假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jì)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ì)向牛头充炭直(值)。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75.html

Top